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现实主义

  概 述

  虽然重大的历史事件并不一定总是成为文学史上一个分期的标志,但它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1848年的德国三月革命是德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同样也为精神生活带来了一个转折。轰轰烈烈的一场革命运动由于资产阶级的妥协,投降而失败了。这个阶级背叛了它的理想,不再去关心民族的命运和政治上的权利,而只是追求经济上的利益。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作家的理想破灭了,这也逼使一些资产阶级作家去反思,去适应社会的要求和变化,在作家身上存在着一种幻灭感和悲观情绪。他们对文学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这就是不再去介入政治事件和社会生活,而是设法去保持巨大历史事件后人性的完整。他们在文学上不再是去对现实社会进行剖析和揭露,而是中立的,保持距离地去观察,去描述,这就是称之为德国现实主义文学,也叫做“诗意的现实主义”。这种文学实质上是批判和美化之间的一种诗意化的平衡,不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不是去揭示人性解体的原因,而是去发现人性在有限的生活领域里的保持和对未来抱有的一种乐观主①义。1871年德国由上而下完成了排除奥地利在外的统一,高涨的民族主义,经济上的“起飞年代”,更为这种诗意化的现实主义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这种文学思潮自五十年代直延续到八十年代末期。由于资产阶级所处的稳定的社会条件,在德国并没有出现一种如法国、英国、俄国在同一时期发展起来的批判现实主义,没有出现如福楼拜(1821—1880)、狄更斯(1812—1870)、屠格涅夫(1818—1883)这样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德国属于这种诗意的现实主义作家有弗莱塔克(1816—1895),施皮尔哈根(1829—1911),欧托·卢德维希(1813—1865),拉贝(1831—1910)等。斯托姆,赫勃尔也应归于这个范围,他们对现实也采取了逃避的态度,但保持着清醒,流露出失望并在不同程度上有着批判精神。从总体看,无论是横向间的比较(与英、法、俄各国),还是纵向的观察,这个诗意的现实主义是德国文学上的一个衰落的时代。在这一时期要特别要提出瑞士作家凯勒和德国作家冯塔纳,他俩都生于1819年,经历了1848年革命,他们的大部份作品产生于七八十年代的重要作品已突破了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发展了一种批判的现实主义的精神。

  赫勃尔和斯托姆

  弗·赫勃尔(1813—1863)是这一时期的优秀戏剧家,出身一个泥瓦匠家庭,生活清寒,由于得到资助才得以进入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文学。他写过诗歌,小说,但他的成就主要是戏剧。1840年他发表了第一部戏剧《尤狄特》获得巨大成就。在1848年革命前完成的悲剧《玛丽娅·玛格达莲娜》(1844)是他早期的代表作。这部作品表现的不是莱辛的《迦洛蒂》或席勒的《阴谋与爱情》中贵族与市民间的冲突,而是市民阶级本身由于其狭隘性和偏见导致的悲剧。一个木工的女儿被人诱骗,她迫于小市民的虚伪的僵化① 参阅《德国文学简史)一卷本,1983 年柏林出版。的道德观念和环境的压力而投井自尽。作者出色的展示了德国的这种鄙俗气及其可憎可恨,但是作品缺乏一种批判的抗争精神,有着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为他本人所说的,他要表现毁灭的不可避免,如同死亡在人的诞生时候已注定了一样。1848年革命爆发时,赫勃尔曾一度表示欢迎,但随即转向,他此后的作品大都表现了他对现存秩序的维护和肯定,与现实妥协,不要改革,更不要革命。在《阿格内丝·伯瑙尔》(1851)、吉格斯和他的指环》(1856)以及《尼布龙根三部曲》(1855—1857)等都明显地有着这种倾向。他藉助传说、神话的题材,表现了对现存秩序的违反和破坏必将遭到毁灭的结局。

  台·斯托姆(1817—1888)的小说在这一时期的德国文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出生于荷尔斯坦,父亲是一个律师。大学时在基尔、柏林攻读法律,毕业后回故乡做律师。时荷尔斯坦在丹麦统治之下。他因反对丹麦人统治,1853年被迫离开故乡,在波茨坦等地做法院推事。1864年荷尔斯坦并入德国,他返回故乡,任行政长官,1880年退出政界专事创作。

  斯托姆写有抒情诗,这些诗歌语言清新质朴、感情深沉真挚,为德国语诗歌中的优秀之作。他的主要成就是中篇小说,一生共写有五十多篇。这些作品多以故乡的小城为背景,广袤的田野,无垠的荒原,低垂的云层,清新的海风,这一切呈现出一幅富有诗意的图画。他以优美的文笔描绘故乡的风光,娓娓动听地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感伤的故事。他的代表作有《茵梦湖》、

  《在大学里》、《三色紫罗兰》、《淹死的人》、《白马骑士》等。《茵梦湖》(1852)写了一个令人伤感的爱情故事:小说主人公莱因哈特暮年形单影只,他沉浸在少年时代与伊丽莎白相爱的情景。那时两人相爱甚笃,可在莱因哈特外出求学时,伊丽莎白屈服于母亲的意志别嫁。他俩都默默地听从了命运的安排。在一个狭隘的生活环境里,习俗,偏见和财富毁灭了爱情和幸福;而人们却不能起来抗争,只能顺从地忍受。斯托姆小说的主要倾向是避开时代的课题,从平静的生活中撷取平凡的题材,表达出一种怀旧的和断念的灰色情绪,在他的作品里较突出地体现了诗意现实主义的特点。《白马使者》(1888)是他晚年的一篇小说,它写了一个有才干有意志力的人在一个充满市侩气的现实中的悲剧。作品有了较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社会批判成分,题材上也有所突破,但作家已不能进一步发展了,就在这一年的七月四日他死于故乡。

  斯托姆的小说多系采用框形结构,以第一人称的回忆方式讲述过去发生的故事,这便于作者抒发胸臆,描绘内心的情感的变化。

  凯勒和其他瑞士作家

  戈特夫利德·凯勒是十九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德语作家,他生于瑞士的苏黎士,早年梦想成为一名画家,曾在慕尼黑学画,但由于经济拮据和感到缺乏才能就放弃了,返回故乡。1848年革命期间,他思想激进,积极投身政治活动。1846年他出版了第一部政治诗集,1848他得到州政府资助,前往德国留学,在海德堡听费尔巴哈的哲学,深受影响。1850上他前往柏林,三月革命失败使许多作家失望、悲观、转向,但凯勒思想依然满怀政治热情,在创作上瞩目现代,紧紧把握时代精神,不同于那些诗意现实主义作家。

  1855年他在柏林完成了蜚声世界文坛的长篇小说《绿衣亨利》(第一个版本,1879—1880第二个个版本)。这是一部带有浓烈自传色彩的教育小说。它描述了一个石匠儿子亨利·雷的从童年到少年直到成熟后的发展过程。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经挫折、失败、仍不断追求、进取,最后在为社会的公益事业中找到生活的意义。

  整部作品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曲折复杂的故事,它藉助亨利从小到大的许多平淡无奇的经历表现了主人公对人生的认识和内省,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逐渐引起思想上更深层次的领悟。

  如果说在《绿衣亨利》中凯勒对瑞士的民主政治怀有信心,对资产阶级抱有希望的话,那么在他晚年所写的另一部长篇 《马丁·撒兰德》(1886)中,通过主人公商人撒兰德的一再受骗上当,就流露出了他对现实的失望。

  比起凯勒的长篇,他的中短篇小说更有艺术特色和可读性及深刻的批判意议。《塞尔德维拉的人们》和《苏黎士中篇小说集》是他的两部代表性集子,其中一些作品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德语文学中的珍品,如《乡村中的罗米欧和朱丽叶》、《七君子小旗》等。《乡村中的罗米欧和朱丽叶》叙述了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一对青年男女相爱,他们的父亲都是农民,毗邻劳作,可因为一垅土地的争夺而成为仇人。于是这对无法成为眷属的男女私下结合,尽情欢乐一天,然后投河自尽,殉情而死。凯勒通过这个题材批判了小私有者的狭隘固执,贪婪自私的恶德,歌颂了真挚的爱情和纯贞美好的人生。

  叶·戈特赫尔夫(1797—1854)是乡土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他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也一直在农村做牧师。他的作品多是取自农村生活,用方言写作,有着优秀的叙事才能和幻想力及出色的语言表现力。他的第一部也是他的代表性作品是《农民的镜子》(1836),此后相继创作了《仆人乌利》(1841)、

  《钱和精灵》(1843)、《佃户乌利》(1848)、《在弗夫洛德的乾酪制造厂》 (1880)以及中篇小说《黑蜘蛛》等。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对自由主义的时代精神,无神论和城市化都抱有反感,而讴歌一种自然的,朴素的,充满宗教情感的生活。

  斐·迈耶尔(1825—1898)是一位历史小说作家,出身苏黎士贵族之家,政治上是一个保守派,三十九岁时才开始创作,主要作品是叙事诗和小说,大都取自历史题材。代表作有《于尔根·叶纳什》(1876)、中篇《圣徒》、

  《修道士的婚礼》 (1884)、叙事诗《胡腾的最后几天》(1871)等。他不是把历史看做是各种力量的角逐场,而是视为个别英雄人物的舞台,对他说来历史的题材更易于表达他的情感,他说:“我最喜欢沉浸进往昔的时代,我轻易地对它的谬误加以嘲讽,它容许我对永恒的人性予以更艺术性的处理,而当代题材的残酷的现实性却不允许我做到这些。”这样,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都成为他的作品的背景;大人物的悲剧性的孤独,权力和宗教间的冲突,情欲和伦理间的对立都成为他的素材。

  冯 塔 纳

  泰·冯塔纳 (1819—1898)是德意志帝国时期最重要的作家,生于柏林一个药商之家,中学毕业后也在药店工作。1848年革命时他曾参加街垒战斗,革命失败后他从事新闻工作,一度在英国做通讯记者。六十年代在柏林做专职戏剧评论员,直到59岁时(1878)他才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风暴之前》。在此之前他只写有游记和评论,到逝世时除了中短篇外,他共创作了十五部长篇。他的作品大都以大城市为背景,是这一时期以柏林为中心的普鲁士的一面镜子,反映了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没落,对他所生活的社会感到的失望,把自己美好希望寄托在第四等级身上。他相信也欢迎新对旧的胜利。晚年 (1895)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对阻止新时代的一切都仇恨,这种仇恨在持续增长,在新事物胜利之前,即使有可能和或许发生一场可怕的战斗,那也不能阻挡我对新事物胜利的祝愿。”在冯塔纳的作品里没有出现作为主人公的第四等级和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光明的未来,但他通过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必然衰亡的描写,表达了他的这一信念。在他的长篇里,如《私通》(1882)、《沙赫·封·乌特诺夫》(1883)、《迷惘、混乱》(1888)、

  《燕妮·特莱贝尔夫人》(1892)等都对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爱情与婚姻关系上的伪善和腐败以及道德的堕落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1895年完成的《埃菲·布里斯特》是冯塔纳的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他的批判现实主义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一个容克贵族出身的少女埃菲,迫于父母之命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二十多岁的男爵。男爵热心仕途,冷落埃菲。时男爵的一个朋友,退役少校与埃菲相识,少校乘机玩弄了埃菲的感情并与她发生了暧昧关系。埃菲的丈夫这时调离别地,埃菲也得以摆脱少校的纠缠。夫妇过了一段平静的生活。六年之后,丈夫由旧书信中发现埃菲与少校的关系,他为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少校决斗。在决斗中他打死了少校,然后与埃菲离婚。埃菲的双亲畏惧社会舆论,拒绝接受埃菲。她孤身一人过活。当她终于得以见到自己十岁的女儿时,女儿却视她为陌生人。埃菲万念惧灰,最后离开了人世。

  冯塔纳通过埃菲的悲剧,以冷峻的笔触,鞭挞了容克贵族阶级的冷酷和对人性的扼杀。埃菲这一形象富立体感,性格真实,内涵丰富,成为德语文学中一个栩栩如生的女性。

  冯塔纳的最后一部作品是《斯太希林》(1897),这部作品的梗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到一个老人最终死了,两个年青人结了婚;这大体就是在五百页里所发生的一切。”这部长篇的特色几乎全是对话,在对话中塑性格,通过许许多多的对话,议论,来表达新与旧的冲突,展现出旧的被新的取代的必然趋势。作品中有一段话点明了主题,也可以说是老人冯塔纳的人生观的写照:“所有旧的,有权利要求我们应该去爱它们,但我们却完完全全为新而生活。”

  冯塔纳的社会小说不以情节取胜,而以对话见长,这些对话语言精练准确,机智风趣,富戏剧性,能鲜明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态。他对德国长篇小说艺术的发展做出有了益的贡献,为下一世纪德国批判现实主义起了开拓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