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土家族哭嫁习俗之探源

作者:朱 坤




  【摘要】哭嫁习俗在土家族地区流传较为广泛。关于哭嫁习俗的起源,我国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是这些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忽视了一个小民族性格对该民族文化形成的决定作用。文章就是以土家族民族性格为关照,来考查土家族哭嫁习俗的起源。
  【关键词】哭嫁歌;传承性;流变性;民族性格;改土归流
  
   哭嫁习俗在土家族流传较为广泛。关于哭嫁习俗的起源,我国学术界是众说纷纭。其中,有掠夺婚姻说、奴隶买卖婚姻说和封建包办婚姻说等等。无庸置疑,这些观点在不同程度上看到哭嫁习俗在形成过程中受到某种婚姻制度的影响,却忽视了形成的哭嫁习俗所凸现的最初民族性格。民族性格是决定这个民族对事物态度和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是民俗的内核。因此,我们在研究民俗的起源时,必然离不开对民族性格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中所凸现的民族性格,便是民俗的起源。
  土家族的哭嫁歌,被音乐家们誉为“中国式的咏叹调”。就其起源的问题,笔者将从土家族民族性格以及民俗流变特点来探讨。
  
  一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其地理生活环境的影响,这种地理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文化的形成特点和发展过程。
  土家族长期生活在今湘鄂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这里群山连绵,森林密布,沟壑纵横,山岭里野兽成群、种类繁多,“持枪入山则兽物必获”,“持勾入河则水族必至盈笥”。这种入山射猎、临渊捕鱼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土家族人的渔猎经济。武陵山区又属亚热带温湿气候,溪河纵横,土地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土家族先民在这里垦山种粮,“春初斫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土下种,即苗盛倍收”。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家人这种农耕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并逐渐占居主导地位。
  渔猎经济和农耕经济的多元复合,使土家地区不依靠外界而能够独立生活,加之山区之封闭以及历代统治者“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民族隔离政策,使得土家人同外界联系困难,很少受到外界影响。土家人在这块封闭而肥沃的土地上自生自长,培育出独特的土家之花——善舞的民族性格和男女无别的民族心态。也正是这得天独厚的主客观条件,使得这朵文化之花在很长一段的历史长河里,纯洁地散发芬芳,没受到汉族儒文化的濡染。
  原始艺术源于生产劳动。原始社会时期,土家先民过着群体生活,共同劳动。在劳动过程中,为了协调动作,减轻疲劳、鼓舞情绪以及表达劳动获得成果的喜悦,便发出有节奏的呼喊,这就是土家族民歌的雏形,也就是鲁迅说的“杭育”;土家先民在劳动实践中对自然界逐步有所认识,积累了一定经验,为了向别人传授劳动知识和教育后代,在交流经验时用各种体态动作摹拟捕兽耕种的动作和方法,这些动作就是土家的原始舞蹈。从现今土家族流传的歌舞里仍可找到佐证,前者如“蓐草锣鼓”、“摇橹歌”,后者如演变成祭祀舞蹈的“茅古斯”、“八宝铜铃舞”等。
  经过历史长期的积淀,土家人形成了善歌善舞的民族性格。这种善歌善舞的性格必然注定土家人凡事离不开歌的特性。上山砍柴有“山歌”,下地种地有“蓐草锣鼓”,进田插秧有“插秧歌”。生孩子满月有“讲席”(一种小曲调,由婆家和外婆家的妇女对唱斗智),祝寿时有“太平歌”,即使老人寿终也有“孝歌”。即使现在,土家山寨每年仍有赛歌盛会,唱起歌来,废寝忘食,几天几夜词不重复。路上不论碰见任何人,一见对歌人,从早晨可以唱到日落,还热情邀请对方到家里去做客。
  土家族就是这样一个善歌善舞的民族。
  在土家男女青年结婚的日子,土家人自然离不开以歌来表达这种喜悦之情,以歌来祝福新人。这便是现在看到的土家族婚俗中“哭嫁”的原始形态,即土家哭嫁习俗源于土家人悲歌和以歌取乐的民族性格。不过这时婚俗中的“哭”已失去文字的本义而饱含深层的文化内涵,“哭”只是载体,载的是“笑”、“取乐打闹”。土家族的歌,特别是年青人唱的歌,都具有打闹撒野的性质。在男女之情上,土家人不像汉人那样遑遑独行,而是以率真、泼辣大胆的方式,打闹撒野,甚至以“荤歌”的形式进行性宣泄。如湘西保靖、永顺、龙山等地的“挑葱会”,姑娘们成群结队去山里唱歌、野炊、露宿,同小伙子们幽会。在哭嫁的婚俗里,也可以看到些许遗风。譬如,湘西沅陵土家族哭嫁习俗中的“青年哭”(新娘哭来做客的男女青年),结婚那天,伴娘们专门窥探来参加婚礼的男女青年,一旦发现,就偷偷告诉新娘,新娘在伴娘的帮助下,趁其不注意,将对方逮住扯着哭。这时是双方比才比智的时候了,在对哭过程中,倾尽才情,看谁的歌“哭”得好。虽是在哭,心里却听着对方哭的词儿。被逮住的若是青皮后生,那更热闹了,伴娘则在旁冷眼观看,那男子要是嘴笨舌拙的,哭也不是笑也不能,又急又羞,憋得满脸红胀,伴娘们见到那求救的眼光,早就心里偷着乐了,那男子日后也就成了众人笑话的对象了;那男子要是嘴舌灵巧的,便扶住新娘,泪水横流地对哭起来,展示自己的才华,日后必成为姑娘们追逐的对象。这时哭嫁歌已不是一些学者所说的抒发离别之情了,虽然内容离不开哭诉平时的友情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男女青年看似是在对哭中比试才智,而实际上是在打闹。因此,笔者认为“青年哭”是哭嫁习俗的原型,我们现在看到的“哭嫁歌”系列(如“哭爷娘”、“哭兄妹”、“哭媒人”等),是由“青年哭”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繁衍丰富发展而来的。再比如大家熟悉的“骂媒人”,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媒人在土家族地区实际上被称作封建包办婚姻的代表、“骂媒歌积淀了千百年来妇女对封建婚姻制度和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的谴责和反抗,是血泪和怒火相交织的抗议之歌”、“在哭嫁歌中‘骂媒’是最尖锐的一章,新娘用最尖利刻薄的词句咒骂媒人”。实际上,土家婚姻是“以歌为媒”的,下列是“骂媒人”的哭歌:
  (一)
  对门山上种豆子,
  背时媒人死独子。
  对门山上种韭菜,
  背时媒人绝九代。
  (二)
  韭菜开花十二台,
  背时媒人天天来。
  门坎儿被你踩扁了,
  黄狗儿被你赶跑了,
  饭碗儿被你舌头舔残了,
  院坎儿可被你踏成窝窝了,
   屋檐上瓦片儿被你望落了。
   样样好尝的你都吃了,
   吃了,喝了,你就骗起我爹娘;
   喝了,尝了,你就逼我离家乡。
   媒人吔,你死后可要变牛羊!
  这两段哭词,对媒婆的贪婪、狠心、花言巧语,骂得淋漓尽致,剥露得体无完肤,充满了刻毒。事实上,这是一种假象,“骂”只不过是装腔作势罢了,对媒婆的丑化是表层现象,其内核却充盈着调侃和戏谑,是对媒婆极度丑化后的大乐。所以骂者大可尽情咒骂,被骂者若无其事,一副事不关己的神态,以后照常以三寸不烂之舌去游说去穿针引线成人之好。对这一点,我们仍可从土家族的婚俗中找到佐证。例如湘西沅陵县土家族地区婚俗中有“谢媒”的礼俗,媒人同娶亲的男方进堂屋坐上席吃饭时,女方的妇女手执酒壶给媒人斟12杯酒,边斟边唱,俗称“谢十二杯酒”。从“谢媒”的礼俗中,我们可以看出土家人对媒人的尊重,从而更可断定“骂媒人”的打闹性质了。由此可见,土家族这个善歌善舞的民族,即使在后来出现封建婚姻的符号——媒人身上,也不忘打上戏谑的烙印,打闹取乐,从而也更能证实以歌为乐的打闹,才真正是土家族哭嫁习俗的源头。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