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消除一切隐患




  先下手为强

  在对局中难免会有疏漏,留下影响自身安全的隐患。对这些隐患要主动清除,不要等对手来攻。

  仁宗明道二年(1033),宋仁宗开始亲自执政。他首先要摆脱皇太后执政的影子,就和吕夷简商定把从前刘太后任用的大臣都给罢免了。这时郭后说:“罢了这么多人,怎么单留一个吕夷简,其实他也很会依附太后,不过仗着人乖巧、会应变,让自己躲了个干净!”仁宗略一思忖,又觉此话不假,第二天就罢了吕夷简的相位。

  不料,仁宗与郭后的谈话却让阎文应听到了。阎文应平素与吕夷简的关系可是非同寻常,依他的逻辑推理,既然这会儿罢了吕夷简,那么下一个遭殃的就是他阎文应了。他一下子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贼眉鼠眼地注视着动静。这么提心吊胆地过了几天,阎文应眼珠又转了转,想这一切都是因为郭皇后多嘴,倘若设计把皇后废了,自己不就平安无事、前程似锦了吗?这时仁宗又鬼使神差地复了吕夷简的相。阎文应赶快把郭后的话告诉了吕夷简,吕夷简恨得咬牙切齿,二人于是想办法要废掉皇后以自保。

  偏是老天爷不长眼,但凡有小人动了心计,它都会赐一机遇。可巧,宋仁宗又选了尚、杨两个美人入宫,仁宗立刻“眼前只见新人笑”了,天天泡在美人身边,朝政呀、文武百官呀、甚至郭皇后都统统被扔到脑后。郭皇后又气又恼,就让宫娥、太监领路来到尚、杨两个美人的住处。远远就听见宫门内鼓乐悠扬,笑声不断,郭皇后走进门,见仁宗正坐在几案之后,两只手各抱着一个美人。她强压怒火,说:“臣妾听说陛下在此,所以前来拜见,并无他事,只是想斗胆进言,望陛下自有分寸,不要冷落正事。”

  吾乡有某生者,中年无子。谋置簉室,乃买舟渡江,赴通州一带访购。某生既惜小费,又欲速成。会有客来,言一乡民愿鬻其女。导往观之,其色甚美。问其价,则甚廉,但须以花轿迎娶。某生大喜,亟与定议。届期以花轿迎至舟中。女家有二媪来扶女出轿登床,衣裙楚楚,红帕障首。某生但觉其秾纤合度而已。然二媪方伴坐床上,不能遽前揭帕。某生犒舆夫等既毕,二媪亦既辞去,某生步至床前,见新人端坐不动,私念此女羞畏而矜持也,乃以手微撼之,仍不动。遽揭其帕,则一泥像甚为端丽。某生懊闷已极,欲追媒媪理论而不得。

  仁宗面有愧色,尚未说话,那位尚美人却与杨美人嘀咕一句:“不知是真劝陛下自有分寸,不要冷落正事,还是说不要冷落她自个儿啊。”二人说罢,吃吃地低笑。郭后听了这话再也忍不住,扬手给尚美人一巴掌,这下可乐了阎文应,他忙让仁宗看美人颈上的指痕,仁宗心疼得心都要碎了。阎文应又乘机挑拨,仁宗听了阎文应的话,不加思忖,立刻传旨以郭后无子嗣为名废之,降为静妃。

  郭皇后一废,宋仁宗就心无旁念地昼夜与尚、杨两美人厮混。上朝神情恍惚,致使政事荒废。杨太后闻之大怒,逼着尚美人出家作了道士,把杨美人安置到一个秘密的宅第。

  不到一年,宫中走了三个人,仁宗顿感一片寂寥,他越想越后悔,立刻想复立郭氏为皇后。阎文应听说此意,吓得差点从台阶上掉下去,他当然明白如果不是自己从中“美言”,郭皇后根本不会被废。如果复了郭氏为后,自己的伎俩就会真相大白,那时以郭后的性格岂能饶了自己,仁宗皇帝又怎能饶了自己呢?他想到如果郭后在这个世上多待一日,自己的处境就危险一日,看来废了她皇后的位子还不是最好的方法,不如……他狡猾的眼里射出一道阴险的光!

  恰好郭氏染了风寒,感冒了。仁宗一听,十分着急,让阎文应传太医诊视。阎文应的机会终于来到了,他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亲自去太医馆找一个平素熟识的太医,这个家伙医道不怎么样,但因为贿赂过阎文应混进了太医院。阎文应把太医带进自己的住处,重申了自己当年对他的恩情,这个家伙赶快表示有朝一日会涌泉相报。阎文应便把欲害郭后的事说了出来,这家伙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下,连说“不敢”。

  阎文应把脸一沉,说:“不敢?让你离开太医馆谋生路你就敢了吗?老奴侍候皇上这么多年,见的人多了,像你这般不识抬举的实是少见!今天你如果不同意,那么就别怪姓阎的翻脸不认人啦。你要是同意,今后老奴还会保你一程。这里有一些银子,待会我就派人送到府上孝敬孝敬老夫人!”太医被他一软一硬恐吓得不知所云,就跟他去了瑶华宫。又过了几天,阎文应向仁亲禀告;“郭静妃已经暴崩!”

  一个小小的阎文应是斗不过皇后的,甚至是必败无疑,可是,他抢先动手了,终于把命保住了。

  彻底清除把柄

  在斗局的征途上,各种惊险场景层出不穷,参与者往往面临着陷害、检举、迫害等陷阱。在这时候,要保全自己,首要做法就是彻底消灭一切把柄。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无小辫可抓,才能摆脱陷阱,化险为夷。

  和珅在朝为官,难免要遭遇险情。有几次险些翻船,皆因他机智处理,消灭一切把柄,才对付过去。御史曹锡宝写奏章参劾和珅的管家刘全,说他建造的府第是深宅大院,早已超出了其应有的住房规格,平时出行的穿戴及所用车舆也超出限制,想借此来扳倒和珅。消息被吴省钦得知后,他及时通报了和珅。

  和珅急忙命人传见刘全,把御史曹锡宝参奏他的事告诉他,然后命他火速回去,迅速拆掉逾制房屋,烧掉超过规格的车舆,把不该穿戴的东西统统销毁,不留一丝痕迹。等到曹锡宝面见乾隆,呈递奏折的时候,刘全家中一切逾制的东西已经荡然无存了。

  乾隆接奏,立刻召见满朝文武,质问和珅。和珅说道:“启奏皇上,奴才蒙皇上器重,官至宰辅,焉能不知自重,臣对家中人等也一向严加管束,深恐有负皇上深恩,今御史曹锡宝弹劾刘全,臣也不敢庇护,臣多年跟随皇上身边,手下人等趁臣不知,做了些不轨之事也有可能,可命人即刻拘捕刘全,严加审问,倘若如曹御史所言,臣定当领罪。”和珅的这一番言辞,有理有据,说得乾隆心中的怒气已然消掉了大半。

  乾隆命步军统领锦图恩、都察院大学士梁国治同曹锡宝一起至刘全家查验。和珅已经命刘全将一切安排妥当,当然查不出什么来。调查的结果报告给乾隆,乾隆又召见曹锡宝,斥责他无真凭实据,却凭空捏造,弹劾刘全是假,借机打击和珅是真,完全是公报私仇,图谋报复。最后乾隆颁下手谕:“朕平日用人听政,不肯存逆作不信之见,今御史曹锡宝以书生迂见,据一时无根之谈,托为正言,断不许有此事,姑且宽其刑罚,革职留任。”

  和珅一生为官,仕途中屡屡遇险,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若不是他沉着冷静地小心应对,恐怕早就身首异处了。

  再看三国时的一个例子。

  曹操的儿子曹植,喜欢杨修的才能,常常邀请他到家里谈论逸闻趣事,整夜都不休息。曹操和众位大臣商议,想立曹植为太子。曹丕听说了,就密请朝歌长吴质到他府中商量对策。又怕被人发觉,就让吴质藏在一个大筐里,上面放些布匹,别人问起,就说是布匹,用马车把吴质拉进了曹丕府中。

  正好杨修看见了吴质从筐里爬出来。他和曹植是好朋友,当然希望曹植能当太子,于是,就跑去向曹操告密。曹操派人在曹丕府前检查,曹丕慌忙告诉了吴质。吴质说:“不用担心,明天用大筐装上布匹拉到府里来,迷惑一下他们。”第二天,曹丕就派人按吴质所说的话去做了。

  曹操派的人检查了几次,发现全是布匹,就回去把情况报告了曹操。曹操怀疑杨修陷害曹丕,对他十分厌恶。

  当对手抓住你的把柄企图大做文章时,你一定不要慌,要及时彻底地消除把柄,洗净自己,同时给对方狠狠的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