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走进“放牛班”
作者:黄 祺
冲击从何而来
1999年以后,“三校”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年,高校开始扩招,数字逐年增加,2006年预计招生总数将达到1000万。扩招大大提高了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读大学不再是凤毛麟角的“优等生”的特权。
根据上海市教委提供的初步数据,2005年上海市参加高考的考生总人数为111950人,录取数为86368人,录取比例达到77.15%。
马树超把1999年看作“三校”发展的“拐点”。扩招政策的推行,事实上改变了“三校”生源的组成结构。马树超在纸上画了一个正三角形,用横线把三角分三块。马树超说,如果把所有毕业生看作一个金字塔,按照考试分数,可以把学生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
扩招以前,普通高中录取了塔尖部分的学生,中间一段学生报考“三校”,最后一段学生毕业后参加“劳动预备制”或者其他的培训,然后就业。而1999年以后,高考升学率上升,给初中毕业生带来了更大的希望。所以,普通高中招收了金字塔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毕业生,第三段的学生进入了“三校”,特别是2005年以后,报考“三校”不再设置分数线,这意味着只要填报“三校”志愿,就能够被学校录取。
1999年一个戏剧性的场景是,扩招政策下达时,初中毕业生填报志愿已经结束,由于政策变化,很多已经填报“三校”志愿的学生,被允许修改自己的志愿,很多学生正是利用这次机会考上了普通高中。
除了高校扩招的影响,社会人才“高消费”也让“三校”不再具有吸引力。每年人才招聘会上,起码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三校生”的求职范围逐渐缩小,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算顺利就业,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也远远低于“三校”毕业生的期待。一位职校校长告诉记者,除了个别行业,一般的技术工人每月收入只有一千多元,这样的就业形势和待遇,是很多学生不愿意进“三校”的主要原因。
重建良性循环
马树超认为,更多的学生获得进入“三校”学习的机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必须承认的是,“三校”生源的变化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压力——尤其是取消分数线限制后。现实情况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财力上扶植“三校”的发展。
上海市卢湾职业教育中心副校长曹声良对目前面临的管理压力深有体会。这所学校的地铁专业是学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也是上海市创立时间最早的地铁专业,由于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学生质量高,多年来是初中毕业生争相报考的专业,学校秩序和声誉一直都比较好。但最近几年来,由于生源素质发生了改变,学校需要花大量的精力管理学校秩序,对于少数其他专业的班级,学校领导和老师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教学,而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坐下来。
马树超说,在发达国家,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扶植职业教育的发展。以法国为例,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是普通高中教育的3倍。在德国,职业教育与企业联手,学生可以得到企业发放的生活费用。这些措施,大大增加了职业学校的吸引力。
马树超认为政策应该给“三校”生更多帮助,比如减免贫困学生的学费,给特殊专业学生经济奖励。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设计针对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兴趣爱好的课程,对于少数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学习太深的文化课程,反而会让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更加重要的是,我们的用人制度应该向“三校”生倾斜。
(金卫东摘自《新民周刊》2006年第10期)
责编:熊春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