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州军校




  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军心士气,面临强敌,尤其需要沉着镇定,方能取胜。本则笔记记述的老军校之事也证实了这一道理。这是发生在北宋中期延州战役中的一个真实故事。当战争危急之际,军心浮动,连主帅也忧形于色,这位老军校却挺身而出,断言城不会被攻破,并甘愿承担城池陷落的处分。老军校的话确实起到了安定军心的作用。文章结尾,他却以意想不到的话语道出了真情:“若城果陷,何暇杀我邪!聊欲安众心耳。”原来他并非料事如神的人。这种类似喜剧的情节,令人读之不禁掩卷而笑,同时又为他的胆略机智所折服。

  宝元元年,党项围延安七日,邻于危者数矣。范侍郎雍【范侍郎雍】侍郎:宋代官名。范雍:宋代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字伯纯,曾于时道二年(公元1033年)知陕州,受镇武军节度使镇守延安。为帅,忧形于色。有老军校【军校】古代军队中任低级军职的军官。出,自言曰:“某边人,遭围城者数次,其势有近于今日者。虏人不善攻,卒不能拔。今日万万无虞,某可以保任。若有不测,某甘斩首。”范嘉其言壮人心,亦为之小安。事平,此校大蒙赏拔,言知兵善料敌者首称之。或谓之曰:“汝敢肆妄言,万一不验,须伏法。”校笑曰:“君未之思也。若城果陷,何暇杀我邪!聊欲安众心耳。”

  【译文】

  宝元元年,党项军队围困延州七天,多次濒于危急。侍郎范雍担任延州主帅,忧虑万分。有一个老军校出来,自称说:“我是边地人,遭遇围城多次,那时有和今天很相似的形势。胡虏之人不善于攻城,最后攻占失败。今日之事绝对没有危险,我可以承担责任。如果有不测之事,我甘愿被斩首。”范雍赞赏他的话能激励人心,也因此稍微安定。战事平息后,这个军校大受奖赏提拔,说他是知晓军事善于预测敌情的首推人选。有人问他道:“你竟敢随意乱说,万一不应验,你要伏法被斩的。”军校笑着说:“你没有想过这件事。倘若城果然被攻陷,哪有时间来杀我呢!我姑且用这些话安定人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