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运用创新理论,打破发展“瓶颈”,构筑特色文化产业高地

作者:刘焕伦 马玉珠




  【摘要】在继续解放思想、扩大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主题旋律中,借助城市结构转型调整的契机,文化领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整合地区民俗文化资源,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加快文化产业升级,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实现途径。
  【关键词】创新理论;民俗特色;文化产业
  
  当前,东莞市作为中央确定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地区,正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以推进区域经济的资源整合和结构升级为重点,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东坑镇注重抓住机遇,克难攻坚,锐意进取。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拓展视野,“筑巢引凤”,打破阻碍文化建设加速发展的“瓶颈”,锁定构筑民俗特色文化产业高地的目标集中发力,为提升文化软实力进行有益探索。
  
  一、运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观点,打破传统思维“瓶颈”,夯实构筑民俗特色文化产业高地思想基础
  
  构筑民俗特色文化产业高地,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是关键。东坑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占地2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万,其中本地居民有2.8万人,其经济结构以IT产业为主导,农业及现代生态园区经济为补充,2007年生产总值为33.8亿元。多年来,随着城市化改造进程的日益加快,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东莞市经济社会“双转型”以及“文化三城”建设的推动,全镇文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创成了省教育强镇、市文明镇街先进单位、市文化建设达标镇,镇文化站也晋升为省特级文化站。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条件的制约,尤其是对于如何适应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寻求和确立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对策、新步骤方面的认识和经验不足,也还存在着文化基础设施简陋、硬件投入捉襟见肘、专业人力资源紧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柱型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由政府直接承办某些大型文化活动负担过重等突出难题。不言而喻,这些难题求得解决,首先就必须扫清思想障碍。
  党的十七大科学地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经验,并就指导新的实践,阐述了一系列创新理论,其中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观点。在全市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刘志庚同志指出:要“按照解放思想的要求,用国际化的视野和全球化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东莞的文化事业,摒弃过去只注重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宣传功能,不注重文化的产业属性和消费娱乐功能的旧观念,树立起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发展、就是抓科学发展的新观念。”
  东坑镇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深入解放思想大讨论,挣脱了传统思维定势束缚,澄清了两个方面的认识:一方面,通过摆正文化建设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认清文化是财富而不是“包袱”,没有文化建设上的大投入,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破基础设施薄弱和专业人才匮乏的“瓶颈”,开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仅靠孤军奋战不成,必须正视全市“腾笼换鸟”进行宏观结构性调整的新形势,从自我封闭的圈子里跳出来,冲出行政地域界限,借助社会力量,探索引入多种所有制、多个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从而,增强了下大气力狠抓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另一方面,通过摆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认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性价比不能简单地用货币符号去衡量,而是要将其放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大背景下去加以考量,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通过政策倾斜,鼓励和大力扶持发展文化产业与发展文化事业同等重要。因此,更加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提出了以挖掘、抢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莞东坑二月初二“卖身节”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鱼歌》,动员企业和社会力量,构筑民俗特色文化产业高地的发展方略。
  
  二、运用“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点,打破体制机制“瓶颈”,强化构筑民俗特色文
  化产业高地保障体系
  
  (一)构筑民俗特色文化产业高地,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是根本
  倘若没有适合生存与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保障,发展民俗特色文化产业的良好愿望就会被束之高阁。客观地说,构筑民俗特色文化产业高地,毕竟是全新的实践,传统的文化体制和机制不可能完全适应,遇到“瓶颈”也是正常现象,关键是如何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去进行化解,使其化压力为动力,变坎坷为坦途。
  (二)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
  要充分地把这一观点贯彻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下大气力,解决阻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的“瓶颈”问题。首先,政府要在转变职能上,实现角色转换。变政府侧重“办文化”为侧重“管文化”,使文化管理职能充分地体现在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提供服务、监督检查等方面,为民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引。其次,文化事业单位要在提升服务上,进行架构创新。变文化事业单位侧重“送文化”为侧重“种文化”,以增强活力,提高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为改革目标,为民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催熟条件。再次,文化产业单位主要应调整行为模式,规范承诺行为,注重品质管理;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整合社会资源,寻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为构筑民俗特色文化产业高地提供源动力。
  创新文化体制和机制,构筑民俗特色文化产业高地应贯彻“双适应”的原则,一是要与市场经济规律、文化发展自身规律相适应。特色文化产业高地姓“特”,表现在它是一个新型的市场主体,要对其它文化产业集群起到主导和带动作用,东坑镇将构筑特色文化产业高地的特征还表现为它延伸着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浓郁岭南民俗风情的“卖身节”、《木鱼歌》的内涵和外延,必须遵循规律,科学发展。二是要与“双转型”相适应。民俗特色文化产业高地要“高”,主要体现在建设的标准要高,运行的质量要高。要通过文化产业升级,为“文化三城”建设提速,助推经济社会“双转型”。显然,现行的工作格局要进行适宜调整,要建立健全更具灵活性和吸引力的长效用人、留人机制以及文艺作品创作的奖励机制,做好依靠优厚政策、机制留住人才等方面工作,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三、运用“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观点,打破运作模式“瓶颈”,拓宽构筑民俗特色文化产业高地实现途径
  
  (一)构筑民俗特色文化产业高地,解决价值取向问题是动力
  文化产业的运作要追求价值,或者说追求效益,这是其本身属性决定的。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加以分析,文化产业隶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在为上层建筑服务中理应遵循价值规律。如果换成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判断,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价值取向决定行为意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贯穿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提出“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观点,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沐春风。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培植文化产业进程中,要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精心谋划,创新发展。要把属于文化产业的运作成分从文化事业中分离出来,还原给市场,打破公益文化事业单位越俎代庖甚至独立支撑门面办文化、搞活动的“瓶颈”,运用市场调节手段,让价值规律充分地发挥作用,使文化产业纳入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轨道。按照这一观点和要求,东坑镇提出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构筑民俗特色文化产业高地,旨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两大平台”为基本实现途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