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擒盗贼




  本则笔记记述陈述古智擒盗贼的故事。在还不能确定何人为盗贼的时候,陈述古把嫌疑犯拘禁在大殿内,让他们去摸一个置放在帷幕中的大钟。罪犯由于作贼心虚,始终不敢去摸钟,由此就辨别出了真正的罪犯。应该说,陈述古是一位深通罪犯心理的官吏。他巧妙地利用罪犯的恐惧心理,制造一种神秘的环境而迫使罪犯自我暴露。这是一次断案成功的范例,而文中所描写的神奇情节也常为后代小说当作素材而采用。例如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著的《聊斋志异》中有名的《胭脂》故事,其中的破案方式就与之颇为相似。

  陈述古【陈述古】陈襄(公元1017—1080年),字述古,宋代侯官(今福建闽侯)人,曾以枢密直学士判尚书都省。密直【密直】即枢密直学士,宋代官名。知建州【建州】治所在今福建建瓯,辖境包括今福建瓯、建阳、浦城等地区。浦城县日,有人失物,捕得莫知的【的】确切,真正。为盗者。述古乃绐【绐】欺骗。绐,音dài。之曰:“某庙有一钟,能辨盗至灵。”使人迎置后阁祠之,引群囚立钟前,自陈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者摸之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祷钟甚肃,祭讫,以帷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出乃验其手,皆有墨,唯有一囚无墨,讯之,遂承为盗,盖恐钟有声不敢摸也。此亦古之法,出于小说。

  【译文】

  枢密直学士陈述古担任建州浦城县令时,有人家被偷了东西,捕得一些嫌疑犯,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盗贼。于是陈述古骗他们说:“某庙里有一座大钟能辨认盗贼,非常灵验。”派人把钟抬来安放在后面的楼阁里加以祭祀,带这群囚犯站立于钟前,告诉他们说:“不是盗贼,摸它就不会发声,如果是盗贼,摸它就有声音。”陈述古率领县衙官吏十分庄重地向钟祈祷,祭祀完毕后,用帷幕把钟围起来。又暗中叫人用墨水涂抹大钟,过了很久,才领着犯人让他们依次伸手到帷幕中去摸钟,出来再查验他们的手,所有人的手都有墨迹,只有一个犯人没有墨痕。经过审讯,他承认了自己是盗贼,因为害怕钟有声音,所以不敢摸它。这也是古代的破案方法,出自小说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