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秘诀之二:愚民政策




  在皇权社会里,最高统治者需要大批宦官为后宫服务,因为帝王至高无上,占有成百上千的后宫嫔妃,而宦官已经被阉割,绝对不会淫乱宫闱。为了一己之私,最高统治者肆意践踏人权、灭绝人性,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在历代帝王的心目中,与后宫佳丽相比,“天下”具有更大的价值。因为拥有“天下”是他们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的基础,所以他们处心积虑地加强对天下臣民的控制。从夏启“家天下”开始,到西周以后,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把天下的土地、人民都当成专制帝王一个人的“私有财产”,并世代相传。

  因为人是有意识的生物,他们的行为是受到思想支配的,所以,要想让天下臣民俯首帖耳,甘当最高统治者的“顺民”,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丧失犯上作乱的思想。那么,能否像阉割人的生殖器,把他们变成宦官那样,把天下臣民的思想阉割掉呢?这是历代帝王无时无刻不在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他们绞尽脑汁,想出了种种“锦囊妙计”!

  1. 焚书坑儒

  在秦朝统一全国之前,中国境内邦国林立(据说夏朝时有万邦,商代有3000方国,到武王伐纣时仍有800诸侯)。在诸侯割据的情况下,各邦国的统治者互相争斗,时刻都有危机感,他们既要自保,又要夺取别国的领土、财富和人口。因此,各国统治者非常重视人才,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重士”、“养士”成风,思想界非常活跃,他们相互争论、诘难,相互吸收、融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可是,好景不长,自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皇权专制国家之后,消除内部的威胁已经成为历代帝王们的主要任务了。为了让万里江山流传万世,自诩“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时刻都在盘算着如何防止臣民们起来犯上作乱。

  这时,一位关键性的人物出场了。

  李斯,这位来自楚国下蔡的士人、学术大师荀子的高徒,素来对时局和政治走向非常敏感。在全国统一后,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形势的变化和秦始皇的心理变化。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在与博士淳于越辩论“分封问题”时,他竟然“史无前例”地提出:

  “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听了李斯这番高论,秦始皇当然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结果,嬴政一声令下,大秦帝国境内到处点燃了焚书之火,秦朝以前的古典文献除了秦国史书和“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尽皆化为灰烬,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遭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摧残,这就是著名的“焚书”事件。

  为了消除文人对自己的非议,秦始皇又实施了残忍的“坑儒”政策。其实,在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一度对知识分子实施“拉拢政策”:“吾……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结果,这个政策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起到了反作用:一些文人不识时务,居然“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更要命的是,一些文人本性难改,竟然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或为妖言以乱黔首”。表面上,是知识分子的不驯服导致了秦始皇政策的转变。其实,在“焚书”之后,“坑儒”也仅仅是个时间问题了。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坑儒”还不只一次,前一次是在咸阳公开坑杀的,后一次是在骊山陵谷中用欺骗的手段秘密坑杀的。所以,“坑儒”完全是秦始皇有预谋的一个政治事件。

  在秦始皇的高压统治下,一切学术书籍几乎都被焚毁,一切思想流派都被禁绝,“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不过,这并不能改变秦朝二世而亡的命运,因为起来造反的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推翻了秦朝。看来,秦始皇推行的“焚书坑儒”政策成效并不明显,只是一个笨办法,属于“下下之策”。

  其实,“焚书坑儒”既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必然:从秦始皇开始在后宫推行宦官制度,而全国性的思想禁锢也是从秦始皇开始的。“焚书坑儒”可以说是对中国人的第一次思想阉割,它揭开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推行“愚民政策”的大幕。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秦朝灭亡以后,思想界又开始复苏。汉朝初年,实行的是“无为而治”的政策,黄老之学占了上风。当时,在学术上,各家学派相互论辩,一时热闹得很。

  到了汉武帝时,经过卫绾、窦婴、田蚡等人的努力,儒学一步步占据了中国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特别是汉武帝采纳了儒学大师董仲舒的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的统治地位上升到了无法动摇的程度。对此,顾颉刚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结果,秦始皇失败了,汉武帝成功了。”

  打一个比方,就好像对付一头驴子:不是把驴子捆起来,不让它行动,甚至把它杀掉,而是蒙住它的双眼,让它在那里为你拉磨。因为被捆起来的驴子总是要反抗、挣扎,杀掉驴子就不能让它为人类服务了,而拉磨转圈的驴子就活得很“安分”,甚至心甘情愿地被利用。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专门指定一个磨,让知识分子去拉,让他们在那里转圈(就是在儒家思想的框框内转圈圈)。

  所以,这个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使汉代的儒学得到了很大发展,并使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它又极大地限制了人民的思想,使学术自由成为知识分子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中华民族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不过,虽然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的政策,为知识分子画了一个圈圈,但是,如何让他们自觉、自愿地进入这个圈圈,又是一个大问题。当时,汉朝统治者采用“察举”和“征辟”的办法选拔人才,分为孝廉科、茂才科、贤良方正科、明经科、明法科、童子科等等。可是,因为选拔人才的大权掌握在地方官吏手中,而且选拔的标准也不统一,这就给他们提供了徇私舞弊的机会,不少知识分子因为没有门第和靠山,被摒弃于政权之外。至于那些被举荐的“人才”,也实在是让最高统治者失望。当时民间有这样一首歌谣: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后来,在魏晋南北朝时,推行“九品中正制”,将士人按家世和才德分为九品,根据品级来授官,更是违背了公平原则,极大地堵塞了一般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集团的道路,他们愤愤不平,发出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感叹。

  3. 科举考试

  从隋朝开始,又推行科举制度。开科取士,给了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集团的希望,使他们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荣身之路。从此,统治者不仅为知识分子划定了学术的范围,更进一步指明了学术的目的:“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天下知识分子都被阉割了!所以,当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们鱼贯而入时,得意洋洋地发出了“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的感慨!

  在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可以自由报名参加考试,根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此举,不仅使得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也比以前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公平。于是,就出现了“士无贤不肖,耻不以文章达,其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的盛况,甚至有士子累死在科场上也毫无怨言。当时有诗云: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不过,在唐宋时,考试的科目比较多,内容也比较广泛,知识分子可以自由发挥的余地还比较大。例如,唐朝的常科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医举等科。在常科中,明算科考《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海岛》、《孙子》等,道举科考《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医举科考《本草》、《脉经》、《素问》、《伤寒论》等。至于制科,更是五花八门,甚至有“不求闻达科”、“高蹈丘园科”。在宋代,尽管曾对科举考试进行多次改革,科目、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然是诗赋和经义并重,文体也是以比较自由的散文为主。所以,当时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主要被引导到文学方面,中国人的诗词、文章达到了一个高峰。

  4. 八股取士

  在中国历史上,阉割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最为锋利的“利器”莫过于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这一制度,可以说是吸收了秦代“焚书坑儒”、汉代“独尊儒术”、唐代“开科取士”的精髓,在阉割中国人的思想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据《明史》记载,明朝的科举制度是这样的: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一方面,将科举考试的出题范围限制在“四书”、“五经”里,另一方面要求天下士子代圣人立言,采用古代圣贤的口吻和思想,不能越雷池一步,在文体上也必须采用八股文,按照一定的格式和字数答卷,丝毫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既苛酷、繁琐,又等级森严,集中体现了皇权专制体制的全部精神。专制帝王们之所以推行死板的“八股取士”,就是要将天下读书人囚禁在“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的枷锁中,在文字狱的屠刀下瑟瑟发抖,奴化、禁锢他们的思想,使这些社会精英萎缩、沉沦,拜倒在专制皇权的脚下,彻底丧失独立、自主精神。

  其实,对于“八股取士”的危害,许多有识之士早有指责。例如,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大声疾呼:“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心,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在《校邠庐抗议》里,冯桂芬也指出:“明(太)祖以时文取士,其事为孔、孟明理载道之事,其术为唐(太)宗‘英雄入毂’之术,其心为(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心。”

  总之,专制皇权竭力打造一种单一的思想体系,然后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整套人才选拔制度,把天下知识分子都纳入这一制度内,很少有人能够逃脱他们的魔爪!

  对于那些肉体被阉割的人,他们的出路是进宫当太监,为皇帝服务。至于思想被阉割的人,他们的出路在于做官,当臣子,辅佐皇帝治理天下,阉割其他的人。正如太监难以产生性欲的冲动,那些被阉割了思想的人又怎么会产生思想的冲动,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呢?

  在《管锥篇•昭公十八年•愚民说》里,钱钟书先生曾历数历代封建社会统治者推行的愚民政策。几千年来,正是这种思想上的阉割,使天下读书人丧失了活力,思想极大地萎缩,最终导致了全民的愚昧。经过长期的思想阉割,中国人的思想变得异常封闭,对皇权和权力场顶礼膜拜,如同行尸走肉,出现了一个“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

  自由是创新的基础。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明朝前期,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当时,“三保太监”郑和带着永乐皇帝的圣旨,七次远航,先后到过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孟加拉、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的莫桑比克。

  郑和下西洋非但比西方探索新航路早得多,其规模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哥伦布第一次远航时,整个船队只有3艘帆船、100余名水手,船上装的主要是生活用品;而郑和的船队非常庞大,仅第一次远航就“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装载了无数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两相比较,真是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

  可是,这一历史壮举却遭到了思想已经被阉割的朝臣们的强烈反对,他们一致声讨郑和:

  “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万计,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敝政,大臣所当切谏者也!”

  所以,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次跨出国门,向全世界展示它的财富、力量、勇气和智慧。从此以后,它便关起国门来,安心靠吃老本过日子了。在明清时期的五百余年里,中国皇权社会迅速走向腐朽、没落,失去了生机,无务阻挡西方殖民者用大炮来撞开国门,只能任其羞辱和欺凌!

  而西欧则不同,地理大发现以后,新兴的资产阶级如鱼得水,欣喜若狂,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使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大批殖民者涌向海外,实行侵略、殖民,在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大肆掠夺,无数黄金、白银源源不断被地运往欧洲,使原本落后、分散、贫穷的欧洲迅速崛起,古老的中华帝国则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传到欧洲,反倒使欧洲各国强大起来。特别是,他们利用中国的火药技术造出威力巨大的大炮、机枪,乘着战舰,飘洋过海,来到东方,对古老的中国进行一次又一次武装侵略。这时,西方的新兴资产阶级就像一个身强力壮又手执枪炮的年轻人,而经过思想的阉割,中国封建王朝已经变成一个身体虚弱、步履蹒跚的老头儿,手里只有原始的大刀、长矛,简直不堪一击,除了遭受侮辱、瓜分之外,还有能力反抗吗?

  可见,在皇权国家体制下,历代王朝推行“愚民政策”,对知识分子的思想进行一次又一次阉割,最终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愚昧和中华文明发展的相对停滞落后。不过,对于那些“言必称三代”、迷信“祖宗之法”、梦想“传之万代”的帝王们,这种愚昧、停滞和落后又算得了什么?

  这既是中国皇权社会的悲哀,也是中国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