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0期


鹤峰县婚丧嫁娶习俗用语

作者:邢 璇




  摘要:方言与民俗都是体现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几乎每一种民俗都伴有一定的方言词语,而每一个方言词语都可能反映一定的民俗。文章通过对鹤峰县婚丧嫁娶习俗的了解,挖掘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习俗用语。
  关键词:婚嫁习俗;丧葬习俗;地方俗语
  
  一、婚姻
  
  提亲。订婚之前提亲:如果男女双方有意,则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房家去“进话”,“如有议婚着,请凭媒妁,两家通知明白,必各情愿,然后行聘。”(《鹤峰县志·文告》乾隆本)提亲讨口气,女方如许约,就约定男家“看廊场”,叫做“过门”。男家要给女方一些见面礼,叫做“打发”,如果女方收了“打发”。则表示看后满意,男方即准备到女家去行“认亲礼”正式提亲。
  订婚。在男女双方商定日期后,男方要到女方家去“讨红庚”或“讨八字”,“惟庚书,女男二家俱不可少。”(《鹤峰县志·文告》乾隆本)由男方备下礼物,名曰“台盒”,将男方的姓名出生年月日时,即所谓的“八字”写与红纸上,叫做“庚书”,“庚书许各用红全议和,男家书写第几男,某年月时生。全面写庚书二字。”(《鹤峰县志·文告》乾隆本)由媒人领着台盒去到女家,女家也用同样的格式写上生辰八字,叫做“对八字”。
  认亲。女方先提供女方亲戚的姓名辈分及送礼的等级,然后由男方准备“信”(肉)、“茶食”(酒,面条,果饼),由长辈哥嫂的陪同下,由媒人领头,将礼品装在“托盘”里到女家去,女家则六亲聚会,备办宴席,红烛高照。每人将托盘打开,逐一介绍亲戚的辈分称呼,依次送礼,男女即依次呼出伯叔姨舅。这就是“认亲”了。女方的亲戚也要给男方一些礼物,表示对这场婚事的赞同。自此,结婚前逢年过节,男方都要到女方家朝拜,俗成 “朝月”“每逢年节,男家必多备猪腿酒盒,于女家户族母舅外戚遍送,名曰朝月” (《鹤峰县志·文告》乾隆本)
  求喜。“将娶前数月报吉,谓之‘求喜’。”(《容美土司史料汇编》)婚事订下后,男女双方开始积极准备结婚彩礼和出嫁的嫁妆。男方则首先到女方家去征求意见,叫做“求喜”.如女方同意嫁,就由男方请人看日子叫做看“喜期”,并将定婚“期单”送到女家。这个日子叫“过期会”,一经确定,即不容改变。
  过礼。“前数月纳彩,谓之‘过礼’。” (《容美土司史料汇编》)喜期前两天,男方要请一位善于辞令,享有威望的人当“都管”,主持喜期全部事宜。在婚期头一天或当天上午,男方要将迎娶的彩礼和为女方亲戚准备的礼物,备成礼盒,由媒人、都管、迎台师(即吹唢呐的)、迎亲客等一干人马,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到女家去,到后将礼盒置于堂屋中央,名曰“装盒”,于是女家的“朝堂”先生及亲戚亦迎上来,开始一场约定俗成的礼仪程序。
  迎亲。也叫“接亲”, “及期,男家请每人及媒人妇至女家迎亲谓之‘接亲’。” (《容美土司史料汇编》)喜期第二天,男方由“都管”带领娶亲队伍去女家“迎亲”。此时,女家将大门关上,仅留一缝,女家的“朝堂”先生与男方的“路都管”于大门外一问一答,互相盘诘,然后打开中堂,鼓乐齐鸣,鞭炮响彻。
  发亲。“迎亲”队伍酒宴后,即将“妆奁”即嫁妆,“届期如女家备有妆奁,先送男家。”(《鹤峰县志·文告》乾隆本)早期女方置办的“嫁奁”都是在正式婚期前送往男方家,后变为出嫁的当天随带。新娘在“后族”(娘家亲朋好友)陪同下拜别爹娘上路。“八仙”(即唢呐)为前,新娘在后。
  拗礼。娶亲途中,每逢翻山越岭,涉水过桥,旧时是抬嫁妆的人往往停下不走,现今为男方的好友在娶亲队伍的最前面拦路,这时,新娘的“后族”必须装烟敬糖,道声辛苦,为之“拗礼”。
  拜堂。新娘到婆家后,男方门前要点一堆火,迎亲队伍从火上跨过,叫“拦车马”,亦曰“回神”。田泰斗竹枝词“回神暂住七香车,米粒声声响轿纱;我替广寒子怯,惊心已入小郎家。”(《容美土司史料汇编》)新娘在大门坎上蹬三脚,表示通报了男家的老祖宗。拜堂时有“傲拜”的习俗,即拜堂夫妇拜堂时,抢占堂屋中脉(子午线),同时,新娘新郎拜堂后要尽快站起来,直奔新房,抢先坐在床上,叫做“奔床”。坐房的规矩是男左女右,以正中为界。据说抢占与否,涉及到未来男女双方在家庭中的地位。
  回门。婚后的第三天,新郎新娘回娘家看父母。“成婚三日后,新郎同新妇归宁父母,谓之回门,亦有一月始回门者。”(《容美土司史料汇编》)田泰斗竹枝词“茶礼安排笑语温,三朝梳洗共回门;新郎影落新娘后,阿母遥看拭泪痕。”(《容美土司史料汇编》)
  
  二、丧葬
  
  鹤峰对死者皆用土葬。一般情况灵柩停放在堂屋中间,延请道师拜忏念经,“做道场”。“丧必延僧道做拂事。”(《鹤峰县志·风俗》)凡在外面死的人不能进屋,凶死和死者父母健在的不准停放在堂屋中间。儿孙满堂的老人死后的丧事称“白喜事”,必遍请亲朋、不吝钱财。
  烧落气纸。当家中有人生命垂危时,尤其是长辈或者老人,全家人都应跪于其床前,以尽孝道,待“掉气”之后,在堂屋顶上揭几块瓦,谓之“开天门”,否则死者的灵魂寻不着出路。同时马上拿来瓷盆,放于榻前,将“纸钱”一张张地丢进盆中燃尽,这叫“烧落气纸”。俗话说“生者无钱是孤人,死者无钱是孤鬼”,所以人一断气时就需带着冥钱。然后丧家派人报丧,遍告亲友。这种习俗的意思是指陪死者最后一程,俗呼“伴亡”,“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曰伴亡”。 (《容美土司史料汇编》)
  收殓入棺。死者死后有主持家政的长者托人或由死者生前指定人为死者净身,净身时用麻布洗死者的五心(顶命心、太阳心、心口窝、脚板心、手心),洗过的布凉干后,待出殡前烧掉。“老衣”也叫“寿衣”,一般都在死者生前制成,包括帽子、上衣、裤子、鞋袜一套,其颜色主要是红、白、青、蓝四种颜色。多是五件衣服、三条裤子,称“五领三腰”,“老衣”无扣,以布条代之,腰带用“青线”(黑色的线),用线根数和死者年龄相同。鞋子只能穿“软鞋”(手工布鞋)。将死者两脚用麻线绑住,以防尸骨卷曲。穿好之后,死者家属会拿一块拧干了水的手帕,将死者的胸口和背心擦一下,俗称“践行。”再整冠抬到堂屋门板上。此时要禁止猫出入堂屋。请道士择时入殓,诵经,谓之“开路”,即为死人开去来世之路。在棺底垫一层火灰,用小酒杯在灰上印上亡者的岁龄,再移尸入棺。用纸钱塞平死者人身,正面仰睡,面覆“黄表纸”。死者右手拿“桃枝”,左手捏“粑粑”,民间传阴间有“恶狗村”,无此二物亡者过不去。棺材的摆放是从大门到高堂成直线,头里脚外正对大门,表示亡灵向屋外走,正面受人祭奠。棺材不封口,架于长板凳之上,下点“清油灯”(死者脚底),俗称“长明灯”,昼夜不熄。再按择定的日期停放。
  叫饭。入棺之后,由道师为死人开咽喉,叫饭。俗有“莫饮阴间忘魂汤,只饮阳间一杯茶”之说。意在叫饭之后,亡人不会因喝阴间的忘魂汤而忘却在世之事。每年“团年饭”和过“月半节”,还要举行一次“叫饭”仪式,家中已故的长辈有几人就摆几副碗筷以及酒水,由晚辈轻轻叫一声:“XX都来吃饭!”再将酒水洒于地上即可。
  做道场。这种习俗大约始于唐代,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派生出来的一种丧礼仪式。道师站在灵堂内给死者念开路经文,叫“冥路”,所谓“开通冥路,送亡登程”。为死者开路目的是洗去死者生前的罪孽以至不会到阴间受苦难,同时指引通向地府的道路,以免成为幽魂夜鬼。开路的时间约为一小时,道师通常是三个人。办丧事时,家属一定会请司鼓师傅,一般由八到十二个人组成,乐器有锣、鼓、二胡、唢呐等组成。司鼓师傅一般从早上开始每隔一会儿再奏十几二十分钟,一直到晚上八、九点道师就会来“交更”,“交更”也是一种仪式,其目的和开路相似,与“辞灵”一起是一套的活动,交更前后有土家族特有的“跳丧”。这是一种闹夜形式的丧仪,由一人击鼓,众人在棺前舞蹈。掌鼓人领唱,舞者吆喝,孝子头系白布,身披白衣,手拿死者灵牌跟着道师围绕棺材祭拜死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