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9期


重拾“襄阳花鼓”

作者:徐 翠




  摘要:襄阳花鼓戏是鄂西北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襄阳、郧阳、枣阳、宜城、谷城、光化(老河口)、南漳、保康、远安等县。文章从源流发展、音乐唱腔、角色行当、表演程式、剧目剧本以及演出习俗等方面对襄阳花鼓戏进行了粗浅的梳理。
  关键词:襄阳花鼓戏;源流发展;音乐唱腔;角色行当
  
  襄阳花鼓戏,它曾经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灵活多样的演出形式唱遍了大小乡镇,在人们还没有像今天这么丰富多彩的视听享受的时候,它作为老百姓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展示出不凡的魅力。而今,戏曲的演出市场已经大大萎缩,文革中不幸夭折的襄阳花鼓戏在新世纪之始却又重新回到了舞台上。笔者在多次田野考察后,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对襄阳花鼓戏的源流发展、音乐唱腔、演员表演、剧目剧本以及演出习俗做了一番梳理。
  
  一、源流发展
  
  襄阳为历代军事重镇,居汉水中游,水陆交通方便,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早在清乾隆中期,襄阳就有所谓“八大江湖戏”,即:高腔,昆曲,越调,提偶戏,梆子戏,锣戏,筒子戏,皮影戏等。这些戏曲对襄阳花鼓戏的发展起过一定作用。清道光年间,当地已有“一清、二黄、三越调、梆子花鼓梁山调”,或者“一清,二黄,三越调,躲躲戏玩的也热闹”之说。据《中国戏曲志·湖北卷》,襄阳花鼓戏的形成年代,当不晚于清道光时期。襄樊市文化局提供的《襄樊市戏曲资料汇编》一书中有支持这一论断的相关资料,摘录如下:
  据襄阳花鼓老艺人许德刚1957年说:襄阳花鼓在他师傅涂老幺(1870年生)及师爷王万义(1837年生)之前,就有过许多专业戏班,最有名的是同兴班和三合班。那时的戏班都是“四梁四柱”,各种角色行当都很齐备。这说明140多年前襄阳花鼓已初具规模。此外,流行于安徽南部的“皖南花鼓戏”的主腔淘腔、北扭子与襄阳花鼓的桃腔、四平大同小异,剧目也大致相同。据安徽宁国“皖南花鼓戏”老艺人陈正义、蔡仪莲1982年谈:宁国移民系湖北随州、应山、荆门人氏,至今已传五代,大约于太平天国失败后移居皖南,传唱湖北花鼓戏,流变而成皖南花鼓戏。再者,湖北郧阳花鼓及陕西商洛花鼓的主腔亦与襄阳花鼓(桃腔)渊源密切。以上情况说明,襄阳花鼓戏的形成和流行,当在清道光之前。
  襄阳花鼓戏的早期演唱形式,经历过这样几个阶段:最早是唱“吉庆歌”、“打火炮”。演唱内容多是表演者即兴编出比较简单的四言八句,热闹而无情节,是艺人们乞求谋生的一种手段。后来发展为把民间传说、故事编成有人物情节的短段子,由一人登场表演的“单玩子”、二人表演的“双玩子”。再到后来,发展为能串演较长故事、化妆演出的“三小戏”,在田边或稻场围上高粱箔子,艺人登场做戏,被称为“地摊子”、“革台子”。后艺人们组成戏班,农忙生产,农闲演唱。被称为“春班子”。最后才发展为以此为职业,常年在外演出的“四季班子”。戏班人数也逐步扩大到一二十人。清道光年间的同兴班和三合班,就是这一时期的知名戏班。
  襄阳花鼓戏流行于汉江中上游鄂西北广大地区,影响远及陕西、安徽。建国前,襄阳、枣阳、宜城等地,常年各有六七个班社活动,老河口、谷城、南漳、保康、均县、远安、兴山等地的大小集镇,亦常有一二个职业或半职业戏班。据不完全统计,知名的花鼓戏班就有34个之多(不包括半职业戏班)。最驰名的有襄阳县的肖大华、习有道、李金山、夏长命、严子先五个戏班及枣阳县的钱九仲、尹旺,老河口的李文焕,襄阳朱坡的彭兴顺、谷城县的廖幺、李喜,宜城的刘东生、罗和尚,南漳的史老幺等班子。襄阳花鼓的知名艺人有189个(其中邓矮娃、米五、杜长顺等,都是清道光年间的人)。这些艺人遍及鄂西北各县,可见襄阳花鼓在群众中已有较广泛的影响。
  解放后,襄阳花鼓戏曾一度得到发展,襄阳、枣阳等县先后成立了专业剧团,宜城、南漳等县也有许多业余和半职业剧团活动。文化革命期间,剧团解散,业余演出活动停止。目前,没有发现民间剧团的演出迹象,襄阳县豫剧团近几年曾组织人力排演过襄阳花鼓戏,后因故放弃;宜城市艺术团(原宜城曲剧团)以一部《宋玉悲歌》把襄阳花鼓再次推进人们的视线。
  
  二、音乐唱腔
   襄阳花鼓戏的演唱形式原是人声帮腔、锣鼓伴奏,建国后改为弦乐伴奏。主要唱腔为[桃腔]、[汉腔]、[四平]、[彩腔]等。
  [桃腔]为其第一主腔,其唱腔结构、演唱形式和所唱剧目,均与鄂东的花鼓戏、采茶戏有渊源关系,同属打锣腔系统。桃腔上下旬各六小节,上句落在“1”音,下旬落“5”上。按照情感变化的不同又分为哭桃腔和喜桃腔,其基本旋律没有多大的变化。[桃腔]板式:可分为起板、慢板、原板、二流、一字板、滚板、间板等。
  [汉腔]分大汉腔和小汉腔两种。大汉腔上下旬各七小节,作慢板用;小汉腔上句五小节,下旬四小节,作原板用,也用于快板。
  [四平]基本腔是起承转合四句结构,但在戏的唱段中多用垛板,切分节奏是它的特点,它的板式有起板、慢板、快板、一字板、哭皇天等。
  [彩腔]包括约八十多个曲调,一部分是从主腔中派生出来的,一部分是从民歌中吸收过来的;它是襄阳花鼓戏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特点是活泼、明快、幽默、风趣。
  
  三、剧目剧本
  
  笔者现收集到剧目337个,剧本45个。其中,一些是根据历史故事改编,例如《伍子胥过江》、《打洞》(又名《送京娘》)、《十枝梅》、《拦马》等;一些是根据小说演义、杂剧传奇改编,如《琵琶记》、《梁祝》、《宝莲灯》、《云楼会》等;还有很多是生活小戏,如《宋美卖妻》、《看稞》、《卖绒线》、《送寒衣》等。有古装戏(以上数例皆是),也有现代戏《关猪》、《桥头会》等。
  从剧本来分析,45个剧本中,生活小戏所占比重最大,这与地方小戏的特点有密切关系。地方小戏底子薄、艺术水平有限,大型历史袍带戏无法表现;而反映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的.生活小戏因为贴近百姓、时代性强、活泼生动、通俗易懂、短小热闹而深受人们欢迎,从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反映劳动人民的勇敢智慧和剥削阶级丑恶嘴脸的。《看稞》写地主冲老二到农民毛立成家里看稞调戏毛妻,遭到责骂。冲乃丢下白扇作为表记,忿忿而去。毛立成回家获悉,与妻定计,请冲老二来家吃酒看稞,对冲老二嬉笑怒骂之后,并予痛击。冲老二自知理亏,狼狈逃走。
  2.反映青年男女大胆追求终身幸福的。《卖豆腐》写张三下乡卖豆腐,适逢月英开门出外观望。张三向月英兜售,言来语去,彼此倾心,遂私订终身。
  3.反映家庭内部矛盾的。《打小秃》写王氏为媒人所骗,与小秃婚配,心中极为不满,郁愤所积,欲打小秃出气。小秃亦不示弱,由口角而至扭打。后经千妈劝解,小秃让步始罢。
  4.反映社会新风尚的。《关猪》写书记金玉权在的得知自家养的猪破坏了公共桑园后,不循私情,照章处罚,并说服教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