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9期


重拾“襄阳花鼓”

作者:徐 翠

妻子受罚。
  5.纯粹凑趣热闹、内容低级的。《喻老四砍刀子》写张二妹与喻老四、王老六同时相好,一日,王老六去张二妹家玩耍,喻老四突然到来。张二妹听得喻老四叫门之声,甚为惊恐;王老六拔刀在手,欲与喻斗殴,被张二妹劝阻,开后门逃走。喻人,与二妹继续戏耍。
  
  四、角色行当
  
  襄阳花鼓戏的角色行当根据性别可分为外角、内角两类。
  外角包括胡子(主要是黑、白、花三种,以黑胡子为主),小生(分文生、恶生、哭生),小丑(又叫三花脸,分大三花脸和小三花脸),变生子(不穿兰衫的生角,性格幽默,但区别于丑行),武生,大花脸和二花脸(戏不多,各行都可代。艺人有一种说法,叫做“内三外三,人人承担”),花面(即和尚)。
  内角包括正头(有了孩子的中年妇女),二里头(结婚还没有孩子的青年妇女),拖尾巴旦(包括花旦、小旦两种),摇旦(多是老年妇女),老旦。
  新中国成立后的专业剧团,行当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只是随着上演剧目的变化,内角老旦的戏增多,二里头、摇旦的戏减少;文生、武生、大花脸、二花脸的戏增多,变生子戏减少。
  
  五、表演程式
  
  内外角上场,一般是小锣送上。上场后整衣冠亮相,念站堂引子,接着用小锣送到中场,撩兰衫(生旦除外),坐下念“坐堂诗”。
  走场时所走的路线称“拐线牌”(∞形)。生角一般是八字步,花旦一般走碎步。站立用丁字步。生角表演时,常伴用磋步、跪步和矮子步。
  小生的表演常用纸扇代替水袖,有栽发。胡子用水袖,较短(称爪袖),只有摆动和抓袖的简单动作,表示气愤时主要用胡子的甩动表现。花旦和小旦常用手绢代替水袖,即用手扯住手绢两端不停的转动,称“挽手巾”;或将手绢咬在嘴里,或拿在手上摆动、抛甩。
  眼神则多用斜视和眼球转动来传神。
  
  六、演出习俗
  
  过去,襄阳花鼓戏的班社都有一套严格的班规和规矩,现简要介绍以下几点:
  1.拢班。戏班除箱主是固定不变的之外,一般艺人流动性很大。每年春秋农闲时拢班,拢班的规矩是:箱主出钱办成班酒,把要请的艺人聚在一起吃成班酒。吃过后打“厘头帐”。箱主先拿出“身价钱”,作为分成的预支(以后有了收入再还给箱主)。分成的“厘头”等级是10厘、9厘、8厘、7厘、6厘、5厘。其中,箱主10厘帐,胡子、三花脸、鼓师9厘帐,小生、正头、大锣8厘帐,花装、二里头、小锣、管箱7厘帐,学徒6厘或5厘帐。
  2.写戏(联系唱戏)。到一地演出,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包戏一方必须供给戏班斗米担柴及“四大斤”(一斤油、一斤盐、一斤烟丝、一斤肉或者一斤火纸)。
  3.压台戏。即第一天唱的戏不讲价钱(不是每到一地都有,由写戏时商谈而定)。
  4.开箱。即一天演出几场戏。一开箱即一天演一场戏,只要开了锣就算一场戏,遇到天气不好等特殊情况不能继续演出时也应付钱。二开箱即一天演两场戏,若无故缺演,全天就不给钱。三开箱是一天演三场戏,无故缺演同样不给钱。
  5.财经制度。三到五天必须公布一次帐,发一次薪水。
  6.收徒。先找好介绍人,买一刀表、一挂鞭、一封香,敬唐王,不给钱,不设宴。三年出师(好的可以早出师)。
  7.住庙堂。旧社会艺人们到各地演出时主要是住庙堂。其规矩是,走进庙堂时找一根草,走到神像前作个揖,由箱主或主要师傅把草插在香炉内。然后大家各找地方打铺住下。住多少天,神草就得插多少天。如果其间有人敬佛烧香,暂把“神草”取一旁,然后再插上。
  8.挂牌。某演员唱的好,群众就筹金或由某有钱人家承担,打一块长约四寸、宽三寸的银牌,授予演员个人。挂牌时还要举行仪式:用一个大盘子把银牌和其他要赠送的物品放在上面,由一个人端着,从台口送给挂牌的演员,同时放鞭奏乐以示祝贺。
  9.打彩。艺人受到的最高荣誉。先化好妆,然后被抬着或骑着马游街,人们喝彩并向他投掷糖果鲜花。完后挂牌。
  10.跑马。戏班在某地演出没人写戏时就要转地点。白天踩高跷、玩旱船,晚上就地围场子演出,以此讨钱度日。
  11.打街。正月初四、五,由五六个艺人挨家挨户“打火炮”,唱花鼓戏讨钱。
  2004年,襄阳花鼓戏借新编剧目《宋玉悲歌》重返舞台,但是襄阳花鼓并不是仅仅靠一部《宋玉悲歌》便可以复兴当年的辉煌,当务之急应成立专门的花鼓戏剧团,培养青年一代的艺术素养以备更好的发展所需,也需要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植,最重要的还是要排演出群众爱看爱听的剧目,注重宣传和市场定位。基层群众的喜好是决定襄阳花鼓命运的关键,表现人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真实情感才会得到观众的喜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