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水绘无声碧血寒

作者:周光凡




  2005年11月26日,星期六,我坐上长途班车离开上海,汽车首先朝嘉定方向驶去。我的旅途目的地是如皋,我的文化目的地则是明清之际天翻地覆兴亡更替的时空。经过嘉定的时候,我看向窗外,揣测当年清军入关后嘉定三屠的惨烈,滚滚车轮把我的思绪带回风云动荡、天地飘摇的崇祯末年。
  公元1642年隆冬,大明王朝覆灭前两年,在苏州半塘,十八岁的董小宛身着薄薄的衣裳,对来规劝她的人发下毒誓:他冒辟疆要是不来接我,我就宁愿活活冻死!
  董小宛身上穿的这件衣服,还是这年中秋节的时候在南京桃叶寓馆和冒辟疆等复社英杰以及众多秦淮手帕姊妹欢聚时穿的那件。那次相聚以后,她就回到苏州,哪也不去,却没有等来她期待中的冒辟疆。
  冒辟疆是晚明四大公子之一,如皋望族出身,十四岁就刊刻过诗集《香俪园偶存》,文苑巨擘董其昌阅后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冒辟疆容貌俊美,风度潇洒,人称美少年,系南京复社中的才子型领袖人物。阉党魏忠贤弄权乱政时,冒辟疆联合一批有志之士结社金陵,伸张正义,欲担负起澄清的责任。
  这年中秋节董小宛和冒辟疆的会面还是董小宛主动寻到南京去才实现的。而其起因,则是这年春天时董小宛和冒辟疆的一次奇遇。
  1642年的春天是董小宛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这是她在出道仅仅几个月后就从秦淮河逃回苏州半塘的第三个年头,由于不能依靠游手好闲的父亲,已经不再卖艺、靠借债度日的董小宛陷入困境,再加上母亲新亡,又受到来江南采办佳丽的田弘遇的惊吓,她大病一场,但是债主们却不肯善罢甘休,其中一个债主花钱兑换了一些小债主手上的债券,要挟董小宛嫁给自己做妾,否则就要逼债,而觊觎其美色的纨绔子弟更是不乏其人。董小宛坐困愁城,病倒在离虎丘不远的半塘水边小楼内已经十八天。但她还是铁了心执著一念:宁愿嫁给正派的士大夫做小妾,也不甘委身猥琐的暴发户当正房。
  也是因缘际会、造化弄人,就在董小宛命若游丝、奄奄一息的一天晚上,冒辟疆无意间闯入了她的生命。
  这天晚上,从湖南赶回苏州、本来想去履行与陈圆圆的旧约、将已经被母亲首肯的陈圆圆娶回如皋的冒辟疆惊悉意中人已被权臣田弘遇强行买去,心中甚是抑郁。陈圆圆当时是唱弋阳腔的顶尖高手,苏州的陈圆圆戏迷不计其数。田弘遇带走陈圆圆的时候,因为害怕戏迷闹事,还不惜花费数千两银子请地方官协助维持治安。为排遣郁闷,冒辟疆和友人租了一条小船向虎丘的方向划去。船在半塘附近的小河缓缓前进,冒辟疆漫无目的地欣赏着两岸的夜色。小船穿过一座青石小桥的时候,冒辟疆注意到立在水边的一座小楼十分别致,对园林艺术颇有造诣的他一时流连不舍,不忍离去。他心想:那慧眼相中这个地方的主人,也一定是个不同流俗的妙人。于是他动了上岸寻访小楼主人的心思,想与之攀谈一番以驱散愁云。怎知这小楼,原来竟是董小宛的避难之处。
  董小宛在贫病交加的无边黑暗中突然见到这样一位品貌俱全的大家公子,怎肯怀疑这是上苍的拯救?谈了没多久,董小宛就觉得元气恢复,精神旺盛,连呼吸都顺畅多了。她命侍女惜惜快去楼下张罗些小吃和熟食,再热一壶酒,硬要陪冒辟疆小酌一番。原来董小宛的酒量十分了得,两人谈到深夜,冒辟疆才离去。当第二天早上冒辟疆来的时候,董小宛早已收拾好行囊,说要追随冒辟疆一生一世。冒辟疆当时并不想带董小宛回家,或许是因为害怕父亲,毕竟董小宛身上有大把的债务负担。但是他抵挡不住董小宛的诱惑和执拗,在同行友人的鼓励下,答应中秋节的时候再议迎娶之事,那个时候正好是冒辟疆参加科举考试之后。
  董小宛在苏州苦熬到这年秋天,眼见科考就要结束,中秋也将临近,她担心冒辟疆不会来苏州,便雇了一艘小船,冒了很大危险,在考试就要结束之前来到南京城外。直到考试结束才和冒辟疆通上气。董小宛大概想着同为秦淮歌女的李香君能得到同为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柳如是姐姐嫁给了江左大家钱谦益,顾横波也找到了大才子龚鼎孳为归宿,怎么说德言容工毫不逊色的自己也不能过于屈居人后啊。
  中秋节的宴会上,秦淮河一带董小宛的旧日姊妹以及复社中的同仁们终于见到董小宛和冒辟疆幸福地坐在一起,在舆论看来这就算是定情了。但是冒辟疆却想等到放榜确定自己中举以后再来料理迎娶之事。两天后,有人报告冒辟疆说他的父亲从湖南返回如皋,现在正在南京城外的江面上,冒辟疆就匆匆告别众人去追随父亲一起回如皋去了。
  冒辟疆与董小宛分手后迟迟不来苏州接她,这才发生了董小宛直到冬天也誓死不肯脱下中秋节在南京时穿的衣服这样的事情。她要向一帮姊妹和文人圈子内的士大夫们明确地表白自己的志向。
  冒辟疆听说董小宛如此坚决,便托柳如是的夫婿、东南文坛领袖兼风流教主钱谦益帮忙。钱谦益拿出数千银两,去苏州替小宛还了债,又去南京费了一番周折替小宛注销乐籍,也就是注销歌女身份,让小宛从此在地位上等同于良家妇女,最后又雇船亲自将董小宛送到如皋,时值农历十一月十五日。第二年春天,冒辟疆正式举行了迎娶仪式,董小宛终于有了归宿。
  这一年是大明王朝覆灭前的最后一年,即将亡国亡天下的忧愤煎熬着文化人的良心,考验着士大夫们的忠贞。此时,大明朝的功名对冒辟疆已经不重要了,怎样应对眼看就要汹涌而至的清兵和土匪的洗劫杀戮保全全家的性命和财产,怎样回应清王朝可能会对自己采取的威逼利诱、拉拢招安,才是最现实的问题。至于小宛则幸运地赶上了秦淮姊妹从良归嫁的末班车,否则在接下来天崩地裂的社会动荡中,恐怕她只能像《红楼梦》中的妙玉一样欲洁难洁了。
  董小宛很乖巧,嫁入冒家后,便凭借自己的聪明勤劳挑起理家主事的担子。冒家的全部账目出入全由她经手。她料理得清清楚楚,从不私瞒银两。小宛还烧得一手好菜,善做各种点心及腊味,使冒家老少大饱口福。她对下人也很和气,很快博得冒家上下一致的称赞。董小宛经常研究食谱,听说哪里有奇异的风味,就去访求制作方法,用自己的慧心巧手做出来。现在人们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是她发明的。小宛在秦淮时就曾用芝麻、炒面、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作为原料首创出一种酥糖,这就是现在人们所称的“董糖”。她也常制作桃膏、瓜膏,其方法是“取五月桃汁、西瓜汁一瓤一丝漉尽,以文火煎至七八分,始揽糖细烧桃膏,如大红琥珀”。董小宛和伊尹、易牙、太和公、膳祖、梵正、刘娘子、宋五嫂、萧美人、王小余等人并列,是我国古代十大名厨之一。《中国烹饪史略》也称董小宛为很有造诣的女厨师。
  董小宛也擅长把琐碎的日常生活过得饶有情致。她天性聪明灵秀,对刺绣、昆戏、食谱、茶道都很精通。虽然早年学艺时攻的是弹筝拨阮、歌唱侑酒,但她却天性好静,遇到男女聚集喧嚣就想躲避,而对自然风光和园林野趣常常流连忘返。董小宛和同为秦淮姊妹的顾湄、李湘真一样都是唱昆曲的行家里手,而冒辟疆则是昆曲票友。闲暇时,小宛就陪着辟疆坐在书房中唱唱昆曲,品品清茶。小宛爱临摹钟繇的字帖和曹娥碑,能每天写几千字,既不错字也不漏字。小宛也会画画,她十五岁时画的《彩蝶图》现收藏在无锡市博物馆,上有小宛题词,并有两方图章印记,还有近人评价很高的题诗。2004年在上海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董小宛少女时的画作《孤山感逝图》被估价三十八万元至四十五万元。画面上有董小宛的题诗“孤山回首已无家,不做人间解语花。处士美人同一哭,悔将冰雪误生涯”。小宛的画传世绝少,该图是一幅难得见到的佳作。嫁入冒家后的董小宛保持着对绘画的特殊爱好,时时展玩新得长卷小轴或家中旧藏,她还曾代替辟疆给亲戚朋友书写小楷扇面。后来在逃难途中,小宛宁肯丢弃服饰衣裙,也要把书画珍品随身携带。小宛嗜书成癖,连睡榻上都堆满了书,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说曾见到她于“午夜衾枕间,犹拥数十家《唐书》而卧”。小宛还曾将古今女性的轶闻奇事编成一本书《奁艳》,可惜此书未能流传后世。冒辟疆后来承认自己一生的清福都在和小宛共同生活的九年中享尽。
  

[2]