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局之训 分析历史上的败局




  很多风光一时的人物,最终却落得一败涂地。总结历史上的败局,也会有很多收获。明代首辅张居正位高权重,万历新政曾经搞得轰轰烈烈,最后却失败了,败就败在没有谋深计远,只想到自己活着的情况,过于迷信自己的力量,对身后事缺少安排,最终导致改革没有了生命力。李自成一生都在战场上驰骋,他的胸襟却如此狭小。有趣的是,他和崇祯皇帝一样,也是一个妒才嫉能的人。其实,这一点正是他的致命伤。他杀李岩,与崇祯杀袁崇焕异曲同工。

  谨防祸起萧墙

  做局者是要去进攻别人,谋算对手的,做局也是一种对外扩张的行为。但是,有趣的是,导致失败的原因却往往是在内部,正所谓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而要战胜敌人,也往往可以利用对手的祸起萧墙,从内部攻破他。

  明代的一场夺权战争,就同时从正面和反面说明了这一点。在燕王朱棣起兵造反之际,朝廷上乱成一片。这时,大臣方孝孺向建文帝出主意,要反间燕王父子,从而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反间计,能否见效呢?

  于是,建文帝派使臣密至北平,赐燕世子朱高炽御笔亲诏,“会归朝廷,许以王燕”。朱高炽知道自己身边有耳目,自然马上派人捆绑了建文帝使臣,连同未启封的诏书送至朱棣营中。反间计失败了!为什么呢?因为朱棣防得好,四处安插耳目,不给部下私人空间。于是,自然就不会祸起萧墙了。

  但是,反过来的是,燕王朱棣却在建文帝的宫禁之中制造了麻烦,造成萧墙之祸。1401年,建文帝又募兵五十万,准备与燕王朱棣决战。这时候,燕王朱棣已经起兵三年了,虽然多次取胜,“但所得土地仅永平、大宁、保定,旋得旋弃,战死者甚众”。明军虽屡遭挫败,但“分布频盛,时时告捷”,又是得道多助的正规军,名正言顺,从整体形势讲朱棣并没有任何优势。如果战事一拖再拖,燕兵疲敝,人心离散,没准就会杀出几个军将剁砍朱棣父子人头以取富贵的事。

  没想到,最最紧要的关头,建文帝宫内的太监帮了朱棣天大的忙。“帝御内臣甚严,皆怨望”。建文帝禀承皇祖朱元璋旨意,严防太监干政,只当他们是供洒扫的奴仆而已。同时,建文帝又严惩冒皇帝名义出外勒索的宦官头目,使得他们心中充满怨毒,纷纷派人到朱棣处示好,告之“金陵空虚”,建议燕军“乘间疾进”。朱棣决计直趋金陵,准备与建文帝在临江决战,拼个鱼死网破。建文四年(1402)初,朱棣提兵出北平。燕军士气高昂,先在藁城破明兵,斩首四千,紧接着又破衡水、下东阿、陷沛县,并在邹县以十二骑大破明军运粮部队,兵锋直指徐州。徐州明兵破胆,龟缩城内不敢应战。燕军绕过徐州,径趋宿州。建文帝的萧墙内患奠定了败亡的基础。

  无独有偶,著名的鸿门宴也从一个很独特的角度说明了这一道理。在项羽与刘邦的这场对局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一个人,那就是项伯。这个人身为项羽的叔父,胳膊肘却总向外拐。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内奸。而导致项羽失败的原因,这个人的背叛是罪不可赦的。但是,头脑相对简单而又重情谊的项羽不仅没有除去内奸,反而继续重用,这就简直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要对外,首先要治内。否则,自己的阵营就不稳。试想,只要有一两个内奸,就足以使整个局功亏一篑。历史上很多失败的案例,都以沉痛的教训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做局者一定要纯洁自己的队伍,杜绝祸起萧墙的可能性。

  不可沽名学霸王

  把到手的胜利丢掉了,这无疑是非常愚蠢的。但是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却层出不穷。比如,有的做局者就犯下了放虎归山的错误,拉开了败局的前幕。

  明朝的建文帝即位后,已觉察到燕王朱棣的举动不寻常,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提防朱棣。首先,建文帝以防备北边蒙古为名,派武将守开平,并下令调征燕王所属卫兵出塞。其次,派工部侍郎张芮为北平左右政使,任谢贵为都指挥使,随时就地侦伺这位王爷的动静。同时,朱棣的大舅子徐辉祖(功臣徐达之子)常常把从妹妹那里打听来的燕王信息密禀于建文帝,大见信用,被加封为太子太傅,与李景隆一起统管军队,随时准备发动图燕之举。

  建文元年(1399)春天,燕王派长史葛诚入京奏事,其实也是到朝廷探听口风,打探虚实。建文帝推诚相待,向葛诚询问燕王的情况。葛长史是老实人,又是皇帝垂问,便把燕藩平素的不轨之事一一禀报,建文帝既喜且忧,遣葛诚回北平,密使其为内应。朱棣多疑,殆似其父,葛诚回来后,他“察其色异,心疑之”。

  三月份,燕王依礼入觐新君,“行皇道入,登陛不拜”。大庭广众之下,朱棣愤然抗然,显然不仅老奸巨猾,而且还气势凌人。当时就有监察御史奏劾其“不敬”,建文帝仁厚,表示“至亲勿问”。

  户部侍郎卓敬再次密奏:“燕王智虑绝人,酷类先帝。夫北平者,金、元所由兴也,宜徙封南昌以绝祸本。”建文帝览奏后变色,“袖之”,不置可否。转天,他亲自召见卓敬,问:“燕王骨肉至亲,何得及此?”卓敬出言不凡,说:“隋文帝、杨广两人难道不是亲父子吗?”建文帝默然良久,仍旧下不了决心,只是摆之手说了声“爱卿不要再讲了”,示意卓敬退下。

  四月,燕王朱棣归国。真所谓“天予不取,必受其咎”!在南京如果想处置燕王朱棣,两狱卒力耳,随便安个什么罪名,先抓起来再说。可惜建文帝太过柔仁,也不知一直出主意削藩的齐泰和黄子澄等人干什么去了,关键时刻不力劝建文帝下手,放虎归山,养虎反噬,悔之无及。

  当然,建文帝也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派都御史景清为北平布政司参议,又诏派宋忠率三万兵屯守开平,以备边为名,敕令燕府精兵护卫皆隶属宋忠。同时,还密诏张芮、谢贵严备燕王的一举一动。朱棣归国后,马上托疾不出。不久,对外又称病危,以此迷惑朝廷。

  五月,太祖朱元璋小祥忌日,依照礼制诸侯王皆应亲临陵墓致祭。朱棣自称病笃,派其世子朱高炽及另外两个儿子朱高煦、朱高燧入京。当时有参谋劝他不要把几个儿子都派入京师参加祭礼。燕王朱棣一语道破心机:“令朝廷勿疑也。”燕世子朱高炽等三兄弟入京,兵部尚书齐泰就劝建文帝把三个人都一并软禁起来。又是黄子澄表示异议:“不可。疑而备之,殆也。不如遣还。”

  秀才议事,思前想后,终无成者。本来,朱棣派三个儿子入京后不久,便忽然生悔,生怕三个小子被他们当皇帝的堂兄弟一网打尽。看见三个人根毛未动、全须全尾无恙返回,朱棣喜出望外,大叫“吾父子复得相聚,天赞我也”!

  建文帝放朱棣回北平,一错;又纵放燕王世子朱高炽等人归国,使朱棣起兵更无顾忌,二错;特别是放走了强悍敢战的朱高煦,三错。日后,朱棣之兵锋最锐者,关键时刻加最后一把力者,当属这位朱高煦。彼时,建文帝大叹“吾悔不用辉祖之言”!可是,为时已晚了。

  放虎归山就是养虎为患,做局者或者出于心软,或者是轻信,将落网的敌人又放回去了。这不是自取灭亡又是什么呢?敌人毕竟是敌人,老虎毕竟是老虎,是老虎就要吃人,是敌人总要伤害你。好不容易挟持了敌人,可以加以要挟,却放回去了,这绝不会引起敌人的感念而放下屠刀,而往往使对手又有了举起屠刀的机会,所以,放虎归山就是养虎为患,是万万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