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短长书

作者:郑 言等




  时下文化先贤的画传、影集层出不穷,文配图,图辅文,颇为丰富的读图解史的各色文字,很能带给人亲近感。记得几年前,山东画报出版社出过一本《蔡元培影集》(郑勇编著,二○○一年版),虽说是影集,内中文字也十分精彩。翻书一过后,对其中一张“中华教育改进社的董事合影”尤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张照片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其中两位大学校长的影像引起了我的兴趣,他们就是蔡元培和张伯苓。照片中的蔡先生一袭长袍青褂,张先生一身洋装。有人曾讲:“近代教育,可称大家者有二,一是蔡元培,一是张伯苓。”当初乍一看到这句话,总觉得讲得未免有些偏颇,让人听了会不太舒服。不过,说到蔡元培与张伯苓,从事功到文字和思想,从教育影响到人格魅力,两人可比的地方确实不少。虽然张伯苓留下的文字不多,但毕竟在中国教育领域内的建树和手笔,彰彰在目,青史不易。
  影像和文字都是具有魔力的东西,文字的魅力要通过理解、融通,方能感受到,而更为直观的照片则能缩短想像与现实的距离。每见蔡先生的留影,总能发现其嘴角上挂着的一丝柔柔的笑意,眼角眉梢都似笑,那江浙文士的儒雅气韵与谦谦君子之风尤让人觉得可亲可敬。凡是与蔡先生有过接触的人大都提及他的待人接物,谦和、冲淡、平易,如此平淡的一个人,却给学生与朋友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与无尽的怀念。很多人对蔡先生的印象并非是在所谓重大的历史事件中留下的,似乎大都来自与蔡先生交谊往还的细微观察。蔡元培第一天到北大上任的情景,尽管已没有什么影像资料可以追寻,但是顾颉刚在回忆中还是给后人勾勒出蔡先生当日一个清晰的身影。“校工们排队在门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他一反以前历任校长目中无人、不予理睬的惯例,脱下自己头上的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这就使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却极为恭敬的回礼,让人们感受到的是蔡先生对人的真心挚情,没有半点做作与矫情。影像中的南开“大校长”张伯苓,身材魁梧高大,精神饱满,全无当时国人普遍的“病夫”之态。张伯苓一向强调要培养健康的民族精神和个人坚强意志,无论个人还是民族都应保持饱满的“精气神”。他总讲:“勤梳头,勤洗脸,就是倒霉也不显”,这是一种笑对人生的健康心度。南开学校“容止格言”镜上的四十字《镜箴》:“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洁。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张伯苓的自我规范。正人先正己,所以能率先垂范。翻一翻张伯苓在不同时代、不同场合的留影,没有一张影像带有丝毫的颓废气,绝看不到一丝旧文人的惺惺作态和政客、武人外强中干的十足傲气。当年,他讲一口纯正的天津话,那绝不是被某些影视作品亵渎了的天津话,那是一口极其纯朴、厚重,极具感染力、鼓动力、号召力的乡音。纯朴、厚重之外,还有幽默。其实,说到影像之外的语言风格,蔡先生也极风趣。有掌故云:北大同学会曩在京中,每逢五月四日必盛宴同学而捧先生为上座,年年如此,先生颇惫苦之,一次戏语邻座曰:“吾辈此日真成吃‘五四饭’矣!”当时,一座哑然。蔡元培看问题和做事情如此“到位”,吃“五四饭”一语刺中了吃纪念饭者的软肋。这一语有如临禅棒喝,促人猛醒。此一小节,足可发人深思。
  今人尝讲,大教育家似乎有魔力在身,总能引来世人特别的关注。唐振常先生讲过一个故事,一九七九年,王芸生先生受托主持全国政协召开的征集蔡元培资料的会议,出席会议者皆蔡元培的学生与友人,其年龄均已七老八十,而一提蔡先生,座中皆老泪纵横,情不能禁。就在此前一年,一九七八年五月七日这一天正午,香港仔华人永远墓场,“在正午之阳光下,蔡先生墓前闪耀着一片美丽的银灰色,在这许多白发先生当中真正亲炙过蔡先生的恐怕都已是八十过外的老人了”,这些旅居港台的老北大人是为参加蔡元培先生的新墓落成而来。“旅港北大同学则每年举行春秋二次拜祭,以追思他们的故校长,但一切都是很平静的。”生前恬淡自守,身后平静如水,却足堪“伟大”二字的评价。蔡先生殁后数十年,依然魅力不减,研究蔡元培者遍及海内外,成果亦不可胜数。“历史不能忘怀他”确非虚言。二○○四年七月底,由唐国强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张伯苓》开始拍摄。十月十七日——南开校庆日,南开大学举行了电视剧《张伯苓》的隆重封镜仪式。在仪式上,剧组播放了《张伯苓》一剧的片花。当银幕上映出“张伯苓”老校长的影像时,场下观众爆发出一片啧啧之声,张氏后人也连连称道:“太像了,太像了”。而片刻间,时光仿佛倒流,观者似乎被带回到了老校长屡踣屡起的创校年代。当近二十分钟的片花放映完毕,演播厅内灯光重新燃起的一刻,座中师友及张氏后人眼中都闪烁着点点泪花,片刻沉寂之后,雷鸣般的掌声终于爆发出来。这是观者对这部作品的肯定。不过,除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和演员精湛的表演之外,肯定还有超出艺术之外的东西影响和打动着观众。剧中的几位主要演员也曾讲过:张伯苓及其同时代的教育先驱们的伟大教育实践,以及他们的风骨与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们,并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创作欲。这应该就是伟人的魅力和魔力所在吧。倡导教育救国,道德救国,投身民族独立、民主自由运动,固然可以见证一个人的伟大和崇高,但细微之处所见的真性情和人格精神,更易让人感念追怀!
  编著者为《蔡元培影集》所写的“小引”中有句话颇令人感动,那就是“以口为碑,所以蔡先生的事业会代代相传;以心为碑,所以蔡先生的精神才更感人至深;以文为碑,所以蔡先生的公德会寿于金石而不朽”。其实,这句话用在近代以来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先人们身上都极为精当。像蔡、张这样的大学校长,无论在朝在野,不拘识与不识,他们生前身后一直受到时人和后人的尊崇。一张旧照,一段影像提供给后人的虽不过是一种直观、直感,却使得今人能够更为感性地感受先贤,从而能够较真切地体会到他们长久以来左右社会人心的人格精神,以及伟大之处。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