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得来全要费功夫

作者:霍红伟




  当然,即使是在当时中国人看来,俄罗斯也并非最先进的国家,但是俄罗斯是影响其时国际局势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对于远东国际局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与中国北部边疆有着漫长边界线且对中国虎视眈眈的大国邻邦,如果对其缺乏了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然而,长期以来,清政府对于俄罗斯缺乏应有的警惕,对其国内的详细情况亦不甚了了。近代以来,斌椿、志刚、张德彝、曾纪泽等或游历或出使,都曾到达俄罗斯,并有日记记载在俄罗斯之活动,但都因有各自使命,他们并没有对俄罗斯各方面的情况进行长时间的考察,故其所记多只鳞片爪,不成系统,虽不无裨益,却难得窥见全豹。这一任务直到1887年清政府专门派出游历使赴海外游历考察才由缪佑孙完成。缪佑孙由户部学习主事考取游历使,在俄罗斯游历近两年,他一面翻译俄罗斯书籍,一面跋山涉水、纵游博览,将翻译、调查、考证融为一体,撰写了《俄游汇编》。该书堪称介绍俄罗斯知识的典范之作,不仅所述内容系统、全面、准确、详尽,而且在编纂体例上独出新意,表格的运用使得所述内容更加清晰,代表了当时清王朝对于俄罗斯认识的最高水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该书在当时并未引起朝野对于俄罗斯研究的浓厚兴趣,其后更乏人关注,就连缪佑孙也并未为人熟知。1894年,湖北布政使王之春作为唁贺专使奉命出使俄罗斯,除了完成外交使命之外,王之春广泛游览、考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撰写了《使俄草》,回国之后,他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了学习西方、改革内政的八条建议。王之春在俄罗斯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一月左右,但是,王之春处处留心,对中俄之情况进行了对比,以俄罗斯为资治之镜,提出了推动清王朝改革的建议,这是真正的收获。杨宜治(字虞棠,四川成都人)作为王之春的随员也参加了此次出使,并对出使行程进行了记载,撰写了《俄程日记》,对俄罗斯的历史、察吏之法、公议局、边界、兵制、国债、律师制度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简要叙述。杨宜治看到了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结果,对其学习西方的举措给予了肯定。同时,杨宜治对中俄边界十分关注,从俄罗斯对于中国的侵略活动中充分认识到了俄罗斯的侵略野心及其对中国的潜在威胁,对中国面临的严峻局势十分担心。针对俄罗斯在东北地区的部署,杨宜治分析道:“俄之阿穆尔省会城在海兰泡,与黑龙江副都统所治之城相望,沿江上下皆屯重兵。吉林界外之海参崴、双城子、严杵河、摩阔葳诸处,壁垒蝉联,归西伯利总督控制,声势甚盛,又招屯垦客户为额兵,随时训练,边圉之固,屹若长城。珲春一带,旧时使犬、使鹿部屯扎之军,近皆移驻界上,另派大臣管辖,其势溯图门江直压朝鲜北境,行船松花江即扼三姓上游、奉天天边门,皆可朝发夕至,慎固封守之法,洵属无隙可乘。又兵轮由松花江出口,径达南北洋。图们江亦能入海,且西伯利亚铁路近年已造至廓拉斯诺尔雅斯克,势将关河堑隘,击柝相闻,能无严更之警。”〔17〕
  缪佑孙、王之春、杨宜治是清政府中关心时政、懂得洋务的人才,他们的著作基本上代表了清政府对于俄罗斯认识的最高水平。当然,这些刚刚走出国门的清朝官员在面对世界时,往往以己视彼,穿凿附会之处不免多有。如杨宜治一次在街上见到俄罗斯沙皇、皇后并车出游,他在书中写道:“西国君后常并辇出游。都市山水、清蔚之区、梨园歌舞之地皆设有御座,或径造勋阀巨家盘桓宵旦,间延臣庶入宫茶会,宴集上下,欢洽如家人父子。又凡西国王宫不设备苑囿,其苑囿楼阁、琪花瑶草、珍禽奇兽皆在都城繁会之区,为国家所置,使人游观,征取奇值,此孟子所谓与民同乐也。君臣相亲则壅蔽绝,天道下济,易之义也。西洋开国晚,故尚存中古之风,近人论西法制造多合诸子,余谓西国政教大都合于孟子,此一端也。”〔18〕在杨宜治看来,这是“礼失而求诸野”,但此种认识同实际相去甚远。之所以出现这样明显的误见,完全是由于清朝君臣长期以来同世界隔绝、不去主动了解世界的结果。清政府对俄罗斯的考察与研究十分薄弱,对俄罗斯的了解与认识的深度同俄罗斯对清王朝的重要性难以相称,其间还存在着一些建立在想像之上、似是而非的错误看法。也许这些都是可以谅解的,毕竟这是中国人刚刚走向世界、认识世界的开始,然而,世界列强留给中国真正认识世界、求知异域的时间太短了!相对于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派出岩仓具视使团赴欧美考察的成果及其对日本历史的影响来说,清政府就相形见绌了。
  
  注释:
  〔1〕〔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5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22、264页。
  〔3〕《林则徐集·奏稿》中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76页。
  〔4〕《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第6册,康熙五十五年十月壬子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50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5页。
  〔6〕姚莹:《中复堂全集·东溟文集·后集》第8卷,同治六年刻本,第10b页。
  〔7〕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第4483页。
  〔8〕〔9〕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1、88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页。
  〔11〕何秋涛:《朔方备乘》,文海出版社1964年版,第284页。
  〔12〕(英)奎斯特德:《一八五七—一八六零年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1页。
  〔13〕〔15〕王之春:《使俄草》,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辑,第六十七种,第33~35、707页。
  〔14〕《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第27册,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己卯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5页。
  〔16〕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页。
  〔17〕〔18〕杨宜治:《俄程日记》,光绪二十一年铅印本,卷下,第49b~50a、8b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