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州盐池




  中国古代北方池盐的生产曾在社会经济与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北宋时期,池盐的财利,甚至达到了天下赋税收入的一半,成为国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本则笔记记述解州池盐生产的情况。其中最具有科学价值的是使用淡水稀释盐卤制盐的记载。文中说:“大卤之水,不得甘泉和之,不能成盐。”从现代化学分析来看,盐卤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氯化钠(NaCl)、硫酸钠(Na2SO4)、硫酸镁(MgSO4)。盐卤浓度高,它们就容易结成坚硬的“硝板”,凝结在盐卤表面上,使盐卤不能结晶。用淡水将盐卤稀释,可以带走一部分杂质,并能阻止硝板的凝结,从而获得优质的颗盐。

  在笔记中沈括还记述了当时的盐民与危害盐池的洪水作抗争的情形。浊水渗入盐卤,就会淤积盐卤矿脉,致使盐卤不能浸出。为了保护盐池的生产,人们修渠筑堤来防备它。

  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四山之水”句】解州盐池的产生,是由于地质新生代时期中条山发生大面积的地层升降运动,使山麓造成断裂,形成了狭长的陷落地带,而盐池就位于陷落地带的最低处。,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卤色正赤】卤水颜色呈现红色,据化学分析,可能是盐卤中含有机物形成的。,在版泉【版泉】在硝板上开凿一个坑洞,使卤水汇集,便于提取。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唯中间有一泉,乃是甘泉【甘泉】淡水泉,水微咸,可供饮用,凡晒盐都要先引这种淡水入田垄,然后再渗入卤水。,得此水然后可以聚。又其北有尧梢水,亦谓之巫咸河。大卤之水,不得甘泉和之,不能成盐。唯巫咸水入,则盐不复结,故人谓之“无咸河”,为盐泽之患。筑大堤以防之,甚于备寇盗。原其理,盖巫咸乃浊水,入卤中则淤淀卤脉【卤脉】盐卤矿脉。解州盐池底部是很厚的黑灰色淤泥盐层,称为黑河,它是卤水中盐分的主要来源。,盐遂不成,非有他异也。

  【译文】

  解州盐池方圆一百二十里。久雨后,四面山上的水都流注到池里,但池水从未漫出过;天大旱时,也没有干涸过。卤水是红色的,集聚在版泉的下边,当地俗称为“蚩尤血”。唯独盐池中间有一眼泉水,却是淡水,有了这水,然后可以使盐卤结晶。另外,盐池北面有尧梢水,也叫做巫咸河。盐池的卤水,没有甘泉水渗和,就不能生成食盐。唯有巫咸水流入,盐卤就不再结晶,所以人们称它为“无咸河”,是盐池的祸患。人们修筑起大堤来防备它,其用心程度超过防备盗贼。推究它的道理,大概巫咸河水本是浊水,流入大卤中就会淤淀堵塞盐卤矿脉,便不能产盐了,没有其他特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