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 做人要节俭




  

  注重节俭,顺应自然

  率先垂范,形成风气

  竹头木屑,有大用场

  晏子崇俭,誉载千古

  夸奢斗富,必遭败亡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节俭美德,始于习惯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贤文是指由俭朴节约的生活转变成奢华富裕的生活比较容易,而由过惯了奢华富裕的生活变成俭朴节约的日子会比较难。这是古人对治家的经验总结和教训警示。这句贤文旨在教育我们,做人要崇尚节俭的美德。

  与节俭相关的格言警句在《增广贤文》中还有一些。如:

  传家二字耕与读,防家二字盗与奸,倾家二字淫与赌,守家二字勤与俭。

  勤,懿行也,君子敏于德义,世人则借勤以济其贪;俭,美德也,君子节于货财,世人则假俭以饰其吝。

  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而贱诗书;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得家业而忘勤俭。

  厚积不如薄取,滥求不如减用。

  老子的《道德经》被世人称为仅次于《圣经》的奇书,老子也被世人尊为智者。《道德经》充满着辩证法,对于世人有洞悉世事人生、厘清乱世浮尘之助益。老子曾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意思是“我有三件法宝,第一件是慈爱;第二件是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其中“节俭”是老子的“三宝”之一。在此,专门探讨节俭对于做人做事的意义。

  注重节俭,顺应自然

  我国古人认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的,它们之间相生相克,此消彼长,人类是这些物质的主宰者。人类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更美好,就要遵循自然规律,注意和谐发展。如果违背自然规律,竭泽而渔,浪费资源,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仔细思量,人类的许多罪恶源于不知节俭。有些人本身天分不足、勤劳不够却要贪恋名利,结果是身心疲惫、铤而走险,弄得家破人亡。有些官员为了邀功请赏、粉饰政绩,向大自然强取豪夺,巧立名目地向百姓收取各种税费,弄得环境恶化、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不知节俭而违背自然和社会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例如人们开山造田造成了水土流失;超量采煤造成了矿难频发;超量饮酒导致了脂肪肝增多;过度纵欲导致了阳寿锐减……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不一而足、比比皆是。节俭应该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美德,只有每个人都形成节俭的意识,践行节俭的行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生态的平衡,社会的健康发展。

  率先垂范,形成风气

  我国古代的许多帝王都非常重视节俭美德,并且以身作则,昭示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昌盛的国家。唐太宗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既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明君。

  唐太宗非常注重节俭,深知物力维艰。作为一个新王朝的君主,一般来说都会大兴土木,以显示自己的威严。但唐太宗认为这样会劳民伤财,所以一改以往新君登基大兴土木的风习,仍然住在隋朝时期的旧宫殿里面。在他的带领下,朝廷上下逐渐形成了崇尚节俭的风气,并出现了一大批以节俭闻名的大臣。

  唐太宗常常对臣下说:“人君依靠国家,国家依靠百姓。剥削百姓来奉养人君,就像割自己身上的肉来食用,肚子虽然饱了,但身子也就毁了,人君虽然富了,但国家也就亡了。所以人君的灾祸,不是来自于外面,而是由自己造成的。朕常想这个道理,所以不敢奢侈纵欲。”

  唐太宗还经常教育太子李治要奉行节俭。比如在吃饭时,太宗会告诫说:“你知道了耕种的艰难,就会常常有饭吃。”在骑马时,太宗又说:“你体会到马的劳逸,不一次耗尽它的体力,就能经常有马骑。”

  再来看明太祖朱元璋。这是一位崛起于布衣的皇帝,曾沿街要饭,在当上明朝的开国皇帝后,仍然保持节俭的品德,对贪污腐败严惩不贷。明太祖还带头禁酒,并多次颁布限制酿酒的命令。在他的影响下,后宫的后妃也都十分注意节俭,从不盛装打扮,宫内节俭成为风气,并影响到了全国,对明朝的国力强盛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竹头木屑,有大用场

  “竹头木屑”这句成语出自东晋时的陶侃。陶侃为庐江浔阳(今湖北黄梅西南)人,父亲早年亡故,自幼由母亲抚养成人。陶母教子恩威并重。陶侃在县内当小吏,有一次,将公家分的鱼托人带回家孝敬慈母,陶母丝纹未动,将原物封好退回,并写信责备陶侃,要他当官必须洁身自好,不允许公私不分。陶母还告诫陶侃说:“你想这样用公物来取悦于我,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这番教导,对陶侃后来勤劳节俭、为官清廉有很大的影响。

  陶侃为官名声甚好,仕途发展较快,历任武冈县令、武昌太守、荆州刺史、广州刺史、侍中、太尉等官职,政绩卓著。特别是他曾作为主帅,指挥平定了苏峻、祖约之乱,有再造晋室之功。陶侃身为大将军时,却极惜物力,被誉为管理有方、勤俭节约的帅才。

  一次,陶侃的军队里面造船,他命令将造船时剩余的那些锯末、木片、竹头等都收捡好。当时人们皆不解其意,暗中笑其吝啬。后来,有一年大年初一,那天正好雪后初晴,地面很滑,可官员们又要去衙门聚会,并接受属吏的致贺,这么滑的路面,大家心里都有些发憷。

  这时,陶侃就让人把锯末撒在大厅之前,人们行走起来非常安全方便。众人始悟。

  还有一次,新任荆州刺史桓温率军入蜀,造船缺钉,无计可施。当众人想到陶侃生前收集的堆积如山的竹头时,便以竹头削钉造船,解决了军中一大难题,众人更加领悟陶侃当初所为。

  可见,即使小如竹头木屑这样的器物,只要安排得当,也可以发挥大用处,关键在人们平时要养成节俭的意识和习惯,凡事要从长远来考虑。

  晏子崇俭,誉载千古

  节俭作为一种美德,如果发生在百姓身上是值得赞赏的;如果发生在名人身上,不仅会得到人们的赞赏,而且会广为流传。比如发生在晏子身上的节俭故事就流传至今。

  晏子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而且是一个非常注重节俭的人。晏子虽然官至齐相,地位很高,但他的住房却很破旧,齐景公得知这一情况后,心里十分过意不去,特意为他建造了新居,劝他搬进去住。可是晏子却说:“我的先人一直在这里居住,生活得挺好,我不能因为贪图享受而将好传统丢掉啊!”最后,晏子还是坚持住在破旧的祖屋,而没有搬进豪华的新居。

  在生活上,晏子也十分节俭。据说晏子有一件裘皮大衣,居然穿了三十年而没有换过,因此有些官员以此来嘲笑晏子,但是晏子却不以为然。像晏子这样的高官贵族能有这样的精神和作风,其美德确实值得今人好好学习。

  夸奢斗富,必遭败亡

  在我国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暴发户,不仅不知道节俭,而且倚权仗财,夸奢斗富,以满足自己的畸形心理,这些人因为违背天理人心,终将会受到惩罚。

  在我国晋朝时期就有两位这样的暴发户。一个是高官石崇,他搜索民脂民膏,劫掠客商财富,及至富甲天下。当时他自称除天子之家外,他是天下第一富户。另一个是外戚王恺,他倚仗皇室势力,家中也十分富有,他对石崇不服气,两人多次斗富,王恺虽然有武帝的支持,仍然没有取胜。

  有一次,王恺将御赐的二尺多高的珊瑚树向石崇炫耀,没料想石崇随手拿起铁石故意将它击碎了,随后又搬出自己家中六七株三四尺高的珊瑚树,结果弄得王恺气恼不已。

  石崇的巨富和奢侈引起了统治者的不安。八王之乱时,朝廷以结党之罪把他杀了,石家的万贯家财灰飞烟灭,家人散尽,仆役充公。当然,王恺后来也没有得到好下场。

  切记!骄奢淫逸、斗富赌气是做人的一大忌讳。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有些人在生活富裕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节俭,而在生活贫困的时候想起了节俭。一般来说,人有一种思维定式和生活习惯,由苦日子转为好日子比较容易适应,而由好日子变成苦日子是难以适应的。因此,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个发生在北宋年间的故事:当时金兵南侵,包围了京城,城内粮食断绝,许多人饥饿难忍。一户财主家也断了粮,他带儿子来到一座寺庙中找吃的,一个和尚把他们领到寺庙后面的一座仓库中,原来里面有一座小山似的米堆。财主恳求和尚给他们一些粮食。和尚说:“你都搬走吧,这本来就是你的,可以物归原主了!”

  原来这户财主家以前挥霍浪费,每顿都扔掉许多白米饭。这个和尚化缘时,曾劝过财主,财主却不以为然,说他多管闲事。和尚心想“一丝一缕当思物力维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于是把白米饭从沟里捞出来晾干,日积月累,就有了这座小米山。财主听后,羞愧难当,发誓今后一定要节约粮食,再也不铺张浪费了。

  节俭美德,始于习惯

  节俭即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习惯。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将会终身受用。有一个工匠手艺很好,做出来的东西不但精巧,而且耐用,所以生意很好,赚的钱也不少。可是工匠好吃、好穿、好玩,因而钱虽然赚得不少,却老是不够用。

  工匠的邻居是个大富翁。一天,工匠听人说大富翁原来很穷,后来不知怎么的,钱就渐渐多了起来。工匠便去请教大富翁致富的秘诀。

  到了大富翁家,工匠先说明来意,大富翁听了,微微一笑说:“这个嘛,说来话长,却也很简单,你且等一等,让我先把灯熄了,再好好对你说。”说着,顺手就把灯关了。

  工匠原来也是个聪明人,一看这个情形,马上便明白了,立刻高高兴兴地站起来,说:“先生,谢谢你,我已经明白了,原来致富之道就在于‘勤俭’二字,是不是?”

  这则案例对老子的“三宝”之一的节俭做出了很好的诠释。努力工作增加收入固然重要,但还要懂得节俭,当用则用,当省则省,才能积蓄财富。

  节俭是做人的美德。2000多年前的老子将节俭视为做人的法宝,历史上许多诗人学者也通过不同的文学形式倡导和讴歌了节俭美德。例如唐朝诗人李绅就有一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悯家》(又称《锄禾》)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文的大意是:烈日炎炎的中午,农民还在地里为禾苗锄草,辛劳的汗水滴下来落入泥土中。有谁知道盘中香喷喷的饭,每一粒都饱含着农民的辛苦呢?道出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提醒人们应该珍惜粮食,注重节俭。

  这首诗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在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