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与变数




  但实际上,公务员并不一定都那么轻松惬意,至少在他们跨越中间阶层为“官”之前是如此。尤军(23)所在的街道办事处地处繁华地段,但并不在街边,隐藏在高楼后面的一栋毫不起眼的低层楼房里,曲曲折折才能找到。他的办公室很旧,没有什么装修,是倒退许多年所有办公室的形象。最让我惊讶的是,他的办公室里竟然没有电脑。中央机关的公务员普遍比较忙碌(至于忙碌的内容,另当别论)。在某部委工作的金宇(27),经常封闭到宾馆里起草各种文件材料。他强调说,这些工作不是和做学问一样可以慢慢做,而是有时间限制,经常是要求几天内交稿,节奏很快,心情很紧张。遇到赶稿子的情况,就没有了时间概念。除了熬夜,周末也不能休息,整天就坐在电脑旁边,房间到处铺满了各种参考资料。惟一的休息是晚饭后在宾馆下面散散步,有时候连这种放松都不能有。金宇明显有些脱发,看起来四十上下,但实际只有三十五、六岁。金宇(27)说,这些年太劳累了,精神上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状态。

  同时,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空间在现有体制下并不透明和规范,充满了变数。金宇(27)面临着从副处到正处的升迁,但没有决定是留在现在的处里,还是调到其他处。金宇(27)有很多想法,希望能在某个领域的工作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对于现在的工作,他感觉有些枯燥。但现在的业务已经非常熟练了,毕竟积累了几年时间,如果转到其他领域,有些可惜。我问他在兴趣和业务积累之间如何选择,他说其实并没有选择,机关里面的工作安排有时不会太多考虑个人的兴趣和事业设计,主要还是要看领导的意图。几个月之后再次和他联系,得知他在所在的处里被提为处长,代替了升迁为副局长的原处长的位置。

  尤军(23)大学毕业后在区委机关里的四年时间一直是科员,平调到街道办事处一年之后提到副科级。市里曾下文要求,所有街道办事处的副处级干部年龄必须在三十岁左右,而当时区里这种年龄段的副处级干部只有十几个,处于青黄不接的处境,所以尤军(23)得以被推荐参加了全区的选拔考试,通过后担任了街道办事处的主任助理,后来转为副主任。他把自己能提到副处归结为政策机遇,否则还很难预料自己能否被提上来。这并不是个人能力素质的问题。当时和尤军(23)一起到区机关工作的大学生有十几个,四年的时间里没有一个人被提拔,都在科员的位置上原地踏步。他分析说:问题出在机关里的中间层次。虽然现在有些领导是从大学出来的,但那时候在机关掌握实权的都是兵团或者是军队的专业干部,这个中间层次很顽固。下面层次的就是我们这些从学校直接过来的,人数很多,机会很少。后来大环境变了,区领导对人才发展战略也比较重视了,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处境才好些。在机关发展的变数,不是单纯业务能力和个人努力所能控制的,多种因素对公务员的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人际关系。而这种机关人际关系的把握,需要长期沉浸其中才能深刻体会,并运用自如。张兵(26)谈起如何平衡工作和在职读书的问题时说:在机关单位能否游刃有余,关键是在原单位的地位如何。这种地位并不只是职位如何,这个地位是综合性的。首先是你的人际关系,中国的现实就是这样,看你在司局里人际关系能不能摆得平。其次,就是业务能力,能不能“罩”得住。如果业务能力都不够强的话,你再要学这个学那个的,领导对你肯定有意见。我感觉自己还能“罩”得住。第三,工、学矛盾处理的技巧问题。这个跟工作经历有关系,如果你的工作经验不到那里,好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否则教你都教不会。好多老同志就会这么给你说,机关的事情一定要慢慢悟。我在原单位的氛围还是可以的。另外,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原则上空间很大,但实际上具体到个人这种空间并不是无限的。尤军(23)对此深有体会。他刚到机关的时候,对于机关里的奥妙一直懵懵懂懂:后来慢慢地和同事、朋友聊天,自己体会,才知道很多东西,现实是很打击人的。对于自己的前景,尤军(23)并不表示乐观:如果没有太大的变数,我觉着前景并不是太好,这也是比较现实的看法。如果没有很强的个人背景,没有不同寻常的工作实力,在官场上不是很容易,最多到副局、正局就到头了。我现在到了副处,从副处到正处,从正处到副局,这是两大坎。如果这两大坎不顺的话,(升迁)时间会比较长。如果在发展中有什么转折、机遇,那还可以,但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对于他所说的“背景”,尤军(23)解释说:我说的背景有几种。一种是父母、岳父母这种血缘、裙带关系,其他的个人交往关系不算。还有交易的,这种在地方上比较盛行。或者有利害关系。有的甚至凭借男女关系。这些都是比较现实的。如果有这些关系,发展还是比较快。但是这四种我一样都沾不上。我追问他有没有想过要争取主动去“沾”上一样,他笑了,说其实自己并不是没有这种机会,但很多情况下是不愿意利用这些机会,这和骨子里的清高有关。随着多年机关生活的磨炼,虽然这种清高都已经被深深地隐藏在内心,但它总在一些关键时刻影响着自己的举动和决定。尤军(23)还提到其他一些影响在机关发展的个人背景,比如学校出身:这种出身到了中层就会感觉出来,高层同样背景的人在感情上就会自然和你比较近,会特别关照一下,反正提拔谁都是提拔。他专门提到两三所大学在政府机关部门里的人脉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