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般的原始留影——万帖之祖《淳化阁帖》




  名称:《淳化阁帖》

  作品年代:公元992年左右

  类别:法帖。所谓法帖就是将古代名书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版或木版上,再拓印装订成帖的。这种刻帖既能使古人的书法得以流传,扩大其影响,又是历代学习书法的范本。

  价值:450万美元,但进实际价值远高于此。

  流失时间:1949—1992年

  收藏地:上海博物馆

  流失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

  曲折经历

  《淳化阁帖》始刻于宋代淳化年间,是宋太宗下令在“秘阁”中刻制而成的,所以称为《淳化阁帖》。宋太宗的刻板在一次宫中大火中被焚毁,故该帖在北宋时已经十分珍贵。它开创了官刻拓本的先例,以后根据《淳化阁帖》再翻之帖,不计其数。宋太宗拓刻的本子称之为祖刻本,堪称我国的“书法鼻祖”。《淳化阁帖》祖刻本经历千余年的劫难,流传至今已是凤毛麟角。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淳化阁帖》共四卷,第四、七、八卷为北宋祖刻本,第六卷为宋代重辑、翻摹的北宋(泉州本)祖本。

  这卷拓本流传有绪。现据此帖卷六后的宋佚名题跋,卷八后南宋淳熙癸卯(1183年)宰相王淮题跋,以及宋内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3枚书印得知此4卷祖本在南宋时为王淮、贾似道等收藏。在元代为著名书法家赵孟收藏。明末时被大收藏家孙承泽收藏。孙承泽共事明清两朝又投降过李自成,是位颇受争议的人物。但他所藏丰富的图籍和文物,既是他和遗民及新贵交往的纽带,这种关系又对他的收藏起了很大的保护作用。

  到了清朝,《淳化阁帖》被安岐、钱樾、李宗瀚、李瑞清等相继收藏。后来,大收藏家周湘云将之收入囊中。周湘云是上海滩的房地产大老板、著名的收藏家,他收藏古物书画,藏品以青铜器及书画为最精。《淳化阁帖》当时就藏于周湘云的故宅。1949年解放后,我国著名书帖研究家上海文管会主任徐森玉对《淳化阁帖》的回收工作也十分关注,经过他的调查考证,认为此帖仍在周家。凡是征集周湘云所藏,徐森玉都亲自上门,但唯独不见《淳化阁帖》。周湘云逝世后此帖流出国门,该帖的最后一位收藏者是美国收藏家安思远先生。

  安思远最初看到《淳化阁帖》是在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当时他路过一家卖小商品的商店,看到橱窗里放着几把书法扇,古色古香,令他颇感兴趣。店里一个年轻姑娘介绍说这些扇子都是她父亲的,她的父亲喜欢收藏中国文物。应安先生的要求,小姑娘带他见到父亲李启严。李先生和安思远相谈甚欢,并将他的收藏拿出来给安先生一一过目。也就是在李启严家,安思远第一次看到了《淳化阁帖》第四卷。李启严又介绍安思远认识了拥有《淳化阁帖》第六、七、八卷的另一位收藏家吴朴新。当时安思远有意购买,但是他们都不愿出让。

  1992年,香港的佳士得拍卖会上出现了李启严的藏品,安思远才知道李启严已经去世,但是这一次的拍品里面没有《淳化阁帖》。1994年6月1日,美国嘉士得公司组织中国古代书法拓本拍卖专场,其拍品中就有李启严所藏《淳化阁帖》第四卷的历代名臣法帖,安思远到场拍进了《淳化阁帖》第四卷。

  1995年9月19日在纽约克利斯蒂举办的中国古近代名画拍卖会上,收藏家吴朴新的藏品出现在拍卖会上。吴朴新去世之后,家藏大部分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购去,大概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对《淳化阁帖》认识不足,使之成为漏网之鱼流失到拍卖会上。安思远竞拍到了《淳化阁帖》第六、七、八共三卷。至此,安思远花费将近30万美元购进了四卷《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的露面引起了启功、杨仁恺等著名学者的关注。1996年,中国原国家文物局外事处处长的王立梅赴美协商与古根海姆博物馆合办“中华文明五千年艺术展”事宜。临行前,启功老人委托她去找一个叫安思远的美国人,启功先生说他手中藏有《淳化阁帖》,希望王立梅能促成《淳化阁帖》的回归。老人说,如果真的见不到宋刻真本,他死不瞑目。

  后来王立梅回忆时说到,当时自己也并不了解《淳化阁帖》的价值,出于对启功老人的敬重,一到纽约,就发动自己的朋友寻找叫安思远的美国人,后来她通过好友梅缵月,登门拜访安思远。

  安思远1929年生于美国纽约市,祖上做过康涅狄克州的州长。他的父亲是著名牙科医生,母亲是歌剧演员。安思远一直对收藏文物情有独钟,与中国颇有渊源。经过多年的钻研和实际运作,他成为中国古代艺术收藏界的泰斗,是美国及整个西方艺术界公认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

  今年70多岁的王立梅用“像博物馆一样”来形容安思远的家和他的收藏:地上铺的是清代有瑞龙图案的宫廷地毯,靠墙条几上放的是唐代的思维菩萨,墙上嵌的是元代道教壁画,门旁立着的是唐代陶俑,多宝格里摆的是清代单色釉瓷器。书画库里恒温恒湿,收藏条件非常好。

  王立梅和安思远先生的交谈很融洽,于是提出了看《淳化阁帖》的要求。当四卷《淳化阁帖》放在王立梅面前时,她万分激动,先去洗洗手,又戴上手套才虔诚地、屏息静气地翻阅着宋刻真本,安思远坐在对面一直盯着她看。当她深深地呼出一口气看完最后一页时,安思远高兴地说:“我没想到中国人是这么欣赏法帖的,在美国没有人重视它,他们都认为这是印刷品,就像邮票一样,没有什么价值。”接着又说:“我看你这样看重这件法帖,我很高兴,我愿意将它带到中国去展览,让启功先生看,让真正欣赏它们的人看。”同时也透漏出可以拿其他文物交换《淳化阁帖》的意思。

  1996年9月,经过多方面的协商,安思远携四卷《淳化阁帖》来到北京,在故宫博物院进行了展览。启功和国内专家对这四卷法帖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是宋刻宋拓无疑。故宫博物院通过王立梅女士沟通,希望能够促成以其他文物交换《淳化阁帖》一事。安思远提出可以用故宫收藏的朝珠交换,但是故宫只肯出三串一般的清代朝珠,以至于著名书法家启功老先生给国家文物局负责人写信:“窃念我故宫所存清代珠宝之属甚多,只有经济价值。而与历史文物不可并论。倘略出够资格之珍珠宝石物品,出手方不寒俭。”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接到信后,让王立梅女士亲自到故宫博物院再行挑选可供交换的物品。但最终结果未能让安思远先生如愿,他得到回告,有好的,但都是在典章制度中有记载的,不宜拿出交换。

  安思远提出故宫收藏的翡翠或家具也可以,故宫博物院又拿出翡翠。安思远看了之后不以为然;安思远提出用红木家具交换亦可,故宫博物院又端出一把红木椅子……最终的交换没有成功。历经种种变化,安思远还是把话留下:“我还可以等,先将它们放在香港,如果有消息,我可以马上将它们送回来。”

  安思远先生最终没有等来交换的消息。到了2002年,老先生年事已高,身体虚弱,据说在房间里也难走足二十步,他没有后代,也没有合法继承人。按照美国法律,一旦安思远故世,包括《淳化阁帖》在内的所有遗产均归国家所有,他收藏的相关文物极有可能进入一向收藏中国文物丰盛的美国弗利尔博物馆,那《淳化阁帖》将永无返国之望,为了实现让《淳化阁帖》回归中国的愿望,安思远先生透露了出让《淳化阁帖》的消息。

  2003年4月初,上海博物馆邀请王立梅代表上海博物馆和安思远商谈购买的事情。到达美国的4月7日晚,王立梅立即登门拜访安思远先生,并明确地向他提出欲收购《淳化阁帖》,希望他给一个合适的价格。安思远告诉她:“我只希望《淳化阁帖》回到中国,所以我对日本人开的价是1100万美元,对其他中国人开的价是600万或550万美元。我知道您是为国家买,所以给您的价格是450万美元。”在安思远先生看来,是中国艺术给他一切,他也要将这一切还给中国。

  4月9号晚上,在安思远家,王立梅对四卷《淳化阁帖》进行了验收。虽然安思远对王立梅及其信任,她还是按规则办事,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办理了由北京歌华集团驻美办事处出面做担保的相关事宜。

  4月11日上午,王立梅和纽约的两位好朋友一起冒着大雨去安思远家,将已经包装好的《淳化阁帖》取走,然后直赴机场。手里提着这不显眼的黑帆布旅行包,王立梅从容地登上了祖国的飞机,她心里踏实了,默默地念着:几年了,终于把《淳化阁帖》带上了回归祖国的旅程。至此,流散海外的我国千年国宝终于安全回国了。

  回归难题

  2002年在安思远先生有意出让《淳化阁帖》的消息传出来以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比利时的博物馆、日本的藏家以及中国的拍卖行等也都想要。安思远是一位非常热爱中国的文物收藏家,他不止一次地对王立梅说:“是中国艺术品给了我一切,我愿为中国做一些事。”王立梅与安思远频繁接触,洽谈此事时,安思远说:“《淳化阁帖》是中国的宝物,应该让它回归故里。

  事后,王立梅说,《淳化阁帖》的最终归宿只能是中国的博物馆,如果通过拍卖行的途径回归的话,可能国家付出的要更多,甚至有可能再次流出国门。当时有些拍卖行就是准备把这件文物卖给比利时人。最后《淳化阁帖》成功地被上海博物馆收购,了却了几代人的文化夙愿。

  《淳化阁帖》的回归一直都是秘密进行的。从确定购回到派人谈判,从美国纽约起飞到上海落地,每个环节都严格保密,以致一向嗅觉灵敏的美国索斯比拍卖行也毫无察觉。直到7月25日,上海博物馆向中外新闻界发布消息后,美国的文物商才如梦初醒,惊呼:“中国人把一件令世界梦想的艺术珍品悄悄地抢救回了他们的国家。从收藏角度说,这是令我们沮丧的,但从保护艺术品的立场看,《淳化阁帖》叶落归根,也算是得善其终……”

  国宝内涵

  《淳化阁帖》全名《淳化秘阁法帖》,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下旨令翰林院侍书王著,从宫廷内府秘藏的历代书法中挑选出精品,经双勾描摹后,镌刻在枣木版上,用名贵的歙墨和澄心堂纸,拓印编成10卷,然后将少量墨本赐给亲王大臣。这部书帖将宋以前的历代帝王、名臣和书法名家共103人的420篇书法汇集在一起,行楷草隶篆俱全,名家包括有钟繇、柳公权、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等。《淳化阁帖》由此成为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淳化阁帖》中的第六、七、八卷均是摹刻王羲之墨迹的专卷,王羲之真迹现已失传,目前所能见到的王氏摹本也只有20余种,而《淳化阁帖》中汇集了王羲之的《定武兰亭序》(吴炳本)、《孔侍中帖》、《妹至帖》、《十七帖》、《集王圣教序》等,此卷共收录王羲之170帖,可以说是天下一等的“准真迹”。《淳化阁帖》第四卷是欧阳询、楮遂良等历代名臣法帖。唐代大书法家欧阳洵只留下一件“欧体”真迹,算上摹本、碑刻,也不足20余件,而《淳化阁帖》收录了30件。

  《淳化阁帖》中除了介绍二王的书法,更把魏朝钟繇和历代名家的书法做了一番探寻。钟繇的行狎书,墨迹已经失传,而《淳化阁帖》中仍存有他的《雪寒帖》。唐朝书法大家虞世南书法平正婉和,颇有王氏书风,存世作品不多,而《淳化阁帖》中则刻入了他的《左脚帖》六行行书尺牍。

  《淳化阁帖》容纳了较多不同形式的书体面貌,对我国书体流传,尤其对宋代行书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淳化阁帖》中,刻录有西晋武帝(司马炎)、宣帝(懿)等很多帝王所写的行书,臣僚像王导、庚亮等人,善写的就更多了,使行书在书法艺术上形成一大体系。自《淳化阁帖》问世后,为宋代官私刻帖开创了风气,以后以《淳化阁帖》为祖本翻刻的拓本不计其数。

  国宝价值

  《淳化阁帖》上面有北宋佚名人跋一页和南宋宰相王淮跋一页,每卷前有王铎题签,这些都说明它是北宋原刻原拓,后来经过考证知道它是宋太宗赵光义刻的。单是从上面几项条件来看,它的历史文物价值已充足了。这四卷《淳化阁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丛帖,其历史价值、文化艺术内涵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现在仍然能够有真迹保存下来实属不易。

  《淳化阁帖》除了具有书法意义外,《淳化阁帖》所采用是双勾描摹的刻帖方法,双勾描摹就是把透明的书写纸覆在原帖上,用硬笔沿字点画的外沿精确勾画,然后照空心字描摹。它最大好处就是在勾勒过程中能加深对原帖点画形态的认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帖的风貌,弥补了原来面对墨迹临摹和“向拓”(向拓就是用上过蜡的透明纸,映着窗户的阳光,用极细的笔锋勾摹墨迹轮廓,然后用墨笔填满笔画)方法的不足,因此摹勒逼真,使先人书法得以流传。启功老先生称这部书帖是“彩陶般的魏晋至唐法书的原始留影”。故此法帖有“法帖之祖”之誉,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书法的传承历史上,《淳化阁帖》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汇帖,基本将宋以前书家名作一网打尽,也最终确立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一向对古帖甚有研究的中国文物界泰斗徐森玉对《淳化阁帖》一直念念不忘,他一再对门徒称“有几件东西一定要弄回来”,“这几件东西”里就包括《淳化阁帖》。

  安思远在竟拍《淳化阁帖》时,曾经问过他的收藏顾问安氏的“掌眼人”吴尔鹿,《淳化阁帖》有什么可比性,吴尔鹿告诉他,德国政府以300万元美元购进有古登博戈插图本的《圣经》,可以与此类比。这本圣经出版的时间相当于中国的元末明初,是最古老的本子。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曾经这样评价到,《淳化阁帖》所用的纸为澄心堂纸,澄心堂纸一直作为贡品,供宫中御用。现在就是一张仿制的没有字的澄心堂纸,都要卖到3万元,所以四卷《淳化阁帖》,光是卖纸,就值好几百万,《淳化阁帖》刊刻以后,也只是将少量的墨本赏赐给王公大臣,所以完全无法估算《淳化阁帖》的真正价值。

  同类国宝

  中国古代书法作品流入国外,以日本最多、最早。由日本人内藤虎私人珍藏的《澄清堂帖》是王羲之草书法帖的代表作。明万历十三年,大书法家邢侗从文征明的停云馆购得此帖,请刻石名家长洲吴应祈父子抚勒上石,成就邢本《澄清堂帖》,此帖是邢侗从传世王羲之法帖中博采众名家之言去伪存真的选刻本,一经问世,即被誉为“密本”、“世间无第二本”、“天下第一帖”。

  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藏的《九成宫醴泉铭碑》是由魏征撰文,欧阳洵代笔的作品,也是欧阳洵晚年的楷书代表作,自古被奉为经典。原石现存于陕西麟游县,损伤严重。日本所藏为宋代拓本,风姿瘦劲,是传世之善本之一。

  《大观帖》的第三卷是美国人翁万戈的私藏。大观三年(1109)宋徽宗因《淳化阁帖》刻板已断裂,遂将内府所藏墨迹,命蔡京等摹勒上石拓为10卷,因刻于大观年间而名。当时正值北宋经济繁荣时期,百工技艺极为纯熟,徽宗本人又精通书画,对刻工要求十分严格,此帖不仅纠正了《淳化阁帖》在编次、标题中的许多错误,而且摹勒精细准确,刻工精良,为历来书法家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