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战争与和平:三千年前留下的思考

作者:李晓东




  战争打了,胜利了,双方都这么说。其实战争打了,损失了,僵住了,谁也无法取胜。结果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文字记载完备的和平协议。
  卡迭什之战并没有马上解决双方对地中海东岸地区的争夺,之后历经十六年的此消彼长,进进退退,都无法将对方彻底赶走。在拉美西斯二世统治的第十六年,他的赫梯对手穆瓦塔利斯死去,儿子乌尔希-泰舒卜(Urhi-Teshub)继位。正像许多年轻王子继位后的故事一样,乌尔希-泰舒卜的叔父哈图西里(Hattusili)篡夺了权力。之后两年中,尽管乌尔希-泰舒卜并不甘心,先后在巴比伦人和亚述人的帮助下试图夺回王位,但都无结果。最后不得不逃往埃及。哈图西里向埃及要人,要求引渡,可遭到拉美西斯二世的拒绝。哈图西里恼羞成怒,立即点兵,欲与拉美西斯二世决一雌雄。可就在这时,逐渐强大起来的亚述夺取了过去臣服于赫梯帝国的哈尼加尔巴特(Hanigalbat),矛头直指迦基米施进而威胁赫梯帝国自己的国土。哈图西里别无选择,不得不与埃及媾和,终于在拉美西斯二世第二十一年签订了和平条约。虽然埃及失去了卡迭什和阿穆鲁(Amurru),但该和平条约却给埃及带来了北部边境的稳定,随后埃及开通了通往欧洲、黑海和东爱琴海的商路,使埃及的海上贸易空前繁荣起来。还不仅于此,这个和平条约还让拉美西斯二世可以集中力量解决一直困扰埃及西北的利比亚人不断侵入的烦恼。在拉美西斯二世统治的第三十四年,这位被称作拉美西斯大帝的埃及法老迎娶了赫梯哈图西里国王的女儿,埃及和赫梯两国关系进一步牢固。
  
  虽然有史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的战争中期待着永久和平;虽然自公元前一二七八年那时起,人们不断地签署着一个又一个停战协议或和平协议,以此作为通往永久和平之路的努力,然而,和平对于这个世界仍显得那么珍贵。久而久之,不难看出,人类对于实现和平的探索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无外乎两条道路:一条是靠组织,一条是靠教义。
  靠组织实现和平的突出范例可以从古希腊的历史中看到。城邦征伐,生灵涂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消耗,邻近城邦组织起“近邻同盟”(Amphictyonic League)以限制战争。签约各城邦不得攻击另一城邦或切断其水源。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四年一次,期间停止一切战事,任何人不得携带武器。古罗马更有著名的“罗马和平”(Pax Romanas),其和平持续两百多年。十七世纪法国政治家马克西米利安·德·贝蒂恩·索利公爵(Maximilien de Bethune, Duke of Sully),设计了一种全欧洲各国都派代表参加的会议,以解决各国的分歧和争端。一六一八年到一六四八年的三十年战争卷入了欧洲大部分国家,这次开始仅为基督教新教与罗马天主教之间的内战最终演变成欧洲地域与权力的争夺。战争最终以签订《韦斯发里亚和约》(The Peace of Westphalia)宣告结束。此合约试图在欧洲建立一种势力的平衡,均衡各国的军事及经济实力,使任何国家都无法占领别的国家。在此后的历史中,这类组织很多,美国人的“纽约和平协会”(the New York Peace Society)、欧洲人的“常设仲裁法院”(the 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直到现在的联合国。然而这一切组织对于和平的维持有效性都有限得很。
  从中世纪起,人们开始试图用信仰和宗教的力量制止或至少限制战争。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衰落,欧洲战事纷起。基督教开始成为限制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教会呼吁神圣休战,一周中有些日子里不得在私人争执中大打出手。不仅在某些日子里不允许冲突,在像教堂这样神圣的地点也拒绝冲突。虽然教会的约束避免了一些小的争斗,但教会允许“正义”的战争,这又给和平罩上了一层阴影。因为任何战争发动者都可以赋之以正义的名义。十七世纪英国的宗教领袖乔治·福克斯(George Fox)建立了“教友会”(Society of Friends),他们认为基督耶稣的教义是禁止战争的,所以他们反对战争而支持和平运动。十九世纪末,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悔恨自己发明炸药给人类带来的死亡,临死设立了诺贝尔奖,其中包括和平奖。这一切都试图通过教义和舆论的力量促进人类和平。我们感谢这些为人类和平做出贡献的努力,然而,战争还在持续。这个世界上只要有利益就会有争夺,只要有争夺,就会有冲突,只要有冲突就会爆发战争。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将和平的希望寄托在民主政治上,天真地认为世界不会有和平,除非所有国家都成为民主政体。换句话说,只要世界各国都变成民主政体,世界就会出现和平。
  尽管人们的努力都没有能够消灭战争带来永久和平,但从埃及人和赫梯人签署人类第一个和平条约这一天起,人们不断地签署着一个又一个停战协议或和平协议,不断地进行着通往永久和平之路的努力。不过,战争之后或者说签署和平条约之时,和平只能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一方获胜,另一方投降;二是势均力敌,消耗巨大又谁都无法取胜;三是第三种力量出现欲收渔人之利。这第三种情况正好和婚姻相反,当一对夫妻间出现第三者的时候,“战争”宣告开始;而国家或集团间的战争却常在出现强有力的第三者之时出现转机,迎来和平。第一种情况不会有和平条约出现,二、三种情况双方却常能突然化干戈为玉帛,昨日战场兵戎相见,今天兄弟般握手言和。
  
  战争暂时还无法避免,和平却是人们一直向往的天堂。所以人们将最早的这个和平条约放大复制挂在了联合国总部的墙壁上,提醒着人们:维护和平仍然是人类努力实现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主题。
   二○○七年十二月于埃及寓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