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一分情感打动你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2--1/4 单一情感类情节线:
  企  盼
  一个失去了母亲、还不到4岁的小女孩,在花园里看种花时,园丁告诉她,这花籽种在泥里浇下水去,就会发芽生长并开花。
  那天晚上下起了倾盆大雨,她想起了园丁的话。于是,她偷偷地起床,把母亲的照片揣在怀里,冒着大雨走了出去。小女孩来到花园,用稚嫩的双手挖了一个小坑,将照片埋了进去。然后,小女孩穿着白色睡衣,在深夜的暴雨里,蹲在小坑前,专心致志地等待,盼望母亲像花草一样从泥土里长出来。
  图片首发:warch 1000.com
  招法招数分析:
  ○1:就这样为之动容
  简简单单的故事细节:1、园丁教女孩种花 2、小女孩种照片;
  简简单单的细节串联,情节中既没有《007》那样惊险的悬念和推理,也不像《猫和老鼠》那样有精心设计的情节“陷阱”或“包袱”,甚至连一句作者自己的感慨和评论都没有。
  可就这样简单的细节和串联,却让我们为之动容、辛酸。这是怎么回事?
  ○2:就这样被它打动
  你有恻隐之心吗?有!
  你善于联想或想象吗?善于!
  你读到“小女孩种妈妈的照片”这样既有画面感、又包含“恻隐之心”暗示的细节,能阻止自己心酸的联想吗?不行!
  你就这样被打动。
  关于单一情感线,我们有如下的结论:
  *富于画面感又具有某种情感暗示的细节
  *是情感线精彩的奥秘所在。
  *这种细节的暗示越强,读者就越容易“入戏”,情节就越煽情(喜怒哀乐等情感),文章也就越精彩。
  如果把《企盼》中“种照片”的细节改为“种花籽”,则对恻隐之心的暗示就要弱得多,文章也远不如原文煽情了。改变后的全文如下:
  一个失去了母亲、还不到4岁的小女孩,在花园里看种花时,园丁告诉她,这花籽种在泥里浇下水去,就会发芽生长并开花。
  那天晚上下起了倾盆大雨,她想起了园丁的话。于是,她偷偷地起床,把母亲生前最喜欢的花籽揣在怀里,冒着大雨走了出去。小女孩来到花园,用稚嫩的双手挖了一个小坑,将花籽埋了进去。然后,小女孩穿着白色睡衣,在深夜的暴雨里,蹲在小坑前,专心致志地等待,盼望着那些花能像以前母亲种的一样从泥土里长出来。
  *特别提示:多编排,少感慨。文章动人又精彩
  *任何故事,都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描述和细节组合上,而不是作者自己的感慨和议论。好的情节编排,绝对胜过你的感慨和议论,一般说来,除非非常贴切、画龙点睛的那么一二句话,你的感慨和议论是越少越好。否则,极容易因你自己的一孔之见而局限了大家的想象和共鸣,最终影响到文章的感染力。
  像本文,就没有一句作者自己的感慨和议论。
  还记得上章《买张车票看母亲》和文中最打动人的细节串联:“母亲下意识地拽儿子衣角”+“西游记中白龙马的联想”吗?在这个让人潸然泪下的时刻,作者自己的感慨只会让文章减色,不信,同学们可以试着加几句,看是不是这样。
  最具震撼力的作品,都是演员不哭观众哭,演员不笑观众笑。
  同学们作文时,喜欢用“我非常的感动、激动,我感受到了。。。。。”等这一类的话,以后要注意克服这个毛病。这样做,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多半没有什么好处。不信,分析一下自己的作文就知道了。
  12--2/4 “情感 + 逻辑”类情节线:
  小白猪 李捷鑫
  家中小白猪失踪之后,妈一直很气恼。
  当初妈决定买这头白猪来贴补家用。爸唠叨半天,说了一大堆。妈气不过了,咬牙用存了很久的私房钱买下。没想到养了几天,因为一时疏忽忘了关猪栅,居然给它逃跑了。妈为此自怨自艾难过了好几天。妈的心情不好,家中静下来,我和爸讲话都得小声小气的。
  一个多礼拜后的一天,我在客厅,妈在厨房忙。突然,“砰”的一声,爸撞开门冲进来。
  “看!这是什么!”爸两手举得高高的。妈双手在围裙上擦拭着,皱着眉从厨房走出来。“小白猪!”我和妈同时大叫出声。
  爸把它送到妈面前,邀功似的:“我在湖边找到它的时候,脖子上还套根绳子,可能是邻近的小孩抓到了养着,玩腻了才放它回来的。”
  接过小猪,妈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它满是泥巴的头,竟流下泪来。
  爸走过去,一反平日的粗声粗气,温柔地轻揽着她的肩头:“找回来就好了,有什么好哭的呢。”
  妈的脸有些红,轻躲开爸的手,擦擦眼泪,掩饰说:“我看看饭好了没有。”
  客厅里只剩下我和爸,他把头舒服地靠着椅背。
  “爸,可惜这只嫌小了点儿。”
  爸猛地从椅子上跳了下来,难以置信地瞪着我。
  我笑笑,“昨天我看到你去找古叔幺的。”
  “好家伙!”爸一边笑一边摸口袋想找烟,又颓然放下,摇摇头,“我从你妈‘配给’我的烟钱里,东扣西扣好不容易才省下来的‘私房钱’。这下倒好,得戒烟了。”
  我走到厨房,妈在炒菜。
  “好大的油烟。”她撩起衣襟,擦拭一下眼睛。“你爸和你说些什么?”
  “没有。”
  “真的没有?”
  我心虚地垂下头:“什么也没有。”
  “大概是说这只猪怎么弄来的吧?”妈说,“他也真傻,猪是我养的,怎么会认不出来呢?”她弯腰摸摸小猪的头,嘴角含着淡淡的笑意,神采焕发,仿佛年轻了许多:“倒是我和你爸生活了40年,居然不知道他有这么好的演戏天才。”
  离开厨房,背后传来妈的声音:“告诉你爸,衣橱里有我以前替他存的两条‘长寿牌’香烟。”
  门外,爸躺在摇椅上,面对着满天云彩的黄昏。
  招法招数分析:
  ○1:一分情感打动你
  这个故事,核心细节有四个: -1、老爸找回了丢失的小白猪;
  -2、识破了老爸的伎俩;
  -3、老妈也识破了老爸的伎俩;-4、妈给爸存的两条烟;
  这四个核心细节的画面感都很强,同时还包含了强烈的家庭温情的暗示,很容易把读者打动。显然,这是一条以情感为基调的情节线。
  ○2:意外转折调动你
  情节线在保持情感基调的同时,从第二个核心细节开始,每一个核心细节的推出,都给情节的发展带来一个大角度的转折----一个在我们的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的结果。我们的逻辑思维就这样被激活了!
  ○3:两分智慧折服你
  与上一篇《企盼》只是让人流下苦苦的泪水相比,本文给读者的感受要丰富多了,读者在感受到甜甜温情的同时,还在一系列与常规推理判断相异的转折变化中,充分体会到父、母、子三人各自的智慧,并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人性美。
  情节线就这样在“情感 + 逻辑”的二维空间上得到了和谐完美的展开。
  特别提示:
  *有画面感且具有某种情感暗示的细节+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细节串联
  *是“情感 +逻辑”类情节线,煽情又煽智、精彩无比的奥秘。
  在《小白猪》中,如果把其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细节串联改为“意料之中、情理之中”式的平铺直叙,只要加上三句话就可以了(下文中画线涂黑的句子)。但这样一来,文章就远远不如原文那样精彩生动了,我们看下面改变后的结果:
  小白猪
  家中小白猪失踪之后,妈一直很气恼。
  当初妈决定买这头白猪来贴补家用。爸唠叨半天,说了一大堆。妈气不过了,咬牙用存了很久的私房钱买下。没想到养了几天,因为一时疏忽忘了关猪栅,居然给它逃跑了。妈为此自怨自艾难过了好几天。妈的心情不好,家中静下来,我和爸讲话都得小声小气的。
  爸决定买一头差不多的小白猪冒充,免得妈她老是心情不好。
  一个多礼拜后的一天,我在客厅,妈在厨房忙。突然,“砰”的一声,爸撞开门冲进来。
  “看!这是什么!”爸两手举得高高的。妈双手在围裙上擦拭着,皱着眉从厨房走出来。“小白猪!”我和妈同时大叫出声。
  爸把它送到妈面前,邀功似的:“我在湖边找到它的时候,脖子上还套根绳子,可能是邻近的小孩抓到了养着,玩腻了才放它回来的。”
  接过小猪,妈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它满是泥巴的头,竟流下泪来。
  爸走过去,一反平日的粗声粗气,温柔地轻揽着她的肩头:“找回来就好了,有什么好哭的呢。”
  爸还以为我们不知道呢。其实,我和妈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妈的脸有些红,轻躲开爸的手,擦擦眼泪,掩饰说:“我看看饭好了没有。”
  客厅里只剩下我和爸,他把头舒服地靠着椅背。
  “爸,可惜这只嫌小了点儿。”
  爸猛地从椅子上跳了下来,难以置信地瞪着我。
  我笑笑,“昨天我看到你去找古叔幺的。”
  “好家伙!”爸一边笑一边摸口袋想找烟,又颓然放下,摇摇头,“我从你妈 ‘配给’我的烟钱里,东扣西扣好不容易才省下来的‘私房钱’。这下倒好,得戒烟了。”
  我妈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走到厨房,妈在炒菜。
  “好大的油烟。”她撩起衣襟,擦拭一下眼睛。“你爸和你说些什么?”
  “没有。”
  “真的没有?”
  我心虚地垂下头:“什么也没有。”
  “大概是说这只猪怎么弄来的吧?”妈说,“他也真傻,猪是我养的,怎么会认不出来呢?”她弯腰摸摸小猪的头,嘴角含着淡淡的笑意,神采焕发,仿佛年轻了许多:“倒是我和你爸生活了40年,居然不知道他有这么好的演戏天才。”
  离开厨房,背后传来妈的声音:“告诉你爸,衣橱里有我以前替他存的两条‘长寿牌’香烟。”
  门外,爸躺在摇椅上,面对着满天云彩的黄昏。
  看文章如此多娇,引你我赞叹竟折腰!
  如果构造手法再丰富一点,情节构造时,在上叙“单一情感线”和“情感 + 逻辑”线中,再揉进悬念、夸张、反差等结构手法,这时的文章会是什么样子呢?
  12—3/4 “情感 + 结构手法(悬念)”类:
  心爱的 苦苓
  一直不知道他是怎么爱上她的。
  他最喜欢像个孩子般趴在她怀里,脸颊紧贴着她的胸脯,侧耳聆听她心跳的声音。
  “侧耳聆听她心跳的声音。”这是她大一时写的诗;她从小就觉得自己的心跳特别快,有时候运动稍微激烈些,心脏就好像要从嘴里跳出来似的;即使渐渐长大,仍然是只要爬上两层楼,就仿佛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碰痛碰痛。
  碰痛碰痛,她抚着剧烈跳动的胸口询问双亲,爸爸低头叹气,妈妈又流了一脸的泪。
  终于知道自己有先天性心脏病时,她也流了一脸的泪。但后来就坚强了,不再怕病床、怕高悬的点滴筒、怕护士的白口罩,有时候还能平静地看着仪器上自己心跳的起伏,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变成死寂的横线。
  上帝大约没有把她收回去的意思:30岁那年,终于等到了愿意把心捐给她的人。手术前一天晚上她哭了一整夜,哭湿了白被单和枕头,她哭自己终于重新拾回了生命,也哭那个失去生命却救了她的人。
  她只知道是个和自己同年龄的女子,结过婚,猝死于一场车祸;无从表达对那人的感激,她剪存了报道她换心手术的新闻,上面并列着她们两人的照片。
  然后他就出现了。起初他在病房踟蹰,她还以为是访者,后来却成了常来聊天的访客,在百无聊赖的病中,她常为了期待他而忙着在病床上梳妆;初恋的喜悦强烈地冲击着她,毕竟由于自己生来脆弱的心,她连接吻也不曾。这一次她可以放心的吻了:别人的心在自己胸腔里规律的跳动着,她的心跳不再强烈,却十分安稳,她真的“放心”了,将半跪的他紧拥在胸前,她答应了婚事。
  但她仍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爱她,自己不过是个残缺的人,依旧孱弱的身子,胸前永远的疤痕……他竟然毫不弃嫌的、热烈的爱着;每次她追问原因,他总是笑而不答,也许历经沧桑的人感情较内敛吧,她知道他曾有过一次婚姻,但很快失去了。
  她不知道的是他藏在衣柜底层的小盒子,她在偶然间发现,好奇的打开时,看见他的旧结婚照,含笑的新娘看来好面熟,好像……她凛然一惊,匆忙找出收存的换心剪报,不待对比,就知道是同一个人,那个把心捐给她的女子。
  那颗心正在她胸中剧烈的跳着,碰痛碰痛。
  招法招数分析:
  ○1:好奇心被打开
  本文运用了“悬念”这一情节构造手法,文章一开始就挂出了一个悬念:他为什么会爱上她的?同时也推出了核心细节“他像孩子那样,聆听她的心跳”。但谁都没有意识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一切都在外松内紧的气氛中进行,有悬念的故事,一般都是这样。
  随着对这位女子不幸遭遇的进一步批露,最初的悬念不断没有被揭开,反而越来越强,他怎么会爱上一个心脏残缺、身体孱弱的女子呢?情感和悬念像女孩子的辫子一样,层层缠绕、逐步推进,直到最后,一切真相大白。。。。,悬念的答案是找到了,可情感的五味瓶却被彻底地打翻了,对男女主人而言,幸乎?不幸乎?拟或还有更多的感受。。。!
  ○2:一分悬念 几多期待
  我们还发现:搀进了悬念的故事,比没有悬念的故事,多了几分吸引力,为什么?这个问题你会在《三分手法吸引你》这一节中找到答案。
  关于“情感 + 结构手法(悬念)”类的情节线,有结论如下:
  一、悬念的加入,使得“单一情感线”在 “煽情”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几分吸引力。
  如果把《心爱的》一开始的悬念去掉,只需去掉文章的两句话就可以了(下面涂黑的部分)。但这样一来文章的吸引力和精彩程度就大打折扣。我们看下面改变后的结果:
  心爱的  (无悬念版)
  他最喜欢像个孩子般趴在她怀里,脸颊紧贴着她的胸脯,侧耳聆听她心跳的声音。
  “侧耳聆听她心跳的声音。”这是她大一时写的诗;她从小就觉得自己的心跳特别快,有时候运动稍微激烈些,心脏就好像要从嘴里跳出来似的;即使渐渐长大,仍然是只要爬上两层楼,就仿佛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碰痛碰痛。
  碰痛碰痛,她抚着剧烈跳动的胸口询问双亲,爸爸低头叹气,妈妈又流了一脸的泪。
  终于知道自己有先天性心脏病时,她也流了一脸的泪。但后来就坚强了,不再怕病床、怕高悬的点滴筒、怕护士的白口罩,有时候还能平静地看着仪器上自己心跳的起伏,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变成死寂的横线。
  上帝大约没有把她收回去的意思:30岁那年,终于等到了愿意把心捐给她的人。手术前一天晚上她哭了一整夜,哭湿了白被单和枕头,她哭自己终于重新拾回了生命,也哭那个失去生命却救了她的人。
  她只知道是个和自己同年龄的女子,结过婚,猝死于一场车祸;无从表达对那人的感激,她剪存了报道她换心手术的新闻,上面并列着她们两人的照片。
  然后他就出现了。起初他在病房踟蹰,她还以为是访者,后来却成了常来聊天的访客,在百无聊赖的病中,她常为了期待他而忙着在病床上梳妆;初恋的喜悦强烈地冲击着她,毕竟由于自己生来脆弱的心,她连接吻也不曾。这一次她可以放心的吻了:别人的心在自己胸腔里规律的跳动着,她的心跳不再强烈,却十分安稳,她真的“放心”了,将半跪的他紧拥在胸前,她答应了婚事。
  自己不过是个残缺的人,依旧孱弱的身子,胸前永远的疤痕……他竟然毫不弃嫌的、热烈的爱着;每次她追问原因,他总是笑而不答,也许历经沧桑的人感情较内敛吧,她知道他曾有过一次婚姻,但很快失去了。
  她不知道的是他藏在衣柜底层的小盒子,她在偶然间发现,好奇的打开时,看见他的旧结婚照,含笑的新娘看来好面熟,好像……她凛然一惊,匆忙找出收存的换心剪报,不待对比,就知道是同一个人,那个把心捐给她的女子。
  那颗心正在她胸中剧烈的跳着,碰痛碰痛。
  二、本节只是以悬念为例,说明结构手法对文章的影响,至于“反差、夸张、渲染”等其它结构手法,还会赋予文章以其它的色彩,具体情况,我们在第14节《三分手法吸引你》中还要详述。
  12—4/4 “情感 + 逻辑 + 结构手法(悬念)”类的情节线
  第一瓶香槟酒   柯里德 (前)民主德国  郝平萍译
  当我爱上16岁的英格时,我正好17岁。我们是在游泳池里认识的。然而,我们的友谊当时只限制在冷饮店里的约会。
  每当我想英格的时候(我每天要想她上百次),就兴奋地等待和她的再次见面。当她真的又来到我身边时,我事先准备好的许多美丽动人的句子都不翼而飞了。我胆怯、拘谨地坐在她身边,手脚无处放,不知所措。英格肯定也察觉到了这些,因为她在不断地设法让我活泼起来,或者让我感到我是她的保护人。我的自信心由此也坚定起来了。我拼命地鼓起勇气,开始定期地邀请我的英格去游泳或去冷饮店。
  事情朝着顺利的方向发展。直到有一天英格告诉我,她对去冷饮店已感到厌倦了。那是小孩子去的地方。她要正正经经地出去一趟,像她姐姐那样去喝一杯香槟酒。
  起初我装着什么也没听见。但我的耳朵里却不停地重复着香槟酒这几个字。我仅有的零钱几乎都花完了。尽管如此,我仍不露声色,而是用漫不经心的口气说道:“香槟酒,好呀,为什么不去喝一杯呢!”我的话似乎在表明,喝这种饮料对我来讲就像做任何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一样。人在热恋中是什么都能装得出来的。
  钱终于存够了。我带着热恋的人来到城里最好的一座酒吧。这里富丽堂皇,婉转动人的音乐在低声地围绕着我们,侍者们悄声无息地来回走动。在这种高雅、朦胧的气氛下,我的胃也莫名其妙地作怪起来。
  当我们在一张小桌旁就坐后,我不得不集中精力,以免我和英格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我把侍者唤来,激动之中尽可能用无所谓的口气要了一瓶香槟酒。侍者上了年纪,两边鬓角已经灰白,有一双亲切的眼睛。
  他默默弯下腰,认真和严肃地重复道:“一瓶香槟酒,赶快。”
  他是尊重我们的。在他的脸上没有一丝讽刺的笑容。看来我穿上姨妈送给我的西服和系上新的红领带是对的,周围的客人也都把我们看作是成年人。不管怎样,我已17岁了。英格穿的是她姐姐的漂亮的黑色连衣裙。
  侍者回来了。他用熟练的动作打开了用一块雪白的餐巾裹着的酒瓶。然后,把冒着珍珠般泡沫的饮料倒进杯子里。太壮观了!我们仿佛置身在另一个世界里。“为了我们的爱情,干杯!”我说道,并举起杯子和英格碰杯。
  喝第二杯时,我抚摸着英格的手,她不再抽回去了。喝第三杯时,她甚至允许我偷偷地吻她一下。香槟酒太棒了。英格说她已微醉了。我也同样浑身发热。可惜,酒已喝完了。我们还能再要一瓶吗?我偷偷地望一眼酒的价格表。哦,不行了。
  “快一点来算账,经理先生。”我大声地喊道。真糟糕,我对自己的粗鲁既吃惊,又骄傲。侍者来了。他把帐单放在一个银盘子里,默默地将帐单挪到桌上。当他转身走后,我拿过帐单,读道:一瓶矿泉水加服务费共1.10马克。下面写道:原谅我,孩子。你们尚未成年,不能喝酒,但我确实不想扫你们的兴,所以擅自给你们换了矿泉水。你们的侍者。
  我的英格这辈子也不知道她喝的第一瓶香槟酒是矿泉水。
  招法招数分析:
  ○1:非同寻常的帐单 非同寻常的关爱
  少年们青涩的恋情是很容易受伤的。本文两个主人公过早的恋情会遇到哪些意想不到的挫折呢?我们就是一直带着这个悬念、忐忑不安地读完本文的。
  文章在前面80%的部分,都和《心爱的》类似,外松内紧、按部就班地释放悬念、情感,但在最后关头,当所有的读者都认为这对少年终于喝完了他们人生的第一瓶酒的时候,一个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的,爆炸性的包袱 --“醉人的香槟酒其实是矿泉水”作为核心细节给抖了出来,这一安排不禁让你叫绝!同时也让文章的精彩度飚升几个台阶。
  情节线就这样在“情感 + 逻辑 + 结构手法(悬念)”的三维空间立体地变化。
  ○2:情节全线出击 心绪四处泛起
  三维情节线带给我们的感受也是全方位的,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年轻人的青涩和纯情,老侍者的善良、智慧和力量,被换掉的香槟酒和留言条等。。。,对比单一的《企盼》、或者不单一的《小白猪》、《心爱的》,这个感觉会更深刻。
  关于“情感 + 逻辑 + 结构手法(悬念)”三维情节线,我们归纳如下:
  一、悬念的加入,同样使“情感 + 逻辑”类情节线在原来“煽情且煽智”的基础上,增添了几分吸引力。
  一个情感故事,同时还能调动读者的逻辑思维,并且又融合有悬念等结构手法,这个故事肯定是非常精彩,它既能打动人、又能折服人、同时还吸引人!《第一瓶香槟酒》就是这样精心构造的佳作。
  但这些东西,好像我们吃的药一样,没有完全天成的,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观察和细心提炼,平时不积累,考试时这些东西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建议大家找来自己到目前为止写过的所有的记叙文,挨个分析一下文章中的情节变化,看看哪个具有这种立体的潜质,如果有,试着提炼改写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回放与练习
  精华回放 一分情感打动你 高高的分数等待你
  由一系列细节串联而成的情感类情节,是如何调动读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呢?
  1、细节间不一定要有紧密的因果联系,但细节一定要有画面感。
  2、核心细节在有画面感的同时,还要包含有喜怒哀乐等情感的暗示。
  同时具有1、2这两种特性的细节,也可以称为核心细节;相应地,其它的细节称为辅助细节。
  练习:
  1、 找出上一章你自己的那3篇记叙文,分析其情节、情节线的种类,看其中有无具有画面感、同时包含有某种情感暗示的细节?
  2、 如果有,分析是哪种情感暗示?暗示是否强烈?如不强烈,修改之,使之强烈。
  3、 将这3篇文章按老师评分的高低排列,看看得分高低与核心细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4、 找3篇强烈诱发你喜怒哀乐情感的记叙文,分析其核心细节。
  5、 以下21例任选9例:分别列举3例让你特别高兴、生气、委屈、尴尬、自豪、感动、惊喜的事情,并分析你高兴、生气、委屈、尴尬、自豪、感动、惊喜的原因。
  如果不能在一个月内完成本题,请一定在一年内做完本题!!
  练习研讨:
  科学·情感·积累
  情感和科学不一样。科学有成果、有经验可以继承,可以一步到位,不必一切从头开始。文学家叶延滨先生曾说:“学开汽车,先让你学赶马车,学蹬三轮,学开蒸汽火车;学电脑,先让你学刻甲骨,学编竹简,学排活字版----你会同意吗?”可情感则不同,无论人类发展到什么程度,只要换了一个人,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亲历亲为。
  所以,科学可以告诉我们情感类情节打动人的缘由是:既有画面感、又包含有某种情感暗示的核心细节。但科学无法保证我们能写出这样的细节。如何写出这样的细节?还靠你自己的体验和积累。同学们要注意观察、感受、提炼日常生活中那些能打动你的事情、情节。积累多了,作文时自然就能写出来了。
  1866年,一个衣荷华州的农民望着紧挨他的田边正在修建的横跨美洲大陆的铁路,看见铺好的铁轨和驶过的火车,他想,所谓铁路不过就是铁轨和火车。
  他没有看见什么呢? 他没有看见:他的产品可以更快地得到更多的市场,他们从此就要全力与来自外地的产品竞争,在一星期之内人们就可以从东海岸到达西海岸。人们可以分享知识,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相聚,可以结婚。。。
  他看见了钢铁和车轮,但是他没有看见随后将会发生的事情。
  摩托罗拉大学中国学区的校长阎晓珍女士给网络GG、MM们做过一个游戏:课堂上同桌的2个人背靠背,每个人都在5分钟内把自己的外表作9个改变。把头发弄乱,解开一颗衣扣,把手表换到另一只手上。。。等等都算。然后,两个人再面对面,互相指出对方的变化。
  结果,极少人能发现全部9个变化。----生活中不缺乏精彩,却缺乏发现精彩的眼睛。
  更出乎意料的是,有近一半的人,无法在5分钟之内做出9个改变!----没有发现精彩的眼睛,创造精彩竟然会受到如此大的影响!
  练习中的第5题,就是在训练大家如何发现精彩,一定不要小看它们。否则,连你创造精彩的能力都会受到打压。拜托大家,一定要在一年内把第5题做完!从现在开始锻炼自己的眼睛,积累自己的素材,每遇到这样的事,就把它记下来,休息时琢磨一下。用不了多久,你的作文、你的生活都会因为你的眼睛、你的积累而精彩!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