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8期
“甩手教育”打造“全能”儿子
作者:林 波
在唐英的竞争对手中,不乏教授、作家这类高层次的专业人士,她为什么能脱颖而出?成都知名教育专家陈兴如此评价:唐英的教子经,为中国的“双低家长”(低收入、低学历)提供了新思路:培养子女成材,不一定非要有高文化素质的家长和高投人不可。
甩手教育儿子,别指望妈帮你
唐英家有一位邻居是画家,他曾对唐英说:“你一定要让孩子学点儿艺术。未必要吃这碗饭,但他的气质和修养将因此与众不同,他的人生也将因此而精彩。”老画家的建议,唐英牢记于心。儿子郭首宇出生后,一直很调皮,不到3岁,唐英就让他去学书法和画画,她想让过于好动的儿子安静下来。
去少年宫学书法的第一天,几十个孩子和家长满满地挤在一间不大的教室里,老师在台上讲,家长们在台下认真地听,并做笔记。唐英把儿子交给老师后,就准备走出教室。郭首宇带着哭腔说:尸妈,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陪,你也别走嘛!”唐英郑重其事地对儿子说:“妈什么也不懂,别指望妈给你多大帮助,你必须靠自己。”郭首宇望着她,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老师那一节课讲的是如何折宣纸。郭首宇因为不够专心,年纪又小,若师讲的他根本没记住。回家后,面对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他一筹莫展。他抬起头,眼巴巴地望着唐英,唐英说:“我也不懂,你自己想办法!”说完,扭身做晚饭去了。唐英做好饭,看到那张洁白的宣纸已被儿子揉成了一团烂纸。唐英没有批评诚惶诚恐的儿子,只轻轻地说了一句:“先去吃饭,吃完饭我送你去找老师,今天你一定要把这节课的内容弄明白。”
吃完饭,唐英对郭首宇说:“为了让你记住今天的教训,我们走路去你老师家。”他们家离老师家有10公里路,母子俩走了两个多小时。到后来,走得双腿发软的郭首宇哭着哀求:“妈,我脚板都走肿了,我们搭车去吧!”望着可怜巴巴的儿子,唐英心里又酸又痛,但她还是硬着心肠摇了摇头。
那天,在回家的路上,郭首宇认真地说:“妈,以后我会认真听讲的,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师。像今天这样,好丢人哟!”唐英心头一热:看来,自己这一招还挺管用!
“我不懂,别来问我!”在此后的很多年里,这是唐英对儿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她清楚,这正是她的劣势,但她要利用劣势锻炼出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渐渐地;郭首宇明白了,妈妈是指望不上的。正是因为唐英的“不懂”,儿子成了班上最爱提问的学生。“会提问的孩子学得最快!”唐英将此总结成一个教子经验:甩手教育!也就是“逼”孩子自己去问,去弄懂,“家长是不可能老牵着孩子手的,早点放手,孩子能早点独立!”
在少年宫书法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许多家长都在教室里“助学”,唐英却总是一个人坐在教室外的长椅上,悠然自得地打着毛衣。很多家长,包括老师在内都很诧异!但是,在那年的一次书法比赛中,因为家长不能进场,很多学生都看着桌子上没有折的宣纸发呆,只有年龄最小的郭首宇很快折好纸,写完字,拿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冠军。
你浪费的是妈妈的几百颗汗水
和郭首宇一起学书法和国画的小朋友,大都家中经济条件很好,他们可以随便在洁白的宣纸上乱写乱画,但郭首宇却没这么优越的条件。唐英对他限量供应纸和墨,要求他下笔之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有一段时间,他有些浮躁,作品的质量很差。一天,唐英拿着他厚厚一沓作废的画作,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你这样马虎,且不说是否对得起老师和家长,至少对不起这么好的纸!”郭首宇正在看电视,头也不抬地答道:“这几张纸,能值几个钱嘛!”唐英有些恼怒了,她大声说;“这宣纸两元一张,你这一周浪费的纸,够我一天挣的钱了!”“不就是一天的工资吗?我们好多同学一天用的纸比我一个星期用的还多!”郭首宇撇了撇嘴,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
第二天刚好是星期天。下岗后的唐英正在一家模具厂的加工车间打临工,她决定让儿子体验一下她挣钱的辛苦。她给儿子借了一辆儿童自行车,让他跟在自己身后,他们骑了整整一个小时,才赶到工厂。这时,郭首宇已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唐英问他:“骑这么远的车,累吧?”郭首宇点了点头。“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舍不得花一元钱坐公交车来上班吗?因为我一天就能为你省下一张宣纸钱!”郭首宇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郭首宇在那间嘈杂的车间里陪着母亲呆了整整八个小时。唐英告诉他,她每加工一颗螺丝,可以挣5毛钱。她让郭首宇数一数,加工一颗螺丝,她会掉多少颗汗水。郭首宇数了一下,6~8颗。那一天,唐英一共挣了21元钱,这差不多是郭首宇这几天浪费掉的宣纸钱。唐英轻声问:“儿子,你觉得妈妈挣钱辛苦吗?”郭首宇的双眼有些发红,重重地点了点头。唐英接着说:“儿子,你的那些同学浪费10张纸,也就是他们爸爸的一包烟钱,而你浪费的,却是妈的几百颗汗水啊!”郭首宇扑到唐英怀里,放声大哭:“妈,我错了,我再也不会浪费你给我的一张纸一滴墨了。”唐英温存地摸着他的头说:“宇宇啊,妈不是给你压力,爸妈都不怕吃苦和流汗,但你也不应该让我和你爸的这些汗水白流!”从那以后,郭首宇成了班上最勤奋好学的学生。
孩子均衡发展才是硬道理
郭首宇在书法和美术方面都显现出较高天赋。有老师劝唐英,拿钱给儿子找家教或者拜名师学习。
唐英的一个亲戚经济条件挺好,她主动提出拿一笔钱来帮助郭首宇学习书法、美术。
但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让唐英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她的一位同事,举债数十万元送女儿学钢琴,从一所音乐学院毕业后,那个女孩没能如愿进入专业乐团,只好到夜总会卖艺。面对债台高筑的父母,她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时间稍长,她居然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抑郁症状,父母也变得精神有些恍惚。
这件事对唐英震动不小:培育孩子,也要量力而行,过度投资,无异于是一场豪赌。唐英不想赌这一把,因为赌输了,赔进去的不仅仅是金钱。于是她鼓励儿子:“你就继续上大班吧,只要你努力,妈相信你会取得好成绩。”郭首宇笑着直点头。
小学快毕业时,他的国画和书法已经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绩:1999年全国青少年书画作品联展书法类少儿组金奖,1999年中国南京首届“世界杯”少年儿童国际书法展览特别大奖……他成了少城小学有名的获奖专业户。
儿子的这一大堆骄人成绩,让许多家长羡慕不已。但渐渐地,唐英忧心仲忡起来。因为她发现,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