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玉石上的画卷——青玉雕山水图大玉山




  名称:乾隆御制诗山水图大玉山

  制造年代: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五年

  类别:和田青白玉大山子。即玉雕的山水树木人物,因其形体相对较大,故称“山子”。玉山上通常集山林、泉瀑、建筑、人物为一体,制作工艺熔透雕、圆雕、浮雕、阴线、阳线、抛光于一炉,题材包括历史故事、山水景致、吉祥图案等。

  原藏地:圆明园

  流失时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期。现藏地: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澳克艺术中心流失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英法联军劫掠。

  曲折经历

  说起“巨型乾隆大玉山”,就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清王朝特别是乾隆年间的制玉和藏玉。从古至今,中国人独爱“石之美者”,而大件玉山是清代宫廷玉雕的新式作品,清代以前较少。满清入关以后,经顺治康熙帝励精图治,扫清叛乱,发展生产,雍正帝肃整吏治,繁荣经济,出现了“康乾盛世”。随着清朝时期经济的发展,逐渐开通了缅甸翡翠进入中原的路线。加上乾隆时期在西域用兵,又打通了和田玉内运的通路,使和田玉大量运进内地,促进了玉器工艺迅速发展,出现了我国古代玉器史上最为昌盛的时代,也是我国玉文化的第三个高峰。由于玉料资源充足,宫廷开始大规模地生产玉石作品。当时的宫廷造办处中,设有专门制作玉器的机构。据说,乾隆时期,每年至少会有4000斤左右的玉石从和田送到京城,最多时还能达到一万多斤,而乾隆一朝的制玉数量,就超过了整个宋元时期。乾隆统治时期是玉器制作最繁荣昌盛的时期,这时的玉雕大部分体大厚重,造型整齐对称,创造了独有的皇家气派,造就了中国玉器工艺的又一个高峰。西方在十八到十九世纪,直接称清代玉器为“乾隆玉”。玉雕工艺技法在乾隆时期达到历史的新高峰,无论是掌中把玩的小件珍品,还是气势磅礴的大件玉作,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青玉雕山水图大玉山就是这个时期制作的。

  由于清代帝王对玉器情有独钟,特别是乾隆皇帝对玉器的酷爱,使得清宫遗存玉器多达数万件。在紫禁城的每一个殿宇,几乎都有玉器的陈设。紫禁城养心殿是清朝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在在宝座上的对面有一块玉璧,抬起头时可以看到不远处的这块玉璧,它取“面壁”之意,时刻提醒着皇帝要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穿过养心殿宝座后面的通道,是皇帝休息的后寝殿,门口东西两侧摆放着两个碧玉盘,盘的中央刻着一首诗,大致讲了公元1755年至1760年乾隆平定准噶尔的历史。平定西域后,和田玉内运的道路被打通,这件事对于中国宫廷玉器的制造有着极大的意义,自此,新疆和田玉从开采、运输到制作,在法律上便被皇家垄断。

  乾隆御制诗山水图大玉山取材新疆和田玉,从它的玉料被开采到制成山水玉山经历了现在常人所无法想象到的困难。和田玉取材于新疆南部,每当冬天来临的时候,来自朝廷的官兵便带来一群劳工或囚徒。他们被分作两部分为玉料的下山做工,一部分人用水车从很远的地方打来水,一路上将大木桶里的水洒在划好的路线上,而另一部分人则在洒水结冰的地面上用粗绳拉动着用牛皮包裹的巨大玉石。天气变暖之后,或是遇到荒沙大漠时,则要在地面铺上木板,上置圆木,再把玉石放在圆木上,由人推动圆木后才能向前行进。经过陆路水路颠沛辗转,玉料由新疆和田千里迢迢运抵京城,由清宫造办处做样,再运至扬州雕刻。扬州在清三代汇集了一批玉器高手,其中的拔尖人才被选进清宫造办处专为皇帝皇后服务,他们的技艺在当时是相当有名的。

  当乾隆看到这座经历了无数人力物力才得以完成的玉雕时,十分高兴,当即赋诗一首曰:“再题和田玉关山行旅图——用旧题关仝山间行旅图诗韵。”自此,山水图大玉山作为皇帝喜欢的摆设就藏在了圆明园中。后来圆明园罹难,皇家珍藏全被抢,乾隆大玉山也流落到美国,后入藏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澳克艺术中心。

  乾隆皇帝酷爱玉器,如今在故宫博物院的三万件玉器,多数为他所藏,乾隆为他的儿子、后来的嘉庆皇帝起名叫琰,就是美玉的名字;琰的十六个兄弟也都以玉器的名字命名,乾隆自己则被后人称为“玉痴”。

  关于乾隆皇帝收藏玉器也有不少传奇故事。有一天,乾隆正在把玩大臣们进贡的玉器,突然一件玉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件玉器看上去颇有汉代的风貌,但用手抚摸却感觉混浊而不温润,见多识广的乾隆皇帝心里犯了嘀咕,便传唤雕玉世家出身的玉匠姚宗仁前来询问端倪。姚宗仁大眼一看就对皇上说:“这是小人祖上所做,因为这是祖传的手艺,因此看得出。”后来,乾隆皇帝在《御制玉记》中专门记述了这件事的经过,同时姚宗仁也被乾隆皇帝降旨,按作成假玉的时间扣除薪俸,如一月做得罚他一月钱粮,如二月做得罚他二月钱粮。

  玉器的鉴赏要靠经验和常识,但是一些古玉器由于年代久远,当时的文献记载也不全面,使得一些器物本来的作用几乎无人知晓。因此,对玉器的鉴定,就是收藏大家也难免出错,有“玉痴”之称的乾隆皇帝也闹了一些笑话。

  据说,乾隆皇帝非常喜爱一种外方内圆中空的筒形玉器,他经过研究,认为这是古人抬举重物时使用的一种辅助工具,并把它称为“头”。乾隆皇帝还将自己的见解做成诗,命玉匠刻在玉器表面,这些筒形玉器有的放在御桌上做成了笔筒,还有的加上铜胆和盖子插花,以便乾隆随时把玩。然而,在他去世90年后的光绪十五年,古玉学家吴大考证出乾隆所称的头其实就是古籍中记载的古代帝王祭拜大地时所用的器物,叫做“玉琮”。

  青玉雕山水图大玉山是清廷里为数不多的大件玉器之一,做成以后深受皇上的喜爱,陈列在圆明园内,清代宫廷用玉直接受清内廷院画艺术的支配和影响,其做工严谨,一丝不苟。有的碾琢细致,如雕似画,有的在抛光上不惜工本以显示其温润晶莹之玉质美。而青玉山水图玉山则是这种玉器特征的典范之作。

  国宝内涵

  巨型乾隆大玉山,重640磅,折合约290公斤。它是由一块含有绿色和白色的玉石制成,通体能放射出清冷的灰绿色光泽,被雕刻成一座包含高峰深谷的玉山。山岩下露出亭台和住宅,小路和下面的山脊上有几组浮雕人物,房前有一个百合花环绕的池塘。在山上一座峭壁的宽阔平滑处,刻有乾隆皇帝御笔临摹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涂以红色。也是世界上现存比较大的精美的玉雕艺术品之一。

  与金银、瓷器不同,玉器的制作更多依靠玉石本身的天然条件,玉器加工的最高境界不是破坏,而是对玉料形状色彩的巧妙利用。青玉雕山水图就是依势而雕,借青玉的形状和色彩将其雕成一座高峰深谷的玉山,惟妙惟肖。它材质硕大,气势雄浑。随形雕刻崇山峻岭,苍松古道,仙人行旅,意境高远,雕琢遒劲有力。正同山石上填金刻乾隆御诗一首,尾落“乾隆巳卯秋御制”款,字体古拙,刻写犀利。配紫檀座,上面雕刻有高山流水,惊涛拍岸,劲柏修竹,其间嵌寿山石,上铭“峡云岭月”四字。山子、紫檀座之雕刻具大气磅礴之势,为乾隆玉山之难得精品。

  和田玉的收藏

  和田玉与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谓渊源深远。我国考古学者最新研究考证并提出了中国在石器和青铜器、铁器时代之间存在着一个玉器时代,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玉器时代是中国文明的起源时代。

  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方运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是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和田玉七千多年的开发利用历史,证明了我国边疆与中原和西方的文化商贸交流的第一个媒介既不是丝绸,也不是瓷器,而是和田玉。和田玉在东西方文化和经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和田玉历来是中国各民族友谊的象征,和田玉作为历史的鉴证,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玉作为中国独特文化的物质基础,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从各种石头中筛选出来的“石之美者”,具有温润莹泽、缜密坚韧的美感和实用功能。这个筛选过程极为漫长,可以说贯穿于石器时代的始终。在这个漫长的筛选过程中,“昆山之玉”也就是“和田玉”成为公认的“宝玉”、“真玉”。

  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玉石来源约有一百余处,中国历史上在用玉制度方面早已体现出真玉、非真玉的界定。帝王是中国古代最高阶级,和田玉在成为真玉的同时,也就成为帝王用玉。此后,经过无数的岁月,和田玉方才走入民间,遍及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石”。它像一颗明珠,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

  同类国宝

  “大禹治水”玉山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该玉山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重5350千克。青白玉的晶莹光泽与雕琢古朴的青褐色铜座相配,更显得雍容华贵,互映生辉。“大禹治水”玉山卓立如峰、峭壁峥嵘、瀑布急涌、古木参天,聚集着凿山导水的劳动大军,玉师以剔地起突的雕琢法,巧妙地结合材料的原有形状,灵活安排山水人物,在山巅浮云处,还雕成一个金神带着几个雷公模样的鬼怪,仿佛在开山爆破,使这件描写现实的作品,具有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大禹治水”玉山的雕成,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它的正面钤刻乾隆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大方印,背面刻“八征耄念之宝”方印,下方还有长篇御制诗及注文,可见他对此作品何等骄傲,何等珍视,把它当作自己一生的总结。

  相似的还有著名的“桐荫仕女图”,是苏州工匠在一块取走碗坯的玉料上雕刻而成,它是一件表现江南庭院景色的作品,四周有茂密的蕉叶和玲珑的假山,玉料中间的凹陷处顺势雕成两扇半月形扉门,半掩半开的扉门内外各有一名少女,透过门缝相互窥望,乾隆皇帝曾经把这件巧夺天工的作品和春秋时的和氏璧相提并论。

  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块清代肉形石和一棵翠玉白菜,是玉器“巧做”的代表。肉形石依据玉石原有的肌理雕制而成,俨然一块刚出锅的红烧肉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翠玉白菜则将玉料中翠的绿色雕成菜叶和小昆虫,白色和绿色的过渡十分自然,以假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