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满洲候选人

作者:王 炎




  
  华人的暧昧形象没能持续多久,很快在二十年代,对“黄祸”的恐惧开始侵入西方大众的心理深处。影响深远的大众娱乐业好莱坞,更把它推向高潮。好莱坞持续几十年生产系列排华影片《福满洲》(Fu Manchu),竟达数十部之多。美国电影文化研究领域有不少学者研究《福满洲》与美国“反华”历史的关系。杰斯·内文斯(Jess Nevins)在一篇《“黄祸”惊悚小说研究》(On Yellow Peril Thrillers)中,认为“黄祸”的观念植根于美国社会出现华人移民的十九世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白人主流社会认为华人是身体、人种和社会的污染源,六十至七十年代把他们看成是吸食鸦片的变态者,七十至八十年代华人又成了臭苦力。只是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华人才开始被看做西方文明的“威胁”。但同时也夹杂了华人的一些“正面形象”,如头脑简单、朴实、感情用事的中国农民。当时在英美流行的东方题材小说中,曾对“中国威胁论”起推波助澜作用的,被内文斯称为“黄祸小说”。这些小说的套路往往以受过良好教育的华人博士(如哈佛、耶鲁毕业)为主角,阴谋策划毁灭西方的战乱;也有邪恶的中国巫师,形体变幻莫测,对善良好人施刻毒的诅咒;还有唐人街的黑帮头子,借黑社会网络操纵整个旧金山等。其中,引发“黄祸”狂潮的作品,当数阿瑟·沃德(Arthur Sarsfield Ward)的《神秘的福满洲》(The Mystery of Fu Manchu,一九一三年英国出版,在美国发行时,又改名为《阴险的福满洲博士》)。这本书其实也没什么新花样,只不过发扬了“黄祸小说”的情节套路,集各家精华于一身而已。由于电影不断翻拍,特别是众多好莱坞明星纷纷加盟,“福满洲”这个智慧、邪恶的撒旦形象,遂成为大众神话的原型。其实,现在最新版的“福满洲”早在种族寓意上大打折扣,但作为文学原型,“福满洲”仍幽灵般游荡在美国大众的集体无意识中。
  一九四九年后,伴随东西两大阵营降下意识形态冷战的铁幕,共产主义中国强硬的集体形象,取代了美国电影中阴险、狡诈的个体华人形象。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好莱坞的不同片厂,有的配合战时宣传,为战争打气,也有的反思战争的残酷和正义性,推出了一系列朝鲜战争影片:《钢盔》(Steel Helmet,1951)、《刀出鞘》(Fixed Bayonets,1951)、《决不撤退》(Retreat Hell!1952)、《蜀孤里桥之役》(The Bridges at Toko-Ri,1955)、《沙场壮士赤子心》(Battle Hymn,1956)、《战争中的男人》(Men in War,1957)、《刻不容缓》 (Time Limit,1957)、《猪排山》(Pork Chop Hill,1959)、《满洲候选人》(The Manchuria Candidate,1962)、《主席》(The Chairman,1969)等,加上电视片有四十部之多。朝鲜战争片一方面继承“二战”历史片的叙事传统:场面恢宏、史诗风格、叙事张弛有序,以特技营造战争写实的效果。但同时它们也自成风格,如敌方永远被置于远景或背景之中,中国军队在冲突中总是“不在场的在场”,即没有近景,却总让观众感受到他们的逼近,更强化了恐怖、残忍的气氛。美军士兵硬着头皮与血腥的、不可知的、不可理喻的敌手作战,英雄故事里迷漫着伤感、厌战的情绪。与好莱坞电影相映成趣的是,战争的另一方中国,也拍了十几部相关题材的影片。影响广泛的如《上甘岭》(一九五六)、《长空比翼》(一九五八)、《烽火列车》(一九六○)、《三八线上》(一九六○)、《奇袭》(一九六二)、《英雄坦克手》(一九六二)、《英雄儿女》(一九六四)、《打击侵略者》(一九六五)、《奇袭白虎团》(一九七二年)、《激战无名川》(一九七五)等。这些影片处理敌方的叙事策略与好莱坞不谋而合,我们只看到模糊的美军形象。当然,在《奇袭》等影片中出现过短暂的美军近景,但其形象往往是滑稽、怪异、不中不洋。漫不经心的化妆让美军看起来不像士兵,更像小丑。中国影片不渲染战争的恐怖,相反极力烘托革命浪漫气氛。敌人总是滑稽可笑、虚张声势,而志愿军英勇顽强,充满了乐观的英雄主义。
  好莱坞的朝鲜战争片,在停战不久后很快下了院线,电视网流转播放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像这场战争在美国公众话语中的命运一样,变成“被遗忘的心影”。在美国大学里,我开过一门“中国现代史”的课。一次涉及到这段历史,我问课上的美国本科生,是否了解朝鲜战争史,几乎所有人摇头。只有一位女生知道多些,说她祖父参加过“二战”和朝鲜战争,但家庭聚会时只大谈“二战”的辉煌,却对朝鲜战争讳莫如深。这在美国公众中是典型现象,朝鲜战争没有给美国人带来荣耀,而是创伤,因此美国史学家戏称这场战争为“被遗忘的战争”。为了提起学生课上的兴趣,我就借电影发挥主题,历数一部部好莱坞朝鲜战争片,希望看到积极回应,但他们只是摇头。显然,美国“八○后”的一代,已无缘看到束之高阁的老片子。可当提到《满洲候选人》时,许多学生举起手来。哈哈!至少还有一部片子尚未被遗忘。
  
  《满洲候选人》被评为美国百部经典影片之一,片名“The Manchuria Candidate”几乎成了日常用语,指那些被洗了脑、不能自主的人。这部片子发行时,曾与电影情节一样扑朔迷离,颇带传奇色彩。导演弗兰肯海默(John Frankenheimer)第一次执导政治题材片,就落得票房惨败。影评一致认为这是部情节混乱、元素杂陈的二流影片。可谁也没想到,电影放映一年后,肯尼迪总统遇刺,行刺事件与该片的结尾如出一辙。所以很多人竟推测刺客奥斯瓦尔德(Lee Harvey Oswald)是受了电影的启发才刺杀总统的。还有更离谱的说法,与片中主要人物雷蒙德·肖(Raymond Shaw)的遭遇一样,奥斯瓦尔德也曾被共产党国家洗了脑,在外国势力的遥控下,刺杀肯尼迪。捕风捉影的谣言四起,《满洲候选人》跟着火爆起来,媒体也参与到电影象征的政治隐喻的炒作中。也许良知未泯,各大电影院联手把片子撤下院线,以示对肯尼迪的敬意。可媒体不肯放过这部“有料”的影片,最后片中主角扮演者,歌坛、影坛双料巨星法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自掏腰包买下电影的放映权,希望这部片子永远销声匿迹,好让自己引以为豪的朋友肯尼迪亡灵安息。《满洲候选人》从一九六三年一直到一九八七年间被打入冷宫。
  虽说元素复杂,但《满洲候选人》片的基本情节还是直线的。一个美军小分队在朝鲜战场中了埋伏,束手被擒,被送到满洲“洗脑”。满洲这个地名在美国大众的中国地理想象中,有特殊的地标意义。后来,他们以英雄的身份回国,从事颠覆美国政体、刺杀当选总统的活动。当时不过是一部普通的“共产威胁论”电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影评界对这部片子的评价越来越高起来,让它步入百部经典的行列。一致认为《满洲候选人》包含了丰富的超现实元素,对美国政治有深刻的嘲讽。说它将希区柯克的叙事风格与传统惊悚悬疑片有机地结合起来,堪称一部黑色影片(film noir)中的杰作。但平心而论,这部影片的历史和政治背景因素,远远超过艺术风格。它是麦卡锡主义的产物,却不能说是麦卡锡意识形态的直白表达。因为该片恰以麦卡锡的逻辑,反讽了麦卡锡的政治偏执和病态迫害。片中被洗脑的刺客雷蒙德·肖,他的父母是一对经典的麦卡锡迫害狂,天天以共产主义威胁的名义迫害政敌,而到头来他们自己才是苏联间谍,企图颠覆美国政体。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片子,会感到匪夷所思。在网上我曾看到国内影迷发帖子说:无论如何不能理解《满洲候选人》竟是美国电影经典,不管从哪方面看,都不应该。但如果把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公众对“洗脑”的恐惧,以及麦卡锡主义的嚣张视作该片的生产语境,就可以认识到它的特殊意义。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