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英]马歇尔《货币、信用与商业》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附录A① 关于货币进化的注释



  1.一种方便的交换媒介,甚至在原始时期的各家族集体之间,以及由这种集体而扩大的部落之间的交易中,都是需要的。

  从埃及的浮雕中即可看出,就现代单独的个人来说,无论在体质上和智力上都比他数千年前的祖先好不了多少。②但现代的人却能集体地迫使自然界为他们服务,使广大人口的物质福利远远超过过去所可能达到的程度,甚至和自然资源多于人口的时候比起来也要丰富得多。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1)组织与未雨绸缪的远见相结合;(2)各种各样的动机,使每一代人为了产生很多的将来果实而提供耐久的设备。专制君主们由于想要永垂不朽,并得到工程学和天文学知识的帮助,建造了金字塔。但只是到了近代,人们才开始把对自然界日益增长的控制力用于改进广大人民的生活状况。

  ①这个附录附于第一编,第一章。

  ②这种概念是七十年前在大英博物馆受我父亲的启发而产生的。

  无论哪种改进,都主要依赖于在进步社会秩序的保护下,迁移自由和工业中就业自由的增加。对旧传统的崩溃,无疑摧毁了习惯上用以统治“下等”人的制度。由此而产生的直接后果有些是有害的,但却是由奴役和半奴役状况走向自由的必要步骤。其主要的工具即是以货币表示的价值代替了按风俗表示的债务。

  这种货币工具在某些方面运用起来并不是很顺利的,但历史似乎表明,还没有任何能扩大到全体人民的东西来代替它。大的统治阶级固然能够借军事力量来控制国家事务,但只有在每个人能把他的货物和劳务卖给那些能够并愿意给他以报酬,而这些报酬又能满足他的需求和爱好时,一个国家的大部分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2.甚至在不同各个人间和不同阶级间的关系主要受习惯和强力支配的时期,在集市上也曾流行自由买卖;因而那里必然要有“通用”的交易媒介。

  吉本追随亚里士多德的看法,并根据十八世纪《民约论》的早期观点说,货币和文字的发明,一个用以表示我们的欲望和财产,另一个用以表示我们的思想;这两个东西“由于给予了人性以更多的活力和热情,帮助人们增加了想要达到的目标。”我们现在晓得,原始人不会事先就有远大目标,并按预定的计划来实现;他们的器具不是发明的,而是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逐步产生的。

  物品的交换,在个人所有权远没有和家族、村庄或部落所有权明显地划分开来之前,就已开始。把东西给与别人,别人收到后给以报酬;一个人帮助另一个人,其条件是,过一个时候将会得到等价的东西。但衡量收受的确定数量的观念,无论是关于在一次交易中完成的交换,还是以劳动或物品的形式来偿还过去的帮助(用现代的话来讲,即是“信用”支付),都是逐渐形成的。①

  因此,曾有人根据某些理由认为,虽然现代通货的使用,在国内贸易方面较之国际贸易方面既多而又无限制,但货币最初的使用却是出现于邻族定期贸易集会上的那种类似国际贸易的贸易中。这种集会颇类似赶集,以物物交换为主;在那里一般没有信用的地盘,但使用一些小而零碎的东西作为交易媒介。②

  ①砍伐在美洲原始森林的人,在推滚笨重木材时要求彼此帮助。但尽管他们本性是精明的讨价还价者,却不精确地计算每次推滚所花费的劳动;公道和友谊即足以代替详细的劳务记录;这些使推滚工作在他们中间顺利进行的人们,以后即逐渐以“盗跖义气”的精神联合起来,今天为这个特殊利益,明天为那个特殊利益而掠夺别人。比较更具体的债务关系可能就是这样发生的。一个人可贷给别人某数量的谷物,在下一次收获时就可能得到较多的归还数量;或者有人想远行,借用别人的马匹或船只而被要求日后以一定数量的同样劳务来偿还等等。

  ②因此,羽毛、兽皮、一定重量的皮革、普通大小和质量的衣料和席子、干鱼片、烟草、食盐、糖、蜜腊、杏仁、枣子、椰子、甚至鸡蛋都曾作为通货使用过,也用过标枪、鱼叉、铜、刀等等。甚至现在贫穷的印度人的手镯和其他装饰品中,还含有很多白银。天真烂漫的美国印第安人非常喜欢收集美国的铸币和其他东西作为装饰品。

  关于原始时期作为货币使用的各种物品,可参阅瓦格纳的《货币的社会经济理论》:第二卷,C.由于和土人密切接触,缺乏贵金属,以及银行和纸币管理不善等原因,“自然”货币在美国殖民地曾一度扩张,这方面的情况参看萨姆纳的《美国通货史》,并参阅威登的《新英格兰经济史》。关于弗吉尼亚仍以烟草作为法币的情况,参看怀特的《货币与银行》第一章。

  在拥有广大土地的农牧民中,牛居于最主要的地位(有些地方是驯鹿、水牛和其他牲畜);因为它们本身就能转运,而且纵然个别牲畜死去,畜群也将永远存在,畜群可以带来收入,是资本增加的源泉——capital(资本)这个词据说就是从“caput”(牲畜的头)这个词演变来的。在人们比较定居,土地相对缺乏时,则以印有牛的符号的皮革作为通货。这即是以后不兑现纸币信用价值的先声。①

  ①里奇韦教授曾指出,在整个地中海盆地向东一直到印度,最初的重量单位,是值一头牛的一块黄金,它代表到该时期以前的主要传统单位,即一头标准公牛或母牛的价值。这种黄金单位似乎就是现代金属通货的祖先。而且,这种值标准牛的黄金单位在各地都差不多是一样的大小,较英镑稍大一些,都不小于一百二十格令,也不大于一百四十格令。他认为这种大小一致的原因,是由于连接大西洋沿岸和印度洋沿岸之间的各条贸易路线畅通的缘故。此外,有时一种充当主要交易媒介的商品,却为较劣的代替品所代替,因而贬值到类似无信用的不兑现纸币。例如,在太平详沿岸,有些渔人把鱼钩作为通货,这种鱼钩是常常会丢失或损坏的;因此它的价值不能大幅度地跌到它很大的生产成本之下;同时,因为它的生产是公开的,它的价值也不可能大幅度地超过生产成本。但不久,内地人也把它作为通货来使用,得到它的人不会判断它的价值,因而劣等的鱼钩普遍流行;这种蜕化变质一直继续到所剩的鱼钩都用于钓鱼,它的地位就被无用的弯曲铁丝所代替,而制造这种东西的低成本最后支配了通货的价值。《国富论》中关于“货币起源”的观察,是以现代的口吻来讲的。坎南的版本中有很好的注释对此进行补充。

  总之,原始通货的多种多样和变迁,富有浪漫意味;它们指出了人类天性的某些不变的因素,同时也指出了这些不变因素所形成的对制度的适应性。把某种东西当作一般交易媒介(这是货币的最主要职能)来使用,并不是有意识地发生的。除非这种东西能作为一种商品来满足人们在实际需要方面或装饰方面的某种共同欲望,而且不付出相当的努力就不能大大增加其数量,否则它作为一般交易媒介的地位就不会稳固。这些条件之中每一种都暗含着信用的因素,即深信邻居将来的行动会和过去一样。对这种永久性,原始和无分析能力的人当然不大怀疑。但却可以肯定,除非人们心中自然而然地认为某种东西的威信在他们所保有的时期内(无论长短)不会遭受任何较大的损失,否则这种东西就不会成为通行的交易媒介。

  工商业发展后,甚至更亟切需要同时有两组交易媒介,一组适合于大型交易,另一组适合于小型交易。最足以满足这种需要的是硬币,某些是用稀少金属铸成的,另一些是用普通金属铸成的。但还没有找到制造最小额钱币的合宜原料。有一些贫穷的政府曾试用纸张来做,但如果为了保持清洁而经常重印,确实是一种浪费;如果听其污秽,则又非常令人厌恶。杰文斯曾建议以钢代铜,用强力机器来打印,这样的钱既硬又免于生锈。对于这类建议,还应加上这样一条规定,即一切小于六便士的钱币应以贱金属来制造,其大小和形状应能在黑暗中很方便地辨认出来。有一些应为椭圆形,另一些也可以是正方形或带有钝角的六角形。大小都不要过大于或过小行一先令。

  3.原始形式的货币所发挥的作用。

  就货币为复杂的贸易目的服务而言,它必须坚固;因为完成各种交易的周转很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例如盐块在一些原始的市场上曾做过大量的交易。但是大量地携带这种东西是很笨重的;因此接受一定数量盐块的权利,就在彼此间相互转让。更概括地说,一种物品一经被认为确能在任何地方与别物交换,它就成了一种原始的货币,因而就会用它来表示价值,甚至仅仅以它的所有权就能交换一些商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人们之间就可能作出减少实际转移盐块的安排。比如说,一个售马者得到了五十个盐块的所有权——在原始社会,盐块很可能比马的价值还高——他可把他的所有权转移给各种不同的人,从他们那里得到他所需要的其他东西。也就是说,盐块正在变成原始的货币。似乎可以肯定地说,货币的使用,常常就是这样普遍通行起来的。

  任何一种类似这样的原始货币,最初比别种可作为货币的东西并没有很大的优点,但每一进展都会增加它排除一切竞争物品的速度,而作为既定的通货来使用。因为每一个人纵然对它没有直接用处,但也愿意在交易中接受它;因为他晓得别人也会以同样的理由来做同样的事。

  在习惯和传统占统治地位时,甚至象海狸皮那样形体不定的原始货币,往往也会发展成一种为人所理解的一般商品的价目表;而这种价目表有许多还一直保存着。(要注意,一种二百种商品的价目表只需要二百个项目;但物物交换的价目表却需要三万九千八百个项目。)①

  有时,用以计算习惯价值和其他价值的某种交易媒介已不存在,但并没有别的代替品来冒它的名代替它流通。假如它原来流行很广,则它的名称可能被用作记账货币,用它来讨价还价并最后把价格确定下来;而实际支付则用当时当地所流行的交易媒介来进行。②

  4.两人间物物交换的不确定性。③

  ①参阅里奇韦:《通货的起源》,第二章,及舒尔茨:《货币发展史》,第十六章。

  ②记账货币在文化发展的许多阶段中,似乎曾被普遍使用。例如在许多世纪中,先令只是一包便士的意思,但一般都用先令记账。每一先令最初代表四个或五个便士,最后代表十二个便士。同样,卢布在彼得大帝之前,是一种值一百戈比的记账货币,而不是铸币。

  另一方面,一度流行很广的几尼,现在也是记账货币。虽然以戈登和克露沙记的账,在法律上已无效多年,但蒂罗利斯的农民还常用它们做记账单位。另外,在菲律宾岛上,仍以瑞尔和夸陶来喊价,可是现在并没有这种货币存在。(甘末尔:《货币与价格》,第276页注)

  ③这一节系转载作者《经济学原理》的附录F.

  让我们考虑两个人进行物物交换的那种场合。假如说甲有苹果一篮,乙有胡桃一篓;甲需要一些胡桃,乙需要一些苹果。乙从一个苹果所得到的满足,也许超过他割让十二个胡桃所失去的满足。而甲也许从三个胡桃所得到的满足,超过他割让一个苹果所失去的满足。交换将在这两个比率中间的某一点开始。但是如果交换继续进行,则甲所割让的每个苹果将增加苹果对他的边际效用,并使他不愿意再割让更多的苹果,而他每增加一个胡桃,将减低胡桃对他的边际效用,并使他不愿要更多胡桃;乙的情况恰恰相反。最后,甲对胡桃的热中和苹果相比不再超过乙;而交换势必停止,因为一方所愿意提供的任何条件都不利于对方。达到这一点之前,交换一直在增加双方的满足,但达到这一点以后,交换就不能再增加双方的满足了。均衡出现了;但实际上这不是唯一的均衡,而是一种偶然的均衡。

  但是,有一种均衡交换比率,可叫做真正均衡率,因为一旦遇着这种交换率,即会一直保持下去。很明显,如果始终要用许多胡桃交换一个苹果,则乙愿意交换的极少;而如果要用很少的胡桃交换一个苹果,则甲愿意交换的也极少。必须有一种中间比率,在这种比率下,双方都愿意进行同样程度的交易。假定这个比率是六个胡桃换一个苹果;甲愿意用八个苹果换四十八个胡桃,而乙愿意按照这个比率收受八个苹果;但是,甲不愿意用第九个苹果再换六个胡桃,而乙不愿意再用六个胡桃换第九个苹果。这就是那时的真正均衡位置;可是,没有理由假定实际上会达到这种均衡。

  例如,假定甲的篮子里原来有二十个苹果,乙的篓子里有一百个胡桃,假定开始时甲诱使乙相信他不大愿意要胡桃,从而设法用四个苹果换了四十个胡桃,以后又以两个苹果换了十七个胡桃,再以后又用一个苹果换了八个胡桃。假定当时达到了均衡,进一步交换对双方都不利。甲拥有六十五个胡桃,不愿意再用一个苹果来换八个胡桃;而乙只有三十五个胡桃,所以对它们的估价很高,不愿意用八个胡桃再换一个苹果。

  另一方面,如果乙交易有术,他也许可能诱使甲以六个苹果换十五个胡桃,以后又以两个苹果换七个胡桃。那时甲让出八个苹果而得到二十二个胡桃。如果开始时的条件是六个胡桃换一个苹果,他用八个苹果换得四十八个胡桃的话,则他也许不肯再用另一个苹果甚至来换七个胡桃;但是,因为他拥有的胡桃这样少,急于想多得到一些,并且愿意再用两个苹果换八个胡桃,然后再用两个苹果换九个胡桃,再用一个苹果换五个胡桃;于是又达到了均衡;因为乙只有十三个苹果和五十六个胡桃,也许不肯以多于五个胡桃之数换一个苹果,而甲所剩苹果无几,以一个苹果换不到六个胡桃,也许不干。

  在这两种场合,交换,就其所及,增加了双方的满足;当它中止以后进一步交换,势必减少其中一方的满足。在各个场合,都达到了均衡,但它是一种任意的均衡。

  再假定有一百个人和甲所处的地位相同,每人都约有二十个苹果,并都象甲一样对胡桃具有同样的欲望;另一方面,也有同样多的人,和乙最初所处的地位相同。在市场上最精明的卖主,也许有些在甲方,有些在乙方。不论市场上是否可以互通声息,交易的平均数多半不会远离六个胡桃换一个苹果的比率,象在两个人交易的场合那样。但是,多半没有我们在粮食市场上所见的那种紧密地依附该比率的可能性。交易时甲方的人很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战胜乙方的人,因此,接着就有七百个苹果换了六千五百个胡桃;甲方的人既拥有了这样多的胡桃,除了至少按一个苹果换八个胡桃的比率,也不愿再进行任何交易,而乙方的人因为每人平均只剩了三十五个胡桃,按照那个比率也许拒绝继续出售。另一方面,乙方的人交易时,也许在不同程度上战胜甲方的人,结果不久就一千三百个苹果换了四千四百个胡桃;那时乙方的人因拥有了一千三百个苹果和五千六百个胡桃,除了按五个胡桃换一个苹果的比率,也许不愿多售,而甲方的人平均只剩了七个苹果,也许拒绝那个比率。在一个场合,按八个胡桃换一个苹果的比率达到了均衡,而在另一个场合,按五个胡桃换一个苹果的比率才达到了均衡。在每一个场合,都将达到一种均衡,但却不是唯一的均衡。①

  ①关于这个论点的精确说明,参阅我的《经济学里理》数学附录中的注Ⅻ。

  均衡位置的这种不确定性,并不是由于没有借助货币进行交易,而是用易货方式进行交易这一事实。之所以有此结果,是由于我们必须把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看作是变动的。的确,如果我们假设那是一个产胡桃的地区,交易双方都储藏有大量的胡桃,而只是甲有苹果,那么交换少量的胡桃就不会显著地影响其储量,或显著地改变胡桃的“边际效用”,也就是说,不会影响人们购买更多胡桃的愿望;假如人们能够得到更有利的条件,他们就会多买。这种场合下的交易基本上和普通粮食市场的交易一样。买卖理论和物物交换理论之间的真正区别有于前者一般可以假定,在交换的东西之中,一种东西的边际效用几乎是不变的,而后者则一般不能这样假定。

  有人也许反对上述看法,说在一个产胡桃的国家,胡桃几乎可作为货币来使用;事实上,刚才所讨论的情况,已包含有这种意思。事实无疑是这样,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说明了这样一条一般规律,即假如一种商品为大众所使用,而它对任何买者或卖者的边际效用,都不会因小额交易而受很大影响,那么,这种商品就很宜于作交易媒介,并宜于担负起原始社会中货币为小额交易服务的较简单的职能。

 应天故事汇

CTJ121©2005-2008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