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期


对乐清“首饰龙”灯的民俗解析

作者:盖新亮 周庆伟




  从简单的“龙船灯”到今天复杂的“首饰龙”,乐清龙灯历经了几百年的变迁发展,本身就承负着历史的积淀,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早期的龙灯形式简单,而随着诸多民间工艺的揉和,才呈现出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精致的“首饰龙”灯。诸多的要素也是随着历史的积淀不断地添加进去的,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工艺发展的水平不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同,审美的趋向不同都统统反映在这种民间灯彩上。它也是民间文化发展过程的记忆,体现着民间文化的传承和积累。首饰龙灯负载了太多的历史信息,从它我们得以窥见乐清人们不断发展的文化、生活和心理。首饰龙灯就像个有机体,在发展中不断地融合进更多的新元素,充分地展现了民间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其实,民间的工艺形式只要还能活在人们的生活中,就还会不断地发展下去。但今天“首饰龙”已失去了存在的依托,变成了真正的僵化的艺术品,博物馆里的展品,这应该就是此种灯彩的“完形”了。
  (三)内涵丰富的个人和社会价值
  从汉武帝敬太乙神,唐朝的燃灯表佛至宋时极盛,元宵灯节一直在上层阶级的推动下,在民间红红火火地展开着。元宵节用灯来敬神的传统也就为人们所世代传承,并且人们用智慧赋予了灯彩真正的活力,在融合了各地的区域性的特色的基础上更多样化的发展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在人们展示“首饰龙”时是伴随着社区的神庙进行的,借助龙灯请神出庙,经由每户人家的祭祀祈福和竞相膜拜,最后送神归位后的烧灯,这都体现出“首饰龙”为敬神所用,是人们向神祈福驱害的方法。另外,乐清位于东南沿海,是温州重要的渔业县。人民以捕鱼为生,以船为家,并在海洋环境的生产生活中萌发了以龙崇拜为特征的信仰文化。人们同海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但同时波涛汹涌的大海又是人们又惧又怕的对象,不测的风云使很多渔民葬身其中,也使人们惶惶难安。因此,不定的生活状况使得沿海的信仰要兴盛的多,人们内心的无助和恐惧惟有通过信仰来拯救。因而在灯彩的制作上,人们采用了龙首尾和船身的设计,突出了海洋文化的显著特征。这些特定节日的活动有着更重要的民俗含义,在本就是为表达人们祈祷祝愿的灯彩上,渗透进了渔业民俗的特征。人们在元宵节这样特殊的民俗时空中,离神明更为接近,祈祷和祝愿也被认为更为有效。期望风调雨顺,鱼虾满载,人们安乐,海上作业更能顺顺利利。
  可见,“首饰龙”灯所承载的这诸多的民间信仰,这些都是人类情感的诉求和发泄,它有助于人们心理的均衡从而获得生活的信心和安全感,有着重要的个人价值。并且随着社会发展,信仰的弱化,这种功利的性质慢慢地淡化,这从明朝时期全国的元宵灯会发展了名目繁多的歌舞杂耍等活动,就可以看出已经出现的这种世俗化倾向。元宵节的灯会更像是一次狂欢的集会,人们在其间可以赏灯玩乐,通宵达旦。并由于这种集会的性质还衍生出了男女相亲或约会的作用。
  所以,这样的活动也同时带给人们欢乐的气氛、愉悦的审美体验、促进人们的沟通和团结,显示了人民生活的安乐富足。这在人际关系趋于冷漠化和文化趋于单一化的今天,无疑有着更为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无论是首饰龙灯这样的一种民间艺术还是作为元宵灯节的民俗活动,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是有它存在的实用价值。
  
  三、关于传承和保护“首饰龙”的几点建议
  
  (一)开展“活态式”的传承保护
  民俗事象是同民俗活动紧密相连的,失去了民俗活动的背景,像“首饰龙”一样的民间工艺品,就成了真正的展品,所以我们提倡民间文化的活态保护。展品就只有它的形式而丧失了内涵,丢掉了灵魂,人们对它的理解也永远是夸赞它的精美,而不知这些民俗文化在一些历史阶段中到底为人们的实际生活发挥了多么重要的作用。作为元宵灯彩的传承,最好就是要恢复元宵的灯会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但丰富了人们的节日生活,对于社区的团结稳定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这样的节日活动也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但是切忌不要只为经济而忘记了文化才是第一位。重要的是,在这样的灯会活动中,“首饰龙”灯会再次展现它的魅力和价值,让此种民间艺术自己在民间的温润土壤中能恢复活力,继续地发展传承下去,这恐怕也是保护的最好的途径。
  (二)动用民间的力量
  对于灯会活动要充分地调动民间的力量,使民间文化真正做出民间的味道,反映广大人民的思维和审美,也真正是为人民的生活添增色彩,而不是只有政府等相关部门来组织参加,人民倒成了站在一边的门外人。广大群众充分地参与也会促进社区的建设,使古老的文化能在现代的氛围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并可以在社区间设立评选活动,在良性的竞争中,使民间工艺精益求精。提升了民间工艺的价值地位,对于地区文化的形象也是提高。
  (三)“以人为本”,以“民间工艺家”为本
  要积极地关注民间工艺传承者的境况。这些工艺大师是技艺的保存者,是民间工艺的以能传承下来的主要因素。但是,在浮躁的商业化的冲击之下,很少再有人们会专注于民间工艺的创作了。就像乐清白象镇的林家,世代传承“首饰龙”的技艺,现在也为下代的继承者人选所烦忧。所以,要关注这些艺人们的境况,绝不仅仅是指经济上的资助,主要还是要能恢复“首饰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让这些艺人们感到自己的创作的价值所在,调动创作传承的积极性,最终达到能更久远地传承这种珍贵的民间工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大兵.温州民俗大全[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2]叶大兵.温州民俗[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3]姜彬.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盖新亮(1982- ),女,温州大学人文学院2006级民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文献民俗学;周庆伟(1983- ),男,温州大学人文学院2006级民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民俗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