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青少年健康手册>正文 |
第16节:曾经企图自杀 | ||||||||||
作者: 拉尔夫-洛佩兹[美]
|
||||||||||
如果你的孩子在两三个领域中都遇到了麻烦,那你要从专业人士那里征求建议,看看该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你可以先和孩子的医生谈谈,让他们对孩子的情况做一个评估。有的儿科医生也许会主动把你推荐给精神健康方面的专家,因为他们觉得抑郁症最好要交给专家来处理。其实最重要的是医生的经验以及医生是否愿意和青少年打交道,是否清楚什么时候需要孩子的家人介入治疗。如果家庭出了问题,爸爸妈妈总是吵架,那就不能指望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单独的治疗中发生必要的改变。人们太容易把青少年的愤怒和他们受伤的感觉归罪于他们的年龄了,而忽视了家庭因素。只有把这些家庭问题解决了,那种愤怒的感觉才会逐渐消失。 有时候对青春期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治疗需要药物介入。非专业的临床医生不允许开处方药,所以如果临床医生不是精神病医师(医学博士),那你要做好准备去看精神病药理学家。 自杀 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通常都存在自杀的危险。数据表明一个成年人在自杀身亡之前通常会有7次自杀未遂。对一个青少年来说,自杀身亡前的自杀未遂次数可以高达50次(甚至100次)。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要保持警惕,以免忽视了青少年的自杀企图,导致他们最终自杀身亡。 精神病医师经常谈起自杀构思过程或自杀示意行为。前者是指人的头脑中已经产生了伤害自己的想法,但是还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后者指一个人实际上已经把这种想法付诸了实施。在两种情况下,要解决问题都必须进行专业干预。 自杀构思过程是一个人在考虑死亡并在构想如何能让自己死亡。真正的自杀构思是不考虑将来的,因为企图自杀的人认为自杀意味着没有将来。可是,一个青少年可能正在考虑死亡,但是他对死亡的来临没有明确概念;接下来他可能告诉你说他还想上大学,只是自己很害怕上大学。如果你要采取行动去一死了之,那为什么还担心上大学的问题呢?受过训练的专业医师会衡量他的自杀意图达到了何等强烈的程度,以此对他的家人进行恰当的指导。 在青春期期间,典型的自杀示意行为会发生在家中,而父母要么在家、要么就是很快就会回家,通常这种行为都发生在和朋友或家人发生过争吵之后。这个尝试自杀的青少年可能是一个16岁的女孩,她遇到了一些问题或者刚刚经历了一次失败(与男朋友分手、一个朋友去世、甚至是一个宠物死掉了)。她会从药柜中拿出一些药吃下去,同时留下一张纸条或者给一个朋友打电话告诉人家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电话和这些药给专家一个提示,这就是不管情况有多严重、多危险,这种举动是一种呼救信号,她希望获救。在家中吃药有很大的机会获救,因为父母会把她送到医院、会帮助她。同样,在手腕上割下一个浅浅的口子也表明她遇到了问题,想寻找释放的途径。而这样的伤口使人们有时间对她进行抢救。 所有关于自杀企图的研究都会谈到意图和致命性的问题。自杀者的意图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实施这种意图的?如果获救的可能性非常小,那他们的行为就具有很高的致命性。不论何时,如果一个青少年使用上吊、开枪或者跳楼的方式自杀但自杀未遂,你都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大部分使用这样的手段而险些丧命的孩子确实是一心想死,他们不会试图引起别人的注意。你要意识到这些手段和吃药以及割手腕相比更加致命。所有的自杀企图都很严重,但是有的手段更致命,比其他手段更让人担心。还有一个规律就是,有数据表明,男孩子自杀身亡的可能性更大,而女孩子更有可能企图自杀而最终获救。 青少年常常投身于一些冒险的行为。通常这是青春期的一个特征,他们想通过尝试危险的事情来证明自己。他们会去喝酒,会冒着感染性传播疾病的危险进行无保护的性爱行为,他们还有可能会在街上飙车。有的时候,你需要用一种综合的眼光来看待一个青少年的生活,只有这样你才能意识到他们这些行为其实也是一种自杀示意行为。你很难向孩子证明这一点,但是作为父母,关键是要明白孩子是在通过这些不明显的行为来伤害自己。青少年的卤莽和青少年抑郁之间的界限往往是很微妙的。 父母常常担心青春期带来的压力会导致自杀,不过令人颇感安慰的是,没有人会轻易自杀的。没有人会突然决定去死。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求生欲望,对大部分人来说这种欲望很少面临真正的考验。你的孩子不想死,想到死甚至尝试死亡并不意味着这就是她想要的。不过,一个青少年的死亡很可能是因为采取的自杀手段太致命了。他们在吃药的时候希望过后得到洗胃、在开快车的时候只想寻求刺激,但事实是一切在发生之后都无法挽救了。 所有的青少年都会想到死亡,所以父母们需要一套指导原则来确定他们是否需要专业医师的帮助。下面列出的这些行为都是自杀的预兆: 1.探讨死亡,不管是口头上说起还是通过艺术或诗歌的方式来表达。 2.发现孩子在搜集药片,或者准备了一根绳子,同时又在探讨死亡的问题。 3.曾经企图自杀。 4.自伤行为:交通肇事险些丧命、酒后开车。 5.自残行为:经常用刀割自己的身体。 6.近期失去了一个和自己很亲近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