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作品

作者:佚名




  《笨花》 铁 凝/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品简介:作品截取从清末民初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近五十年的历史断面,以冀中平原上一个小村子的生活为蓝本,以向氏家族为主线,在朴素、智慧、妙趣盎然的叙事中,将中国那段变幻莫测、跌宕起伏、难以把握的历史巧妙地融于“凡人凡事”之中。时代风云的繁复波澜,世态风情的生动展示及人物命运在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小说里涉及的知识很广,如几十年的军政生涯、保定地区的风俗、中医、宗教、欧洲人的生活习惯等等。
  作品评论:评论家贺绍俊认为,铁凝在文学史上具有一种开创性的意义,这就是她的写作始终是尝试着将宏大叙述与日常生活叙述统一到她的笔端,她以这种尝试成功地化解了文学上的二元对立模式。《笨花》可以说是她的这种开创性叙述的集大成者。铁凝的这部作品关涉到二十世纪以降中国社会最深刻的变革和中华民族最深重的灾难,但如此宏大的主题却是通过华北平原的一个乡村里日常生活的肌里展示出来。书名暗示了作者的追求,笨与花的组合就是笨重与轻柔的组合,而小说通过一个山村的故事将伟大与平凡、国事与家事、历史意义与生活流程融为一体。因此《笨花》这棵大树值得我们认真观察,它的每一片叶子都折射着阳光。
  评论家白烨认为,读铁凝的长篇新作《笨花》,我最为强烈的感受就是:从容不迫,大气磅礴。看得出来,铁凝这次是有备而来,她为这部作品所做的历史与现实、生活与艺术的积累和准备,是极其扎实而丰厚的。这部以冀中平原笨花村为场景、以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为背景的作品,既以丰饶的细节,通过笨花村向家、西贝家两个家族三代人的喜怒哀乐,细切描写了普通乡民的日常生活和时代与社会的变迁给他们的命运带来的种种投影;又以如椽的大笔,经由走出笨花村的向喜行武做官的线索,浓墨勾勒了国家时局与社会发展的大致走势。这样一小一大,一民间一庙堂,便使得作品构成了半个世纪中国社会历史沧桑演变以点带面的艺术缩影。《笨花》既耐得起人们阅读,也一定能留得下来。
  作家方方认为,《笨花》应该算是铁凝创作实践阶段性的一个小结,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创作上的变化和新的尝试。我读了《笨花》后,发现这部小说采取了缓慢叙事的方式,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拖沓,但这是小说内容和气质使然。
  评论家王干认为,在《笨花》中,铁凝完全改变了女性命运的视角,开始通过清末民初至上世纪40年代中期的历史断面,以冀中平原的一个小乡村的生活为场景,以向氏家族为主线,用写实的手法和朴素的叙事风格,将中国的那段历史融于“凡人凡事”之中,很有点小说版《茶馆》的味道。
  读者山菊花认为,“在《笨花》里我关注的是世俗的烟火,我希望用准确的、简朴的、温润的、结实的方式来表达人的平凡生活。”这是铁凝在2006年新书介绍会上说的话。她达到了她的目的了吗?每个读者或许会有不同的感受。
  
  《生死疲劳》莫 言/著 作家出版社
  
  作品简介: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在小说中他先后经历了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小说以荒诞的手法展示了中国农村五十年的演变,表现了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
  作品评论:评论家、资深编辑李敬泽认为,《生死疲劳》是一部向我们伟大的古典小说传统致敬的作品。这不仅指它的形式、它对中国经验和中国精神的忠诚,也是指它想象世界的根本方式。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的命运就是世界的命运,人物带动着他的整个世界,比如《红楼梦》,整个世界跟着那个人颓败下去。这一点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恰恰是古典小说的根本精神,现代小说已经遗忘了这样的志向,而《生死疲劳》让我们记起了那种宏大庄严的景象。
  它也是关于记忆和遗忘的小说,随着记忆渐渐消失,仇恨也渐渐消失了。在轮回的观念中,忘是很重要的,为什么要有轮回?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让你忘,喝了孟婆汤,让你不要执著。轮回是一种东方想象,西方想象是地狱与天堂、拯救与救赎,是一条直线;而在东方想象中,世界和生灵是在一个圆轮上,循环不息,这种想象曾是中国人基本的精神资源,在古典小说中比比皆是,但在现代小说中基本上被摒弃掉了,《生死疲劳》使这种古老的、陈旧的想象重新获得了力量。
  
  《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著 北京出版社
  
  作品简介: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追逐驯鹿四处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了一个弱小民族的顽强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小说堪称鄂温克族人的《史记》。
  作品评论:记者胡殷红认为,从《伪满洲国》到《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始终实践着“用小人物说大历史”这一创作理念。这两部作品的气息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主题是一个世界性话题,是关系到人类文化学的问题。
  学者郭梅认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女作家的创作被局限到了狭窄的女性情爱和性别意识领域,近几年来,情况尤甚。然而非常令人欣悦的是,这种局限到迟子建那儿被中断了。小说通过一个九十岁女人的口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森林同生共死的游猎民族的百年历史。从原始的山林生活到现代文明对森林的侵占,鄂温克人和驯鹿一样渐渐稀少。似乎有一股巨大的神力在帮助作者,使她对一个少数民族的叙述能如此深沉、悠远、神秘。
  记者宋燕认为,迟子建的笔触婉转、细腻、满怀深情,把鄂温克族人的日常生活、情与爱、发展历程刻画得时而波澜壮阔,时而诗情画意,激情中透着感伤。
  读者唐锞认为,在额尔古纳河附近发生的遥远而神秘的故事紧紧地抓住了人的心。人类最纯朴的感情在那个最自然的环境里可以最自然地流露,在最神秘的萨满舞的背后,其实是人们内心里最柔软的感情。
  
  《不悔录》刘兆林/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品简介:一位有着二十多年军旅生涯的部队作家,突然因意外情况转业,而成了地方作家协会的领导。本书以第一人称自叙的写法,描写了主人公柳直在“不惑”之年,由“民兵”转而为“正规军”的特殊经历,及其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作品大胆、真实、冷峻而又细腻地揭示了一位作家,在人生转折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心电图式的心灵独白,其中既有个人与工作交织着的复杂矛盾,又有与之交错的复杂家庭矛盾,以及激烈的婚外感情纠葛。
  作品评论:作家韩石山认为,小说中出现的转业、建楼、换届,编辑部的风波、女人间的纠葛,这么多繁杂事件的连接,这么多特殊人物的组合,让我惊异的是,作者竟选择了自述这一最具难度的叙事方式。
  评论家孟繁华认为,作品客观地呈现了几个典型人物,通过主人公不乏自审意识地对“作协”日常状态的客观表达,已经隐含了他批判的立场。他在最后一语双关地看到了“曙光”,即表明了他的希望与批判态度。
  评论家古耜认为,《不悔录》中的柳直是富有生命质感、精神个性乃至七情六欲的人。天性中带来的隐忍、世故、折中、软弱乃至委曲求全,使他陷入了人际关系的泥沼,只能被动而又含糊地缓和矛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