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浅谈中西“龙俗”差异及原因
作者:张翠平
【关键词】“龙俗”;崇龙习俗;屠龙习俗;毒蛇禁忌
一、中西龙俗的特点
“龙俗”顾名思义就是关于龙的态度和习俗,这种习俗中西方都有,然而其内容却是截然相反,大相径庭。中国人崇龙是众所周知:在中国人的眼中,龙是百虫之长,能驱毒虫;龙是水神,可利万民;龙是“瑞兽”,保四方平安。逢年过节喜欢舞龙灯,赛龙舟。中国人更是喜欢以“龙”自居,自己的国家是“龙”,自己的民族是“龙”,对自己也自豪得称为“龙的传人”。难怪我国著名文学家、革命家闻一多先生曾感言“龙和凤是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的确,龙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崇龙习俗”则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中最有民族特色的东西之一。然而在西方,龙却远没有在中国的“风光”,西方人所持的是屠龙习俗,他们将龙看作是邪恶、黑暗、守财奴的象征,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异己力量,必须将其铲除。“屠龙习俗”有两个突出的表现:一是丑化龙的形象,将龙作为面目狰狞的蛇怪。这从各国词典对龙的解释中可见一斑:《英汉辞海》(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中将龙定义为“一种传说中的动物,一般被描绘成怪异的有翅和鳞的蛇或蜥蜴,头具有盔冠,爪强大。”《不列颠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对龙的解释是“传说中的一种怪物。通常被想象成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蝙蝠的翅膀,身披鳞片,能吐火;也有人把它想象成一条蛇,有带刺的尾巴。”这与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中的解释(“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差别很大。二是非常崇拜征服龙的英雄。西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有不少这方面的例子:希腊神话中的勇敢夺取“金羊毛”的伊阿宋和美狄亚的故事,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斩杀九头巨龙许德拉的神话,以及被奉为英格兰、葡萄牙和南斯拉夫保护神的屠龙英雄圣乔治的英雄事迹等都描写了屠龙英雄,反映了人们对屠龙英雄的热爱。
如上所述,龙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是人们崇拜的神灵,而在西方却成了恶魔。为什么东西方龙俗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首先对中西龙俗的起源作一些分析,因为要比较两种习俗,仅仅去横向的比较其各种不同点是不够的,我们更要从历史的角度对两种习俗的起源和发展作一下比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精确的结论和认识。
二、中西龙俗的不同起源
目前,学术界对西方“屠龙习俗”的起源问题,基本已达成共识:认为其起源于毒蛇禁忌习俗,(前面已经讲过西方人将龙看作是一种拥有强大力量的蛇怪,也就是说在西方人的眼里,龙本质上就是一种蛇,不过这种蛇比一般意义上的蛇,更邪恶,更丑陋,力量更强大罢了。西方人是普遍憎恶蛇的,何况是一种更加丑陋的蛇。所以,所谓“龙”的命运也只有是被正义勇敢的英雄所屠戮了)我们在这里重点要讨论的是中国“龙”俗的起源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可谓是众说分谈。目前的主流观点是闻一多先生的“综合图腾说”,他认为中国的崇龙习俗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时期龙图腾崇拜,他说“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种蛇的名字便叫做‘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
闻一多的观点主要存在以下的漏洞:其一,中国人对龙的崇拜不是一种图腾崇拜,图腾崇拜一般是将崇拜的事物与自己的祖先联系起来,也就是说这种图腾是自己的祖先变化而来,而中国人的龙崇拜中没有这种意味。其二,闻一多所说的“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应该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然而,汉族自古以来主要是流行毒蛇禁忌习俗,我们至今尚未发现汉族流行蛇图腾崇拜习俗的可靠资料。其三,蛇图腾崇拜不可能发展为龙崇拜。我国古代越族的蛇图腾崇拜未能发展成为龙崇拜。可见,中国崇龙习俗的产生和西方的屠龙习俗一样根源于毒蛇禁忌,但是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却与西方龙俗截然不同。概括说来,中国崇龙习俗的产生经历了毒蛇禁忌——毒蛇崇拜——龙崇拜三个阶段。
(一)毒蛇禁忌阶段
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指出“禁忌,就我们看来,它代表了两种不同方面的意义,首先,是‘崇高的’、‘神圣的’;另一方面,则是‘神秘的’、‘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我们可以看出,弗氏在这里指出了“禁忌”所包含的两种矛盾的情感:崇拜的情感和禁忌的情感,这一点在我国先民对蛇的态度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蛇长期被人们看作是五毒之首,其形态吓人,攻击能力强,而且毒蛇还能够释放毒液,一旦人被其咬伤,如果不采取紧急的救护措施,就会危及生命,所以人们对其持一种极端恐惧的态度,形成“毒蛇禁忌”习俗,这可以从我国的许多节日习俗中表现出来,例如端午节时,人们会在屋前屋后撒雄黄酒,儿童的脸上和额头上也要抹一些,因为蛇是怕雄黄酒的,一闻到雄黄酒的怪味就会敬而远之。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习俗也能体现毒蛇禁忌:北方部分称蛇为“长虫”,不能直接称蛇,听老人们说,如果直接称蛇,蛇就会马上出现。
(二)毒蛇崇拜阶段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禁忌中也是包含是着崇拜的感情的。人们在痛恨害怕毒蛇的同时,又的确感到其本领的确了得,对毒蛇的这种强大的力量有一种崇拜的之情,所以人们想办法要利用毒蛇来保护自己,为自己服务。利用活生生的毒蛇来保护自己是不现实的,所以,人们就利用毒蛇的形貌来吓唬和驱赶其他毒虫。(这种思想并不奇怪,如我国古越地区某些少数民族仍然留有在身上刻画蛇形来避邪御凶的做法)这突出的反映在人们的撒灰驱虫习俗中,大家知道,人们在撒灰时总是会将灰撒成长条状的,在这里人们已经将毒蛇(确切地说是毒蛇的形貌)当作了自己的保护神了。这样原来的毒蛇禁忌就转变为了毒蛇崇拜。
(三)龙崇拜的阶段
毒蛇禁忌转变为毒蛇崇拜是龙崇拜产生的基础。毒蛇崇拜产生后,人们将毒蛇的形貌称为龙(龙的原型是蛇,有考古资料为证: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掘出一条用石块摆起来的龙,这条龙的形状就是蛇,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龙,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另外甲骨文中的“龙”字也多呈蛇形),并为了与原来的蛇区分,人们做了两方面的努力:首先,将龙的神性体现出来,赋予了其各种神化的本领 第二,对其形貌不断加工,渐渐将其他动物的形貌特征加到龙的身上,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