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决定经济,嘴皮决定城市。北京对上海的城市优越感首先来自于“首都”所带来的“中心感”。所以讲经济就俗了,就形而下了,“讲政治”才是重要的。
其实,热心于说政治,在北京文化中是个由来已久的传统。话剧《茶馆》中常四爷就因议论时政而入狱,王掌柜也不断地提醒茶客“莫谈国事”。数百年的政治中心,目睹着潮来潮去、城头变幻,北京的命运与国家政治的风吹草动息息相关。关心政治就是关心自己,北京人将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毫无保留地倾洒在政治之上。
比如北京人形容愁眉苦脸为“一脸旧社会”,这种把具有中国特色、带有革命气息或比较严肃的词语用于普通小事,是只有北京人才有的“创举”。与政治化倾向相关的还有就是北京人代代相袭的官本位、重门第、重背景、重名分、讲体面的传统。北京话的“分”指名分或社会地位,北京的流行词语中有不少表现与“分”有关的词语,如“长分儿/拔分儿(提高威信、地位)、拔个头分儿、放分儿(显示威风、气派)、扎势/摆谱儿(装扮得有派头)、派(派头、气派)、有派、没派、跌分儿/丢分儿(丢面子、失尊严)、拔不上分儿、掉价儿(降低身份、有失体面)、栽(丢面子、栽跟头)”。而上海人那种不够朋友、小气、过分计较个人私利的行为则为北京人所不齿。
相比之下,上海人的价值取向则与此不同。根深蒂固的商业文化使上海人以精明见长,善于谋算。上海人“门槛精、拎得清”,上海话中商业用语大量应用于日常生活,如“耳朵打八折了(挖苦人听力不好)、敲定(有了恋爱对象)、户头(女朋友)”。在上海人的心目中,讲究功利、注重实用的价值准则占有相当的分量。北京人和上海人的性格或者话语系统真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北京人碰到上海人,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
由于热心于说政治,北京人天生爱聚会,每天晚上都是各种不同的饭局。这是饭局政治。一个饭桌子上要是有那么几个能说的,这饭就永远吃不完了。饭好吃,朋友投机,说来劲了,腿一跷,大呼小叫,口若悬河,没有把门儿的。笑话走到哪儿都受欢迎,直言的说人闲话也不犯忌讳——尤其对谁看着都不顺眼的人。上海人有这份超然和机灵劲儿吗?
而且与上海相比,北京的老外更多,大部分老外说中文,这在上海很少见。北京人说话喜欢以自己为主题,不喜欢凑合外国人,北京人特别鄙视上海人普通话里夹两个半生不熟的洋文。北京人一张嘴说话,又快又声高,都有单口相声才能,很能体现首都人的城市自豪感。
于是上海人开始酸溜溜,说这是北京人特有的“皇城根儿”意识,是北京人在“意淫”。但是不管怎么样,北京人时时有作为天子脚下臣民的自豪与骄傲。北京人不会满足于两耳不闻窗外事、关起大门过好自己小日子的生活。他们认为,作为“首都人”,关心政治是天经地义,即便政治的一举一动往往不一定直接影响自己的命运。这让上海人觉得很“拎不清”,觉得北京人空谈误国,不,应该是空谈误己。
几年前曾经有上海人预言:北京人在长期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培养出的自尊正面临危机,因为市场经济是以利益驱动为原则的,面对着阿拉上海市民越来越饱满的腰包,北京人的自尊将被击得粉碎。
但是,今天的北京人相信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中国青年》杂志刊登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北京青年,留美归国后担任美国某大公司的中国总代理,这个职位在别人的眼里也许风光无限,但他经常处于一种心灵的煎熬之中,因为每做成一笔生意,就意味着他替美国人在中国赚了一笔钱,尤其目睹了部分有权势者在对外合作中的中饱私囊,他更是痛苦异常。为了解脱自己,他最终辞去该职,再度赴美工作。三年前一个小老板给该杂志写信,倾诉自己内心的苦闷:经商过程中道德在沉沦。由此在该杂志上引发了一场讨论。但上海人却对此事嗤之以鼻,他们说:有什么好讨论的?该干吗干吗就是了!
上海人最看不惯的就是北京人过度的文化优越感,事实上北京人自古以来形成的天朝心态一直未曾泯灭。优越感的突出表现是北京人特有的“不服输”劲头。很多人也许还记得,前两年的甲A联赛上北京国安与辽宁抚顺大战堪称惨烈,许多上海人不理解北京队何以如此拼命。本来实力占下风,如果输球绝非意外。乖巧一点的队也许会送个顺水人情给辽宁队,同时还乘机向老冤家山东队暗施冷箭。但北京队偏不,他们的口号是永远争第一,他们永远不服输,他们要捍卫北京人的尊严。
所以上海人就看不懂啦。上海人精明,懂得“脑筋急转弯”。在这个城市里,电视台制作的那些智力竞赛类型的节目,诸如“脑筋急转弯”、“智力大冲浪”之类,总是吸引着相当多的观众。上海人交往最忌“拎不清”(即傻乎乎不辨风色)。上海人的精明主要表现在他做事的方面:轰轰烈烈承办了那么个规模空前、场面壮观的八运会,居然可以做到政府不怎么出钱,最后算起来还略有盈余。头一回做《财富》论坛的东道主,就能做得像模像样,皆大欢喜。更不用说那些仅仅用了几年时间营造,就能引得每一位来访的国宾击节赞叹的新兴建筑群和繁华街道。给一点空间,给一些政策,给一个创意,就能还给你一份出乎预料的惊喜。这就是上海人的精明,这就是上海人得以鄙视北京人的地方。并且,上海人的这种精明,并不仅仅局限于智力层面的算计和揣摩,上海人几乎不同情失败的英雄,他们只认可成功的强者。沪语中总是会有一些当令的语汇来贬损那些在此方面显得有所欠缺的人。比如时下最常用的是由乡巴佬一词演化而来的“巴子”。这“巴子”并不是用来指称那些来自穷乡僻壤的人或广义的外地人的。因为就算你是个货真价实的城里人,甚至是本地一个腰缠万贯的大款富婆,只要行事言谈做派之间偏离了一定的品位,而显得在心智上不符合这个大都市的应有层次,都可称之为“巴”。
不懂得“脑筋急转弯”的北京人,是不是上海人眼里的“巴子”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