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急了




  南京的城市地位逐步走向边缘是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完成的。

  南京的去中心化首先来自于和上海的角色互换。

  如果放在50年之前,南京是不会甘于寄上海之下的。但现在,南京不得不看上海的“脸色”行事。这个比自己年轻上千年的城市正在如雨后春笋般地拨节升高,已然成为引领长三角、牵动长江经济带、带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与南京相比,上海显然是一个新贵,但这个新贵由于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利,且具有中西融合的文化基因之优势,正在如海母般地将周边、全国乃至世界的资源吸纳过去,与上海只有200公里之距的南京在资源争夺上肯定会输于上海。当然随着上海的进一步发展,上海肯定会将他的影响力波及长三角乃至全国,到那时也自然会“涓滴”至南京。但眼下,由于上海尚处于集聚功能大于发散功能之际,南京想在这棵大树下快速成长并非易事。而且从区域经济的地位上讲,上海已经毫不客气,同时也是众望所归地登上了长三角的霸主地位,不可撼动。而南京这个“十朝古都”只能在长三角中另找定位。

  讲到定位,南京是摇摆了许多年,“七五”时提出建现代化大都市;“八五”时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九五”时提出要建长江流域中心城市和滨江城市;而到了“十五”,南京提出了要建科学技术先导、古都特色明显与滨江特色鲜明、国际影响较大的现代化中心城市。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明确的定位。从南京的定位之变化的轨迹来看,南京倒是越来越实际了,为什么?因为,还是上面那句话,南京得看上海的脸色行事。上海在“十五”期间提出了要建国际化大都市,眼下又正在研讨这个“internationalcity”(国际化大都市)已经不足以涵盖上海未来发展之趋势,所以提出了要建“globalcity”(世界城市)的定位。既然上海提出了要建国际化大都市,离上海只有200公里路程的南京哪还有底气再提建国际化大都市。所以,南京适时而动,提出了要建成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与杭州共担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都市圈的次中心。但是,对南京来说,这还仅仅是一个愿望,因为从上海往南的宽广腹地中,只有杭州能担当次中心的重任,但由上海往西走,苏州却直挺挺地立在南京的前面。也就是说,在今后的竞争中,苏州与南京到底谁最终会成为长三角都市圈的次中心之一,还不由南京自己说了算。你说,南京急也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