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穆什克和毕克塞尔

  阿·穆什克(1934—)的父亲是一位文学史家,母亲是一位青少年读物作者,家学的薰陶为他走上文学道路起了不小的作用。1953至1959他去苏黎世和英国剑桥读日尔曼学,英国文学和哲学。毕业后做中学教员,嗣后在德国、日本、美国的一些高等学校教授德文,1970年成为苏黎世技术高等学校的文学教授,先后到中国大陆、台湾、日本等地旅行。六、七十年代获得过各种文学奖金。

  1965年他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兔年之夏》,小说的背景是日本,叙述了瑞士一家公司的广告主任率领六名青年去日本工作,而结果是失败而归的故事。这部作品语言优美,富异国情调。在欧洲六十年代大学生学潮时,穆什克是个积极分子,这段经历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反映,1969年发表的小说《一起玩》中的一个教师的形象就带有这次运动的印记。他的代表性作品是《阿尔比塞尔的理由》(1974),它通过一个心理病人开枪击伤心理病医生的故事探讨了瑞士当代知识分子的种种心态。1980年作表了一部以中国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白云,或友好协会》。一个瑞士来华旅行团在旅行将结束时,团长突然死亡。中国法医查出系服用过量抗忧郁的兴奋剂所致。原来团中一个女人平日服用这种药剂,她嫌团长罗嗦,于是在他的啤酒里放了这种药。小说重要的不是叙述这样一个类似侦探故事,而是藉助这样一个突发事件展示各种类人物的心理。此后作者又相继创作了小说《光与钥匙》(1984)、 《塔楼风信旗》(1987)等。除了小说,穆什克还写有戏剧《侏儒怪人》(1968)和《凯勒的晚宴》(1975),前者是一部悲剧,描写一个恐癌症者和由此而引起的自我心理折磨,后者是以作家凯勒为主人公的一部作品。凯勒应邀与当时在瑞士流亡的诗人赫尔威格及工运领袖拉萨尔等人共餐。藉助他们对失败了的1848年革命的种种议论,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六十年代学潮后各种人物的看法,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奢谈革命,不沮丧灰心。

  彼·毕可塞尔(1935— )生于一个画家家庭,早年在师范学校毕业,做过多年教师,后在美国,柏林做记者。1964年他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布罗姆太太想结识送奶人》。这个集子共收有二十一个短篇,均取自现实生活。作者以朴素的语言,白描式的手法展示了普通人的生活,愿望和苦恼。1965年他发表了一部非长篇的长篇《四季》。这是一种反长篇作品,作者自称,它可以从后往前读,也可以从中间向后读。全书没有统一的吸引人的情节,它叙述了一幢住宅里的普通人的生活,这幢房子建于1927年,原是红色的,现正漆成白色。此外,穆什克还写有《儿童故事》(1990)以及散文等。

  毕克塞尔以写短篇小说见长,他的文笔洗炼,形式简洁,善于用朴素的语言表现瑞士普通人的普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