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2期

“红楼”亦“青楼”

作者:逗红轩




  解读至此,袁枚和郭沫若,究竟谁在“主观臆断”?
  
  二、“春灯谜”之谜
  
  《石头记》中不是有“金陵十二钗”吗?既然牵连到了妓女,是否也应该有十二个呢?现在有了九个,还有三位在何处呢?在薛小妹作怀古诗的同时,史湘云、薛宝钗和林黛玉,还作了三首“春灯谜”。
  第五十回,“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1、湘云之春灯谜:
  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
  谜底:(1)(耍的)猴 (2)杨宛叔
  解读:
  (1)“猴”的谜底宝玉已经猜出。“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猴离开自己的栖息之地,到人间耍猴把戏,这难道真的很有趣吗?“名利犹虚”,被耍的猴,当然谈不上什么“名”和“利”了。“后事终难继”,湘云亲自对这一句作了解释:“哪一个耍的猴子不是剁了尾巴去的?”
  (2)暗含的另一个谜底:杨宛叔。
  杨宛叔,明末清初江南名妓。她自己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说明。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记载:杨宛叔,金陵名妓也。杨宛叔先跟了茅止生,“止生重其才,以殊礼遇之”,即茅止生对杨宛叔很好。但杨宛叔“多外遇、心叛止生。”后来杨宛叔离开金陵去投奔国戚田弘遇,却被骗光钱财,又因年老色衰,被人当作老婢女使用。杨宛叔还想去攀附其他人,又因为遇到战乱,结果也没有攀成。正所谓“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于是杨宛叔扮成乞丐婆返回金陵,结果在荒野被盗所杀。“宛叔终堕落于泥,为人所讪笑。”正所谓“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一点也没说错吧。
  2、宝钗之春灯谜:
  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
  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谜底:(1)稻草人 (2)王修微
  解读:
  (1)“镂檀锲梓”,“镂”者,“搂”也;“檀”,属木类;“梓”,“籽”也;“锲梓”,“去籽”也。什么“去籽”后“一层层”地“搂”着“木头”呢?稻草人的稻草也。“铃”,铃铛也;“稻草”“搂”着“木头”,上面还挂着“铃”,这个铃铛只有在“风雨过”时才响。可以肯定是“稻草人”无疑。
  稻草人是用去过籽的稻草一层层地裹着木头,难道这是良工巧匠做成的吗?虽然这半天又是风又是雨,但什么时候听见过你的“铃”声响啊?!
  (2)王修微,明末清初江南名妓,号草衣道人。“草衣道人”,就是“衣稻(道)草之人”,把稻草作衣服的人,稻草人。又因为王修微之号中有“道人”二字,所以说是“梵铃”。(《石头记》僧道不分。)谜底为:稻草人和王修微。
  3、黛玉之春灯谜:
  脲辫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
  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谜底:(1)云 (2)林天素
  解读:
  (1)“主人指示风雷动”,“风雷”的“主人”是谁呢?老天也。“碌辑(念录耳)何劳缚紫绳?”“紫”,天帝住在紫色的宫殿,(皇帝是天之子,所以住在“紫”禁城。)表示在天上;“紫绳”,天上像绳子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呢?闪电也;闪电想“缚”住什么呢?云,像宝马“脲膊”一样奔跑着的云;但“缚”得住吗?又有必要“缚”吗?所以说“何劳”。“风雷动”,风吹“云”动,电闪雷鸣;此时的云会是什么样子呢?“驰城逐堑势狰狞”,像脱缰之野(宝)马。“鳌背三山”,云之形。谜底是“云”无疑。
  (2)林天素,明末清初江南名妓,福建“三山”人,名“云”,自称“云道人”,号称“三山才女”。一目了然了吧!“独立名”,又指林天素性格孤傲。
  明末清初的“江南名妓”就这样鲜活地出现在了《石头记》里,而且从《石头记》诞生之日起,她们就一直在里面活蹦乱跳。也许,“大家”们会嗤之以鼻,那么,就请“大家”们也“牵强附会”来猜猜谜。作者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是谜语,如果连这些谜语都猜不出来,怎么能叫读懂了《石头记》呢?
  《石头记》怎么会暗写妓女呢?请参看《石头印红楼》(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1月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