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皓的《木经》




  在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无数的能工巧匠,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无比辉煌灿烂的中华建筑艺术。本则笔记记载的喻皓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喻皓是五代末宋初的一位卓越木工匠人,他擅长修建高大的殿堂房舍。笔记中记载说,他把房屋结构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按照尺寸比例来安排构件,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协调。这种房屋设计,无论从实用方面,还是从审美角度来看,都不失为最佳方案。

  喻皓还精于修造多层木塔。他曾经设计修建了开封开宝寺塔。施工时,他特意让木塔略向西北倾斜,并预言在一百年内塔就可以被风吹正(见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这一成就反映了喻皓精湛的建筑技艺。

  然而在传统正史中,即使是喻皓这样的能人也不能占有一隅之地。沈括的《笔谈》记录了他的事迹(此外,本书《梵天寺木塔》条也有关于他的记载),为我国建筑科技史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史料。

  营舍之法,谓之《木经》【木经】宋代论述修建房舍法式的一本书,共三卷,匠人喻皓编著,现已失传。,或云喻皓所撰。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凡梁长几何,则配极【极】屋顶最高部位的正梁。这里指屋脊的高度。几何,以为榱【榱】房顶架在梁上铺瓦的椽子。榱,音cuī。等。如梁长八尺,配极三尺五寸,则厅堂法也,此谓之上分。楹【楹】厅堂前面的柱子。楹,音yínɡ。若干尺,则配堂基若干尺,以为榱等。若楹一丈一尺,则阶基四尺五寸之类,以至承拱、榱桷【承栱、榱桷】承拱,即斗拱,立柱与横梁之间承受重量的横木,它往往做成向两边挑出的斗形或弓形。榱桷,指椽子。桷,音jué。,皆有定法,谓之中分。阶级有峻、平、慢三等,宫中则以御辇【御辇】古代宫廷中皇帝乘坐的推车。这里指十二人抬的大轿。辇,音niǎn。为法:凡自下而登,前竿垂尽臂,后竿展尽臂,为峻道(荷辇十二人:前二人曰前竿,次二人曰前绦【前绦 】指在御轿前第二排抬轿的人。与他们相对应,轿后第二排抬轿的人叫后绦。绦,音tāo,丝织的带子。,又次曰前胁【前胁】指在御轿前第三排抬轿的人。与他们相对应,轿后第三排抬轿的人叫后胁。胁,音xié,人体腋下至肋骨尽处的部位。;后二人曰后胁,又后曰后绦,末后曰后竿。辇前队长一人,曰传倡;后一人,曰报赛)。前竿平肘,后竿平肩,为慢道。前竿垂手,后竿平肩,为平道。此之为下分。其书三卷。近岁土木之工,益为严善,旧《木经》多不用,未有人重为之,亦良工之一业也。

  【译文】

  讲营造房屋方法的书,叫作《木经》,有人说是喻皓编著的。大凡房屋都有三个部分:从梁以上为上分,地面以上为中分,台阶为下分。一般梁长多少,屋脊就相应地造多高,以此制成相当的椽子。比如梁长八尺,屋脊的高度应是三尺五寸,这就是修造厅堂的法则,这叫作上分。楹柱高若干尺,那么相应的殿堂基础就高若干尺,以此制成相当的椽子。假如楹柱高一丈一尺,那么台阶基础一类就高四尺五寸,以及斗拱、椽子都有一定的法则,这叫作中分。台阶的坡度有峻、平、慢三种,皇宫中则是按照皇帝的御轿作为法则的:凡是从下面登上台阶,前竿垂下胳臂抬,后竿举起胳臂抬,这是峻道(抬御轿的共十二人,前面的两人叫前竿,其次的两人叫前绦,又次的两人叫前胁,后面的两人叫后胁,又后面的两人叫后绦,最后两人叫后竿。御轿前有队长一人,叫传唱;后面有一人,叫报赛)。前竿平着胳膊肘抬,后竿平肩抬,这是慢道。前竿垂着手抬,后竿平肩抬,这是平道。这叫作下分。这本书有三卷。近年来的土木工程,更加严密完善,旧的《木经》大部分已经不适用了,还没有人重新编著,这也是高明的匠师应做的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