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原到紫禁城——清太宗皇太极妃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一、两个世代联姻的姓氏

  博尔济吉特氏,是清宫后妃中有极其特殊地位的一个姓氏。

  话说当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他的雄心壮志引起了蒙古诸部的防范。在这样的情形下,努尔哈赤首先耀之以威:在战事中俘虏了蒙古王公;然后又示之以好:拿重礼将人送了回去。从此开始了与蒙古部分王公世代通婚的历史。这是历朝历代最成功的政治联姻,不但在当时分化了蒙古,使蒙古草原不再完全与自己为敌,而且还得一力助。其中漠南蒙古并入满洲八旗,最后甚至一并归入版图,直到清中叶,还上演了一出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的史诗。

  博尔济吉特氏,就是历代清帝联姻最频繁的蒙古支系:科尔沁蒙古。博尔济吉特氏虽为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姓氏,但是科尔沁这一支并非成吉思汗本人的直系后裔,它的创始人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发展到后来,科尔沁共有四位世袭亲王。在满蒙联姻的历史上,首开先河的自然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他于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正月,迎娶了蒙古科尔沁贝勒明安的女儿,她是走进爱新觉罗家族的第一位博尔济吉特氏。两年后,他又为心爱的第八子皇太极迎娶了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哲哲。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再次迎娶了科尔沁郡王孔果尔之女。在将博尔济吉特氏的姑娘们迎进门的同时,爱新觉罗家的女儿也陆续嫁到了蒙古草原:努尔哈赤八女聪古伦嫁喀尔喀蒙古台吉固尔布赐;养女巴约特嫁喀尔喀蒙古台吉恩格德里;养孙女肫哲嫁蒙古土谢图亲王巴达礼……总之,清王朝的公主宗女们,大多数都成为蒙古草原的主妇了。

  努尔哈赤所娶的两位博尔济吉特氏是他晚年的侧妃,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都没有生下儿女,对于清王朝没有什么实际的影响力,只是开了一个好头而已。真正引人瞩目的博尔济吉特氏,要从清太宗皇太极的后宫里去找。

  二、担负着政治而来的少女

  在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了父亲的后金汗位。十年后的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四月,他正式登基为帝,称“宽温仁圣皇帝”,定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崇德元年七月,他定下了自己的后宫“五宫制”,在自己的女人堆里选出了地位最高的五人。

  皇太极的五宫后妃,分别是:中宫为清宁宫皇后、东宫为关睢宫宸妃、次东宫为麟趾宫贵妃、西宫为衍庆宫淑妃、次西宫为永福宫庄妃。

  而这五宫后妃,全是清一色的博尔济吉特氏,其中有三位还是亲姑侄:皇后、宸妃、庄妃。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庄妃了。庄妃是一个女人,然而即使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她也是一个政治人物,因为她在史书上刚一出现,就已经承载着政治。不过她并不能算是一个顶级的政治家,因为她所生活的那个时期,清王朝出类拔萃的政治天才实在太多了。

  庄妃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宰桑的小女儿,她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十二月初八(公元1613年3月28),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年方十三,而皇太极已经三十四岁了。

  这桩婚姻之所以缔结,与庄妃的亲姑妈、皇太极的皇后哲哲有密切的关系。

  哲哲是科尔沁贝勒莽古思的女儿,当满蒙开始通好联姻之后,她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六月来到赫图阿拉,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八子皇太极。当时的皇太极刚二十出头,但是早已妻妾成群。除了元妃钮祜禄氏,还有继妃乌拉那拉氏。而其中早在哲哲成婚之前五年,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就已经出生了。

  由于嫁给努尔哈赤的两位蒙古妃子都没有所出,嫁给皇太极的哲哲就承担着为爱新觉罗氏生儿子、维系科尔沁草原在后金宫廷中未来地位的重要责任。她盼子之心极其殷切,可是送子娘娘却一直不曾光顾她,别说儿子,就连女儿都没能生出一个。虽然努尔哈赤对蒙古亲戚们厚待隆遇,但科尔沁草原的王公们仍对后金没有出一位带蒙古血统的王子,表现得既失望又担忧。

  成婚十二年后,对自己的生育能力已经没有了信心的哲哲决定从草原上再接一位博尔济吉特氏到后金,替自己完成这个生儿子的任务。征得家族的同意之后,她选中了自己的侄女、弟弟宰桑的女儿布木布泰。

  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明天启五年)二月,十三岁的布木布泰在哥哥吴克善的护送下,来到了沈阳城。

  对于这位身份高贵又身负重任而来的蒙古格格,后金给予了极高的接待。皇太极亲自出城相迎,与送亲队伍在沈阳北岗相遇并举行最高级的礼仪,大摆宴席之后再一起返回城中。与此同时,后金大汗努尔哈赤亲自率领着自己的诸妃和诸贝勒摆下仪仗,出城十里迎候。当然,并不是布木布泰这个小姑娘能够享有这样的待遇,这一切其实是给予科尔沁草原的。

  布木布泰的到来,似乎给哲哲带来了好运气,十余年不育的她居然当年就怀了身孕。布木布泰也非常得宠,此后姑侄俩频频地为皇太极诞育孩子。然而有件事令人挠头,她们生的都是不能领兵也没有王位继承权的女儿:哲哲先后于1625年诞皇次女、1628年诞皇三女、1634年诞皇八女;布木布泰则从17岁开始生育,先后于1629年诞皇四女、1632年诞皇五女、1633年诞皇七女。

  就在姑侄俩猛生女儿的同时,皇太极已于公元1626年登上了后金大汗的宝座,尽快为他生一个儿子,就更成了科尔沁的当务之急。

  三、丈夫的心上人是姐姐

  终于,在皇太极称汗八年、已经将称帝计划提上议事日程的时候,再也忍耐不住的蒙古科尔沁又将一位格格送进了沈阳城。她就是布木布泰的亲姐姐海兰珠。

  海兰珠生于1609年,于天聪八年(公元1634)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将二十六岁,她比妹妹布木布泰更美更温驯,为什么当初却是布木布泰先嫁皇太极呢?是不是当时她已经订婚或已经出嫁了?史料中没有十分明确的记载。

  海兰珠虽然已非青春少女,但她入宫后却赢得了皇太极的格外喜爱。成婚的第二年,当后宫定制的时候,她尚未生下一男半女,就已经高居后宫次席,如果哲哲不是她的姑妈和媒人的话,只怕皇后之位也得让她来坐。崇德二年(公元1637)的七月,二十八岁的宸妃一举得男,为皇太极生下了第八子。更锦上添花的事情紧跟而来:崇德三年(公元1638)正月三十日刚入夜,二十五岁的庄妃也在连诞三女之后生下了一个儿子,即皇九子福临。半年的工夫,就有两个带着满蒙共同血统的皇子降生在刚建立的清国,让科尔沁草原和皇太极都欣喜若狂。

  在这两个儿子中,皇太极偏向的当然是皇八子,这孩子不但是他最心爱的女人海兰珠生,就连排行都与他这个父亲一样。更重要的一点:皇八子是皇太极称帝后诞生的第一个儿子,他是真正的皇帝长子。为了他的诞生,皇太极还颁布了大清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道大赦令,这与明王朝嫡后生太子的待遇一样。可见,皇太极对这个儿子寄予的厚望。这当然使做母亲的宸妃以及她身后的科尔沁草原心花怒放。

  然而这孩子的命运太不济,还没有活到第一个周岁,连正式的名字都没有,就在新年之初遽然夭折了。

  儿子的死,令皇太极非常伤心,这时他还盼望着宸妃能再为自己生下一个儿子,谁知道宸妃脆弱的神经却不能与丈夫久经战阵的坚韧相比,她受不了这样极端大喜大悲的刺激,很快就思儿成疾,身体日复一日地垮了下去。这样的忧伤似乎也损害了她的生育机能,虽然她几近专宠,但此后几年间再也没有生育。崇德四年,皇太极为了安抚海兰珠,又将她晋封为“贤妃”,但是一个空泛的名号怎么抵得了亲生的孩子,看着后宫中的女人陆续生育儿女,想起自己的孩子,她的身体毫无起色。

  崇德六年(公元1641)九月,海兰珠终于熬到了人生的尽头。这个消息没有谁敢耽搁,迅速被报到了正在锦州与明朝守军作战的皇太极那里。九月十二日,皇太极立即丢下军务踏上了返回沈阳的路途。五天后,昼夜兼程的他终于赶到了沈阳城,却在入城之际得到了海兰珠已经先一日病逝的消息。皇太极深受打击,整个人都垮了,这个杀气腾腾、下达屠城令眼都不眨的男人当着所有后妃、贝勒、大臣的面号啕大哭,无论怎样都难以劝止。在海兰珠死后的第五天,九月二十三日中午,皇太极甚至哭得昏了过去,太医们七手八脚地救醒之后仍然神智不清,口齿含糊,直到酉时(17-19)才完全恢复。这个意外事件把宫里宫外都吓得乱成一团,皇太极面对前来劝谏的文武官员也不禁有些自责,说:“天生联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联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谴也。”

  随后,终于有些缓过劲来的皇太极下令,为海兰珠举行隆重的国丧之礼,丧期内举国停止宴饮娱乐。十月二十七日,海兰珠被追封为“敏惠恭和元妃”,并于崇德八年二月正式下葬。

  虽然皇太极嘴里说自己不该为一个女人如此神魂颠倒,但是海兰珠去世一两年之久,他却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始终郁郁寡欢。于是王公大臣便请他外出打猎散心。谁知路程安排不够仔细,竟然途经海兰珠的墓园,于是这场散心适得其反,以皇太极的又一场号啕大哭终了。皇帝又重新深陷在极度悲哀之中。

  四、丈夫的死,儿子的机会

  皇太极虽然正当盛年,但是他过度肥胖,再好的千里马载着他也只能日行百里。如今影视剧中常让一表人材身形标准的帅哥饰演皇太极,其实是大大的不符合史实。若是按“还原历史”的标准选皇太极的特型演员,只怕目前知名的演员中,只有郑则士身材合乎要求。

  这样一个大胖子,又耽于女色,因此皇极极素有“风眩”(高血压)之疾,时常“圣躬违和”也就不足为奇了。政务繁忙的劳碌,又加上海兰珠之死的刺激,皇太极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

  那场不合时宜的围猎之后不久的一天:崇德八年(公元1643)八月九日,处理了整整一天内外政务的皇太极返回皇后哲哲的寝宫,在南炕上坐下少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坐下,五十二岁的皇太极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大约是夜晚九点到十一点之间的亥时,清帝国的第一位皇帝猝然离世。他是怎么死的,说法不一,但是很明显皇后哲哲绝对不会想要他的命,因此他很有可能是在肥胖过度所致的基础疾病上又加了心力交瘁的夹攻,从而引发的猝死。

  皇太极的死引发了清王朝的又一次帝位之争。

  在皇太极即后金汗位之后不久,他就着手改变父亲努尔哈赤“推举继承者”,以及“八贝勒联合执政”的制度,将几大贝勒中敢跟自己意见相左的人给予严厉打击,逼得他们不得不向这位大汗宣誓效忠,从而将他们的权力逐步收归皇帝个人所有。因此,若按皇太极所定的制度,继承人必须是他的子嗣。然而这个制度毕竟还从未实施过,皇帝也没有留下任何指令,因此仍然存在变数。

  当时,最有可能竞争皇位的人,就是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

  当他们刚开始争位的时候,他们自己恐怕也没有想到,最终会出现一个怎样的结果。

  镶黄旗与正黄旗此时已是皇太极的直系,正蓝旗在旗主莽古尔泰卷入谋逆举家被削去宗籍后,更成了豪格亲领。因此正蓝旗出身的贵族们都愿意让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即位,两黄旗大臣也表示同意。然而镶白正白两白旗的旗主阿济格与多铎却坚定地支持自己的亲兄弟多尔衮,多尔衮本人更是战绩辉煌,无人能比。多尔衮本人也颇有此意,皇太极去世的第五天,他就跑到三官庙去询问谁继帝位之事。没想到却得到这样的答复:“先帝有子,必立其一,余不知也!”

  终于,崇德八年八月十四日,两方在沈阳故宫大殿上就继位人问题展开了舌战。多尔衮是个聪明人,看见情势不宜于自己,想到可能会引发的王朝内斗,便有些犹豫。多尔衮的弟弟多铎见状大怒,叫道:“当立我!我名在太祖遗诏。”多尔衮立即反对,多铎随后便又扔出挡箭牌,说是应立长君,代善才够资格。豪格大为不满,冲动之下口不择言,说那就是自己德薄福浅,所以不能当此重任喽!随即怒气冲冲地离席出殿。

  猜想豪格的本意,应该是想刺激一下两黄旗的诸王公,并迫使其它摇摆不定的旗主如代善等人表态。然而他没有想到,一切就在多尔衮的随机应变中急转直下。

  眼看着豪格离去,两黄旗大臣们确实急了眼,立刻摆出要与两白旗决一死战、维护先帝之子的架势。假若真动起手来,两白旗未见得能胜,更恐怕要毁掉整个清王朝的前途。在这个节骨眼上,多尔衮灵机一动,不但将战端止住,更将一切向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引导。提出:“既然大家一定要立先帝之子,豪格又已经表示了谦让之意,那么,就让先帝的九子福临继位为帝。而我则愿与济尔哈朗共为辅政之职。”这个表态顿时使两黄旗大喜。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假如不是年纪太小的话,真正符合两黄旗意愿的人选,正是福临。事实上,在提出豪格继位的同时,两黄旗就同时提出,要豪格以福临为太子了。

  最有趣的,就是索尼、图赖、鳌拜等两黄旗大臣在为继承人问题上不惜与多尔衮以死相较的时候,并不曾明明白白地始终坚持“必立豪格”,而是异口同声地说着一个含糊的词:必立“先帝之子”。

  豪格虽为皇太极的长子,但是其母身份低微,他的母亲连五宫大福晋的名额都挤不进去。终皇太极一生,豪格虽然战功显赫颇受重用,甚至可以和三位叔王共同议政,却始终没有得到父亲对其继承权的片言只字允诺。

  福临的母亲庄妃,是皇太极所有生子之妃中身份最高的,不但本人为五大福晋之一,姑妈更是皇后,姐姐又是影响极大的宸妃,宸妃所生之子一出世,就得到了皇嗣般大赦天下、外藩王公们纷纷贺喜的待遇,那么现下立宸妃妹妹的儿子当然理所应当。何况在她们母子的身后还有整个科尔沁草原的支持。完全符合满蒙共同的利益。假若多尔衮真要拼个鱼死网破的话,立福临还能为两黄旗争取蒙古铁骑为外援,立豪格的话蒙古铁骑绝对没兴趣凑这个热闹。

  ——在这里要讲一下位份高于庄妃的另两宫博尔济吉特氏。她们是麟趾宫贵妃娜木钟和衍庆宫淑妃巴特玛。她们虽然和庄妃姑侄同姓,却出于不同的蒙古部族,而且她们高于庄妃的宫号也只不过是表面文章,因为她们都是皇太极的战俘、蒙古从前的共主察哈尔林丹汗的家人。林丹汗从来不曾象科尔沁等蒙古部族那样与女真交好,而是一直为敌。

  天聪九年,在末代林丹汗兵败病死于青海之后,他的儿子额哲被多尔衮与豪格所败,不得不归属后金,并将当年元顺帝带往漠北的“传国玉玺”奉送给皇太极。这枚“传国玉玺”的来到,使得皇太极认定自己将有成为天下之主的资格。为笼络察哈尔蒙古,也为宣示自己得国之利,遂将林丹汗的福晋纳入自己的后宫,并给予相当的地位。入宫之时,两个女人都各带着一个自己与前夫所生的蒙古族女儿。后来娜木钟为皇太极生下了最幼子博果尔和一个女儿,巴特玛则未能为皇太极生下儿女。娜木钟的蒙古女儿嫁给了噶尔吗德参,巴特玛的蒙古女儿则做了多尔衮的妻子。

  总之,这两宫蒙古妃子为皇太极所生的儿子年龄小于福临,她们自己的出身和经历更不高明,根本比不了处子下嫁、家世高贵的科尔沁公主布木布泰,若让她们所生的皇子继位,是很难被两黄旗所接受的。

  在多尔衮看来,福临也是非常不错的人选。自生母阿巴亥死后,多尔衮和多铎兄弟就一直由嫂子皇后哲哲照顾,彼此感情很好。如果多尔衮主动将皇位让给哲哲一派的皇子,他毫无疑问会得到哲哲和庄妃的大笔回报,虽然不能坐上皇帝之位,却极有机会成为掌握皇帝实权的人。总之,在多尔衮看来,不到六岁只会吃果子的福临,是比三十多岁战功显赫的豪格更合适的“先帝之子”。两黄旗大臣考虑片刻之后,虽然对此仍旧颇为不满,但也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是大家各让一步,帝位之争以这样一个“折中”方案结束。

  蚌埠相争,渔翁得利,一个六岁不到的娃娃,就这样当上了大清国皇帝,从此也使他的母亲布木布泰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场帝位之争的背后,哲哲皇后和布木布泰庄妃的作用不容小视。

  五、劝降与初恋的传说

  不过野史说,早在争夺帝位之前,布木布泰就早已经介入政治,当年明朝重臣洪承畴就是她劝降的。那么真正留在史书上的记载是什么呢?

  洪承畴是非常有才干的人,而且明王朝也对他委以重任,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十二月,他同时兼任陕西三边总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后来边关告急,皇帝便又任他为蓟辽总督,以挽辽东危局。严格的说,光论兵力,清军是远远不及明军的,然而明王朝内部君臣相疑、将帅各倚靠山骄横不听指令,正确的作战方略得不到贯彻,又加上王朝内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最后酿成了“松山失陷”、“锦州失守”等一系列严重的败仗。洪承畴本人在松山之役后被俘。

  此战中被俘的明将多数被杀,皇太极却唯独对洪承畴另眼相看,想要将他收为己用,于是令人送往沈阳,让官员们轮着去劝降。洪承畴却始终不屈,蓬头赤脚地破口大骂前来劝降之人。最后,皇太极派汉官智囊大学士范文程出马。范文程初到之时,洪承畴仍是老作派,乌七八糟地大骂特骂。范文程也不与他计较,也不提降清之事,只是好言好语地和他谈天说地,忆古抚今,一面留心察看他的表现。这时一个细节引起了范文程的注意:梁间燕泥偶落于洪的衣衫上,洪一面慷慨陈词,一面还不忘掸落。范文程立即告辞出来,向皇太极回报,说:“承畴不死矣。对敝袍犹爱惜如此,况其身耶?”皇太极听后,便亲自前往洪承畴羁押之处,对他好言相劝。洪承畴初时还立而不跪,片刻后,皇太极将自己身上的貂裘解下,披到洪的身上,温言道:“先生得无寒乎?”想来洪承畴这么多天的做作,等的就是皇太极这条“大鱼”的如此优遇,因此他“瞠视久”(视裘乎?视帝乎?)之后,叹道:“真命世之主也!”然后叩头请降。这一天是,是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的5月4日。六天后,正当崇祯皇帝亲自作“悼洪经略文”颁示天下、以王侯规格赐祭十六坛并亲自致祭到第九坛之时,却传来了洪承畴降清的消息……

  从有据可查的史料上,怎么也找不到“永福宫庄妃劝降”的丝毫影子。洪承畴降清之时,庄妃三十一岁,已经为皇太极生下了三女一子,她的姐姐海兰珠也在一年前死去。偌大的大清后宫中,她是哲哲皇后的亲侄女,身后维系着整个科尔沁蒙古的视线——让堂堂的皇子生母、蒙古格格以美色去劝诱(这时的她究竟美成怎样还两说),科尔沁草原不炸锅你尽管找我。皇太极就算再怎么想收报洪承畴,也不可能干出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事来。何况庄妃并不精通汉学汉话,难道洪承畴能听得懂她那口“洋泾滨”么!之所以有这种传言,无非是时人或后人不齿洪某、再加上意欲抹黑皇太极所致。

  总之,经过一番明争暗斗,在度过了十七天国无主君的日子之后,崇德八年(1643)八月二十六日,五岁半的皇九子福临在笃恭殿登上了大清国皇帝之位,即顺治皇帝。小皇帝的嫡母哲哲和生母布木布泰都升为皇太后。好消息接踵而至:顺治元年四月,清兵入关,十月初一,小皇帝迁都北京,清王朝正式成为中原王朝。

  据说,庄妃妊娠之时, 曾经有盘旋如龙的红光在她身上环绕,福临出生的前一夜,她还做了一个梦,见一神人将儿子送进怀里说:“这是将要统一天下之主。”醒来之后,庄妃立即将这个梦告诉了皇太极,皇太极非常高兴地说:“奇祥也,生子必建大业”。第二天果然生下一个男婴,而且出生之时永福宫里红光如烛,香气四溢,过了一天都还未散去。

  这个神乎其神的说法不知到底有几分真实,但是总之,小毛孩福临确实是君临天下了。而且看起来他对这个关于自己的传说深信不疑,从幼年起就开始把自己看得无与伦比。这对他后来性格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

  关于多尔衮为什么会提出福临,野史言之凿凿地说,那是因为庄妃与多尔衮之间早有私情,庄妃未嫁之前本来是他的恋人。所以他爱情至上,爱屋及乌。——这万万不可能。庄妃嫁皇太极时年方十四,在此之前知道什么是恋爱吗?就算已经少女怀春,但她和多尔衮都不是小户人家的子女,一个是堂堂的亲王公主,一个是大汗之子,去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更没有随意乱跑的权力,两人有没有见过面都还是个问题。此后虽然多尔衮由哲哲皇后抚养,得以与庄妃熟悉,恐怕也扯不到爱情上头去。若是真爱得如此痴狂,甘愿以皇位相让,那他从一开始就该提出福临继位,怎么会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找这小毛孩。

  事实上,福临坐这张龙椅,不亚于坐上了一只火药桶。就在入关前后,清王朝关于真正权力归属所展开的内部纷争是非常惊心动魄的。

  多尔衮在议立继位人会议上抛出福临,其实只是个权宜之计,心里并不情愿。这一点很多人都看出来了,因此会后便有不少人想要投机,趁福临未正式登基之前再将多尔衮推出。多尔衮对他们的表忠心很是受落,然而此事很快被代善举发,多尔衮闻讯后也只得表态严惩,于是几个倒霉蛋便成了无头鬼。而豪格更是恨不得把福临这个九弟撕成碎片,背后的谋划也从来没有少过。

  当初多尔衮立福临时,话说得很光鲜,辅政的是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照算起来,郑亲王的位份资历得在多尔衮之前,而且两王的职权也只不过是“辅政”。然而不到四个月,这两位辅政王就摇身变成了“摄政王”,诸大臣都败下阵来;一个月后,济尔哈朗也丢盔弃甲,主动提出多尔衮应该位列自己之上。这样一来,摄政王多尔衮便成了大清国事实上的统治者。

  可想而知,豪格一派对这样的情形是绝对不满意的。然而多尔衮又怎么会让他翻身!

  顺治三年,豪格被多尔衮“委以重任”,派到四川去啃张献忠这块硬骨头,想要借刀杀人。总算豪格作战勇猛,不但打了胜仗还全身而返。

  然而,等待着这位立功亲王的,却是北京城里的大狱。顺治五年三月初六,豪格被多尔衮以“容忍部将冒功”和“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入狱。就这么两条小岔子,多尔衮竟指使诸大臣议出了一个杀头的处理方案。这样的案子此时的多尔衮独力恐怕还干不出来。绝对也有哲哲和布木布泰姑侄俩、以及其它两黄旗大臣的通力合作。因为豪格在争帝位失败之后,对两黄旗大臣拥戴福临是极其不满的,他的手下甚至还放出有朝一日要将两黄旗重臣图赖“寸磔之”的狠话。

  然而小皇帝好象并不懂背后的机关,他极力为长兄求情,多尔衮这才勉强还了个价:将豪格免死幽禁,免去一切名位家产。

  然而这也只不过是稍缓了豪格的死期,他不久就无声无息地死去了。

  六、多尔衮的婚姻与太后下嫁

  顺治五年十一月,小皇帝福临颁下了这样一道诏书:“叔父摄政王治安天下,有大勋劳,宜加殊礼,以崇功德,尊为皇父摄政王。凡诏疏皆书之。”

  于是,多尔衮又成“皇父摄政王”。这个称号使很多人浮想联翩,认为这是因为多尔衮嫡妻去世,皇太后下嫁所致,还说庄妃就是多尔衮前妻的姐姐,他已经暗恋多年,还出了一篇多尔衮为情让帝位的故事。

  多尔衮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是个绝顶人物,但是在私生活这块,实在不值一提。他不但绝非情圣,更足称好色之徒,他与发妻是少年夫妻,感情确实不错,但从做摄政王开始起,他就已变本加厉地向各属地索要美女。

  多尔衮的皇父称号,是顺治五年十一月正式得到的,早于他再婚之喜一年有余。当时清王朝的太后并不只有一人,孝庄的姑姑哲哲还在世。她对多尔衮有养育之情,多尔衮既不可能娶她,她也不可能允许孝庄下嫁。

  多尔衮的元配妻子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六年十二月去世的,被追封为“敬孝忠恭正宫元妃”。她是孝庄的堂姐,多尔衮对她很有感情。

  元妃死后,多尔衮于次年,即顺治七年五月娶了继弦。然而继娶的不是太后,而是朝鲜公主李氏。朝鲜听说摄政王丧偶要娶本国公主为妃,非常郑重,由于真正的公主尚未成年,于是精心挑选了适龄的宗室之女为公主,以官员之女为媵妾送嫁。谁知多尔衮却嫌身份高贵的女子美貌不够,又逼着朝鲜为新王妃选送美貌侍女。

  除了朝鲜公主,顺治七年的正月,多尔衮也确实又纳了一位“博尔济吉特氏”。但是她与孝庄关系更远,而是豪格的寡妻、多尔衮元配的亲妹妹。

  当时南明文人张煌言,曾写诗说太后下嫁云云。“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掖庭又闻册阏氏,妙选孀娃足母仪。椒殿梦回去雨散,错将虾子作龙儿。”实际上,张煌言写诗时身在南方,又是清王朝的敌人,他的诗文有多少可信度呢?只怕是听见“博尔济吉特氏”就想到皇太后,就想到“皇父”的称号,然后抵毁对手,图个口爽而已。

  更重要的,是我们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找到任何太后下嫁的证据,即使国内的记录被销毁,至少送女到摄政王府来的朝鲜也应有明确记载,我们却不见朝鲜使节参加太后婚仪的实载。作为属国,这样的大事不可能不记录在案。

  此外,多尔衮遭妻丧之时,庄妃已经36岁,就算两人少年时很熟悉,但多尔衮才智过人,杀人如麻,是清王朝事实上的统一之主。他不太可能做这样的事。

  至于说这下嫁乃是庄妃的策略,以此保障儿子的帝位,那就更离谱。她本是太后,若是下嫁摄政王就成了摄政王妃,在名份上与皇太极和两黄旗再无瓜葛,能保护得了儿子吗?她儿子的帝位只会更不稳当!

  多尔衮经常入宫面见太后议事;在入关之后,庄妃又与福临分宫而居,母子之间并不是很亲密,所以小皇帝对守寡的母亲和好色的叔父之间的关系,应该多少是有些疑影的,也不排除这个可能。再加上庄妃为了政治考虑,多数时候向多尔衮让步,并未能很好地照顾儿子的情绪,恐怕都是顺治后来与母亲关系恶劣的原因之一。

  初期如果孝庄和多尔衮之间还算合作的话,自豪格入狱之后,形势就不能不发生转变。豪格毕竟是皇太极一系,他倒台后,多尔衮成尾大不掉之势,两黄旗的几位重臣也接着被他给收拾了一票。又来个“皇父”的尊称,庄妃母子的日子就很不好过了。这个尊称背后的意义,一则是他要真正的凌驾于小皇帝之上,事实上他也已经在摄政王府里开始穿用皇帝冠服;二则只怕是他也要开始为自己真正登上皇帝之位做些准备了。事实上,在当时“唯知有摄政王,不知有皇帝”的情形下,他取福临而代之,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多尔衮暴死了。

  多尔衮身体并不好,早在暴死前几年,就经常病怏怏的。早在七月初十,他就已经病得不轻,甚至于向亲信锡翰等人发牢骚说:“我近来迭逢大丧(元妃、胞弟多铎、孝端文皇后),身体又这么不好,小皇帝怎么也不来看望一下自己!皇帝年纪小不懂事,你们也不懂事吗?”马屁精们果然将小皇帝强拉到摄政王府去了。

  然而,即使病成这样,这位摄政王却仍然要抓住朝政大权、军事力量,同时荒淫无度,如此折腾,只会是加速地往死路上走。

  就在他迎娶朝鲜公主和“博尔济吉特氏”的当年,顺治七年(公元1650)12月初九夜晚,他死在了边外喀喇城,年仅三十八岁。

  多尔衮刚死的时候,还有些余威尚在,小皇帝命丧礼如帝制,追封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称“成宗”,他去世的元妃也追封为“义皇后”。

  然而仅仅过了一个多月,一切就翻了个个儿。

  苏克萨哈和詹岱告发,说是为多尔衮从殉的侍女吴尔库尼临死前曾说要将多尔衮私制的皇帝袍服入棺。以此为引子,顺治开始狠狠地治起了多尔衮的罪。

  眨眼间的工夫,多尔衮戎马半生为清王朝立下的大功劳就被弄了个清光,就连骨灰都没有留下。而实际上,多尔衮才是为清王朝奠定中原的那个人物,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入主中原的梦想,是他以“每战必征”的亲自努力最后完成的。他从未为自己的私欲而撼摇清王朝的基础,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整个王朝的前途。假如他不肯忍耐而非要快马加鞭地夺帝位的话,清王朝肯定是不能真正统治中原的——比较一下崇桢自缢之后,明王朝的几位亲王郡王为了抢“皇帝”的名头,不顾清兵虎视,拼命自相残杀的后果,多尔衮的退让就显得格外富于远见和牺牲精神。而假如没有他,顺治也不可能成为中原皇帝。因此顺治只是为了儿时的少许不如意,就这样对待多尔衮,实在离谱,毫无人君肚量。

  假若布木布泰真与多尔衮有私情的话,这时的她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就算没有私情,看着一个曾目空一切的人在死后被小皇帝运用帝权清算,即使这小皇帝是自己的儿子、即使这清算中也有自己的意思,只怕太后心里也多少有些警惕。何况这个儿子性情偏激,逢多必反,已经到了毫无道理的地步:竟连曾要自己性命的豪格,他都拼命地追封起来。

  当然,再多的感慨,孝庄太后心里应该还是舒坦的成份更多的。做了皇太极多年的妃子,又经历了十余年提心吊胆、内外交逼的太后生涯,她也许觉得,自己终于熬出头了。

  然而,她很快就失望了。她的亲生儿子顺治,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都将自己摆在了母亲的敌对面。母子成仇就在眼前,舒坦的日子似乎始终与她无缘。

  ——关于布木布泰直接参与政治军事的记载不是很少,就是几乎没有明确的记载。虽然我们都知道她一定参与了。相比之下,关于她在后宫中的轨迹,就明显得多。尤其以顺治年间为最。

  七、生了一个任性不孝的儿子

  顺治读了不少的汉学典籍,就连艰涩的佛经都难不倒他,受汉文化影响极深。然而他对汉文化真正的精髓,却是绝对的读走了调,他没有接受到汉文化优良的熏陶。他的性格怪异狂妄,喜怒无常,对于自己治下的臣民,无论是汉族,还是蒙族,乃至于自己所属的满族,他的统治手段都可称极其不厚道。

  顺治朝初期,满清施行了五大恶政——圈地、投充、逃人、薙发、易服,对汉人予以血腥屠杀;而顺治亲政之后,则一面继续推行五恶政,却又一面时时显示一点好处,使汉人多少有些喘息余地。但是少年气盛的顺治在推行自己意愿的时候相当激进,他既没有很好地笼络汉人,又将满蒙八旗几乎打入另册, 这可与皇太后的政治倾向完全不搭调。很快,两母子就成了政敌。

  亲政时的顺治还不到十四岁,虽然才智过人,但他心态灰暗,更不是一个善于齐家的年龄,而他对自己“皇帝”身份的认同,也使他根本不在乎何所谓“齐家”。他为所欲为,做什么事都由着性子连借口都不找就乱来,在婚姻这个重要问题上,顺治的表现就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已经死去的多尔衮毕竟是一个政治人物,他所做的一切,不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更是为了维护自己缔造了一大半的清帝国的利益,因此他没有贸然称帝,更因此将小皇帝的婚姻和自己的婚姻都纳入了政治考量。多尔衮自己的十房正式妻妾中有六人为蒙古人,早在顺治十二岁的时候,多尔衮就为他选定了未婚妻:蒙古科尔沁贝勒吴克善之女、也是顺治生母皇太后的内侄女博尔济吉特氏。

  初入关的清朝必须坚持满蒙联姻,增强军事实力,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考虑,即使多尔衮已死、即使决定这桩婚事的人不是多尔衮,顺治都必须迎娶那位显贵的蒙古公主。

  然而,顺治却象一个逆反心理严重的问题少年,他的脑袋里一点这方面的概念都没有。想到这位妻子是由自己恨之入骨的多尔衮所选、是与自己政见相左的太后的侄女,他就更是强烈地反感,至于什么满蒙联姻的重大政治军事意义,他毫不在乎。从后来的发展来看,他的想法一言即可概括——别人要我做的,再有道理我也不做!

  关于顺治的个性,看御用文人写的史书意义不大。倒是有一个特殊人物的观点非常值得重视。

  此人就是德国天主教神甫汤若望。顺治对他非常信任,与他相处得非常融洽。汤若望对顺治无疑是很有点偏心的,但是即使如此,他仍然这样评论顺治的性格:“……他会忽然兴起狂妄的计划,以一种青年人的固执坚决施行。……一件小小的事情,也会激起他的暴怒,使他的举动如同一位发了疯狂的人一般。……他有这样的权威,又有这样的性格,自然是极可怕的祸害,谁敢来向这位火暴的青年加以规劝,他略一暗示,就把进谏者的性命给毁灭了……”

  八、可怜的顺治朝后妃

  顺治八年八月十三日,顺治终于册立自己的表妹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婚礼规模盛大,做为泰山老丈人的舅父蒙古亲王吴克善亲自进京参加婚礼,了却一桩心事的布木布泰也得到了“昭圣慈寿恭简”的尊号。

  然而双方家长刚松了一口气,坤宁宫里却又闹开了。虽然他自己也承认表妹“足称佳丽,亦极巧慧”,但他打从一开始就不想接触这位不谙汉字的蒙古妻子,从新婚的当天夜里,他就对皇后横挑鼻子竖挑眼,“合卺之夕,意志即不协”。——这位格格就算再多毛病,也不可能在新婚之夜主动向丈夫挑衅吧!

  事实上,大婚时的顺治虽然才十四岁,却早已经在后宫中花花绿绿地厮混惯了。他的第一个儿子牛钮,就是大婚三个月后由后宫庶妃巴氏生出来的。他只不过活了二十四年,却有正式后妃十八人。未得后妃封号却有名份的“福晋”四人、“格格”十七人——至于连封号都没有得到的女人,那就更是天知道。

  在史上的“开国皇帝”中,顺治是首屈一指的荒淫无度。一般来说,开国之君日理万机,甚至还要出兵放马,很少有在如此年青时就耽于淫逸的。然而顺治是个例外——很简单:为清王朝出兵放马日理万机的“开国皇帝”,实际上是多尔衮。

  成为皇后的博尔济吉特氏做什么都入不了丈夫的眼,还动辄得罪,后宫中的女人们频频生养的同时,她身为皇后却得不到与丈夫亲近的机会,从立后之日起便整守了两三年的空房。试想,有几个女人能受得了这样的待遇呢?她屡次向姑母太后哭诉,太后当然对儿子加以责备,于是,这看在顺治眼里,又成了罪不可恕的一条:“处心弗端”。身为嫡妻皇后,当然要管理后宫,对妾室加以约束,于是顺治又说她见到“貌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可是事实上,顺治又举不出哪个庶妃被皇后处治的实例。

  那么,得不到丈夫的人,守着皇后的空名,总该可以用物质享受稍加补济吧!这位皇后本来就是尊贵的蒙古公主,在家中备受疼宠,生活一向是奢侈的,器具都用金器,服饰喜好绮绣珠宝。这一点太后也非常了解,并没有过多干涉——毕竟,你大清朝还要靠她的娘家平定边陲。而且,大清朝的公主们嫁到蒙古草原上,也过着同样奢侈的生活。更何况,假如不是福临身上流着博尔济吉特氏的血液,他这么一个小屁孩能被拥立为皇帝吗?

  然而顺治对这一切都不买帐。他固执地对皇后奢华的生活细节强烈不满,认为已经到了无法隐忍的地步。顺治十年八月,正式立后刚两年,他就命令礼部整理历代废后事例。此事一出,满朝哗然,无论是汉臣还是满臣,都纷纷劝阻,说皇后毫无失德,虽无子女却还正在青春妙龄,又关乎联姻大事,怎么能够就这样胡乱废掉呢!

  说起来,顺治亲政后对汉人的态度是很不错的,很多时候更表现出超群的政治才华。然而他一但固执狂暴起来,却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废后这件汉官们最为反感的事情上,他的表现就令人瞠目结舌。

  无论汉官们怎样为皇后辩护,怎样说夫妻之道,怎样说国家大计,怎样说夫妻相敬是君子之道、是从百姓到帝王都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都没有用。无论汉官们说什么,总之顺治吃了秤砣铁了心,仅以“无能”、“志意不协”、“未经选择”这样站不住脚的理由,就于八月二十六日宣布,废皇后为“静妃”。此后,无论王公大臣们怎样辩解都无济于事,九月初,年仅十六七岁的小皇后仍然没能逃脱打入冷宫的命运。——这个做事不过大脑的少年皇帝在五年后,终于明白自己做错了事,下令给静妃恢复相当于皇后的生活待遇。然而她的一生却已经毁了。——同时被毁的,当然还有顺治和母亲的亲情。

  侄女被废,对于儿子这样的固执与恶语相加,皇太后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有多难受。她一面百般向娘家解释,一面努力维护皇家以及嫁入蒙古的清朝公主们的利益,一面又重新在科尔沁王公府里寻找新的皇后人选。

  顺治十一年六月,又一位博尔济吉特氏登上了清帝国皇后之位。她是吴克善的孙女、静妃的侄女、太后的侄孙女。与她同时进宫的还有她的妹妹,被册为淑惠妃。

  新皇后性情温驯,品行很好,然而在顺治口里仍然不值一提,他说这位比自己晚一辈的妻子“乏长才”——没什么特长和才气。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借口,她们究竟有没有长才,顺治压根不知道,因为皇后和淑惠妃在婚仪过后,就立刻被顺治丢到了脑后,连看都懒得去看一眼。

  同样被顺治毫无理由地抛弃的,还有另两位蒙古妃子:主浩齐特的恭靖妃博尔济吉特氏、阿霸垓的端顺妃博尔济吉特氏。与三位科尔沁公主一样,她们也终身“无所出”。

  顺治一生放纵,虽然死时不到二十四岁,已前后有八子六女。他见于记载的后妃十八人中共有蒙古女子六人(第六人为早死的科尔沁悼妃),但是她们居然没有一个人生过孩子。这些无辜的蒙古格格,难道都是多尔衮选进来的吗?当然不是。唯一的理由,只是她们成了皇帝与太后感情不协、政见不一之后,皇帝抛出的牺牲品。

  当然,顺治在表面上对母亲还是很不错的,他毕竟还守着孝道。

  顺治十一年,顺治封孝庄太后的父亲为“和硕忠亲王”,母亲为“贤妃”;顺治十二年二月,太后过生日,顺治又亲自做了三十首贺寿诗进献。

  然而这并不能掩盖母子不和、政治利益相逆的实质。顺治离弃蒙古后妃并且延续时间如此之长,不可能不遭到母亲的报复。他在运用皇权随心所欲兼心花怒放地毁掉那些与自己血脉相通的蒙古格格们的同时,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已经把宠妃的后路也全部堵死了。

  代替顺治遭罪的,是董鄂妃。

  九、悲剧董鄂妃

  事实上,在顺治的后宫中,共有四位姓董鄂的妃嫔,她们是:鄂硕之女端敬皇后、宁悫妃、端懿妃、贞妃。不过最广为人知的,是那位被追封为端敬皇后的皇贵妃董鄂氏。

  董鄂氏属多尔衮的正白旗下,此后该旗又成为太后所属。若说因为反感多尔衮而废后,那么几位董鄂氏做为太后旗下,就更没有理由得宠。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关于皇贵妃董鄂氏的来历,一直是众说纷纭。

  首先,当然是董小宛说。指她是明末秦淮名妓、做了冒辟疆之妾的董小宛隐名入宫,实际上比顺治还大十几岁;

  其次,是顺治弟媳说。说她是顺治幼弟和硕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嫡福晋,与顺治有了私情之后,年青的亲王愤而于当年七月自杀,顺治则迫不及待地在弟丧才二十七天的时候,就把弟媳妇给召入宫中封为“贤妃”了;

  最后一种说法,则是“满洲军人之妻”。据神父汤若望的日记中说,顺治皇帝对一位满洲军人之妻发生了热恋,当合法的丈夫为此指责妻子之后,竟被皇帝这个“奸夫”打了一个“极其怪异的耳光”。于是合法的丈夫“怨愤”而死,未亡人则成了宫妃。皇帝是怎么见到别人妻子的?另一个佐证,则是顺治十一年四月初五,太后下诏停止命妇入侍后妃的规矩。那么,惹出这道诏令的有夫之妇,恐怕就是董鄂妃了。

  总之,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她都不是循正常途径入宫的。

  除此之外,董鄂氏做为太后旗下,与太后之间很难建立起正常的家庭关系,若是太后对她不满,她就只能是个奴才。

  然而,顺治却对董鄂氏付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董鄂氏八月二十五日刚出现在皇宫,就是以“贤妃”的身份亮相的,称贤妃才两个月,还未生育过的她就晋升成“皇贵妃”,跃居后宫次席。顺治对这次册封非常重视,大张旗鼓地加以操办,甚至为此颁下了只有册后才能有的恩赦。顺治可能觉得这样的待遇才能体现自己对董鄂氏的爱意,也可能他已经开始蓄谋下一次的废后。这位目空一切的少年皇帝不会想到,所做的一切正成为董鄂氏的催命符。

  假若董鄂氏真是一位背夫通奸的命妇、甚至是逼死顺治弟弟的引子,那么她竟得到皇帝如此偏爱,无疑使得太后的脸面一丢再丢……别说孝庄是太后,就是一个普通的婆婆,都一定会无比反感、百般警惕。

  顺治似乎对身边的一切都毫无知觉,由于连续在“废后”和“董鄂氏高升”两件事上,都达到了迫使太后认同的目的,使得顺治更认为自己是皇帝,谁也不敢挡着他。

  春风得意马蹄疾。顺治快马加鞭地继续清扫与母亲的族群相关所有东西:在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的一个多月之后,顺治下令,太庙匾额之上再也不得出现蒙文,已有的一律挖去!——而仅仅在不到半年之前,蒙古的多位王公还专程到北京来朝见这位皇帝,尽管自己的女儿遭到进冷宫的待遇,他们仍然向他表示愿为大清效忠、为大漠屏障!

  很多人说,顺治推进汉化是对的,孝庄在这方面跟儿子对立没有道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顺治沿袭了多尔衮的治国大方向,但是他没有多尔衮的手腕与心计,也没有他的心胸,更不懂得在满汉蒙之间寻找平衡点。

  虽然从长远看要推进汉化确实没错,但是顺治所做的事情,未免实在太快太极端。他认准了“党争”这一件事,只要被他疑心有党争倾向的,无论满汉都要被他修理得心惊胆颤。

  满洲此时入关并不久,汉人经历了清兵入关的多场战乱,多数都有血海深仇,顺治做为皇帝再怎样推进汉化,汉人大多数也不可能在短期内甘心服从,因此推进汉化更不能操之过急。由于国家初立,推进汉化就更需要牢牢控制国家政体、必须掌控得力的军队。顺治却将清王朝最重要的军力支援——蒙古——如此无忌惮地拒之千里,又对满官严加制裁,不但无益于他的政治理想,反倒会动摇清王朝的基础。

  更何况,顺治对汉人并不宽厚,多尔衮所行的恶政,他在亲政后一条也没有革除,在他的统治下,民间汉人并不平静。剃发、圈地和投充三法,顺治做得更绝,远超出多尔衮!

  顺治并不仁义。顺治朝是清朝历代中实行逃人法最严厉的一朝。实行逃人法得到顺治的首肯支持。此外,顺治坚持贯彻残酷的剃发易服政策,即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顺治帝听说郑成功打到南京时,一时惊慌失措,准备逃回满洲,后来被孝庄所阻止。并且顺治及以后的清朝皇帝还是极力卫 护 衣冠制的,礼部尚书陈名夏因为建议“留发复衣冠”而遭到顺治的绞杀。实际上,他更需要满蒙军队的支持。因此做为一个统治者,别说比多尔衮,就是比孝庄,顺治都是远远不合格的。

  总之,这一切看在蒙古后妃们的眼里,冷暖自知。孝庄太后毕竟老道,没有太强烈的反应,但是新任皇后却病倒了。

  董鄂妃与皇帝不同,她明白自己的身份和宫里宫外的所有利害关系。何况,对于婚外情的关系,顺治可以不以为然,董鄂妃却不敢也不能假装没有发生过。因此,面对太后和皇后,她采用了低声下气的姿态,服役奔走如同婢仆,毫无宠妃的模样。平日处理宫务之时,她也从不敢以位尊自恃,对所有的人都礼敬有加,“长者媪呼之,少者姊视之”,甚至劝顺治与其它妃嫔亲近。

  与此同时,她也深知自己所依靠的仅仅是皇帝的宠爱,一但宠衰就不堪设想。因此她也在规劝进谏的同时,竭力地逢迎“至尊”的心意。

  初入宫时,董鄂氏也许还有些得到皇宠的喜悦,有时会象普通的妻子那样,在丈夫无理指责时为自己辩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看到了后宫女子的遭遇,进一步了解了丈夫的性情,她不敢这样做了。在被顺治斥责时,即使自己再有道理,她也强忍委屈向丈夫陪不是。知道顺治为奢侈而废静妃之后,她就克行节俭,“不用金玉”。她本是满人,并不通汉学,更不习禅,但为了迎合顺治,她也诵读四书五经,还勤练书法,而且竟“未久即精”,顺治让她学禅,她也很快就“参究若有所悟”。所有的一切无疑都使这个年青的女人心力交瘁。

  ——顺治知道“爱妃”的心事吗?看来他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自己是皇帝。即使在后来为董鄂氏所写的《行状》中,他仍然写道:“偶有未称旨,朕或加谯让,始犹自明无过;及闻姜后脱簪事,即有宜辩者,但引咎自责而已。”认为董鄂妃之所以不再为自己辩解,完全是因为受了自己的“教诲”,懂得了“姜后脱簪”作自我批评的道理。

  然而,就在董鄂妃努力适应顺治、适应后宫渐见成效的时候,又一件事发生了,这件事最后摧毁了她平安度日的希望。

  顺治十四年的十月七日,董鄂氏皇贵妃为顺治帝生下了皇四子。对于这位皇子的诞生,顺治的表现欣喜若狂,皇帝的表现看在所有人的眼里都只有一个再明白不过的答案:这位连名字都没有的小婴儿,将成为清帝国的皇储。而他一但确定为皇储,皇后被废指日可待。

  就在这个时候,一件事发生了。

  远在皇家南苑过冬的太后忽然生病,诏命所有嫔妃都前往侍疾。董鄂妃虽然刚生孩子,但也一样接到了太后旨意。以贤惠闻名的她自然是一定应召的,而且一去之后,恪于自己是太后所领的正白旗下,她必须“左右趋走,无异女侍”“朝夕奉侍,废寝食”。对于一个正在产褥期的后宫娇弱女子,在寒冬腊月过一个这样的“月子”会有什么后果,不言而喻。

  皇太后的病还没彻底好清,皇四子就在顺治十五年(1658)正月二十四这天,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人世,满打满算也只活了一百零八天。

  董鄂妃本已产后失调养,再加上这样的打击,从此形销骨立、缠绵病榻,虽然顺治对她百般呵护,她也再没有完全康复、再无法生育孩子。(当然顺治并没有为难自己,呵呵。在董鄂妃病倒后,他的夜晚并不寂寞,三年间其它宫妃又为他生下了四子一女)。

  与董鄂妃相对比的,是新皇后压根就没有到南苑去看过自己的姑祖母,事后孝庄也仅仅是以不让她再来慈宁宫做“惩罚”。可以想象,这件事很可能就是孝庄皇太后所使的计策。

  不过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再次反过来推敲:为顺治生育儿女的妃子很多,为什么偏偏是这位董鄂氏皇贵妃遭到这样的算计?

  要知道,为顺治生儿子的妃子中不但有旗人、汉军旗人,甚至还有未入旗的正宗汉人(唐氏,生皇六子奇授)。孝庄是反对儿子快速汉化政策的,但是她为什么不对那位生下皇子的汉女动用手腕呢?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董鄂妃已经代替顺治,成为宫内外所有人不满的对象。

  愤怒的顺治遂将满腔怒火喷向皇后,指责她在太后生病之时“礼节疏阙”,“命停应进中宫笺表”,准备再一次废后。

  董鄂妃立即明白了皇帝的用意,她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一切感到心惊肉跳,立即对皇帝以死相谏,劝阻他的废后之举。

  事实证明董鄂妃是明智的。仅仅过了一个月,皇太后便下令恢复皇后的一切待遇。董鄂妃力阻废后之事,使太后对她改变了看法,有了好感。“爱其贤,如怀环宝”。

  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已经过度透支生命的董鄂妃病逝,时年二十二岁。

  在和母亲连续几年争斗都占上风之后,顺治输了一大仗,然而做为母亲的太后也并没有赢。

  十、顺治之死

  董鄂妃的死给顺治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这个本来就性子冲动的年青人行为日渐疯癫起来。

  顺治追封董鄂妃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停朝五日,下令举国守丧,逼着显贵重臣为她抬棺,下令朝中所有命妇都必须痛哭,否则议罪。顺治还一反他口口声声“参禅慈悲”“力行节俭”的说法,强迫三十名太监及宫中女官为董鄂氏殉葬(太监倒也罢了,清宫女官多数是满蒙八旗中的贵家小姐出身,这事儿造了多大的孽,引起了多大的仇恨,可想而知)。

  董鄂“皇后”丧事过后,为董鄂氏做道场的僧人曾经居住过的两座宫殿也和大量的珍宝一起烧成灰烬,供这位皇后在阴间使用。

  民间传说,顺治帝在董鄂妃死后,誓愿要做和尚。其实他并不仅仅是因为董鄂妃母子的死而感到爱情失落才万念俱灰的,因为董鄂妃之死代表自己这个皇帝终于败在了太后和朝中重臣的手下,恐怕才是背后的真正意义。他剃去了头发,起了个法号叫“行痴”。虽然没有当真出得了家,确也是一具行尸走肉了。

  顺治在最后疯狂一把之后,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董鄂妃逝后四个月,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当新旧两天开始交替的时候,福临崩于紫禁城内的养心殿,还不满二十三周岁。

  人死如灯灭。顺治皇帝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里,用尽法子和母亲斗,然而终于没有胜过命去。当他死后,他对自己生前身后事的安排,也全部被孝庄皇太后改变。虽然独生儿子的早死使做母亲的孝庄“极哀痛”,但是做为一个政治人物,她还有很多事要做。

  据一些记载,顺治囿于自己做少帝时听命于人的遭遇,本来是要让自己已经成年的从兄弟之一继承帝位的——他真有这么远大的政治理想?当年董鄂妃所生的孩子还是个月娃娃,他就要定他为继承人了,那孩子又有什么才干可言,无非是爱屋及乌发了昏。事实上顺治自己也非常无情地承认过,他对自己其它的年幼儿女和妻妾都毫无感情,对他们的一切和生死都无动于衷。

  孝庄皇太后当然不能接受儿子这样的主张,她要让自己的孙子继位,并且派很多人去劝说气息奄奄的儿子。顺治终于点了头。

  皇长子牛钮早死;皇次子福全是董鄂氏宁谧妃所生——他母亲的姓氏注定了他不受祖母的欢迎,何况他还身有残疾;接下来当然就是皇三子玄烨——他的母亲不但是“佟半朝”家族的女儿,他本人还已经从天花中痊愈,再不会患上这可怕的疫症。于是事情就定下来了。七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四大臣辅政。

  在顺治死后,还有一件事反映了孝庄太后与顺治母子成仇的情形。那就是正月初九颁行天下的所谓“遗诏”。这其实是一份假托顺治名义的《罪己诏》。里面一共列出了顺治的十四款“罪状”,从“渐习汉俗”这条孝庄太后最反感的事开始,然后就是不敬祖宗、不孝母亲、对宗室无友爱之道(襄亲王?)、对董鄂皇后丧事过费、信任太监、自恃聪明等等等等,总之,把顺治的一生于公于私都贬得一钱不值,不但将他生前所推行的政见几乎一律否决,还将顺治的为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但是孝庄对儿子不留情面的辱骂是换回了收获的,在董鄂氏葬礼上被顺治侮辱得面无人色的重臣和命妇们,都觉得挽回了面子,对太后感激涕零、也因此对顺治的继承人少了几分恶意。

  除了这道绝不可能出自顺治手笔的遗诏之外,董鄂氏贞妃的殉葬则成为顺治人生悲剧的最后尾声。

  由于顺治在端敬董鄂氏死后曾经一度移爱专宠于她,这个年仅十九岁的女子做为端敬董鄂氏的堂妹,在顺治死后无法面对自己未来可能有的遭遇,走上了自杀从殉的道理。然而即使如此,她也仅仅是被葬入普通妃嫔的墓地,没有因为从殉而得到任何优待。皇宫内外对董鄂氏的迁怒与痛恨程度至此可见一斑。

  说起来这也是顺治造的孽:端敬皇后董鄂氏死后,他借丧事之机侮辱重臣命妇以泄己愤、逼迫女官殉葬、在军费紧缺的情况下大批烧毁珠宝宫殿,使得所有的人都恨透了那个身不由己的可怜女人、并进一步迁怒在了贞妃的身上。——在清朝往后的一百余年间,端敬董鄂是唯一一个再也没有得到过追封的“皇后”,历代清帝和宗室、大臣,从来就没有把她当皇后看过。她辛辛苦苦地在后宫中挣扎求存,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辛酸,都因为顺治为她举行的那场疯狂的丧仪而化为乌有,再也无法得到这个帝国的谅解。

  十一、康熙王朝的太皇太后

  亲情无存的顺治朝终于结束,孝庄带着她七岁的孙子玄烨进入了康熙朝,成为太皇太后。

  康熙朝的清帝国虽然仍旧风云变幻,然而孝庄总算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晚年。前半世一直和亲生儿女没有感情交集的孝庄,也许到这时才开始重新体会到母子祖孙之情,开始反思自己与儿子水火不相容的关系以及儿子的早逝。

  顺治朝的宫闱悲剧,终于没有延续到康熙的宫闱——在康熙的后宫中,没有董鄂氏,也没有博尔济吉特氏。从此,这两个姓氏的女子再也不必在后宫中争个你死我活了。孝庄为孙子选择的皇后再也不是蒙古格格,而是满族勋贵的女儿。

  康熙年间一件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诛鳌拜”。孝庄是否参与了诛鳌拜?在其中起了怎样的做用?从外围很难确定。但是我们可以从康熙第一次大婚,这位太皇太后为孙子做主选择的最初一批后妃中看出端倪:皇后为四辅臣之首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妃子中既有原为鳌拜一党并同属镶黄旗的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又有号称“佟半朝”家族的女儿佟佳氏、甚至还有出身一般的……却偏偏鳌拜本人的女儿落了选,虽然她随后被指给了宗室郡王为福晋,但是丈夫又为皇族远系(禇英后人敬谨郡王兰布)。尽管随后皇家将顺治的女儿嫁给了鳌拜的侄子,但是再怎么说,这样的八杆子亲家,与做皇帝的老丈人相比,实在差得太远。

  这些,应该已经是孝庄在一面继续安抚鳌拜,却又同时分化鳌拜党羽了,是为诛鳌拜所下的一步棋。此后,小后妃们的家人亲眷都纷纷加官晋爵、入朝为官,并因成为皇亲而顺理成章地提拔,后来的宰相纳兰明珠也是其中之一。大婚不久的康熙随后接到了首辅索尼力请皇帝亲政的奏章(做了皇帝的太老丈人,老索终于再不装糊涂了)。遏必隆自女入宫后,也一反紧跟鳌拜的的行径,转而为皇帝笼络人心。

  事实上,在康熙八年(1669)五月十七日这一天,当康熙最终动用善扑营小布库擒拿鳌拜时,外戚们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正是鳌拜非常相信的遏必隆(翊坤宫妃钮祜禄氏之父)将鳌拜诱入武英殿、更是皇后的叔父索额图亲率众侍卫围攻鳌拜的。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当初孝庄竟眼看着四大辅臣中的鳌拜坐大呢?后来又为什么听任鳌拜杀死辅臣之一苏克萨哈?

  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中之一,当然是因为苏克萨哈隶属于正白旗,而另三位辅臣全为两黄旗下。鳌拜的坐大,与身为首辅的索尼对其默许纵容大有关系,以致孝庄太后也无计可施。

  苏克萨哈与鳌拜最大的冲突应属圈地事变。

  但是对于鳌拜挑起的事端,当时首辅索尼采取了默许,遏必隆则公开表态做同盟军,而能中其中取得利益的两黄旗人,也大都被拉拢。清王朝当时的政体并非集权于皇帝一人,皇帝和太后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在各旗势力之间取得平衡点,保障自己的地位,并不能在实际上制约得了他们。

  因此,尽管明知孝庄太后和康熙皇帝反对两黄旗与两白旗互换圈地,但是鳌拜仍然敢于矫诏处死赞同帝后意见的三名重臣——大学士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直隶巡抚王登联。但在索尼和遏必隆的默认下,朝臣竟没有谁为这三人鸣冤,等于公然抹了太后和皇帝的面子。这使得鳌拜势头大劲,很多官员都倒向他的一边,三朝元老鳌拜的势力越发盘根错节。

  索尼和遏必隆直到成为皇帝丈人之后,才算是真正诚心帮太后和小皇帝的忙。但是此时鳌拜已经根深蒂固了。更糟的是索尼后悔也迟了:大婚不久,首辅索尼就死了。虽然临终时他仍然不忘上表请求皇帝亲政,但事实是鳌拜更成了一头大。

  说起来苏克萨哈这人,虽是老狐狸,却屡屡自误。他本来就是鳌拜的对头,与鳌拜遏必隆是怎么也搞不到一起的,倒是索尼老奸巨滑,经常也不忘让他拣点漏子。谁知道在孝庄太后决定册立索尼的孙女为皇后之时,他竟公然表示反对,这不但令孝庄太后非常气恼,更将索尼一系得罪了个彻底。于是在四辅臣中他成了光杆一条。

  索尼去世、康熙亲政,事实上当时的权力还掌握在三辅臣手里。就在这时,苏克萨哈上了一道奏章,要求退休,而且用意很明显,要鳌拜与遏必隆一起退休。鳌拜当然不能容忍。于是他挑出了苏克萨哈奏章中的一句牢骚:“往守先帝陵寝,如线余息,得以生全。”然后以此为借口,命议政王大臣会议论罪。在议罪当日,鳌拜将可能倾向苏克萨哈的大臣全部排除在外,结果当然可想而知:苏克萨哈本人凌迟,全家抄斩。

  由于鳌拜同党已经把持了朝政,康熙虽然强烈反对,这个判决仍然被鳌拜强行执行了。而孝庄在整个事件中,一直都没有正面与鳌拜交锋,更没有力保苏克萨哈。令人颇有些不解。

  可能是鳌拜上次违旨杀三大臣的事情,已经给了她一个警觉。康熙初年的皇权并不集中,实际权力更多都掌握在旗主们手里,在实权并没有抓在手里之前,即使是太后和皇帝,也不能将势力大的臣子怎么样。

  还可能是由于苏克萨哈起家的方式方法令她久已不满——苏克萨哈从前一向逢迎多尔衮,又是白旗身份,却在多尔衮死后立即见风转舵,向顺治告发多尔衮的过失,使多尔衮尸骨无存、子嗣不继。

  无疑地,孝庄因此事对苏克萨哈的所谓忠心十分怀疑。做了辅臣以后的苏克萨哈在政务及立皇后之事上的表现,也使人感觉到,他只是在做政治投机,并不是一个与皇帝太后一条心的人物。在索尼死后,做为努尔哈赤的女婿,他的实力虽弱,名份上却已是首辅,——苏克萨哈权力欲望极大,又是旗主,假若他此时又以退为进,在搞倒鳌拜后抓住更多的权力,焉知他不是下一个更阴狠的角色?

  活着的苏克萨哈虽然对于平衡朝中势力有眼前作用,但他如果死了,长远来看,只怕还是对皇帝更有利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孝庄实在没有力保他的必要。

  当然,也是此时孝庄和康熙在朝中培养的势力都未长成,还不能贸然与鳌拜对抗。

  在苏克萨哈死后,就连鳌拜同出一旗的辅臣遏必隆,都开始对鳌拜心存惊惧,另做打算了。所有对鳌拜专权不满的人、受过鳌拜打击的人,再也没有另外的势力可以依靠,他们都只有一条路可走:迅速地向皇帝太后靠拢。至于遏必隆,他既是皇帝的岳丈之一,当然此时也属于皇帝一系。孝庄和康熙只要最后与鳌拜一搏,就能将权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手里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苏克萨哈之死于皇权大有裨益——假若他不死,他将成为朝中鳌拜以外的另一股势力,世人投靠的选择多了他一个,几时才轮到小皇帝出头呢!

  苏克萨哈死后第三年,鳌拜被擒。权力终于高度集中到了皇帝的手里。

  虽然孝庄没有过多地让史官记下自己在政事中起的作用,但是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十二月之时,孝庄向康熙所说的一席话,仍然显出她在康熙的成长以及理政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安不可忘危,闲暇时仍宜训练武备。诸如在朝诸臣奏事,岂无忠诚入告者,然不肖之类,假公行私,附己者即为引进,忤己者即加罔害,亦或有之。为人君者,务虚公裁断,一准于理,则事无差失矣。”

  孝庄并没有过多参与军事,但在三藩之乱时,当精兵都出发平乱后,蒙古察哈尔亲王布耳尼却趁乱起兵,直攻京师重地。康熙在孝庄的指点下,派出了图海为将,征用起了旗下包衣家奴,居然在两个月后大胜而还。

  ——这同时也侧面证明,两黄旗当年不立博穆博果尔的重要原因:博果尔生母所属的察哈尔蒙古与科尔沁蒙古对清皇帝家的实际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博果尔更是察哈尔汗的异父兄弟!

  十二、留给后人的最后谜题

  康熙对祖母十分孝顺,一应事宜都非常细心。康熙十二年,孝庄病中偶然表现出对自己嫁往巴林的女儿的思念之情,康熙便立即派乾清门侍卫用御车主动将姑母接回皇宫。康熙二十二年,玄烨陪祖母一起去五台山,看见山路难行,怕祖母乘车颠簸,便早早预备好软轿,祖母一有不欲乘车的话,他就立即给换上。

  也许是因为祖母的原因,康熙对几位姓博尔济吉特氏的“母亲”也克尽孝道,顺治的第二位皇后一直活康熙五十六年,她病重时,康熙不顾自己年过花甲身体有病,仍然坚持去看望并跪在床边说:“母后,臣在此!”

  可以想象,在孝庄已去世后康熙仍然对继母如此孝敬,祖母在世时当然更不在话下。孝庄看着娘家的女孩们在饱受儿子的冷落之后,终于能在孙儿这里过上好日子,心情当然是舒畅的。

  在这一朝里,布木布泰经历了辅臣之争、诛鳌拜、三藩之乱等一系列政治风云,一直生活到康熙中叶。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病逝,享年七十五岁。到乾隆年间,她的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孝庄死后,有一件让很多人都不解的事情。那就是她的临终遗言和后事安排。

  孝庄病重时说:“太宗奉安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当于孝陵近地安厝,我心始无憾。”于是康熙便于次年四月将祖母的灵柩安放在顺治孝陵旁的“暂安奉殿”。这一安就是三十八年之久,直到雍正三年十二月,才在当地建起昭西陵,使孝庄正式得以下葬。而且更离奇的是她不但未与丈夫合葬,她的陵墓甚至也在孝陵的风水墙外。仅从这一点来看,她的待遇甚至还不如自己的陪嫁丫环苏墨尔——这位出身贫贱的大丫头虽然仅以嫔礼安葬,却跻身在风水墙内。

  于是,这又成了一个让世人争论不休的题目。很多人认为这正是孝庄曾经下嫁或失身于多尔衮的证明之一。

  究竟是什么原因,众说纷纭,而我们所知道的,只不过是那位从草原走出来的蒙古公主布木布泰,已经在度过七十多年的人生之后,成为昭西陵沉默不语的主人了。

  (现如今流行戏说,不如我也在这里恶搞一把:

  康熙之母佟佳氏,在顺治死后一年左右也去世了,只不过二十来岁,当时康熙不满十岁,晚年时康熙常说他一生最大遗憾,就是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佟佳氏怎么死的?这个值得戏说一把。孝庄皇太后既然能为了权力整死端敬董鄂氏母子、贞妃。那么,为了更好地掌握康熙,让康熙专心只认顺治嫡后为母,整死个把佟佳氏,当然也就不成问题。

  ——好啦,没准儿康熙就是在N年之后发现了这件事儿有疑点,才这么处理孝庄陵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