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9期


浅谈平阳木偶戏的变迁

作者:高 原




  【摘要】中国的木偶戏艺术源远流长,影响遍及中华大地,温州平阳是木偶戏发展的一片沃土,至今平阳的木偶戏艺人及其木偶艺术仍活跃于表演舞台。平阳木偶戏在信仰、传承方式、器物以及题材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与发展,传承保护平阳木偶艺术,使之活化发展成为新课题。
  【关键词】平阳木偶戏;信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曾被称为中国的“戏剧之祖”。据现存史料考证,有“中国木偶始于俑,源于汉,兴于唐宋”的说法。由人借助木偶表演人物故事的木偶戏何时在中国形成,众说纷纭 。如孙楷第先生的《傀儡戏发原》中就有“傀儡戏起源于古叫做大傩的一种礼仪之中”、“古者傩与丧皆有方相”、“方相可称傀儡”记载。
  中国的木偶戏艺术承载了人民大众的智慧,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十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宋时期木偶戏影响广泛,平阳木偶戏艺术发展于此发端,《平阳县志》载:“南宋时,平阳民间已有木偶活动。”木偶戏在平阳民间又称木头戏,是以提线为主,集布袋、杖头、人偶等四位一体的综合木偶艺术,此外乡间还传承着古老的药发木偶和法事傀儡。平阳木偶戏在明清之季相当盛行,史料之中多有记载。明姜准的《歧海琐谈》中载有:“山人黄子复擅巧思制木偶,运动以机,无异生人。”明朱谏《观傀儡戏十首》中亦有:“小女群看傀儡场,风飘彩袖各郎当,锦棚不觉灯花落,又报东方晓日光”的记载。清徐珂编纂的《清稗类钞》中说“温州土俗尚傀儡之戏,名日串客。”还有方子颖《温州竹枝词》载道:“鳌山台阁列层层,傀儡频年百戏增。”明清时期,木偶戏在温州民间的演出盛况由此可见一斑。
  经历了民国、解放时期的曲折发展,今天木偶艺术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艺术魅力仍在民间传承,活跃于温州(特别是平阳、泰顺)乡间舞台。经历了时间的洗练,平阳木偶戏在信仰、传承方式、器物及题材各方面不断发生着变化,如何传承保护木偶戏艺术成为新的任务。
  
  一、平阳木偶戏的信仰与淡化
  
  明清时期平阳木偶戏(包括布袋木偶戏)戏台的台柱上常有一副对联:汉陈平创造傀儡戏解白登之围,田元帅传承木偶技艺从古至今。其内容并非凭空捏造,宋代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中有“弄悬丝傀儡,系起源于陈平六奇解围”的记载,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傀儡子》亦有陈平利用冒顿单于之妻瘀氏的嫉妒心理,造木偶女郎于城中街巷的开阔地翩翩起舞,瘀氏生怕单于得胜后歌舞升平,自己会失宠,于是从平城退兵,解了刘邦平城之围的故事。
  木偶戏的田公元帅信仰更为普遍,传说唐末田元帅是临安(杭州)铁板桥头人,在京城任元帅之职,告老还乡后专门传授木偶艺术,被奉为江、浙、闽一带木偶传入的祖师爷、行业神。平阳的木偶班大都流传着关于戏神田公元帅的传说:田公元帅原籍杭州铁板桥头,由其母苏小姐嚼稻谷感孕而生,苏父认为败坏门风,于是将田公元帅弃置田间,由田蟹吐沫喂活,苏小姐派人探视,乃抱回,以田为姓,现今有的田公元帅塑像头上画有田蟹(如灵溪地区的田公元帅),田公元帅后来中了进士,在宫中救火有功,被封为元帅,他爱做木偶,因为有一次在太子啼哭时用木偶逗笑了太子,获得了皇帝的赞许,令其专做木偶,并且表演各朝忠奸故事给百官观看,告老还乡后,开门授徒,木偶戏传入民间.泰顺地区有类似的传说,主要人物不是田公元帅,而是黄揭老.泰顺百丈、筱村一带称其为黄揭老,在泰顺其他地区则称王乞老。
  据已故著名布袋木偶老艺人陈友三先生口述记录及现民间布袋木偶老艺人黄长凤和董光花两位先生口述介绍:汉陈平媳妇金娘和女儿银女,整天在布机上织布,疲倦了容易困着,为了不困着,姑嫂二人边织布、边说、边唱,双脚踏布机活动板,口唱、手织、脚踏,觉得很有节奏感,又在布机脚踏板安上锣槌、锣片,随着踏板上下活动,敲打着大锣小锣,后来在悬系傀儡的启发下,二人把家父陈平创造的悬系傀儡卸下傀儡的下身部分,用手指套入傀儡头和两手,比比划划觉得很有趣。在布机上休息时,用双脚敲打锣鼓,用手表演木偶,二人自编故事,有说有唱.机房里一片热闹声,吸引了周围群众前来观看.陈平看了姑嫂俩的聪明才干,即帮她俩设计了一个布袋台,一张小方桌大小,周边蒙布,只留一舞台框口,人在里面操作,用双脚踏动跳板敲打锣鼓,双手表演木偶,逐步形成了布袋木偶戏,以后传入宫中,又流传到民间,一直延续至今,所以布袋木偶艺人立金娘、银女为布袋木偶的祖师爷。在平阳布袋木偶戏祖师爷田都元帅左右还立有金娘、银女两位女性祖师爷。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代木偶艺人相继去世,木偶戏的信仰逐渐淡化。据平阳县木偶剧团团长卓哓军介绍:过去民间木偶戏班演出之前会祭拜田公元帅,现在已经很少见。剧团新建的木偶陈列馆会依照传统,立一樽田公元帅的塑像,泰顺木偶艺人黄孝德先生(45岁,泰顺木偶世家第三代传人)就没有参加过类似的祭拜活动,对这些人物和祭拜活动也知之甚少。乡下的老艺人可能还保存着这一传统,在演出法事节目的时候如《陈十四娘娘》,戏班会拜陈十四娘娘、当地的神灵还有祖师爷(田公元帅或者金娘、银女)。
  
  二、平阳木偶戏传承方式的变化
  
  平阳木偶戏过去主要是家族内传承,戏班人员以家庭成员为主,材料记载的班主沿革可以为佐证。班主是戏班的灵魂人物、戏班的台柱。如吉庆傀儡班,班主卓思方,创建于清咸丰年间,后由其儿子及其孙子继承班主。其木偶技艺代代传承,现在已经传到了第四代——卓晓军(平阳木偶剧团团长,国家二级演员)。木偶戏学徒一般3年可以出师,能不能担纲主角要靠个人天分(资料提供人:黄孝德,男,45岁,泰顺人,以下简称黄)。泰顺木偶艺人黄太生先生8岁由父亲背着学艺,11岁开始帮父亲在前台提线,12岁就开始单独站台提线。如今乡下木偶艺人技艺的传承仍然在家族范围内,现已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从事此行业,乡下木偶艺人高龄化(黄)。
  平阳县木偶剧团摒弃了传统的传承方式,面向社会招收学员,最近一次招生是在十年前,这一批学员虽然已经过了2~3年的入门期,但仍然担任配角,不能单独承担重要角色,剧团演员平均年龄30岁左右,20~30岁的演员占多数,担任主角的依然还是五六个40岁左右的中年艺人,他们演、唱、木偶制作、后台吹打都能一人包揽(资料提供人:卓晓军,男,40岁,平阳人,以下简称卓)。过去平阳县木偶剧团下乡演出时,常自演自唱,不用伴奏,现在演出是磁带伴奏,剧团取消了配乐,已没有人学习伴奏,但演员组的成员仍然能够演唱一些曲目(黄)。木偶剧团的学员分成演员组和舞美组,教学时侧重点不同。
  木偶技艺传承虽没有“传男不传女”的规则,但是解放前女人是不能登台的,女艺人是在解放后才出现的,此后男女角色开始有了分工,角色反串仍然存在。现在许多艺人仍然能够延续传统艺人的技艺,生、旦、净、末、丑一人包办,完成整部戏中各个角色的塑造,黄孝德先生一人就能独自演出演出一些剧目,如《江湖四杰女》《舞龙扇》《三龙剑》等(黄)。
  
  三、平阳木偶戏的器物演变与题材流变
  
  木偶自诞生之日起,材质和形体不断变化,木偶的材料主要经历了泥土—木头的转变。木头作为制作木偶的主要材料后,辅助材料随之变化,最早采用竹篾来整塑木偶的形体,后来改成铅丝,近十年来采用了塑料泡沫和钢丝,最初的木偶没有腿,现在安上了泡沫制作的假腿,木偶的形象更加真实、美观大方(卓)。木偶主要以木头为主,头和手都用木头作成,身体最早是用竹篾扎起来,中间塞上布条,以后逐步改进,采用了铅丝,现在普遍使用钢丝和泡沫,最早的木偶只用七条线控制,腿上没有线,五六十年代,木偶腿上才出现了线(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