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0期


试论如意的起源

作者:黄丹丹




  摘要:文章探讨了如意的起源问题,对学术界目前存在的三种如意起源说进行辨析,结合文献资料,对相关证据进行考证,证明如意起源于中国固有的挠痒工具——爪杖,最晚在东周时期,我国就有了如意的原始形态物。
  关键词:如意;起源;兵器;印度舶来品;爪杖
  
  一、有关如意起源问题的几种观点
  
  如意是我国常见的一种传统工艺品,一般由首、柄两部分组成,形似灵芝,首部呈云形或灵芝形,柄部为S状的拱形,由各种珍贵材料精制而成,寓意吉祥。如意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如意作为一种器物,最早产生于何时何地,史料中不见明确的记载,学术界目前形成了三种观点:
  有学者认为如意可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明代朱权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如意为“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辟众魔。”[1] 英国学者C.A.S.威廉斯著《中国艺术象征词典》“如意”条称:“这是一种带护手的短剑,最初是铁制的,古人用于自卫及做手势……它实际上是一种钝剑。”[2]
  最为通行的观点认为如意是一种随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舶来品。如殷伟、殷斐然在其编著的《中国福文化》中指出:“相传古印度将竹木一端刻成手形,用来搔背痒,梵语叫‘阿那律’,僧人在室讲佛经时,手持如意,记经文于其上,以备遗忘。”[3]刘烨在《如意文化与‘如意玉雕’》一文中更明确地指出:“‘如意’一词出自印度梵语‘阿那律’,随佛教传入中国。”[4]其他许多介绍如意的文章和资料也认定“如意”从语义上来讲最初是佛教用语,作为器物的如意原产于印度,和佛教密切相关。其理由概括起来主要是,“如意”一词似乎与佛教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如意轮”、“如意珠”是常用的佛教法器,“如意通”、“如意智”等是常见的佛教用语。译经者在翻译佛教典籍时,把印度佛教徒用来搔痒的随身器具“阿那律”直接译作“如意”。据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这种如意在中国佛教徒中大为流传。如《十国春秋·刘继颙传》曰:“继颙能诵《华严经》,手执香如意,紫檀镂成,芳馨满室,四方争为供施,多积畜以佐国用[5]。” 刘继颙原是一位佛家弟子,后被北汉皇帝封为太师兼中书令。刘继颙诵经说法时执持如意,将之视为教义、佛法的高贵象征,正如“如意珠”、“如意轮”那样,是一种重要的佛教法器。刘继颙还以如意“佐国用”,赋予其权力、威严的象征意义。
  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如刘岳、马斐、罗文华等,都先后在其相关的论文或著作中涉及到如意的起源问题,认为如意源自中国固有的爪杖,其产生之初具备单一的搔背功能。[6] 北宋释道诚编《释氏要览》指出:“《指归》云:‘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故曰‘如意’。”[7]清代历荃《事物异名录》“如意”条称如意为“爪杖”,引《稗史类编》曰:“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用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背有痒,手不到用以爬搔,如人之意[8]。”所载与《释氏要览》所述雷同。主张“如意为中国爪杖”的学者往往以这些记载为依据。
  三种主张各有凭证,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有必要做进一步的考证。
  
  二、对“中国古代兵器”说的分析
  
  朱权提出如意最初是黄帝用来战蚩尤的武器,后来还演变成了骨朵。据王开文《锤挝骨朵与击兵考述》介绍,骨朵确实是一种以抡挥为主的古代打击类兵器,是一种用铁或坚木制成的棍棒,首端犹如蒜头,它就是长柄的锤,后成为一种仪仗用器。[9]刘展《通河县出土多角形石骨朵》一文,认为石骨朵源于史前期,最初是一种狩猎工具,以后才成为一种兵器,继而变为一种礼器。[10]刘权所言,将如意、骨朵和道教法器联系在了一起。黄帝蚩尤之战仅是一个神话传说,黄帝制如意一说并无根据。而从考古出土文物、墓室壁画和文献记载来看,骨朵和如意在形制上也相差甚远,功能也各不相同。由此可以推断,两者应为不同的器物,不存在源流关系。
  英国学者C.A.S威廉斯又将如意与短剑联系在一起,将其归入兵器一类。传说中最早的剑为“轩辕夏禹剑”,为黄帝所制,这当然不是史实,不足为信。从《中国古代兵器图集》所载的一把出土年代最早的短铜剑来看,它形似柳叶,为商代草原地区游牧民族的一件防身器具(见图一)。[11]虽然剑在后代于防身的功能之外,又增加出许多特殊的功能,被奉为贵族的风雅配饰,被作为道家的重要法器,甚至在礼仪中显示权力、地位等,但将如意与剑两者的最初形制和功能加以比较,很难发现两者有什么联系,也没有文献可以为两者的继承关系提供证明。
  
  
  如意的确发挥过类似兵器的功能。《南史》载:“明旦,元英自率众来战,叡乘素木舆,执白角如意以麾军,一日数合,英甚惮其强。”[12]《宋史》载:“昭远酒酣,攮臂曰:‘是行也,非止克敌,当领此二三万雕面晋少儿,取中原如反掌耳。’及行,执铁如意指麾军事,自方诸葛亮。”[13]此二则虽见如意用于战事,但只为高级将领所执,且是用来“麾军”的,不是士兵普遍使用的作战工具,发挥的是一种近似于指挥棒或令旗的功能。虽然如意与骨朵、短剑一样,在战争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不是它起源之初的功能,而是发展至魏晋以后的事。如意和骨朵、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现阶段还没有发现有力的证据可以为如意源于兵器一说提供证明。
  
  三、对“印度舶来品”说的分析
  
  如意是否随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为了探清这一问题,可以先从词源上对“如意”一词进行考察。《说文解字》释“如”为:“从随也。从女。从口。”[14]释“意”为:“志也。从心音。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意。”[15]两字相合,具有“遵从意愿”之意。而“如意”一词,最早见于《汉书·京房传》:“臣疑陛下行此道,尤不得如意,臣窃悼惧”。[16]这里即指“称心如意”之意。白化文在《试释如意》一文中分析认为早在西汉,如意就是个很流行的吉祥词语。[17]刘岳也在《身世纷纭话如意》一文中指出:“至少在西汉,甚至更早,‘如意’就已是个有吉祥含意并可用作人名的好词。”[18] 可见,早在译经之前,“如意”即是一个表达吉祥含义的词语了。白化文又在《试释如意》中,对中国“如意”一词与梵语中一些佛教用语的关系进行研究,指出:“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翻译家借用‘如意’这个现成的词语来翻译梵文中的某些词语,并赋予它更多更丰富的词义,这是旧瓶装新酒的办法,翻译中习用。”[19]由此进一步证明,“如意”原为中国的固有词汇,印度“阿那律”得“如意”之名,只是翻译活动的结果。可以推测,当时中国已有和“阿那律”形制和功能都相同的器物,且有“如意”之名,所以也给“阿那律”一个相同的名称。“阿那律”能得“如意”之美名,是源于当时中国人对“如意”一词在语义上的理解。
  印度阿那律与中国如意孰先孰后,是否存在源流关系,还要进一步考察。上引《中国福文化》中称阿那律是用来搔背的,《试释要览》也称如意为“古之爪杖”,但这里的“古之爪杖”,是一个模糊的时间概念,并没有指出是在译经活动之前还是之后,也没有指出最初的起源地点,故不能以此判断中国的如意由印度阿那律而来。查阅从印度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有关阿那律或如意的记载并不多见。公元320年至6世纪,印度佛像大量出现,在早期的印度佛教造像中,执持如意者难得一见。印度僧徒所用阿那律的最初形制不得而知,只能根据其搔痒功能姑且将之推测为爪形。但有一点勿庸置疑的是,阿那律在当时的印度僧徒中流行得并不十分广泛,更谈不上是佛教法器了,最多只能算一件很普通的日常用具。上引《十国春秋·刘继颙传》中所言,应为佛教传入中国,被中国传统文化改造之后,如意在中国佛教中的使用情况,该如意在搔痒功能之上又有了新的佛教功能,在制作材料和工艺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后代佛教造像中,虽常见执持如意的文殊造像,但这不是其原有形象。佛教典籍所载文殊菩萨的典型形象为左手持莲花,花上置般若经梵箧,右手执宝剑,胯下坐骑为狮子,是智慧、威猛的化身。文殊持如意造像的大量出现,已晚至唐代,应是文化改造的结果,说明如意在当时人的观念中已有了睿智善辨的象征意义。中国佛教艺术不是对西域的简单模仿,从早期的中国佛教石窟造像中,我们已发现了许多中国文化的因子,佛教造像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造和本土化的过程。如意性质上的变化,与佛教发生关联,以及具备独特的象征功能,当与中国社会的文化、佛教的汉化、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