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尚教论



  教育是关诸人类社会的存在和人类自身延续的大问题,因此,古代的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对教育问题的探讨,很多学派的思想都是由设坫讲学、延揽才隽而教之以后蔚成风气,由无数个及门、私淑的弟子发扬光大而衍成学脉的。儒学就是一个尚教的学派,创始人孔子便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了以仁义为核心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则强调"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法制教育内容。道家则宣扬"绝圣弃知"、"无知"、"无为"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其中,儒家的思想影响最大,而被历代统治者作为化民成俗,实施治道的"大本"。刘基虽然不乏仙风道骨,但宗儒是他思想的主导方面。他对教育功能、教育内容、教育而后入仕等方面均有所论。

  (一)"教为政本"的教育功能

  中国古代的"教"远非限于学校教育一种含义,而首先是君对臣子、庶民的教化,是至圣先师孔子的思想对黎民百姓的润泽。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通过学校、书院讲经术,论道理,开陈孝悌忠信,又可以借助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等形式美人伦,以"化民成俗"。总之,"教"是与道德伦理、政治意识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教"的政治功能尤为显著。孟子曾通过"政"、"教"的比较,突出了教育的作用。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①孟子重教,但有政教对立的倾向。刘基仕途坎坷时,常以贾谊自况,曰:"贾谊奏书哀自哭,屈原心事苦谁论?"②"莫怪贾生偏善哭,从来祀国最多忧。"③在论述政、教关系时,也与贾谊颇多相似。贾谊曾说:夫民者,诸侯之本也;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有教,① 《明史》卷六十九《选举一》。

  ① 《孟子·尽心上》。

  ② 《次韵张德平见寄》,《文集》卷十六。

  ③ 《次韵高则诚雨中三首》其一,《文集》卷十六。

  然后政治也;政治,然后劝民也;民劝之,然后国丰富也;故国丰且富,然后君乐也。④贾谊的政、教论是依据这样的逻辑顺序:"教--政治--民劝--国丰--君乐"。终极目标在于"君乐"。刘基也认为教育是政治的核心内容,曰:"教,政之本也。知本始知政矣。"⑤教育不仅仅是政治的手段,教育本身就是政治。刘基认为重教的社会必将是民风淳朴的治世,即教育为"治道之本"。⑥贾、刘的理论基本一致。刘基阐论不及贾谊周密,但贾谊重教的理论归宿在于"君乐",刘基的忠君观念不及贾谊深笃,他崇教兴教的目的在于实现治道,与其民本思想颇多联系。因此,他任儒学副提举期间,兴学重教,以期黎庶子弟能够"襟佩衣裳,肃肃有容,弦诵之音,蔼蔼旁达。"教铎长鸣,风清俗淳。①刘基对教育的重视,对明初的文治政策及朱元璋的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经过多年征戍,明朝建立,急需治国人才,因此,明初大建学校,即如下邑荒徼、山陬海涯,亦闻庠声序音,真是"无地而不设之学,无人而不纳之教。"②洪武二年(1369)十月朱元璋还曾谕示中书省臣曰:朕惟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今郡县皆立学校,延师儒,授生徒,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③其"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与刘基"教为政本"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朱元璋起自寒微,当父母、兄殁没时乃至"贫不克葬",只得入皇觉寺为僧,"遊食合肥",④并无修文问学之力。因此,肇兴之时,罗致人材,延聘乃至威逼儒士以备顾问,其中刘基对明初文治政策的制定贡献尤多,对朱元璋的影响也昭然可见,教育思想便是其中之一。

  (二)重德致用的教育内容

  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保障和前提。荀子曰:"欲修政美俗,则莫若求其人。"①但人的培养又是以确定理想人格为前提的。对此,刘基继承了传统儒家的思想,他所描述的中国古代教育史,是一部教人成贤作圣、以孔子为范则的历史。曰:学校以教民明人伦,见于《书》、《传》,肇自虞夏以逮于今,莫不以先代圣人为师。圣人,人伦之至也。自太皥迄于孔子,圣人迭出,莫不以道德被于民物,垂于后世。孔子即出,而天下翕然师孔子,自汉以来,释奠先师,皆于孔子。??微孔子,师不知所以教,弟子不知所以学,往古之言行无所折衷,而人不知轨范,故至孔子而后大中之论定,亘古今、弥天地不可易也。②④ 《贾谊新书·大政下》,《二十二子》本。

  ⑤ 《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文集》卷六。

  ⑥ 《诸暨州重修州学记》,《文集》卷六。

  ① 《季氏湖山义塾记》,《文集》卷六。

  ② 《明史》卷六十九《选举一》。

  ③ 《明史》卷六十九《选举一》。《明太祖实录》所载朱元璋洪武二年十月辛巳的诏谕中尚有"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数语。同月辛卯其命郡县立学校的诏书中更有这样的文字,"自胡元入主中国,彝翟腥羶,污染华夏,学校废弛,人纪荡然??"清人修《明史》,恐其触清帝之忌,均已删裁。④ 《明史》卷一《太祖本纪一》。

  ① 《荀子·君道篇》。

  ② 《诸暨州重修州学记》,《文集》卷六。

  要而言之,学习的内容是"为圣人之道"。③中国自古就是崇拜圣人的国度。许慎《说文解字》释"聖"(圣)为"从耳,呈声",本意与听觉有关,大约是"聪敏"的含义,但是自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纷纷给"圣"套上了神秘的光环,将其塑造成符合本学派精神的理想形象。孔子曰:"所谓圣人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则圣人也。"①孟子则将其诠释为"人伦之至"。②刘基所谓"教人作圣",主要师法圣人的"人伦之至"的品格,即"被于民物"的至德。教育应该具备"德成而不失其则"③的职能,指出元末的学校单"主以文墨为教弟子,上者华而鲜实,下者习字画以资刀笔官司,应酬廪粟之外,无他用心"。④这种"文墨之教"并不能代替德教。虽然刘基所重的德,主要是封建的人伦标准,与以圣人为师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不同时代,"德"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因此,为教重德的理论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意义。刘基的这一思想在明初的荐举制度中得到了体现。明初荐举是"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⑤荐举共分八目:聪明正直、贤良方正、孝弟力田、儒士、孝廉、秀才、人才、耆民。道德品尚是擢用人才的首要标准。

  同时,刘基又是远祧永嘉之学的经世文人,他作圣成贤的教育理论,固然十分强调内修要义,但对世况的关注,使其教育思想与政治思想紧紧地揉合在一起。他明晰地提出了教育、伦理、政治之间的关系:民之所以敢犯法者,以其不知人伦也。圣人之教行,则人伦明矣,人伦既明则为民者莫不知爱其亲而不敢为不义以自暴。为士者莫不知敬其君而不敢自私以债国事,盗贼何由而生,亦何由而滋蔓哉?①我国自古就有将政治、道德、教育融摄为一体的学术传统。孔子就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②宋儒则将其发展力内圣外王之道,但他们的理论重点在于正心诚意。刘基则以"治国平天下"为目的,尚教的目的是为民者"不敢为不义以自暴",为士者"不敢自私以愤国事。"为此,他特别强调"学成而措诸用"③,要学习经邦济世的能力(详见本书第六章中《"盗天""措用"的认识论》),坚决反对学而不用的迂阔书生,曰:"读书不可迂,检身不可疏。劝子慎勿学世儒, 言耻行名为愚。"④这种教育经世论在明代的教育制度中得到了体现。明初教育的一大改革便是历事监生制度。当时国子监的教学形式分为坐监与历事两种。坐监便是学生在监读书,而历事就是在监外历练政事,将监生分拨到六部诸司练习政务,熟悉公文,诸司考察其勤情,教习其政事。有时坐③ 《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文集》卷五。

  ① [魏]王肃注:《孔子家语》卷第一《五仪解》,四部备要本。

  ② 《孟子·离娄上》。

  ③ 《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文集》卷五。

  ④ 《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文集》卷五。

  ⑤ 《明史》卷七十一《选举三》。

  ① 《诸暨州重修州学记》,《文集》卷六。

  ② 《论语·为政》。

  ③ 《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文集》卷五。

  ④ 《送黄岩林生伯云还乡觐省》,《文集》卷十一。

  监期满后再派历事,有时"坐监"与"历事"轮差进行。期满合格后,便可奏吏部附选,俟次取用。而以往则将学校、科举、铨选得官分为界限明显的三个阶段。虽然科目中有诏、诰、表、时务策等内容,但由于不是躬亲经历,试子们往往专注于通经明理。而明代的历事监生制度直接将学校与将来的从仕结合在一起,使学以致用。而明初科举的失误,关键在于举子们缺乏践行的能力。朱元璋在停罢科举时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以求天下贤才,务得经明行修、文质相称之士以资任用。今有司所取多后生少年,观其文词若可与有为,及试用之,能以所学措诸行事者甚寡。"①明代教育、科举制度的得与失都验证了刘基教育经世论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