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泰山王母池考

作者:任双霞 辛 芳




  【摘要】泰山王母池作为一组景观,其景观的完整性、意涵的丰富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一些附属景观,文章论述了泰山王母池的由来及其附属景观。
  【关键词】泰山王母池;“瑶池”;附属景观
  
  一、王母池简史
  
  泰山王母池道观,古称群玉庵,位于泰山南麓,山、城结合部的中溪谷口,座落于飞虬岭下,东傍梳洗河,北临虎山水库,属于泰山名胜带“丽区”。清人聂剑光在《泰山道里记》中记载:群玉庵,祀王母。宋皇佑间炼师庞归蒙辈居此,赐紫服,题名于石。后人增置药王殿、观澜亭。……庵前……古有王母桥,今废。旁为吕公洞,唐双碑韦洪诗谓之‘发生洞’,宋钱伯言纪游谓之‘金母洞’。上有王母楼,俗称梳洗楼。
  “群玉庵”一称由何而来,难以稽考。据三国时曹植《仙人篇》中“东过王母庐”,崔爱国、吉爱琴认为此地已有早期建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水上往往有石窍存焉,盖古设所跨处也。”刘慧认为,这是王母池以水为号之始。唐代李白《泰山吟》六首有“朝饮王母池”的句子,是否有庙,并无文献证据。由《双束碑记》可知,唐大历七年,代宗遣内侍魏成信至岱岳观修斋,并投告王母池,这是官方认可王母池的较早记载。但此时官方的几次拜访、投告等行为,目标都是岱岳观。“瑶池”独立地位还不是特别明显,可能是岱岳观的附属,是否有庙,也无文献记载。
  最早见于文献的王母池殿宇记载是宋元祐八年,宋人李谔的《王母池办置花园记》刻石,原来立于王母池内二山门的墙根处,可惜今轶。元祐八年,岱岳观重修王母殿,及砌垒山子(山墙),办置花园一所。泰山文献中,多有用这通碑文只言片语,来引证王母池历史之处。聂剑光《泰山道里记》引用了李谔的说法:按宋李谔记称,黄帝建岱岳观,遣女七人,云冠羽衣修奉香火,以迎西王母。宋代的李谔将一则神话传说采录到碑刻中,勒石在王母池。说明宋代时“群玉庵”一名由来已久,又无准确文献记载,已经无从追考了。聂剑光认为“其说荒远,不可稽然。”在泰山地方文献相关记载中,“群玉庵”虽不可考,但指称今天的王母池道观并无歧义。但从文句中看,宋代的王母池与泰山中庙岱岳观密不可分,在王母池置办花园,也是在岱岳观重修的工程范围之内。
  聂剑光在《泰山道里记》提到的庞归蒙被赐紫服,其实是对宋皇祐五年的《李若清等题名》的误读。这些题名与《办置花园记》刻在同一块石头上,《岱揽》认为如聂剑光等人右读,文句有误,应该左读,文中是李若清等道人分别掌管何种道职,并被道正赐予紫服嘉奖一事的记载。左读按职位高低从大到小,庞归蒙位卑,名列众人之后;右读则文句不通。由此可知,宋皇祐间,王母池已是比较正规、纳入官府统一管理的道观了。
  建中靖国元年,“泰山大雨,涧谷水溢,王母池亭宇砌石皆被冲去。后由道士募工重修。”据姚建荣《重修岩岩亭碑》,正隆末年,金军与各支抗金义军在泰山附近数次激战,泰山王母池东岩岩亭毁于兵燹。
  明嘉靖间殿庑亭阁方具规模,清代多次重修。清嘉庆二十三年正月,山东巡抚陈预奏请岱庙等多处倾圮,请求修整,获准。乃委泰安知府廷璐与历城名匠魏祥住持工役。工竣后,魏祥以余资修添女厕十余所,改修王母池、斗母宫东厅各一座。
  现在所见的王母池建筑,主要是明清两代多次重修的结果。80年代至今,王母池经过多次扩建,修缮旧的殿堂,才使得这座庙宇保持秀丽的面貌。
  
  二、王母池子考
  
  现在泰安当地人把道观称为“王母池”,道观内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母池子”,道观东侧的石渠称为“梳洗河”。可是这几种指代并非从来如此固定而且明确,因此考证“王母池子”、“王母池”、“梳洗河”这几种指代是必要的。学者吕继祥曾经考证过“池”的所在,认为王母池原来在梳洗河内,与虬在湾同出而异名。严文圣也持同样论点。《岱史》引用《图志》,认为王母池就是瑶池,也就是虬在湾:(王母池)一名瑶池,又名虬在湾。《泰山道里记》云在白鹤泉东北,飞虬岭下。《水经注》云,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上。西北为王母殿,殿东跨涧为王母楼,俗名梳洗楼,圯。故址犹存,其水为中西谿所迳,遂名梳洗河,《山海经》所谓环水也。
  据孔贞瑄《泰山记胜》所述王母池水势与规模,并区分群玉庵与“池”,可见当时认定的“王母池”不在群玉庵内,并非现在王母池道观内部的王母池子:池受小蓬莱之水,深广可胜小艇。左吕仙洞,右群玉庵。夏秋山水暴涨,声沉沉作江潮吼,震摇城市如殷雷未吐,郡人有竟夕不能寐者。
  《泰山志》记载王母池“池大盈亩,悬流注之”。道观内的水池,东西长仅7.3米,南北宽不过3.45米,无论如何不足以盈亩;平时水深不过两米,更无法“深广可胜小艇”。王母池子与道观内的王母泉相通,本是泉水汇集于此,而王母泉一年到头细流涓涓,不会随着季节出现暴涨或者断流的情景。梳洗河内的虬在湾,南北长30余米,东西宽25米,足以盈亩;在虎山水库截流水源前,丰水期潭水深,水域广,足以泛舟;夏秋水势暴涨时,水流自高处奔涌而下,激流湍然,声势如雷也是可能的。因此,“王母池”所指代的水塘,应该是今梳洗河内的虬在湾。
  唐代《双束碑记》记载,大历七年(772年)唐代宗遣使到岱岳观修斋,并投告“瑶池”、建中元年(780年)“登岱岳因访瑶池”,唐代“瑶池”一称毋庸置疑。王母池道观内的水潭开凿于道光年,据民国泰安县志记载:清光绪六年,邑宰曹钟彝以郡城乏水,开渠引涧水,自北门入,从西南隅出。恭亭前作双龙池以蓄水,商民便之。道光前,已经有以“王母池”命名的记载。与“瑶池”的称呼几乎同时,在《双束碑记》中,也可见“王母池”一名:《淄州刺史王圆游记》提到“大历十四年,…各携茶果相侯于回马岭,因憩于王母池”。唐代诗人李白《泰山吟六首》中,有“朝饮王母池,瞑投天门关。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的句子。宋皇祐间的《王母池办置花园记》,宋代官员以“王母池”一名称呼此地。
  待到元明,“瑶池”一称渐渐式微,“王母池”逐渐成为正名。由元代至元二十九年《王母池禁约刻》可知,“王母池”作为庙宇的正式称谓出现在文告中。明代李养正诗作《饮王母池》中,王母池、瑶池二名并用,其中,也有文人出于怀古幽思,以古称“瑶池”称谓庙宇的可能性。
  清代以降,王母池一名越发模糊。据乾隆四十七年《泰安县志》,其中《卷三·山》认为王母池即瑶池,包括“虬在湾”:王母池,亦曰瑶池。中有潜虬化龙去,因名虬在湾。今于上立王母殿,别有池有桥。可是后面一句令人迷惑,似乎指向今王母殿前的水池。据王母池文献资料,王母殿的殿址自明代至今,并无变动;王母殿位于二山门内,自水池进殿,要拾级而上,确实殿址在水塘“之上”,在梳洗河内的虬在湾之西,也在谷底低洼处的虬在湾“之上”。紧接着同一本书的《卷七·祠祀志》又说:王母殿,在老君堂东。殿下临虬在湾,有泉侧出,汇为池。甃以石栏,曰瑶池,又名王母池。此处明确指出王母池就是道观内的水塘,却又陷入了另一个疑问:此时的虬在湾指哪一个?从这本志书修纂的自相矛盾、模棱两可可见,清代当时的人对“王母池”这一地名的界定十分模糊。可能一名多指,也可能一地多名。
  《岱揽》卷十二《分揽二·岱阳中》提到,“群玉庵祠王母,西厢为药王殿,东厢为观澜亭,辟东牖梳洗河,潺湲其下。庵前有幡竿,石上有宋人题名。重门外石□丈所,下临方塘一鉴,蓄紫鳞噞喁荇藻。”这个方塘没有被叫做“王母池”。民国十八年的《重修泰安县志》中,祠宇志介绍“群玉庵”词目时说,“群玉庵,即王母池,在老君堂东。王母池下临虬在湾,王母池者,侧出之泉所汇,甃以石栏,曰观澜亭。又增置八仙殿。”民国县志中的“王母池”已经是庙宇的专称,与“虬在湾”是截然分开;更直截了当地指出,庙宇得名王母池,就是因庙宇内的王母泉水集汇为池。而同书的《舆地·山水志》中还有个相反的说法:“王母池在白鹤泉东北,一名瑶池,又名虬在湾……”文句与《岱史》相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