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2期
教育与产业互动 培养与引进并举
作者:樊 兵
产业更替升级,教育跟进支援
新加坡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历史阶段,分别是:上世纪建国初期六十年代——劳动密集型经济(低技能);七十年代——技能密集型经济;八十年代——资本密集型经济;九十年代——技术密集型经济;1998年之后——知识型经济。新加坡政府在每个发展阶段都能根据本国政治、经济及资源状况,审视国际经济环境而选择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主导产业.与此同时,制定与产业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和引进人才的政策,以支撑产业发展。
建国初期。刚成立的新加坡政府面临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政治动荡、经济畸形、种族纷争、满目疮痍的状况,特别是失业严重、住房紧张两大问题使民众怨声载道。新加坡采纳了联合国技术协助组织的调查报告的建议,为满足全民就业发展制造业,并根据当时人口素质资源因素考虑。制订了发展出口导向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方针,随之带来的产业有电视组装业、造船修船业、建筑工程业(一方面可以改善住房,一方面可以增加就业)。产业的发展需要有相应技能的劳工支援,为此,新加坡政府注重初等与中等教育的发展,特别重视发展初等职业技术教育,同时强调纪律、法制及国民意识。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就业问题,就业率达到90%左右,进而达到了稳定社会、经济起步的良好效果。
上世纪七十年代,新加坡经济在固本强基的基础上,转向外向型,通过招商引资等开放政策。新建了航空工业、医药工业和机械工程。同时,电子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占制造业产出的15%。这时。新加坡政府调整教育格局,重点培养建立技能型劳工队伍,经济发展局专门成立了员工培训部,并采取5条措施:
一是邀请日本和美国专家来新加坡协助培训,二是实施跨国合作培训计划,送往欧洲、美国、日本。按当地要求培训,三是重点产业与企业共同培训,与印度TATA,德国RoUei,荷兰飞利浦合办精密工程培训中心,促进精密工程、硬盘驱动器成为支柱产业,四是大学的工商学院(大专)扩充培训设施。扩大招生人数,五是学习德国“双轨制”职教方法。即接受完整的理论知识的教育,又接受来自“教学工厂”有效的实践技能培训。“教学工厂”的体制与经济密切相关,学生和老师都是劳动者,一起动手参与厂家提供的实验计划或产品开发,使学生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加坡进一步开放,经济外向性进一步提高,许多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新加坡政府确定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为经济增长的两个引擎,使资本密集型工业得到发展,制造业走向多元化:工业仪器、模具、自动设备、飞机维修、石化工业、仓储业形成规模;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工业得到鼓励,如集成电路制造、计算机、工业电子设备和特殊化学产品等等。与此同时,新加坡政府教育培训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经济发展局设立技能培训基金,雇主需为低工资收入工人上缴工资数额1%的基金。政府可用这笔基金支付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训练课程50%-80%的训练费用。新成立三所培训中心及学院,提供特殊领域的技术培训。包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工厂自动化、制造业技术、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计算机数控技术等等。上世纪九十年代,新加坡本土制造业和服务业几乎达到饱和状态,数据储存与磁盘驱动器生产成为关键领域,新加坡1995年以来拥有全球35%的磁盘驱动器生产量。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1995年以来,由7个小岛周合成的裕廊岛。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化工基地——60个公司。210亿新元固定资产投资,100亿新元的产出,6000名员工,是亚洲第一大石化工业基地。其他仓储、航运、服务等产业都得到充足的发展。此时,新加坡政府确定,区域扩展为经济发展的第四引擎——建立海外工业因,相继建立印尼、越南、苏州、无锡、印度等工业园区。与此同时。新加坡教育政策进一步调整。目标是建立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经济发展局与国立大学合作创办国际商业学院,培养进军海外人才;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两所最高学府与世界名校合作,培养国际商业人才:工艺教育学院在国内外成立了11所分院,以适应海外工业园建设人才需要。
1998年之后,新加坡政府意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经济增长由以往依赖于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跨国公司的投资。转变为取决于知识创新、价值创造、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最终取决于全新的人力资源。因此,新加坡的教育政策调整为人才资源发展战略。即:着重培养创新和企业家精神,重视情商(EQ),培养思考和交流的技巧、全球和开放的视野,强调终生学习,培养终生受雇能力。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学生。他们认为,艺术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关键动力,2000年推出跨世纪文化发展战略,加大文化领域的投入;2002年公布了“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以推动文化产业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发展。
构筑创业环境吸收精英人才
随着世界金融革命的深化,资本借贷和投入风险已不是主要问题。土地、资本、人力三要素,人力上升为主要竞争要素,这是新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而新加坡人力资源恰恰是个薄弱环节。全国400多万人口中,公民200万人,永久居民100万人。外国侨民100万人,如果除去老人、儿童,劳力只有300万人。在这300万人力中,除去政府官员、100多个驻外使(领)馆人员、公务员、学校教职员、军队官兵、司法人员以及企业家等大约120万人,实际劳力只有180万人。而近年来,新加坡又因生育不足,人口呈负增长趋势。显而易见,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国家经济体系。不仅劳力资源不足,而且管理和经营这个现代化国家和企业的精英人才更加不足。这严重影响了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后劲。
在世纪之交、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人口的增长问题。一方面调整了生育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