五、仕元佐明之变的思想动因



  由仕元而佐命,这一转变的原因何在?这是分析刘基思想发展变化的关捩,也是评介刘基的难点。

  其原因概可分为主客观两个方面。

  客观方面除了朱元璋的威逼固邀之外,还与其仕元期间的坎坷遭际有关。他在隐居青田期间撰写的《郁离子》中屡屡悲叹人才被扼,企盼善识俊彦的伯乐出现,这固然是有感于整个元代官场结党营私、裙带攀附的社会风气而发的,还与自己难以见容于权贵,仕途坎坷多艰有关。元王朝大厦将倾,刘基深有所感。自己无扶颠之力,也无人问策于"廉颇",忠而见弃,对元王朝失却了希望。在《郁离子·千里马·巫鬼》中,作者描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巫师与鬼王互争灵验。巫师暗中将鬼王的偶像推倒,结果鬼王不知谁人所为,在当地乡里普降蝗灾。当地的老人往祠庙祈求却灾,看到鬼王像倒在地上,于是敬香祭奠,将其扶起,恰恰披鬼王看到,于是"殴之,赔而死"--恭敬鬼神者被鬼神所害。而寓意尚不止于此。卒章,刘基还写道:"今天下之卧,弗可起矣。而不避焉无益,祗取尤耳。"元王朝已陷入无可挽回的颓势,刘基尽忠而遭羁管,于是,扶而无益,只得归避全身,这就为佐明创造了条件。

  刘基襄助朱元璋还有深层的思想动因,即主观方面的原因。除了本章已有论及的民本思想、君臣理论之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儒家的"圣人革命"理论。如上所述,儒家强调君权与民众利益的一致性。而对贪暴之君,儒家不得已而倡以"圣人革命"的方式革除暴政,安抚百姓。圣人之所以可与君权相颉颃,是基于古代的敬天思想,"天"意只有圣人才能察知,如"唯天为大,唯尧则之。"①因此,圣人可以承天命而诛灭暴君。这样,商汤、周武王的革命,在儒家看来,都是顺天应人的正义之举。如孟子论商汤革命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仇也??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救民于水火中,取其残而已矣。"②"诛暴国之君若诛独夫。"③在先秦儒学中民本思想比君权观念更加炫目。刘基虽然也是忠君的,但目睹了元王朝的虐民之政,他就又觉察到了革命将至的可能和合理,这在其隐居期间撰著的《郁离子》中也有所体现。如《郁离子·瞽聩·术使》记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箠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② 《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九。

  ① 《论语·泰伯》。

  ② 《孟子·滕文公下》。

  ③ 《荀子·正论》。

  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①这篇寓言故事取材于《庄子·齐物论》,但较原作突出了狙公的掊克,并着力塑造了一个聪明睿智的先觉者形象,虽然还不具备儒家的理想人格--圣人品格,他不是则天承运,但说服众狙"破栅毁柙"的造反道理比神秘的天意更加深刻,更为明易。不难看出,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农民起义的合理性。刘基虽非醇儒,但决非"异端",这一思想的产生只能溯源于儒学的"圣人革命"理论。

  其次,华夷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但各民族之间的交融曾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也不乏相互之间的碰撞和冲突。儒家文化中的华夷之辨便是其理论表现。

  华夷之辨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夷之别便成为士子们论辩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曾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①意思是说,夷狄之邦文化落后,虽有君主却无礼义,尚不及诸夏无君而存礼义。在春秋时期,华,是指周王室及中原地区文明程度较高的诸侯国。夷,泛指文明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包括秦、楚、吴等地处边鄙的诸侯国。《春秋》及其三传,尤其《公羊传》,注重华夷外内之别。传曰:"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②此后,谈论华夷,往往都借传注《春秋》而发。当然,随着各民族的不断交融,华夷之辨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在先秦两汉时期表现为"尊王攘夷"。如汉代《公羊传》论辩华夷,是为了维护以天子为核心的统治秩序。由内及外,建立等级分明的"一统"君主政治。这种内外之别便是诸夏与夷狄之分。因此,"攘夷",其义并不限于"排斥"一解,而是以诸夏为中心,强调华夷之间的主从关系,并且"攘"尚有"容忍"的义项③,因此,"攘夷"的过程是"用夏变夷",推行王化政治于外邦的过程。但是,随着周边少数民族的强大,屡有问鼎中原之势。辽、金、蒙古人的南下,彻底撼动了诸夏"主"的地位,"用夷变夏"已被"外夷猾夏"的现实所代替。因此,一些士子们无奈于"国步日蹙"的现状,不得不放弃"用夏变夷"的传统目标,以自保已有的疆土为满足,遂有"排夷"乃至"仇夷"之说。这一思想往往还是借评传《春秋》而发。宋人胡安国所作的《春秋传》是其典型的代表。胡氏尽毕生之力治《春秋》,意在"经世",南宋高宗讳言"攘夷",胡安国有感于强邻虎视的现状,回避了尊王、攘夷之间的体、用、经、权之间的矛盾,大谈用、权,谈经夺席,远离《公羊》之旨,乃至将夷狄比于禽兽。清人尤侗因此曰:"春传专在复仇为义,割经义以从己说,此来之《春秋》,非鲁之《春秋》也。"①但胡氏生活于南宋初年,当时金人虽已南下,南宋尚可划江而治,诸夏的尊崇气概还未丧失殆尽。① 《文集》卷二。

  ① 《论语·八佾》。

  ② 《春秋公羊传》成公十五年,《十三经注疏》本。

  ③ 如屈原:《离骚》:"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四部备要本。

  ① [清]牛彝尊:《经义考》卷一八五引,四部备要本。

  因此,南宋时期的另一些文人评传《春秋》也并无"复仇"之辞,如吕祖谦,乃至朱熹等人。刘基生活于元代,蒙古贵族已取得了全国政权,"外夷猾夏"已成定势,因此,刘基的华夷之论比胡安国更为激烈。章太炎在《诚意伯集序》中曰:"指斥无忌,其分北戎夏之志,往往形于篇什间矣。"②刘基所作的《春秋明经》中的排夷之论,可谓反复申述,三致意焉。核心内容体现在以下两点:其一,华夷势不两立。与先秦两汉期间的文士们主张以华变夷的华夷可以统一的理论不同,刘基曰:"华夷之势不两立,伯业衰则夷狄强。"①他认为郑襄公加兵于蕞尔之邦--许,应该罪宥,郑又借强楚之势,背中国而事强夷,这在刘基看来,又是非礼不仁,与夷狄无异的行径。更有甚者,郑、许这两个诸夏国交讼于楚庭②,"以中国之君而听于夷狄之大夫",③更日大逆不道之极。总之,他反对华夷交流。

  其二,论"夷夏盛衰之大机"。刘基认为,由诸夏傲睨外夷,而变为外夷猾夏,中国失御侮之道,诸夏之国内部的原因是不修仁德之政、礼义沦丧,外夷骎骎渐强都由于"中国不振而已。"在他看来"夷狄猾夏未足忧,而中国之衰为可忧。"④外部的原因则是外夷用中国之礼。因此,他反对外夷接触"周礼",学习中原文化,这样便可以使其永远落后,而无"猾夏"之虞,这显然与尊王大一统的传统思想截然不同。先秦两汉期间的"攘夷"主要是借助于推行王道政治,以化夷为夏,以夷狄能接受中原文化为旨归。因此,刘基与胡安国一样,都是意在"经世"的用、权之论。

  客观地说,华夷之辨虽然对各民族的大融合设置了心理上的障碍,但是强调华夏文明,强调礼义对落后民族的征服作用,也使中华民族敢于吸收外来文化培养了必要的心理机制,同时,由于华夷的内涵随着中华版舆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华夷之辨并不能简单地视为狭隘民族主义的命题。中国古代的民族英雄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华夷论的熏染,因此论辩华夷,在某种程度上,对培育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具有一定的意义。近人章太炎有感于《春秋》在这方面的特殊作用,在《国故论衡·原经》中曰:"自秦氏以迄今兹,四夷交侵,王道中绝者数矣。然后猾者不敢毁弃旧章,反正又易。??故今国性不堕,民自知贵于戎狄,非《春秋》,孰纲维是。"虽然有失之偏颇之嫌,但肯定《春秋》对维系"国性不堕"的历史作用,即肯定了论辩华夷是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同时,夷狄、诸夏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种族或民族概念,内涵是可变的,夷狄可迸于爵,中国可退为夷狄。因此,华夷之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伦理文化,是文明程度之辨。刘基以"礼义"作为夷、夏之"大机"也正是基于这一思想。这样"华夷之辨"对于促进落后的民族学习先进的文化、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还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毋庸讳言,刘基明辨华夷、反对华夷交流的思想,虽然与对元王朝的失望乃至愤懑有关,是"外夷猾夏"时期的特殊产物,但是相对于尊王大一统的传统观念来说,刘基思想局限性十分明显,不利于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文化的互相融合、共② 《太师诚意伯刘文成公集》卷首,清光绪庚子年(1900)月浙江书局重刊本。① 《春秋明经·楚人伐黄楚人代徐公至自会》,《文集》卷二十。

  ② 详见[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成公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版。③ 《春秋明经·郑伐许郑伯伐许》,《文集》卷十九。

  ④ 《春秋明经·楚人伐郑公子遂会晋人云云救郑楚于使椒来聘》,《文集》卷二十。同发展。

  华夷之辨、忠君不贰,都是传统儒学的重要思想,但在蒙古贵族建立的元朝,两者则正相牴牾。刘基弃元佐明,就思想动因而论,便是弃忠君而辨华夷。明代工部侍郎彭韶作刘基像赞曰:"华沦于夷,曷仕于时?夷归于夏,仕止乃宜。"①刘基作于元末的《覆瓿集》中也有类似的文字:"妖星入太极,胡雏登御床。"①对蒙古贵族入主中原进行了大胆的讽喻。其后朱元璋讨元檄文中楬櫫的"驱逐挞虏,恢复中华"的旗号,也是与刘基的思想完全一致的。总之,刘基在政治伦理思想方面,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儒学传统,他希望建立一个为政以德、君主勤政、官吏廉洁、国富民足、忠孝仁义的社会。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他也能将"致乱"之"因"追溯到"官司"②,对众狙"破栅毁押"的行为表示理解和同情,提出了"推余补不足"的均平理论,这些都是封建时代的思想家超迈于时代的炽见,是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的闪光的思想火花。虽然囿于传统和时代,刘基对孝道、对华夷问题的探讨还有诸多失误,同时,理论很少以政论文的形式构建系统而一般多见于诗歌、寓言。尽管如此,刘基仍不失为元明之际的重要政治家、思想家。

  ① 《诚意伯文集》卷首。

  ① 《煌煌京洛行》,《文集》卷十② 《感时述事》其二、其五,《文集》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