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高一尺:墓主的防盗手段




  《晋书·琳传》里就记述了这样一段君臣对话:“帝问琳曰:汉陵中物,何乃多耶·琳对曰: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国家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都用于为帝王造墓,其埋入地下的财富之多可见一斑。

  高贵的墓主们清楚,那些陪伴他们的价值连城的国宝,从入土之日起就注定会引盗贼来光顾。因此,对墓葬的防盗措施可谓绞尽脑汁:设置疑冢、虚墓,布下迷惑阵;石椁铁壁,力求坚固;多层巨石,严密封堵;暗设机弩、毒烟、伏火,致来犯的盗墓者死于墓门之外……盗墓与防盗,犹如一对矛与盾。针对历史上狂飙迭起的盗掘古墓之风,历代统治阶级都曾经采取过各种措施严加防范。

  总结历代陵墓防盗措施,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人文手段和技术手段。

  人文手段

  主要包括道德宣传、立法禁止和守陵护墓。

  例如,唐王朝规定,凡有大赦令,其中十恶忤逆和开发坟墓等均不得包括在赦内。《唐律疏议》中,对发冢之罪专门定有刑名条令,按照发掘破坏程度定罪刑之轻重,轻者处以徒刑,重者处以绞刑,甚至“毁人碑碣及石兽者”,也要判处一年徒刑。

  明代对陵寝的保卫,采取了严密的制度和措施。《大明律》中规定,凡盗掘陵墓者,一律以谋反罪论处,不论首犯从犯,统统处以“凌迟”的极刑;凡是盗窃陆墓的祭器帷帐、玉帛牲牢馔具者,一律斩首示众;如果胆敢盗伐陵区内的树木,不仅本人要被斩首,连家属也要发配边疆充军。

  为了加强陵墓的守卫力量,明代还专门设有神宫监军,负责陵寝的保卫,下面分设各类专职警卫部队巡山军、巡逻军、御马监军、御女军、朝房看料军、金钱山军和悼陵军等,共有甲士6024名。此外诸陵还各设有一卫,在陵寝附近负责警戒任务。在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00年),还另行设立了兵力四千人的“永安营”以及三千人的“巩华官”作为机动部队,无事在州教场操练演习,如有情况,则即刻分赴各个要道路口设卡堵截,警卫十分森严。

  道德宣传、立法禁止所费不少,所获无多。守陵护墓算是有效措施,尤其是对付盗墓个体户。然而明十三陵虽驻有重兵守卫,仍然被大顺军、清军破坏。

  技术手段

  主要包括坚固陵墓、防盗机关、诅咒恐吓、秘密埋葬、疑冢假坟、厚养薄葬、不留骨灰等。

  1.坚固陵墓:加固封土,加固墓室,加固棺椁,依山建陵

  汉文帝在历史上是一位号称“节俭”的皇帝,史书上记载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悬棺的帝王,对六朝和唐代帝陵影响很大。而这种“因山为藏”,采用不起坟丘的崖墓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防盗的动机。《史记?张释之传》记载,汉文帝一次巡视灞陵,高兴地环顾群臣感叹道:“你们看,如果把整座北山都开凿成一个大石椁,哪里还能够有人撼动它呢!”可见他主张依山为陵的目的,还是为了防止日后被盗掘。与汉文帝灞陵同属“依山为藏”的河北满城中山王墓,经过正式的考古发掘,除了整个墓穴都开凿在山崖中外,还在墓道和甬道中塞满了巨石块,以防止盗墓者从墓道进入墓室。

  唐陵中的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沿袭了这种依山为陵之制,而得以免遭盗掘。从《唐会要》的记载来看,“乾陵之官,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铸铁,以固其中”,看来封闭得相当严密。五代时期人温韬在盗掘了唐诸陵以后,又想下手盗掘乾陵,但据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实际上很可能是由于乾陵采取了十分坚固的防盗结构而无从下手,因而乾陵可能是唯一幸免于盗掘之祸的汉唐帝陵。

  宋、明以来,民间还新出现了一种以“三合土”整个浇筑墓穴的方法,使墓穴被一层又一层的石灰糯米浆、三合土等紧密包裹,增强了墓葬的密封和防盗性能,这种方法在普通官僚士大夫阶层尤其流行。最典型的例子是元末明初张士诚母亲的墓葬,从里到外用三合土、泥沙浆、碎石等浇筑了十多层,盗墓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凿穿到第七层,再也无力坚持下去,只好悻悻而去。考古工作者对这座墓进行发掘时,普通的钢钎打秃了好多根,还是无法进入墓穴,最后是动用了钻井机械大卸八块,才发掘成功。

  在民国也有这样的,比如汪精卫墓。汉奸汪精卫自诩为国父左右手,墓在紫金山的梅花山上,与中山陵为邻。1944年下葬之时作了钢筋混凝土保护盖,十分坚固。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动用工程兵炸开坟墓,开棺焚尸。汪精卫墓如果悄悄埋在浙江绍兴或者广东三水野外,不一定被破坏。然而,他却以一个卖国贼的身份来冒充国父左右手,结果落得个坟墓被掘的下场,不知算不算是弄巧成拙。

  2.防盗机关:流沙护墓,暗器翻板,毒气缺氧

  在墓葬中设置杀伤性的“暗器”,既起到射杀盗墓者的目的,又能杀一彻百,吓唬有盗墓企图的人。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在一些墓葬中就已经出现了在墓室内“积石积炭”的作法,积石以加固,积炭以防潮,兼起到防盗的作用。用“积沙”的方法防盗,也是这个时期发明。如河南辉县发掘的魏王墓,在棺椁固定之后,便往墓坑内填沙,据考古工作者测定,沙的填入量下自墓底起,上至地面八米处止,共深达94.4米,体积达1000立方米。这种方法巧妙之处就在于“以柔克刚”,盗墓者如果采用掘盗洞的办法企图进入墓室,那么他刚挖出一个洞,流沙便马上会将这个洞重新填满。除非把整个墓室内的积沙都运走,不然就只好“望沙兴叹”了。

  这个方法到汉代还在沿用。据《汉书?酷吏传》田延年条下记载,汉昭帝刘弗陵的平陵兴建之时,“大司农取民牛车三万辆为僦,载沙便桥下,送至方止,车值千钱”。看来是不惜花费重金从远处运沙回填到墓中。考古发掘中发现有不少汉代墓葬大量填沙,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据《汉旧仪》记载,汉代的皇陵地宫中“四方外涉,东石外方立,先闭剑户,户设夜龙、莫邪剑,伏弩,设伏火”,这些,都是用来对付盗墓者的“机关”。此外,还有不少关于古代帝王墓葬中设有暗弩张弓、翻板机关或者毒气的传说,都属于古代的防盗措施之列。

  流沙墓有了破解的办法。暗器翻板只是传说,从未出土实例。秦始皇陵即使有努弓等暗器,日久必然失效。翻板陷阱也会被淤泥填埋。缺氧还可以通风,对付汞蒸气,只有穿防化衣,靠氧气瓶呼吸了。

  3.诅咒恐吓

  现有资料仅山东济宁汉墓石刻防盗咒语“诸敢发我丘者令绝毋户后”一例。这在我国古代的许多文献里也有相关的记载,但是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也许作为一个盗墓者,过得就是今天不想明天事的日子,那些恐吓诅咒所起的作用真可谓微乎其微。

  4.秘密埋葬

  历代王朝普遍杀害陵墓工匠,制止秘密外泄。

  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时,为了守住有关陵墓的秘密,将凡是参加修造墓室的工匠,不待他们出来,就强行封闭墓门,残忍地将其全部活埋在陵墓中,以免后世盗掘。

  元朝皇帝死后,也是采取秘葬,所葬之处拱卫森严,人所莫知。公元1259年,元宪宗死在合州(今四川合川县),诸王大臣用毛驴驮着他的尸体,运送到成吉思汗墓地旁边。为了防止泄密,途中护卫的士卒“见人辄杀”,据说沿途被杀者多达二万人,把扶送尸体变成一场血腥的大屠杀。

  坐落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实际上也并非成吉思汗的真身所在之处,迄今为止他的真正葬处也还没有确切的下落。茫茫草原、漠漠平沙,掩盖着这位“一代天骄”的身躯,蒙古族人民为了祭祀他,才在草原上兴建了这座蒙古包式的陵园。

  1965年春节,周恩来征得弟弟周恩寿同意,派侄子周尔萃回到淮安,做通了长辈们和族人的思想工作,把周恩来的祖父周攀龙及其夫人曾氏、二祖父周亥祥及其夫人郑氏、嗣父周贻淦、嗣母陈氏、生母万氏、八叔周贻奎、婶母周八太,等共13口棺木,全都起出再深埋,平坟归田。事后周恩来还给家乡汇去70元钱,并附言道:“此款支付生产队平坟工资和赔偿青苗损失费。”家乡人深受感动。整个文革期间,深埋的13口棺木安然无事。

  5.疑冢假坟

  四川成都武侯祠刘备寝殿上,有一副令人寻味的对联,联语为:

  一杯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

  上联是说,刘备的坟墓,迄今还巍然存在,而在那漳河边上荒凉的铜雀台旁,哪里还能找到曹操的假坟呢?据一些野史裨官记载,曹操死后恐遭盗掘之祸,乃设七十二疑冢于漳河两岸,下葬时从宫中同时有七十二队嫔仪队伍出门各奔四方,使人们不能分解究竟哪一座冢墓葬其真身,哪些坟丘为曹操的“衣冠冢”,后来,这一传说经过《三国演义》的渲染,更是流传广远。对联的作者,正是根据这一传说表达了他褒刘贬曹的封建正统观念。

  其实,据可靠的史实,曹操死后葬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境内),并未设过所谓“疑冢”。但是,从汉末大规模的盗墓之风中,曹操的确悟出了一些道理,死前留下遗嘱,希望他的陵墓“因山为墓,不封不树”,使后世难以勘察其葬所。

  6.厚养薄葬

  盗墓之风愈演愈烈,吓坏了不少人。广州地区明朝墓葬多无金银,基本上少有盗墓贼光顾。

  现代墓葬陪葬极少,盗墓价值也不大。可网络上还见过学生没钱打游戏机从而盗墓挖硬币的……

  7.哭穷求饶

  这个同样仅有一例,也许一些达官贵人认为有失身份,因此很少有此法吧。请看这段有趣的文字:“楚古尸王通于天述葬棺郭不布瓦鼎盛器令群臣已葬去服毋金玉器后世贤大夫视此书目此也仁者悲之”云云。它见于徐州龟山汉墓(第六代楚王刘注夫妇合葬墓)一块封堵墓门的塞石上。大意是说:后世的贤大夫们,我虽是下葬的一代楚王,但我敢向上天发誓,墓中没放置华贵的服饰、值钱的金宝玉器,只埋了我的棺木及尸骨。当您看到这刻铭时,心里一定会为我感到悲伤,所以你们就没有必要动我的墓穴了。

  这块被命名为“第百上石”的塞石,被造墓者有意安置在甬道最外边,让冒险进入的“贤大夫”们,第一眼就能瞧见这段用语恳切的告白,真可谓“此地无银三百两”。可惜,或者盗墓贼压根儿没顾上看,或者看了之后冷笑一声,总之,他们让楚王的如意算盘彻底落了空。

  1972年6月首次对龟山汉墓进行考古发掘时,专家们便在墓道的填土中发现了西汉末期的“货泉”(货币名)和魏晋南北朝时的青瓷碟。由于这两样东西晚于该墓的年代,因此断定为盗墓者所留,并进而推断出盗墓时间:刘注下葬百余年后的王莽当权、天下大乱之时,该墓遭到第一次洗劫;六七百年后的南北混战时期,又遭到第二次盗掘。看到那一间间劫后的墓室和支离破碎的玉器、陶俑、建筑碎片等,文物专家们只能扼腕叹息。

  盗墓和防盗措施是针锋相对的。盗墓行为猖狂不断,防盗措施也进步不断。防盗措施稍有新花招,盗墓贼很快又有了破解技术。于是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恶性循环。总体上看,防盗措施始终处于被动和落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