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9期
心灵的伟大
作者:何怀宏
甘地一生被捕多次,在狱中整整度过了六个春秋,共计2338天,其中249天在南非的监狱,2089天在印度的英国殖民者的监狱。甘地一生有16次绝食,其中有2次是绝食三周,只喝一点苏打水。他多次在绝食中濒于死亡的边缘,最后一次绝食是在他79岁的时候,在他死前半个月,共绝食121小时30分钟。甘地如此谈到自己吃苦的意义∶“我们只受打,不还拳,我们用自己的痛苦使他们觉察到自己的不义,这样我们免不了要吃苦,一切斗争都是要吃苦的!”自己受苦意味着对人的信任和希望,意味着对人性中某种善端的尊重。这也是一条自我忏悔,自我纯洁之路。最后,“如果你是正确的,你就会在经受重重痛苦之后取得胜利,如果你错了,那么受打击的只是你个人而已。”
在曾获八项奥斯卡奖的影片《甘地》中,甘地临死前,他的一个英国弟子米拉拜不无凄楚地说∶“当我们最需要摆脱疯狂的时候,他给全世界指了一条出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世界也没有。”
然而,我想甘地是认识到他的斗争的意义的,他在1931年对美国一家电台发表演说时,就曾谈到过印度这一文明古国或许能给流血的世界指明一条新的出路,但是,世界认识到了吗?
巴基斯坦国父真纳的陵墓花了五亿法郎,甘地的骨灰却早已被老恒河的流水给带走了,但甘地的精神却注定要长存不衰。甘地给世界文明带来了一种新的东西,这种东西的意义我们现在还很难估计。甘地决不只是一个国家的缔造者,他也是一种伟大精神的创造者。甘地不仅是印度的,也是世界的。
今天的世界又快走到一个世纪末而踏上一个新世纪的门槛了,我们能对这一个千年才遇到的世纪寄以什么希望呢?或者毋宁说,我们能通过我们的努力创造什么希望呢?尽管在本世纪的上半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但在下半叶迄今毕竟没有发生过世界性的战争,世界总是要朝着和平进步发展的。我们怀着希望,我们愿有所为。
正如甘地所言∶“未来依赖于我们现在做的事情。”
(选自何怀宏《比天空更广阔的》一书,上海三联书社 2003年版)
责编:郭寿良插图:廖新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