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替罪羊”:上官仪之死




  上官仪(约605~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人。早年,他就才华横溢,精通佛教经典,兼涉经史,文章(特别是诗词)写得好。贞观初年,他考中进士,出任弘文馆直学士,升秘书郎、起居郎。高宗即位后,上官仪改任秘书少监,不久当上了宰相(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

  当时,软弱无能的高宗李治突然害了一场大病,整天头晕眼花,有时连眼睛都睁不开,实在是无法处理那些奏章,而皇后武则天很能干,又懂得一些文墨,高宗对她非常宠爱,便命她代为处理朝政。

  武则天“一朝权在手”,就志得意满,逐渐不把高宗放在眼里,连高宗想干什么,都得她点头才行。时间一长,高宗就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太“窝囊”,对武则天很是不满。

  麟德元年(664年)的一天,唐高宗忽然和武则天闹矛盾了,两个人吵了个面红耳赤。在一怒之下,高宗把宰相上官仪找来,向他“诉苦”!皇帝竟然要找宰相诉苦,告大老婆的状,真是古今罕见!

  对于武则天的飞扬跋扈,上官仪早就看不惯,所以他就建议说:“陛下,既然您嫌皇后太专断,不如就把她废了。”高宗这个人向来没有主见,觉得有几分道理:“那好,你就代我起草一份诏书吧!”

  这些话,都被旁边的两个小太监听见了,他们都是武则天的心腹,急忙飞报武则天。

  上官仪毕竟是一个文人,他不懂得“兵贵神速”的道理,没能把握住这个有利的时机把武后废掉,而是把心思都放在起草诏书上,想构思出一篇“大文章”来,好青史留名。真是愚蠢啊!上官仪也不想一想:一旦废后失败,他就要第一个遭受杀身之祸。

  结果,这份诏书还没有起草出来,武则天就“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卷起了一股令人胆寒的阴风。她站在龙书案前,一步步逼近李治,追问:“陛下,你为什么要废掉我?十几年来,我为你生儿育女;在你生病期间,又是我辛辛苦苦地为你打理朝政,我究竟哪里得罪你了?为什么要把我们母子几个赶出皇宫?”

  对武则天,李治素来是又爱又怕。现在,一听这话,他已经是浑身颤抖,急忙辩解:“不,不,这不是朕的意思!”

  见他“服软”了,武则天还是不依不饶,又“得寸进尺”地追问:“既然不是圣上的意思,又是谁的意思?”这时,“窝囊废”李治竟然用手指着站立在一旁的上官仪说:“是他,是他劝朕这样做的!”

  在“母老虎”武则天面前,懦弱无能的李治吓破了胆,竟然不敢承担“废后”的责任,就将上官仪作为一只“替罪羊”抛了出来。武则天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处死上官仪。

  从此,高宗只要上朝,武则天就坐在一旁监视,朝廷里不论大事、小事,都得她点头才能算数!

  唉,不知道高宗李治是不是男子汉,竟然在武则天这个“母夜叉”面前当起了“缩头乌龟”。这可把无辜的上官仪给害惨了,最后他也只能听任武则天的宰割!看来,上官仪还是命不好,生在不讲理的皇权专制时代,既然高宗李治不肯承担责任,也就只能由他这个宰相来品尝“替罪羊”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