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总理朝纲 推行新政



  天京是太平天国都城,是政治、宗教和军事中心。洪仁玕立刻感受到一种迥然不同于广州、香港、上海等城市的气氛。尤其与久别的族兄洪秀全重逢,两人心情都非常激动,"彼此悲喜交集"③。其时,正是太平天国运动度过严重危机,有所振兴的关键时刻。

  1856 年9 月,由于领导集团的权力斗争引发了自相残杀的天京内讧,持续了几近一年。结果,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相继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队出走分裂。首义诸王只剩下洪秀全一人。内讧中,二万将士惨遭杀害,数万将士脱离中央远征。太平天国由盛而衰,形势逆转。清军乘机转入反攻,上游湖北、江西先后沦丧,下游镇江、瓜州失陷,天京第二次被围。面临敌军的强劲攻势,太平天国"朝中无将,国中无人","人心改变,政事不一,各有一心",经历着空前危机。①在天京事变后的艰难日子中,天王洪秀全决定自任军师,下令甄选新秀,擢拔蒙得恩、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等组成新的领导核心,辅佐天王,协理军政。

  -----------------------------------------------------------

  ③ 《洪仁玕自述别录之二》,《洪仁玕选集》。

  ① 《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491。

  -----------------------------------------------------------

  1858 年夏,陈玉成、李秀成在枞阳大会各路将帅,组建联军,攻克庐州(今合肥市),在皖北首先取得突破。秋天,太平军二破江北大营,打通长江航道,恢复天京接济,大大振奋军心。11 月,陈玉成、李秀成再次挥戈援皖,在三河镇重创湘军,痛歼其精锐李续宾部,并乘胜收复皖北失地,稳定了西线局势。皖南李世贤也在湾址镇歼灭江南大营悍将邓绍良、戴文英二部,取得重大战果。当洪仁玕赴天京时,太平天国虽然走出军事低谷,出现振兴迹象,但形势仍不容乐观。江南大营清军持续围困天京,而且接管江北军事,同时,捻军首领李昭寿、薛之元相继叛变,江浦失守,浦口被围,天京江路接济重新受到威胁。李秀成、陈玉成先后援京,与清军鏖战江北,未决胜负。湘军乘机恢复元气,再度侵扰鄂皖边界,威胁皖北腹地安全。因此,太平天国继续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不利态势,一时难以改变困难局面。

  就政治层面而言,内讧的结果使洪秀全排除了首义诸王,牢固控制了太平天国最高领导权。他自兼军师,把决策、行政、军事等权力全部集中到自己手里。虽然重新封授了五军主将,令蒙得恩辅佐朝政,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但他们只是执行洪秀全的决策和诏旨,而不能独立处理军政事务,更不能参与重大军政决策。而且,自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不愿信用异姓文武,一度宠信两位庸懦贪劣的兄长洪仁发、洪仁达,由他们揽持朝政。李秀成等文武强烈抵制和反对,迫使洪秀全不得不罢黜这二位兄长。洪秀全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太平天国又处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他很难包揽从决策到实施的权力运作,亟需一位才智学识出众、办事干练严谨、而又值得信赖的亲贵担任军师,以分担自己沉重的军政工作。因此,洪仁玕的来临,使洪秀全喜出望外。

  天王看到洪仁玕历经磨难,始终忠诚太平天国;学识渊博,兼涉中西,对政治、经济、宗教、天文、历数都有造诣;而且这位族弟自幼崇敬和追随自己,又是拜上帝教的最早创始者之一,无疑是总理朝政的最佳人选。洪秀全立即封洪仁玕为福爵,半个月以后,又封义爵加主将,已与蒙得恩地位相等。当时,太平天国设立义、安、福、燕、豫、侯六等爵位,洪秀全曾宣布永不封王,义爵实是最高爵位。5 月11 日,洪秀全又破例封洪仁玕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并"降诏天下,要人悉归其制"。①这样洪仁玕在到天京不到20 天时间内,因天王"不避朝贵"、"恩加叠叠",①连续三次加封,以"板荡忠臣"期许,膺以太平天国军政大权的重任,确乎非同寻常。这种破格的信宠使洪仁玕既深怀感激图报的忠诚,又产生无功受禄的不安心态。

  洪仁玕自幼对洪秀全十分崇拜,相隔数年中,更是思念甚殷。他自己"不避艰险"②,来到天京投奔族兄,原来只想"奏明家中苦难,聊托恩荫以终天年",③却未料到被天王推为军师,权位在原来五军主将之上。洪仁玕心中"恐诸将不服",屡辞未获恩准",只好接受重任,"竭力效忠,以报知遇之恩"。④他深知自己缺乏战功和资历,在治国理政时必然会遇到困难和挑战,只能和衷团结,忠勤理事,为天王分担重任。

  -----------------------------------------------------------

  ① 《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二),页830。

  ① 洪仁玕《英杰归真》,《太平天国》(二),页569。

  ②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下)、页678。

  ③ 《洪仁玕自述》,《太平天国》(二),页843。

  ④ 《洪仁玕自述》,《太平天国》(二),页843。

  -----------------------------------------------------------

  为了树立洪仁玕的威信,洪秀全为族弟举行隆重的授印仪式,以平息京内外文武的"不服之色"。洪秀全当众在天台宣布洪仁玕总理朝政,下令"凡京内不决之事问于干王,京外不决之事问于英王",郑重将大印授于洪仁玕。洪仁玕受印以后,对参拜之众发表政见,强调要恢复东王生前各项合理制度和措施,整合政事人心,开创新的政局。他的演说切中时弊,对策合理,颇得文武百官赞同。洪仁玕称:"众人见小的万人之前谈论不错,就称小的为文曲星。"⑤受命之后,洪仁玕开始总理朝政,并参与太平天国中枢决策。天京事变后,首义诸王从政治舞台上消失,提升辅臣的蒙得恩等原是天王家臣,缺乏才干和威望统合地方将帅,因此,中枢对地方的控制能力严重削弱。同时,洪秀全为了解救天京围困,不得不依恃地方将帅的力量,不断提升他们的职务和爵位,以致与蒙得恩相埒。地方将帅拥兵自重,控制一块地盘,掌握军政、财经和人事大权,形成割据态势,与中央隐然抗衡,导致外重内轻的政治格局。他们利用奖惩升贬权力培植自己的山头和派系势力,相互沟通串联,构成朋党之弊,对中央集权具有严重离心倾向。面对这一局势,洪仁玕深感忧虑,决心推行新政,革除弊端,亟欲使危机四伏的太平天国转危为安,重新振作,进而夺取全国性的胜利。

  洪仁玕政治改革作为新政重点。当务之急则是要强化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分裂的苗头。他首先得到最大的实力派陈玉成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干王向全国正式发布新政諠谕,申明:"开新朝必须新政,从前之妖习俱除,奉天命上合天心,此日之鸿规复整。"他特别强调了洪秀全的用人政策是:"文武同科",不分宗藩,只要奏捷建功,都会得到信用。藉以安抚人心,促进团结,"协力以慰真圣主苍生之望"。①同时,洪仁玕发布"立法制諠谕",试图运用法律机制,整合紊乱政局。在《资政新篇》里,他系统地提出各项政治、经济改革方案,以引导天国政局由外重内轻的紊乱状态走向集中统一的制度化运作。

  洪仁玕还注意思想意识的整合和教化,教育天国军民"敬天爱民,忠主孝亲",克敌诱惑,才能树立必胜信念,战胜邪恶妖魔,"立见太平"。①同时,改革和规范科举制度,选拔知识分子参政,促进新政的推行。

  -----------------------------------------------------------

  ⑤ 《洪仁玕自述别录之二》。

  ① 《干王洪仁玕颁新政諠谕》,《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96。

  ① 《干王洪仁玕克敌诱惑諠谕》.《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103。

  -----------------------------------------------------------

  洪仁玕在推行新政时,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择善而从,以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1860 年,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也是洪仁玕在香港的旧识,来到天京,洪仁玕虚心垂询。容闳向他提出关于近代化的七条建议。洪仁玕深表赞同,表示"此时诸要人皆统兵在外,故必俟协议,经多数赞成,乃可实行也。"②看来,洪仁玕在总理朝政期间,与陈玉成、蒙得恩、李秀成等主要将帅重臣尽量和衷共济,尊重他们的意见,集体协商与决策,奏请天王批准。天国政治也一度转入良性运作。

  自封洪仁玕为干王后,洪秀全"又见各旧功臣久扶其国。心不忿意","已知愧过,难对功臣"。二月之后,只得封陈玉成为英王,蒙得恩为赞王。李秀成颇有怨声,直到1859 年冬才被封为忠王,杨辅清、李世贤也相继封王。③后期诸王擢升后,颇有振奋之心,遂有二破江南大营之捷。

  -----------------------------------------------------------

  ② 容闳《西学东渐记》。

  ③ 《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页533-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