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期


《客家悠韵》:—种客家“故事”的讲法

作者:张承良

特别是在“客家民俗”和“客家文化”两章中。但问题是,其中的有些内容似乎无法归入莞惠深客家乃至整个客家民系的特性,典型的如《客家民俗》章的“客家生活习俗”一节,谈到客家人“鞋子”、“照明”、“发式”习俗时所罗列实则基本上都是伪特征,因为这样的特征,似乎完全可以为全体中国人所共有,而并非客家民系所专有。由此而带出的问题则是莞惠深客家文化应当如何在中华文化一客家文化的背景下予以界定区鉴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莞惠深客家文化、大客家文化及中华文化之间“面孔”的似是而非,其结果则是最终消解了作者自己最初以东莞、惠阳、宝安地区客家为主要落脚点的立意,其学术上资料上的价值将无从体现。
  关于叙述的简洁性与准确性。强烈的使命意识,使作者选择了讲述客家“故事”时的大历史视野。《客家悠韵》能够将错综繁杂的大客家历史廓清到这样的程度,确实体现了作者对于客家史料的熟练和结构“故事”的宏观把握能力,但在更为细节的叙述顺序和叙述语言上,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尚须提升的地方。在简洁性来说,以第一章为例,作者以11节的篇幅在介绍讨论“客家源流”的问题,其中的第三节“客家称谓的缘由”与第八节“客家得名与界定”在内容上则颇多重复;而在第六节的“客家人五次迁徙”中,中间又陡然冒出了一段对于“何谓客家”的论述考证。在叙述语言的准确性方面,首先是命名的准确性问题,有些标题的命名存在“大而虚”的倾向,如“客家民系的探索”、“文化之概说”等,而在谈到客家民系的特性时,以“男人与女人”来作为特征之一也似显得粗疏。
  当然,暇不掩瑜,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的这些问题而忽略乃至否定了本书在客家文化现实关怀、资料收集的填补性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贡献。《客家悠韵》的出版,引出的是一个颇为根本性的话题——作者在后记中是这样表达的:“……但目前惠阳、东莞、宝安一带的客家人之中,还没有见到有谁去挖掘、调查、探索、编选有关比较完整的客家传统文化之类的书刊。所以,想以《客家悠韵》这一拙作在惠阳、东莞、宝安之间的客家人之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惠阳、东莞、宝安—带一些有卓见的客家人能写出更多、更好有关客家特色的文章和书籍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李观添先生的示范效应之下,未来会有更多的客家“故事”讲述者加入到这个行列里来,为惠莞深客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而张目。
  
  李观添
  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土生土长的客家人。
  1950年11月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1970年毕业于清溪中学,1974年至今一直在镇一级机关工作。自2001年以来,先后出版有杂文、随笔集《怡情拾趣》、《银瓶山花》、《云淡天高》及诗歌集《清溪流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