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对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作者:丁宗麟




  【摘要】文章对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学生的德育工作要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品德教育规律,避免德育工作的随意化、虚空化和经验化。
  【关键词】思想道德建设;以人为本;以能为本
  
  随着进一步深化德育工作者对科学发展观的再认识,我国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围绕新时期条件下学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使德育工作者对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从中发现差距,找准问题,进而提出破解影响落实科学发展观难题的思路和措施,这是探索如何切实抓好研究成果转化的前提。本文尝试对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剖析,提出了学生的德育工作要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品德教育规律,避免德育工作的随意性、虚空化和经验化。具体而言,就是“德育观念要符合时代要求,德育目标和内容要恰如其分,德育措施要制度化”。并结合德育工作实际,提出了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能为本、以校为本的“三本观点”,强调只有三者相互融合,优势互补,才能提高德育水平,增强德育实效,使新时期学生德育工作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以及信息网络化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早在200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已经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详实地阐述了德育的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及对社会各界的要求,并明确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它不仅突出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而且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新时期学校德育指明了方向。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德育为首;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学校德育要适应形势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以培养人、发展人为根本,在人的培养教育中要以提高人的道德实践能力为重点,而且要立足本校,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因此,新时期的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能为本、以校为本,三方面融合渗透、有机结合、互动促进、相得益彰。
  
  一、以人为本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传统德育不是从人本身、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出发的,而是把道德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强调它对人的约束,人在道德面前是被动服从的,认为德育是对人的驯化,使人无条件地机械地按照道德规则行事。这种德育已经不符合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现代教育观认为,良好品德首先是在人们相互交往中形成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伟大的义务感,只有当它能在生活实践的每一步中得到生动体现时,才能成为人的行为准则。在培养未来的一代人时,我们应当首先在个人领域,即在青年人靠良心的驱使而产生并得到控制的相互关系领域里,培养最纯洁,最富有人道主义的情感”。
  德育要以人为本,是由道德的人本性所决定的。道德是人在现实社会生活、社会实践过程中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主动地选择和创造的。无论是把道德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个体的心理机制,它都是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在此过程中,人是道德的建构者、设计者,道德是人活动的成果。人创造出道德绝不仅仅是为了创造本身或为自己制定一套清规戒律以接受役使,其根本的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为了人更好地生存。人的需要既是人进行道德创造、道德辩护的根本动力,也是其最终目的。道德不仅能满足人特有的精神需要,同时在客观上还能为个体和社会带来一些功利性的价值。因此,道德是为人服务的。人不仅是道德的创造者,而且是道德的享用者、道德价值的体现者。道德与人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道德是人的道德,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离开了人,就谈不上什么道德;另一方面,道德的真正存在并发挥作用离不开人的内在自觉,它不是强制性的力量或者生理化的条件反射就能发挥作用的。因为即便有了道德规范,如果人们不去信仰、服从它,那么这些规范也将形同虚设。总之,人既是道德产生的原因,也是道德存在的目的,同时,人还是道德的载体。所以,从道德与人的关系看,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现代德育的目标追求。以人为本,就是把德育和人的幸福联系起来,和人的自由联系起来,和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德育真正成为人的德育,使德育不只是人获得生存技能的一种途径,而且还能成为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德育的惟一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因此,以人为本,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是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二、以能为本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传统德育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道德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知识本位的德育。学生只掌握了一些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但缺乏道德的践行能力,知而不信、知而不行,这是传统德育效果低迷的重要原因。德育要教学生学会做人,使之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责任心的、自主的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为此,德育要向学生提供“生活通行证”,这个“通行证”不仅是指生存的基本技能,还包括道德实线的能力。陶行知先生说:“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道德实践能力是个体建构自身的重要践行能力,也是个体在生活行动中产生道德价值的重要实践品质。个体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道德价值的追求与实现,都是在实践中完成的。道德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行动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等。道德实践能力是个体实现道德发展的重要的个人品质,也是个体道德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是个人自主地实践道德价值的根本。
  德育要以能为本,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确立能力本位的理念,加强能力建设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社会的呼喚。党中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并作为执政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做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对新时期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现代社会文明的建构中,文化的多元化与价值的多元化已成为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普遍现象。人们的生活方式走向多样化,不同的道德价值,不同的价值需要、不同的生活理想在社会中多元共生,这就要求个体面对繁杂的社会领域中的多元的价值必须能恰当地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并且自主地决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学校德育必须面对现代社会的这一挑战,走出传统的“管束”和“灌输”型的道德教育观,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社会的和个人的价值取向的分析、判断,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和实践智慧。
  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网络社会中尤其重要。网络社会多元文化的并存产生了多元道德并存的局面,参与者可以通过接触不同的道德规范,来进行比较、选择或者建构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多元道德并存有利于培养主体的批判思维,学会主动选择。学会选择是道德践行必须的能力之一。同时,网络为人提供广阔的交往空间也有利于主体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网络交往能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和具有不同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人对人的理解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学会关心他人,关心周围的世界,从而使人性中的善性得以弘扬和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