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期


神话、信仰与习俗

作者:薛敬梅




  
  三、“司岗里”还能“活”多久
  
  神话是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即在其“母体”中传承的。云南大学的李子贤教授指出:“一般而言,神话赖以存活的文化生态系统,至少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原始信仰或民间信仰体系存留;神话的传承场及传承方式依然存留;族群仍保留着对神话的信赖感与需求度;神话仍担负着维护传统的一切的重要因素,总之,必须基本保持神话对族群的依赖性与族群对神话的依赖性二者之并存,并处于相互支持的和谐状态。”[4]一旦神话赖以存活的“母体”发生变化,尤其是信仰体系改变,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和民俗包括神话必然面临改变甚至消失的危险。尽管目前在西盟的很多佤族村寨,以“司岗里”神话为核心的信仰体系和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仍未改变,其传承在一定年龄结构的佤族民众中仍具有相当的稳态性,但事实上“司岗里”神话的传承已经面临“死亡”的危险。
  虽然佤族聚居区地处交通闭塞的边疆地区,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通讯传媒、扶贫改造等都正不断改造着这块依然充满神性的土地,佤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他们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信仰体系都面临着冲突和选择。上文中提到,年轻人中对“司岗里”神话的了解已经非常有限,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和现实世界决定了他们与传统文化的疏离甚至断裂,他们感兴趣的是城市生活、喜欢的是流行歌曲和电视节目,追逐的是物质的充裕和丰富,尽管他们还保持着佤族人性格中的豪爽热情和质朴善良,尤其很多年轻人都远离家乡到沿海一带打工,家乡的一切于他们已经越来越遥远了。没有了继承者的“司岗里”还能传承下去吗?
  佤族是个极为重视习俗讲究规矩的民族,他们常用神话故事去解释佤族社会生活的重大事件和必须恪守的礼俗,如果有人违反了他们的“阿佤理”,就会被认为不懂规矩甚至遭到指责和冷遇。这些习俗是构成他们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使他们得以成为他们自己的身份标识,很多民俗与佤族的信仰结合在一起,传递着他们世代获得的精神信息、价值观念和情感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习俗已经简化消失,如在大量扶贫建设中修建的新山寨已经告别了过去传统的杆栏式建筑,自来水和电也引进了寨子,于是佤族过去与建筑和居住相关的很多礼俗也就自然消失了,新年取新火取新水的习俗也没有了,木鼓也没有了过去的神圣而成为舞台表演的乐器和道具,随着旅游的开发和表演性的增强,在外来旅游者好奇目光注视下的民俗活动也必然会逐渐丧失它固有的神秘和神圣,佤族群众心中的信仰会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动摇,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正不断吞噬着他们的传统,这一切都预示着“司岗里”神话赖以存活的场域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当保留下来的只不过些咒语和武术套语,没有灵魂的技术或一些空洞的词语时,保持社会结构平衡的力量和过去矢志耕耘故土的赤诚之心会丧失殆尽。最基本的亲密情感丢掉了。”[5]或许“司岗里”神话中的诸神正在享用着百姓给它们的最后献祭。
  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但发展未必是把双刃剑,关键是人们如何看待和理解自己的传统,如何为自己的传统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失去了族群认同的民族传统和记忆,它内部的成员必然会陷入无根的焦虑或在漠然中慢慢消解自己族群的特征。在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和生态文化的现实语境下,与“司岗里”神话一体的佤族传统文化将何去何从是值得深思的话题,我们希望佤族人民能永远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特征,希望“司岗里”神话能一直“活”在佤族的社会生活中,希望神话中的诸神能一直停留在这片充满神性的土地上。
  
  【参考文献】
  [1]朱飞云,等.解密佤山[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
   [2]陈勤建.民俗——日常情景中的中国人的精神生活[J].民俗研究,2007,(3).
   [3]朝金戈,等译.西方神话学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任兆胜,胡立耘.口承文学与民间信仰[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5]埃里克·达代尔.神话[M].(美)阿兰·邓迪斯编.
  
   【基金项目】本论文属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C20331。
  
  【作者简介】薛敬梅(1968- ),女,云南普洱人,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文艺理论,少数民族文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