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定位之争




  相距125公里,车程一个半小时,广州和深圳两大城市经济体在这条广深线的两端争夺龙头大哥的近距离战争持续了十年以上。

  现在,这两个城市仍在寻找他们位置的最后归属,可以说这是一场关乎整个珠三角未来兴衰的历程。

  随着广深两城并驾齐驱局面的逐渐形成,争做华南地区中心的暗中角力渐渐浮出水面,而中心之争的结果也日渐明朗。

  对于广深的定位,广东省如此描述: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把深圳建设成为富有创新活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性城市。广东省政府通过分工避免广深同质化竞争的意图相当明显。

  其实珠三角中心城市现有的分工与定位主要还是由市场力量决定,广州和深圳已经作出了不同的路径选择。

  实际上,广州和深圳的定位一直是这几年广东省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随着形势的演进,广州和深圳经济逐渐形成齐头并进的趋势,2005年广州和深圳的GDP分别为5115亿元和4927亿元,两地仅相差190亿元不到。谁应该成为广东省的中心、广东到底需要几个中心等“中心之争”的话题浮出水面。

  金融中心之争就是广深两地中心之争的一个最好的缩影。2003年1月,深圳市政府提出了把深圳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并出台了金融十八条。2004年1月,广州市政府也提出“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面向东南亚的区域金融中心”,提出与深圳金融十八条相仿的《关于大力发展广州金融业的意见》。在2005年和2006年的两会上,这种争夺达到了白热化,广州的省人大代表提出把深交所迁移到广州的提案。这个提案遭到了深圳方面的强烈反对,不少深圳的金融界人士斥之为“地方保护主义”。作为反击,在2006年广东省政协和人大会议上,不少深圳代表发出了“从广州搬迁一所高校到深圳”的声音。虽然这个问题在广东省人大会议上当场遭到否决,但是广深两地在各种资源和政策上已形成争夺的局面成为一个事实。

  深圳提出适度重型化的产业发展目标,发展包括汽车制造业在内的所谓重型化产业,公开与广州展开了汽车项目的争夺。而不断传出的法国雷诺汽车可能落户广州或深圳的新闻就是这场争夺的表现。不过随后不久,深圳就在这场争夺中出局,但深圳最终仍然争得一个哈飞汽车项目,加上本地企业比亚迪汽车项目,深圳的适度重型化似乎开花结果。然而广州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仍很坚定。尽管与深圳相比,广州的优势也非常有限。深圳全市拥有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在内的国内外金融机构140多家。证券公司19家,证券机构总数列全国第一;15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规模达1628亿元,占全国46%;创业投资公司187家,实收创业投资资本总额125亿元,机构数量和资本规模约占全国的1/3。而广州只是在银行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上与深圳数据接近。

  在谁将成为华南物流中心的争夺中,深圳和广州的竞争更为惨烈。在深圳已建成年处理超过1300万标准箱和1.35亿吨货物的港口群之时,广州和中国海运集团合资启动了南沙港二期建设工程,而一期工程单月吞吐量已达8万标箱。

  在机场方面,投资200亿人民币的广州新白云机场已被明确定位于华南枢纽机场,其设计目标是年吞吐量2500万人次,而作为全国唯一能进行多式联运、可采取过境运输方式,2004年客货运量分别达1425万人次和49.6万吨的深圳机场,也只能与年吞吐量只有31万人次、货运量只有5000吨的珠海机场一起定位于干线机场。

  这场“中心之争”的结果是广东省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现代化大都市”和“国际性城市”的表述和定位。

  这场“中心之争”实际上体现的是,广深持续了20多年的经济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面对何去何从,两城市需要重新选择经济发展路径和增长模式。这场“中心之争”的背景是民工荒、油荒、气荒等各种生产要素短缺危机此起彼伏,珠三角赖以迅速发展的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土地制胜的经济模式走到尽头。特别是深圳,在丧失政策优势之后,深圳一下子找不到发展的方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深圳的作用仅仅是珠三角与香港联系的通道和桥头堡,这个时期被称为深圳的“边缘化”和“孤岛化”时期:香港已回归了,深圳的任务不再明晰了;香港的内功已全转过来了,深圳要靠自己行走江湖了;全国都要开放了,试点结束了;创业的激情消退了,深圳进入了男人高潮后一般都会有的“思睡期”。其实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今天,“候鸟北飞”、港资北上,种种形容都在昭示深圳的落寞,珠三角的衰落。忧患意识强烈的深圳人早就坐不住了,据说深圳市的高层多次向中央提交报告要求明确深圳定位,但是一直没有明确的答复。

  在民间,这种失去方向后的焦虑和迷茫表现为“抛弃论”的出现:2002年一位网友的两万字长文《深圳,你被谁抛弃?》发表后,引起了深圳居民的巨大的反响和共鸣。

  的确,在这场城市口水战中,深圳有着难与人言的自卑。作为中心城市,深圳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这种挑战随着深圳长期依赖的政策优势的消失而逐步增强,由此产生的“抛弃论”阴云一直弥漫在深圳人心头久久无法挥去。

  其实,在广州看来,深圳没有被抛弃。如果说抛弃,只能说深圳正在被市场所抛弃,在人为的政策优势逐渐消失后,深圳人没能意识到失去的并不仅仅是政策优势,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长期的政策优势让深圳人逐渐失去了当年创业时的那份拼劲、那份激情、那份精神,而是习惯于等待,在等待与期望中,深圳人失去了原来属于自己的市场,失去了与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市场扩张与竞争能力。

  这一点,可以说是广州轻视深圳的主要原因。

  广州一度发展速度落后于深圳。但是广州最终找到了另外一条道路:吸引大型跨国企业前来投资和设立中国总部。看中良好基础设施和便利交通条件,以广本、丰田等为代表的大量跨国企业纷纷以此作为进军内地市场的桥头堡。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为止,20%的世界五百强在广州设立了总部和办事处等机构。

  为了搞平衡,广东省有关方面表示:“珠三角城市集群中,广州、深圳的地位最为突出,尽管主中心有两个,但职能各有不同,是错位发展。”为了错位发展,深圳应该建设成内源型经济。据业内人士分析深圳发展内源型经济有三大优势:其一,深圳的创新意识较强,经济的知识含量较高。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据全市GDP的29%,而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又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8%。其二,深圳的集聚效应吸引了一大批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公司来此落脚。其三,靠近香港是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越条件,也是企业今后走向国际的重要跳板。

  但很多网民看法并非如此。网民认为,由于有广东省的支持,广州市在与深圳的竞争中一直保持强势而分毫不让。深圳市一直想同广州展开错位竞争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根本无法实现。

  由此,广深口水战看来还要一直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