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期
中世纪欧洲多声部复调音乐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沈玉华
【关键词】中世纪音乐;多声部;复调音乐
中世纪时间的上、下限是一个学术争论的问题,通常公认的时间上下限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46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很早以前,欧洲民间音乐可能有在主旋律以外增加几个支声部的做法,但无记载。据《音乐手册》介绍,最早的多声部音乐文献出现于公元9世纪。中世纪宗教支配着社会意识,宗教音乐占有统治地位,音乐开始获得复杂的节奏,单声音乐逐渐走向复音音乐,产生了最初的对位法,出现了奥尔加农、狄斯康特、克劳苏拉、康都克特、经文歌等形式。
一、复调音乐的形成
多声部复调音乐并非西方独有,但只有10世纪以来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对待教会音乐的那种热忱和冲动,才是导致西方复调音乐得到独特发展的真正根源。复调音乐的诞生是欧洲中世纪音乐的最大特征之一,它是在中世纪中期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在大规模的哥特式教堂的兴建及教堂合唱团的发展和管风琴的建成,在绘画中产生了透视学等背景下诞生的。可以说,当时,在欧洲文化里,视觉和听觉两种艺术在同一时间内都向纵深的方向、立体的方面发展了。
中世纪复调思维的特征在于,它源自于对圣咏的修饰,或对圣咏的具有空间想象力的扩展:“11和12世纪期间,礼拜音乐的扩展不仅仅包括水平化的雕琢和修饰,如附加段、继叙咏等,同时也包括垂直的修饰,如复调音乐。……这两种类型的扩展(水平和垂直)是互补的,它们以不同方式丰富了不同的礼仪音乐。”
复调音乐决非单声部音乐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化结果(不能说单声部音乐“低”,复调音乐“高”),而是与单音音乐相平等的并列现象。它是欧洲特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1.由于教会的垄断,一切本地的民间音乐都只能在教会音乐强有力的影响下方能生存。而人们在唱罗马教会圣咏的时候,又可能把自己的音乐曲调带到圣咏里去,于是形成了最初的、以教会圣咏曲调为基本旋律加上上方两三个声部的不同旋律为形式的“立体的”多声部的音乐——复调音乐的雏形。
2.大教堂的建设及相应的合唱团及管风琴的建立和设置,都刺激了复调音乐的产生。宗教礼仪要求更加宏伟的音乐相配合,复调音乐的产生顺应了这种需要。而管风琴的产生和发展,又为复调音乐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正如萧友梅在1934年所指出的:“……键盘跃起的发明实际上是产生复调音乐的最好机会。”
3.教会的文化,尤其当时的“七艺”在培养和训练教会音乐家的复调思维及写作技巧方面,有着直接的、重要的、深刻的、内在的联系。
4.必须看到复调音乐的产生,与西欧中世纪的记谱法的关系。教会音乐家在纽姆记谱方法的基础上不但逐步找出准确记录高音的办法,而且找到了记录节奏的方法。这对音乐文化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中国在这段历史时期内,也发明了自己独特的记谱方法,据何昌林统计,共有32种之多(转引自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第249页)。但可惜我们始终未有记录节奏的准确方法,因而音乐的整个走向很不相同。许多音乐史书提到了复调音乐对记谱法演进的作用,却忽视了记谱法的演进对复调音乐发展的反作用。必须看到记谱法的发展使音乐艺术的即兴创作得以向作曲创作过渡,使得音乐创作可以预先计划和设计,因而才使写作声部更多、技巧更复杂的作品成为可能。
可见,复调音乐是在欧洲中世纪特定的社会环境、生产技术水平、经院哲学的理性思维方式和理性探索精神乃至“七艺”的教学实践等等的综合基础上产生的。
二、复调音乐形式的发展过程
12世纪以后,单声音乐的附加段和继叙咏逐渐走向衰落,多声音乐所蕴涵的巨大价值和潜力却越来越显露,人们的注意力很快被复调音乐新的思维、技术和审美特征所吸引。在11至14世纪期间,由两个声部、三个声部、四个声部逐渐增加而成。增加的声部一般都在上方,而且是逐一增加的。直到15世纪才有记载表面作曲家可以同时创作几个声部。其形式主要有:奥尔加农、狄斯康特、克劳苏拉、康都克特、经文歌。
(一)奥尔加农
西方有记载的最早的复调音乐叫奥尔加农,最初的奥尔加农只是圣咏的一种即兴演唱方式,即在歌唱圣咏的同事歌唱同一被称为奥尔加农的附加声部。据《音乐手册》介绍,有两种奥尔加农。第一种是所谓“平行奥尔加农”,它的上方声部是圣咏旋律,称为主声部,主声部下方附加一个奥尔加农声部,附加声部以相距四度或五度方式平行于主声部,这种两个声部的以四度或五度平行移动的奥尔加农被称为平行奥尔加农。平行奥尔加农的两个声部各自可以分成八度重叠而成为四声部,这是二声部奥尔加农的复合形式。
奥尔加农在早期发展很缓慢,10世纪时也许在礼拜仪式中已经比较常见,但它多是即兴演唱,是“圣咏的不记下来的陪伴物”。从现存文献来看,从11世纪开始奥尔加农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了一些变化,圭多在他的著述《辨及微茫》专用一章讨论了浮雕。从圭多的著述中可以了解到这一时期复调音乐在风格上一些特征:(1)平行进行仍然很重要,但严格平行进行常被破坏,自由的反向、斜向进行增多,这加强了声部的独立;(2)下方的奥尔加农声部变得较为活跃,常常超越圣咏声部出现在上方,因此出现了声部交错或超越。
大约在圭多理论著作产生的同时,出现了现存最早用于礼仪实践中的一批复调手稿,这就是保存在英国南部温彻斯特大教堂的两本11世纪抄本,合称《温彻斯特附加段圣咏集》、温彻斯特的文献中包含这丰富的复调用于,大约有170首左右,大部分使哈利路亚、继叙咏和日课中的应答圣歌,音乐特征与圭多的理论描述比较吻合。
11世纪的复调只是局部使用于礼仪活动的某些部分,如,用于普通弥撒中附加段的段落,专用弥撒的升阶经、哈利路亚段落,以及日课的应答圣歌中。这些复调在声部结合上主要以八度、五度、四度协和音程为主,重要结构部位总是协和音程占据,其他音程在从属地位出现。由于复调演唱需要较复杂的歌唱技巧,因此复调一般用于两个独唱者(在重要日子可能增加到两个人以上),与单声齐唱形成对比。
12世纪上半叶,法国里摩日的圣马提埃尔修道院培育出一种新型的奥尔加农——花唱式奥尔加农。在这种奥尔加农中,上方第二声部的音符增多,与低声部圣咏构成多音对一音的关系。低声部圣咏曲调中的单个音符被拉长了,明显地减弱了原有旋律感,华丽的上方声部几乎压倒下方圣咏而成为奥尔加农主旋律声部。从这时起,奥尔加农低声部的圣咏旋律就被称为“tenor”,意思是支撑者或延长者。以往中国译作“固定调”,意指一个原有的,独立的单声部曲调。14世纪开始,称这一原有的声部为“定旋律”,或“定旋律声部”。
这是,西班牙的孔波斯特拉也发展了花唱式奥尔加农。自法国北部勃艮第公爵领地的康斯坦斯与西班牙的卡斯提尔国王阿尔丰索六世联姻之后,大批法国香客前往西班牙北部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因为那里埋葬着圣徒詹姆士的遗骨。这样,法国的花唱式奥尔加农也随之传到那里,在西班牙境内形成了一个复调音乐的发展中心。12世纪的花唱奥尔加农中,大二度、七度和九度均已用作经过性的不协和音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